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问卷报告

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调查问卷报告

班级:自动化121班

小组成员:姓名:倪宇明 学号:123084

姓名:袁晓杰 学号:123092

姓名:尤培坤 学号:123091

姓名:欧阳磊 学号:123085

姓名:彭博 学号: 123086

姓名:姜海鸣 学号:123079

【选题意义】:

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勤工俭学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业余时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近几年,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得到学校及社会上很多机构的重视,勤工俭学既能给社会上的很多机构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来适应工作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小组想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来了解勤工俭学在当代大学生中是否能广泛被接受,通过分析本次调查问卷来确定在业余时间及假期,学校及社会上的各个机构应该向学生提供多少勤工俭学的名额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

【摘要】:

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本小组在学校中进行实地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在所得到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透视出我校勤工俭学的实况,对同学们参加勤工俭学的情况及在勤工俭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前言】:

勤工俭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勤工俭学有利有弊,勤工俭学有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等诸多优点,但勤工俭学也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学业等缺点。因此,有意向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应该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地参加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

为了分析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本小组就勤工俭学这个话题在校园中进行简单的调查问卷。调查情况如下:在校园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发放对象涵盖多个专业,多个年级,最终收回50份。

【调查对象】:

河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

【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

【数据分析】:

1、就参加过勤工俭学与未参加过勤工俭学的人数比例分析:

做过勤工俭学的一共30份,占总调查人数的60%;未做过勤工俭学的一共20份,占总调查人数的40%。

2、就参加过勤工俭学中的同学在各年级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差问卷中,参加过勤工俭学的人数中,大一的有4人,大二的有17人,大三的有7人,大四的有1人,研究生有1人,分别占做过勤工俭学人数的13%、58%、23%、

3%、3%。从中可以发现,勤工俭学的群体主要以大二年级学生为主,紧随其后的是大三年级的学生,研究生占的比例最少。大二年级课业相对比较轻松,并且已经适应大学生活,有目的有选择的做一些勤工俭学;大一则是因为对大学生活不是完全了解,怕上当受骗;研究生则是因为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方向,在为自己毕业以后的事准备。

3、对参加勤工俭学目的的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为:积累社会实践经验。通过这一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往往欠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勤工俭学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29%的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为:获得经济来源。在这29%的学生中,可能有部分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赚取学杂费及生活费用,另外一部分学生可能为了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金钱来购买一些价格较高的物品。19%的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为:丰富大学生活,这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大学生活有些枯燥,因此想通过勤工俭学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4、就勤工俭学选择的方式分析:

大家选择勤工俭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家教、校园代理、推销产品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家会把家教作为首选,占总数的42%;其次为推销产品,占15%;校园代理约占12%。在其他类中,选择做导游作为勤工俭学方式的最多。从中可以大学生选择勤工俭学的方式呈多样化,不再是以单纯的知识类为主。推销产品、做导游、做校园代理都会在不同方面提高我们的能力。这对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5、关于大学生获得兼勤工俭学岗位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获勤工俭学岗位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自己找、通过介绍等方式。大学生主要通过朋友、同学的介绍获得兼职岗位,其原因包括安全薪水等因素;自己找兼职的比比例也达到了28%,大家认为自己找的岗位更适合自己。通过招聘广告和上网查等方式获得岗位也占得一定的比例,分别占18%、12%。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勤工俭学岗位的比例最少,只有7%。大学生获得岗位的途径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6、关于勤工助学对自己学业影响的分析:

在勤工助学对自己学业的影响这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例差不太多。认为对学业有一定影响的居多,占33%;20%的受访者认为勤工助学对自己的学业完全没有影响;还有13%的人认为勤工助学对自己的学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约有1/5的人不清楚勤工助学对自己学业的影响。勤工俭学对学业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影响。

7、关于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系分析: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大多人选择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没有关系;25%的人选择的岗位与自己的专业有一定关系;认为勤工俭学岗位与自己的专业有密切关系的人和岗位只与某些科目有关的人各占10%。此项与之前的关于勤工俭学的目的想呼应,大多人勤工助学为了积累社会经验,并没有考虑到与自己专业的关系,也有部分人勤工俭学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增加经济来源,并不会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或者以后的就业有积极的影响。

