反恐怖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和《新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和要求,市应急办对我市20xx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摘要如下: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

20xx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一)自然灾害。20xx年,新乡市先后遭受了低温冷冻、干旱、病虫害、洪涝等灾害侵袭,尤其是汛期的洪涝、风雹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房屋倒塌、损坏,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设施毁坏,给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困难。据统计,20xx年全市受灾人口103.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8万公顷、绝收面积0.6万公顷,倒塌房屋2507间、损坏房屋263间,总过火面积176.95公顷,成林蓄积339.5立方米,烧伤幼树3.7万株。直接经济损失28139.13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838.13万元。但与往年相比,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倒塌房屋数量等均较常年明显下降。

(二)事故灾难。20x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434起,死亡256人(省控指标为377人),同比减少80起、69人,分别下降3%和21%。全市各类事故控制指标与去年相比,呈下降态势,也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以内。

(三)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食品安全事件等统计报告更加全面、及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麻疹为主。全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05例,发病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69%的麻疹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18%的病例为学龄儿童,数据表明新乡市麻疹疫苗接种存在漏种对象。

(四)社会安全事件。我市严格落实各项稳控措施,大力加强社会管控,积极开展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和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全市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重大网络安全案件、监所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起数和参与人数均有明显下降,全市社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市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仍然存在。全年共排查不安定因素176起(其中涉及土地纠纷、征地拆迁的64起,企地纠纷的16起,企业改制的21起,干群矛盾的10起,其他不安定因素65起),因各种矛盾纠纷造成的大小

各类群体性事件61起。人数较多的有2起,分别是 :“8.14”市轻机厂职工集体进京上访事件,“11.24”辉县市光泰集团职工赴省上访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新乡市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20xx年,我市认真贯彻上级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做好各项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工作,尽力避免、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体系。为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职能部门均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缴纳风险抵押金,使森林防火人人肩上有目标,千斤重担大家挑;气象、卫生、安监等部门不断推进各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的各项工作职能,实行责任追究制;公安部门提出了将城市应急处置与反恐处突工作结合起来的思路,加强了对全市各个重点目标(部位)的安全防范检查工作等;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健全了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实战演练。民政、国土资源、交通、水利、气象、安监等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类分别制定、修订和完善了30余个操作性较强的部门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洪涝灾害救助预案》、《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方案》等应急预案和各项工作制度,健全了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程序、应急调查处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制定了应急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相关责任人员,确保能够规范、有序、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各职能部门在认真编制、完善预案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情况组织了各级各类700余次的实战演练。交通局组织了防汛应急演练和危货应急演练;气象局组织了汛前应急演练;河务局对黄河防汛进行了实战演练,与新乡军分区组织了联合演练等;我市针对危化行业较多的特点,于20xx年x月在河南中科化工集团举行了一次由12家单位共240人参与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这次演练检验了我市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提高了企业自救互救的实战水平;9月份,市公安局与安监、环保、气象、卫生部门协同组织了以设卡堵截、现场封控、武力突击和抓捕、危险化学品抢险、紧急救援等课目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各部门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物资筹备力度。目前新乡市拥有主要救援队伍61支,其中公安消防14支、大型企业40支、卫生7支。20xx年公安局正式成立了反恐怖

科,具体承担反恐和应急处突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反恐处突应急组织,加强了反恐应急力量。各相关部门在充实应急队伍的同时,精心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市应急办授权各牵头单位分别举办了综合减灾、气象灾害防御和防汛抗旱等方面的8期培训班,共组织30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村民进行了预防地质灾害培训。市安监局先后培训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600多人。公安局、卫生局联合开展了消防武警和交通警察的医疗急救训练。公安部门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加大硬件投入,先后配备了夜视仪、越野指挥车及车载电台、摄像机、车载交直流转换电源和图板、图囊、地图等观察侦察、指挥通信、调查取证、现地作业等四大类装备。卫生部门对全市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维护,保证了120呼救数字、模拟信号双接入,计算机辅助调度等。

