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1.时间

20xx.12.1日我们坐车前往苏州,进行为期一天的苏州园林考察学习.

2.游览路线

3.实习总结

2.1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1-1布局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xx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

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xx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2.1-2建筑艺术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2.2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2.2-1 布局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2.2-2 建筑艺术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2.2-3 留园三绝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

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 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2.3 夜游周庄

全镇依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2.3-1张厅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2.3-2沈厅

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七进五门楼,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xx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3-3双桥 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

3.实习总结 通过在苏州为期一天的实习,让我对中国私家园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园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园林的布局格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珑、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远,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观配置上采用了对置,

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变化。园内通过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绕山转,山因水活。花木的选择多是些传统的名贵花木,如玉兰、海棠、桂花等。园内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绿、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对我们学习模仿古典园林有很大的裨益,让我们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跟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被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园林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以史为鉴,弘扬中国园林,为园林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中的宅与院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精巧闻名于世。园林之景,讲究因地制宜,以人工建造为主,同时辅以对自然山水的开发和利用。正如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文中所说:“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园林的建造,意在营造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在这次参观的三个园林中,网师园利用了园中的泉水,以水为中心建造,建筑之间的空隙与小院的组织布局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产生了丰富的空间体验与光影变化,宅院虽小但趣味无穷;拙政园作为大园的典型代表,内部布局复杂,庭院风格多样,讲究框景借景,漫步其中,移步换景,仿佛置身于田园山水间;留园为赏石而建,尤其讲究建筑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怪石与人造之景相得益彰。

“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建筑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与庭院之间的关系与处理方法也是园林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园林理景,讲究以小见大,让观赏者在游园使也有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园中建筑的尺度与庭院的尺度就要保持和谐,建筑不可过高,过大,过密,破坏了园中的自然之景,因此苏州园林中少见尺度较大的建筑,多的是小亭,厅堂,水榭等,居住建筑的高度也不超过二层;庭院中的小桥,连廊的尺度也很有讲究,意在模仿真实的外部自然风光。园林有“以石为山”一说,园中的其他建筑与景物就要与之相匹配,所以网师园和留园庭院中出现的尺度较小的涧与石桥也就不足为怪了。园中之景也不可过密,过满,破坏了整个园林悠远的意境。因此小园网师园中水面上种植尺度较小的睡莲,而大园拙政园中水面上则种植尺度较大的荷花,只是现在拙政园中的荷花长得过于繁密茂盛,田田地铺满了整个水面,倒是破坏了建筑,水面,植物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感与层次的处理。

网师园中的小石桥与周围相和谐 拙政园水面上过于繁茂的荷叶破坏了园中层次

在园林中,宅与院之间空间上的关系不仅仅是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关系,它们还存在着互相过渡,互相划分的关系:宅可作为庭院与庭院之间的过渡,如两个庭院之间隔一道矮墙,从中间的月亮门看出可以感受到空间的纵深感与层次感,沿着墙漫步,透过墙上各式各样精致的漏窗又可看到隔壁院落中的景致,趣味性增加;宅中延伸出院子的廊道也巧妙地作为了建筑与庭院的过渡,走廊作为介于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是实与虚的一种过渡,避免了过高的建筑与庭院相交处的突兀之感。比如网师园中介于两层高建筑与庭院中水面之间的一层高的走廊,它的存在使建筑与庭院之间的高差缩小,增加了层次感,从月到风来亭回望出去,整个庭院空间尺度适宜,画面感更强。

苏州园林中还讲究“水必曲,园必隔”,尤其是在面积较大的园中(如拙政园)就更加强调建筑对庭院空间的划分。拙政园中曲折的连廊使我印象深刻:在园中,无规则的连廊划分出无规则的院落,而连廊的一边通透,一边则是开有漏窗的实墙,透景和漏景之妙也让人回味无穷,建筑与院落环境结合地恰到好处,漫步其中就像置身于一个天然的画廊,移步换景,令人应接不暇;“景之显在于勾勒”,以廊勾勒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方法,曲折的连廊强调

出了庭院中的景致,不仅增加了院与宅之间的趣味性,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视线对望的驻足之地,所以园林常常会给人一种眼前风景可望而不可达的感觉,不知不觉中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也表达出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之感。

拙政园中的连廊 网师园中作为高度上过渡的连廊

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或者局部的庭院中,拓展空间层次的方法则是“大园包小园”,此时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更为紧密,留园中的石林小院是它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以石峰为主体的院落,石林小院的建筑物多使用空廊敞亭及空窗,洞门和长窗等,使各个院落之间在空间和视线上互相贯通,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联系,在有限的面积中营造出了层次感丰富的空间效果;园中之石配上芭蕉,竹子等植物,更显得清新雅致,静观动观皆有趣味。

