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工作总结

(20xx.1-20xx.6)

在学校党政及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科研处领导班子及全体同志,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教学是强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学科是强校之基,人才是强校之源”的办学理念,围绕“争先进位快发展”这个主题,以扩大科研规模,提高科研总量,提升科研层次,增强科研实力为主线,重点在组建科研团队构筑科研基地、培育优势方向,精细组织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新的局面,好的势头开始显现。

一、 精心组织,努力提高计划项目的申报数量和质量。 自20xx年x月----20xx年x月科研处共组织申报各类国家和地方计划项目425项。20xx年一季度与20xx年同期相比经费有所增长。

各类计划项目统计

20xx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面上项目位居全国高校74位,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取得突破。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项,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863高技术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5项,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4项,安徽省青年科技基金3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6项,合肥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作为合作单位参加各类计划项目42项。

在组织项目申报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引入竞争,提高申报质量。

对限额申报的项目采取单位选择推荐,学校组织评审。 2、 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与全校14个科技创新群体签定计划任务书,并作为考核的依据,要求出自创新群体的项目申报书,做到内部交流,完善提高。

3、 把握政策,畅通信息。

先后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学部(处)、安徽省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以及合肥市科技局等项目受理部门的管理专家,与各学院领导和项目申报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指导和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继续保持和不断增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和特色,科技开发项目取得新进展。

1、 科教开发部积极发挥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

出击,先后组团赴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参加各类科技成果展和项目洽谈会40余次,并遴选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参加中国东西部技术成果交流会,第五届中国国际深圳高技术成果交易会,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第三届中国合肥项目资本对接会,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成就展,皖-港科技教育交流会,中国首届芜湖科普博览会等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和展示了学校的科技实力和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发挥学校向广州、佛山、深圳派出机构的作用,积极参与当

地的项目申请,扩大与当地企业的合作。预计20xx年项目合同经费将超过100万。

3、汽车技术研究院与江汽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完成了

第一批10个项目的检查评估,一批项目于近期陆续结题验收。第二批12个项目已完成评审立项,研制经费200余万元。 4、 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在继续保持与江汽集团,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最近又与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教育部光优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理事会,一次吸纳资金150万元,近期与电子部38所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具体项目正在积极落实之中。

20xx年一季度与20xx年同期相比经费有所增长。

三、获科技奖励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所增加,专利申请明显增多。

20xx年公开发表论文1246篇,其中:被SCI收录39篇,EI收录40篇,与20xx年相比均有增加。

四、鼓励创新,汇聚队伍,构筑基地,增强科研实力。 1、 正式启动合肥工业大学中青年科技创新群体培养计划并制定出台了“合肥工业大学中青年科技创新群体管理办法”,与首批14个创新群体鉴定了计划任务书,年底将进行检查评估。 2、 对20xx年度资助的学校科研基金42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期检查,完成了20xx年度校科研基金54个项目的评审立项工作。 3、 重新整合了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机构、岗位、人员的配置和任命。 4、 新增了: 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高校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现代测试与质量工程重点实验室

等5个省级科研基地,使学校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达到10个。 五、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内部管理

1、 注重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坚持周一处务会议制度; 2、 每个科室制定并张贴了工作岗位职责,坚持科室“工作有计划,过程有交流,结果有检查”的工作程序; 3、 坚持文件传阅和签字制度,及时处理决不耽搁,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

4、 制定并出台了“科技工作保密制度”,增强科技保密意识,

规范了科技工作在宣传、接待、合作、交流中的行为准则。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高层次、有影响的科研项目偏少,国家级的科研成果奖未能

突破,军工项目尚未打开局面;

2、在新形势下,需要完善调整老政策,制定新政策尚未出台; 3、科研基地建设,特色还不明显、运行管理还不够规范、投入

严重不足;

4、大胆探索新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步伐不大; 5、科研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比较缓慢。 总之,一年多来,在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全校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下,使学校的科技工作继续保持了上升趋势,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校发展的要求及广大教师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营造科研环境,改善科研条件,凸现科研特色,增强科研实力的目标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还须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

以上总结,请大家评议。谢谢!