物资储备是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条件。我市切实抓好物资筹备工作,民政部门储备了40顶救灾帐篷、80件救生衣、3500条棉被和1艘橡皮艇;河务部门储备石料27.8万立方米、大型抢险机械276台、柳秸料2850万公斤、铅丝46吨、木桩27万根、照明工具1.9万件等。

(四)防患未然,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国土资源局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的临灾预报准备工作,发挥群测群防网络最大效能;交通局在全市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上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建立了危险货物监控平台,对危品车辆进行监控;市防汛办、气象局以及新闻媒体、通讯部门在强降雨发生前后,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卫生局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信息,力争在第一时间获得疫情信息,有效预防了疫情发生;公安局由110指挥中心牵头组织每半月召开一次治安形势分析会,把分散于国保、反邪教、治安、刑侦、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不安定因素和涉稳类案件、事件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坚持编写全市治安形势分析报告,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提出打防要求。

(五)多措并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一是加强督查。汛前,民政局要求各县级民政部门完善洪涝灾害救助预案,储备应急救灾物资,加强防汛值班,确保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能得到及时救助;国土资源局狠抓汛期“四项制度”的落实,要求各县(市)、区做好日常巡查工作,每日报告各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发展变化情况;春节、清明、五一等节日期间,为了加强火源管理,彻底消除火灾隐患,林业局多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对所属林区、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大检查,挂牌督办制度;市防指工作检查组深入工程一线,对防汛责任制、险点消除、根石探测、预案修订、组织建设、技能演练、料物准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整改了有关问题。二是紧急转

移安置受灾群众。民政局在汛期共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57人,国土资源局对受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38户村民进行了搬迁,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本部门专业优势,做好自然灾害应急防范工作。国土资源局开展了新乡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抓好政策落实,减少了停采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利局充分发挥水库等防洪工程拦洪调蓄作用,适时对各中型水库进行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拦蓄调洪作用;林业局狠抓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河务局全力应战调水调沙,制定相应防护措施,确保了防洪工程安全和滩区安全。四是组织、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和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积极创新医学紧急救援机制,建立大规模突发事件或群死群伤事件紧急救援模式,提高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公安局不断强化网上侦察和巡查,严密监控网上舆情控制,对全市重点网点、门户网站、高校校园网站和宣传网站,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及时报送舆情动态、周边地区不安定因素等情况。对发现影响社会稳定和其他有害信息及时封堵、删除,努力减少社会危害。

(六)积极开展善后工作。一是开展灾区倒房重建。据民政部门统计,汛期,我市因灾倒塌房屋2507间,其中需政府帮助恢复重建的有854户1919间。全市共安排倒房重建补助资金760余万元,其中:省429万元、市70.16万元、县63.34万元、帮工帮料折款200余万元。倒房重建资金及时下拨灾区,解决了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二是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对于受灾群众,及时发放救济款物。仅春节期间,我市就发放冬令救灾款379万元,救灾捐赠资金81.8万元,救灾棉被10450条,救助灾区困难群众10.1万人。三是做好灾后农作物管理。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及时赴灾区指导农民群众加强农作物灾后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力争降低灾害损失。

(七)大力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活动。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全市各单位共印制宣传资料1.5万余份,负责向群众发放。教育、民政、安全监管、公安、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气象等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社区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等方面的宣传活动。林业部门通过编发森林防火宣传卡、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着力抓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市应急办协调新闻部门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新闻发布方式更趋多样、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第二篇:5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是专业评估人员根据项目主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目标项目的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确定目标项目是否可行的经济文书。 目录1 基本介绍

1.1 概述

1.2 种类

1.3 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2 撰写说明

2.1 综述

2.2 原则及内容

3 报告模板

基本介绍 编辑本段

概述 风险评估报告,是专业评估人员根据项目主办单位提供的项风险评估报告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目标项目的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确定目标项目是否可行的经济文书。它是项目主管部门决定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是银行向项目主办方提供资金保障的有力凭证,也是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需的指导文件。一般由作为项目评估方的国家项目管理部门或者项目主办方的上级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或者授权委托专业咨询公司、意向上为目标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来实施项目评估并制作项目评估报告。