8、家庭条件与家政支持勤工俭学的联系: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勤工俭学还是抱有看好的态度,一些学生是由于家里不支持的压力而放弃的。不过大学生活重在一个自由上,勤工俭学也被认可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收获的是经验和喜悦。 通过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富裕的子女家里一般都是反对勤工俭学的,原因如下几点:家长怕孩子受苦,害怕自己或孩子没面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怕不习惯,金钱上的充裕。而贫困或家境一般的孩子家里都是支持或无意见,他们希望孩子能够锻炼自己,同时也能让孩子理解赚钱不易。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特点】

1、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大力

支持,勤工俭学已被大多数大学生所接受。

2、大多数的勤工俭学工作也学业无关,这就更需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不能因为勤工俭学而影响了学业,但也不能只为了学业而放弃锻炼的机会,问卷显示大多数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是大二的,正如分析所说随着课程增加勤工俭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当代大学生对时间利用的权衡还是比较强的。

3、大学生接触的勤工俭学工作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且对勤工俭学的关注度增高。

4、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不再单一,不是单纯的只为了金钱,更多的一部分是为

了锻炼自己,丰富校园生活。

【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应持的态度和几点建议】

(一)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应持的态度

暑期勤工俭学有利有弊,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暑期勤工俭学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可以学到课本以外丰富的知识;可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但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上面提到的岗位问题,中介机构问题,还有交通、学业、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在权衡利弊之后,我们认为在不影响学习和安全(主要是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地,有选择地参加勤工俭学是益的,但不宜将它看得过重,仅当成

学有余力的锻炼而已。

(二)对当代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的几点建议

1、从当代大学生自身角度看端正勤工俭学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工种。勤工俭学首先要端正目的,那种把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的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其次应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勤工俭学还是要尽可能找与专业相近或自己有兴趣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

其实,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大学生在暑期勤工俭学过程中常常上当受骗,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分辨,建立起自我防备的心理体系,防止上当受骗。要选择那些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比如判断一个中介机构是否合法,主要看它有无营业执照,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等。根据劳动部有关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依据此项规定,学生勤工俭学,要不要签订劳动合同是由双方自愿协商的,可以签订,也可以不签订。在调查采访中,有的家长对孩子暑期勤工俭学持支持态度,也有一些家长则表示担心和忧虑,其反对理由主要一是怕暑期勤工俭学占用学习的时间,也消耗精力和体力,影响学习;二是认为现在社会上存在诸多隐患,怕孩子在社会上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在学业和安全都有保证的条件下,如果孩子有勤工俭学的意愿,家长还是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尊重孩子的决定。也可以帮孩子做参谋,把把关,出出主意等。因为当代大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参加勤工俭学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二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报告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就业渠道的增加,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机会也增加,随之而来也引起很多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对勤工俭学持何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加勤工俭学所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就大学生对勤工俭学认知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获得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目的和动机等信息,了解大学生对勤工俭学的整体认知。

很多人都知道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但大多数人却依然认为参加勤工俭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谁都会对此产生疑问。因此,我就这个话题对长沙电信里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共发放问卷50份,发放对象涵盖多个专业、多个年级,最后收回48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我这次做的是抽样调查.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有84%的同学来自农村,16%同学来自城市;就他们对勤工俭学的必要性的调查中,只有14%的人认为没有必要,47%的人认为有必要,27%的认为很有必要,而12%的人认为无所谓。认为没有必要的人大多数认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

一、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目的的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34%的人是为了增加知识和社会经验,29%的人是为了赚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勤工俭学的收入用于生活费,22%的人是为了适应社会,10%的人是为了结识朋友,合计有5%的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或其他的原因,由此看来同学们参加勤工俭学还是有明确的目的的。分析个种缘由,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发展战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上升,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这就促使了大学生们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强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调查表明,在增加知识和社会经验这一比率中有部分同学找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服务工作,这样既应用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让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一举两得。可以说,勤工俭学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的实际需要。