科 研 处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科研处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在20xx-20xx学年内,圆满完成各项科研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方面

科研处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切实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开展科研服务与管理工作。确立了“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需要,建设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规范科研管理,加强科研联系,拓展科研合作,强化科研服务,提高科研水平”的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科研处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研处密切联系实际工作,制定学习计划,每周四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全体人员积极参与,不断提升思想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科研处所在二总支的科研与信息中心党支部,以及所在的工会分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组织生活正常,有明确、合理的组织活动计划,并全面贯彻落实。

在开展科研服务与管理工作过程中,科研处树立“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的三个服务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各项工作方法和手段,自行开发学校科研成果登记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和科研信息系统,明确教学中心地位,主动为教师、教学服务。

重视稳定工作,关心群众,定期了解和关心职工的生活状况与家庭困难,同时在每一个重要的节假日都会对本处离退休老同志及历任老领导送达关切和问候,特别是在20xx年x月份撰写校志中科研处的历史过程中,本处的5名退休老领导积极、主动参与,提供资料,献计献策,有利甚至亲自动笔帮组我们撰写他们熟知的每一个科研历史事件。

二、管理队伍与管理作风

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7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人,硕士3人。其中45周岁以下5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科研处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领导班子与群众之间关系融洽,每开展一项工作都能够做到群策群力,相互协调。

科研处全体工作人恪守职业道德,秉公办事,。

在遵纪守法方面,科研处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并按照学校规定开展劳动纪律考勤。

三、廉政建设

本学年内,科研处全体员工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政治学习活动,对党员干部经常开展党性党风党纪金额廉政教育,切实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艰苦奋斗、勤俭办公。

四、服务与协作

科研处明确“敬业爱岗、服务为本;提高素质、精诚团结;科学管理、高效务实;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更新观念、研教相长;遵守

法纪、勇于创新”的科研服务规则,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科研处的工作主要面向校内教师服务,处处把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为己任,热情接待,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科研处目前设有项目科、成果科和学术交流科三个科室,除处领导岗位外,设有自然科学项目服务管理岗、社会科学项目服务管理岗、横向合作项目服务管理岗、科研成果服务管理岗、学术交流岗、科研统计与信息档案岗、综合事务岗等,由于人手有限,目前均是一人多岗,各岗位之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

对于教师的每一个单位和个人的科研学术咨询、要求、任务都认真解答和落实,,对于领导和上级机关交办的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一年来未发生拖延或推诿工作现象。

五、改革与创新

科研处根据工作实际分别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并要求报送学校党政办。根据计划围绕建设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规范科研管理,加强科研联系,拓展科研合作,强化科研服务六大基本任务认真开展本职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任务,取得较好的成效。

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年内先后修订出台学校科研工作奖励制度、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科学研究所管理制度等,调整颁发新的学术期刊分类制度和目录,同时推出了设立校内科研专职岗位、科研先进评选办法、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科研项

目中后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草案,不断完善和补充现有的科研管理制度,逐步把科研服务与管理引入规范化轨道。

认真听取校内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科研服务工作。在学校网站下建立科研处二级网站,设立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科研基地、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下载中心、机构职责等栏目,及时公开各种科研服务于管理信息。对于各类科研项目与成果的限项、评审等信息,及时通过纸质和网站公告,增加信息透明度。

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工作思路创新,措施得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本学年内,由于各类申报项目数量大幅提高,先后获得过省政策研究室、省教育厅、省社会科学联合界、社会社会科学规划办等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奖”。

在扩大学校影响方面, 20xx年x月x日承办第十届中国科协上的论坛之一“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邀请了徐寿波院士、王梦恕院士等人来校做学术报告,《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东方今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争相予以报道。20xx年x月x日,《大河报》在教育高教版面报道了我省高校获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情况,其中我校获得批准立项1项。以上科研学术活动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

六、工作实绩

学年内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的方针政策,不存在未落实政策现象;全面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以及非日常性的工作任务,不存在未完成各级

部门下达任务的情形。

科研项目方面,学校先后获得20xx年航空科学基金项目19项(20xx年7项)、20xx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8项(20xx年7项)、20xx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50项(20xx年38项)、20xx年河南省政策调研科课题59项(20xx年11项)。另外,获得各类厅级科研项目 305项,横向科研项目24项。资助校内青年基金153项。

科研成果奖励方面。获得省社科成果优秀奖4项、科技进步奖4项、省政府发展研究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比上一年增加60%。

学术交流交流方面,全校共开展校内学术交流105次,邀请校外专家作报告48次,资助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交流52人次。

为了加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对硕士授权单位申报学科和支撑学科相关的会计与财务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的场所、设施、运行和管理进行集中加强和补充建设,协调了房间、统一制作了门牌,并为12个研究所制作48块展板,从内容审查、板面设计到制作工艺等一系列工作严格把关,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加强了对研究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原有研究所通过近几年工作的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调整和补充了首批与申报硕士单位建设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批12个研究所,重新登记8个研究所,并发文予以确认,纂刻了研究所公章,同时给予计算机、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柜、展示柜等办公设施的配置。制定了今后要加强对研究所机构的场所、设施、运行情况规范管理的措施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