种类 风险评估报告的种类

1、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2、企业风险评估报告;

3、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4、合规风险评估报告;

5、银行风险评估报告;

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7、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投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是分析确定风险的过程,在国际投资领域中,为减少投资人的投资失误和风险,每一次投资活动都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应自己的投资活动特征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是利用丰富的资料和数据,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减少、化解、规避风险的途径。 研究内容

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是在全面系统分析目标企业和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观公正地对企业、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投资风险评估报告包含了投资决策所关心的全部内容,如企业详细介绍、项目详细介绍、产品和服务模式、市场分析、融资需求、运作计划、竞争分析、财务分析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以第三方角度,客观公正地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

撰写说明

综述

评估报告有长有短,有繁有简,在结构上一般都包括“编制说明”、“目录”、“正文”和“附件”四个部分,具体情况视目标项目的重要程度及难易程度而定。目前,国家尚无确定统一的撰写资质规定,国内风投公司比较认可具备中国招商引资研究院颁发的风险评估资格证书甲级资质的单位来撰写(此是一种市场认定行为)。同时评估报告的制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把握两个重点内容。下面以项目风险评估报告为例进行说明: 原则及内容

原则之一是客观性,项目评估是在项目主办单位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研究,其结论的得出完全建立在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在评估实施过程中,既要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及全部数据进行查证核实,又要根据项目评估的内容和分析要求,深入企业和现场进行调查,以搜集新的数据和材料,以专家的学识确保所有项目资料客观详实。同时项目评估涉及项目投资的工艺设备、技术物资支持、财务分析以及

未来市场预测等多个领域,评估人员必须以宏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为前提,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处理评估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在评估报告中客观公正地表述出来。

原则之二是科学性。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项目评估是项目建设前的一项决定性工作,它的任何失误都可能给企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评估人员必须持有对国家、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严肃的、认真的、务实的精神,以战略家的眼光,将项目置于整个国际国内大市场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坚决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使项目建成后确实能够创造良好的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在评估工作中,注意全面调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科学预测相结合,以保证相关项目数据的客观性、使用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估结论的正确性。 重点内容之一是必要性。必要性评价又称背景分析,即分析项目在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和地位,从而明确目标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该指标突出考察的是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做出的贡献大小。在这方面它要重点评估两个子指标:

1.项目的投资方向。一个好的项目必须做到四个“符合”和三个“有利于”:即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符合项目所属行业的发展要求和方向;符合项目实施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总体规划;立项的所有手续要符合国家有关项目管理的规定。项目的建设要有利于项目实施地区、所在行业乃至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产品;要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

2.产品的市场需求。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改建、扩建项目,其目的不外乎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工艺,以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但其最终落脚点都是赢得市场以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项目评估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科学地评价项目的市场前景。要通过对项目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市场分布状况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走向,从而为项目建设的正确决策奠定基础。

重点内容之二就是可行性。 即考察项目是否具有建设的可能。如果项目缺乏建设的技术、经济或其他物质基础,那么一切都是空话。19xx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应包括八个方面:①市场需求调查分析;②拟建或改扩建规模;③技术工艺设备和生产条件研究;④厂址方案与建厂条件;⑤劳动力的来源、素质及职工业务技术培训;⑥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及生产计划;⑦技术经济指标及财务效益分析;⑧投资效益和社会影响研究。对照上述内容,项目可行性评估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子指标:

二是经济的可行性。依据19xx年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在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方面,“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四个指标必须达到规定的衡量标准,这些都要一一作出分析和评价。在项目经费管理方面,要重点考察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项目资金的落实情况,并且要对项目的投资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以避免出现重大投资失误。

项目评估报告的结尾非常重要,它包括两项议题。一是要在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结论;二是对可行的项目建设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或对不可行的项目指明存在的问题,为项目主办单位改进下一步的项目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报告模板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安置方案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第四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三、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五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六章 综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