二、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地点的分析

在参加过勤工俭学的被调查者中,86%的人参加过校外勤工,其它的人在校内及校内兼校外参加勤工。就校内勤工的好处大多数人认为岗位比较安全,较固定,工作舒适,并且劳动报酬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且收入稳定,但对校内岗位的态度上认为一般的占55%,满意的占36%,很满意的只有很少数,不满意的则没有。说明校内勤工的安全及报酬保障对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但就校外勤工的好处,44%的人认为校外环境复杂,更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更有挑战性,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28%的人认为能够得到比校内更多的劳动报酬,很少一部分人认为校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校外的工作对一部分想要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又喜欢自由度高,较灵活工作的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三、对大学生勤工俭学途径选择的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勤工俭学的途径选择方面,56%的人是通过自己找的,34%的人是通过别人介绍的,很少人是通过中介公司和校内勤工中心来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在被调查者所参加过的工作中,有37%的人做过促销,34%的人发过传单,20%的人做其他的工作,而只有9%的人做过家教。关于每周勤工俭学的时间的调查中,不足10小时的占67%,而28%的人工作10-20个小时,工作在20小时以上的则占很小一部分;37%的人每周的最高收入在200元,36%的人每周的最高收入在200元以上,很少一部分人的每周最高收入在600元以上,由此可见,这与被调查者参加的工作的种类及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家教一般工资比较高,而本次调查中做过家教的人比较少,对最高收入的数据统计有一定的影响。

四、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的分析

(一)勤工俭学岗位短缺且层次偏低,

由于社会缺少对勤工助学岗位有信誉保障的中介机构,学校一般不愿意承担校外岗位的风险,担心产生不可预见的劳动纠纷与意外伤害事件发生,从而制约了勤工助学岗位的校外拓展。而高校能提供学生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且临时性、一次性岗位多,岗位层次较低,多停留在低层次的劳务性岗位上,如搞清洁卫生,收发报纸信件,宿舍管理,图书馆和资料室的书籍上架,校园报亭销售等,这种勤工助学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经济收效较快,但

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助学功能不大,只是定位在应急解困上,没有上升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勤工俭学管理规范性不够,且观念陈旧

由于一些高校受客观条件限制或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使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大多由辅导员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由于辅导员工作繁多不可能投入主要精力,且该项工作专项经费少,内容形式单一,体制落后,功能简单,由于社会失业率上升,勤工助学缺乏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再加上部分学生观念陈旧,认为勤工俭学有失自己身份,并不积极参与和配合勤工俭学活动,导致勤工俭学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较大,影响此项工作的深入、健康、持久地发展。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这种勤工俭学的体制极不健全、规范,并且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到位,必然导致勤工俭学发展缓慢。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内容,智力性因素不高

大学生进行的勤工俭学活动,无论是家教、兼职或零工,大多属于劳务性、服务性和事物性工作,往往不需要专业技能或专业技能要求,很少有人去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工作,曾有报道,在某省举办的一个大型的大学生勤工俭学与用人单位的现场招聘会上,专业技能要求简单的工种全场爆满,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工种基本上无人问津,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上尚缺乏专业技

(四)大多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勤工俭学

根据调查显示,有54.21%的大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有必要的。认为没必要的只有4.96%,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对待勤工俭学的态度是积极的。能的训练

(五)社会不予勤工俭学重视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在校大学生接近社会有助于拓展自身见识面。但是必须看到,社会能够容纳在校大学生的“空间”很少。很多在校大学生难以涉足其内。其次,社会上很多中介机构依靠欺骗大学生,收了费就“石沉大海”,使得很多大学生“遇黑”。调查显示,有38.84%的大学生上过此类的当。

总结:

经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勤工俭学大多数持积极态度,大部分人还是参加过勤工俭学的,但他们主要是为了赚取生活费和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所以多数人选择校外勤工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以及更好的适应社会,为自己未来踏入社会奠定基础。鉴于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时间及精力的限制,他们不能太影响自己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工作的时间和收入还是很有限的。

虽然本次调查得到关于大学生对勤工俭学的认知的一些信息,但由于我本身知识的有限,本次调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部分学生对勤工俭学的认知,但这些信息对于我解决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所出现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就这次调查还是有所感悟的,大学生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无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会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这也会促使大学生在自我完善方面更有动力,更加积极努力;另一方面,兼职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可以在兼职工作中锻炼自己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兼职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勤工助学中心等完善服务,拓宽兼职的渠道,引导大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一种正确的方法兼职,使大学生处理好兼职和学习的关系,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好兼职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