庭院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往往能营造出奇特的空间体验,以留园入口与主体庭院之间的交通空间为例,原本较封闭的空间中插入了天窗,天井和小院,形成了室内与室外,狭窄与开阔,幽暗到明亮的空间效果,体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室内外之间在视线和光线之间的联系;在原本完整的体量中挖出较小的院子,也限定出了更加丰富的空间,体现出空间的收放与层次,避免了人在其中行走产生过度的压抑感和无聊感。

留园石林小院中的小庭院 留园入口处的天井空间

院与宅之间在视线上的关系也是园林中的特色之一。苏州园林讲究静观和动观,所谓“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在园林中,庭院专主静观;小园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大园相反。以静观园,强调可供游人驻足的观赏点,作为园中的建筑不可不考虑这一点在视线上的关系;而动观则强调游览线,观园者的行进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在引导流线的方面也不可忽视这一点。园林中的宅的建造,不仅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色,同时还要发挥“寻景”和“点景”的作用:“寻景”,即引导流线,把游园者指引到特定的驻足观赏点;“点景”,即为游园者提供一个最好的观景角度,同时通过题辞等点出此处景致的精妙之处。庭院理景讲究突出主题,题材有水,石,花木,亭榭等。因此园林建筑在建造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突出庭院中景的特色。比如拙政园中的三十六鸳鸯馆,它的北部面向水面开敞,强调庭中的水景与亲水之感,在夏秋时节可赏水中荷花,清凉避暑;南部则面向陆上的小院,院中种植山茶花,得名十八曼陀罗花馆,在春秋时节可赏花闻香,温暖舒适。一前一后,给人不

同的体验。鸳鸯馆是园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类别,以屏风、罩、纱槅将一座大厅分为两部,梁架一面用扁料, 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其作用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不同时节有不同的景致,构思精巧,令人称奇。

园林中的建筑,在引导游人视线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人置身建筑之中时,会发现许多庭院旁的建筑都会有明显的朝向性,并且通过对四面墙壁通透性的处理强化这一效果,从而达到对视线的引导作用。比如网师园中的濯缨水阁,小小的一个厅堂中四面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做法:靠水面的一侧全虚,背水面的一侧全实,其余两边上虚下实。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丰富立面上的效果,更是为了表达出水阁这一亲水的主题,把人的视线引向园中的水面,阁中家具的摆放朝向也强化了这一目的。虚实变化的墙面处理同时也带来了室内丰富的光线变化,使一个单一的空间也显得不那么单调。

亭作为一种园林建筑中的常见形式,在宅与院的视线交流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山际安亭,水边留矾”,在园林中亭往往被置于园中的最高处,作为俯看全园的一个驻足点。拙政园中有放眼亭和雪香云蔚亭,它们分别为园林东部和中部的制高点。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放眼望青山”,从亭中望出有开阔的视野,同时向北又与芙蓉榭和天泉亭形成对景。雪香云蔚亭则与远香堂相望,在俯看全园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濯缨水阁中不同的立面虚实做法

宅与院的视线关系不仅仅是从宅中向院中看,从院中看宅又是另一个角度。《江南理景艺术》一书中提到:庭院是赏石的最理想环境,不但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空间尺度,还因为能够有房屋作为背景,门窗作为衬托。留园中的冠云峰庭院,石为庭院的主题,因此其后面的房屋高度都低于它。庭院中不仅有后部的建筑作为观石的背景,东侧的六角亭也作为冠云峰的陪衬而修建,使园中之景有石峰,草木,亭台,小楼,层次丰富,可见园林中的建筑对风景锦上添花的作用。相似的例子还有拙政园中的小沧浪水院,跨过水面的水廊小飞虹是院中的一大特色,远远望去真的就像是雨过天晴后的一道彩虹飞跃在水面之上,增加了整体的层次感和起伏感,使园中的景致更加活泼生动。水院的主体建筑则是悬空架在水面之上,潺潺的流水从建筑下面流过,动静结合,给人绵绵不绝之感,引人联想。建筑的倒影映在水面之上,不知不觉之中仿佛获得了双倍空间的效果,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开阔性,依水而建的美人靠也增添了倚栏观景的功能,闲适安逸之情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园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在内外空间布局,空间层次,理景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精巧的布置,值得我们不断地挖掘与学习,从中吸取精华。

 

第三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1.时间

20xx.12.1日我们坐车前往苏州,进行为期一天的苏州园林考察学习.

2.游览路线

3.实习总结

2.1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1-1布局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xx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

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xx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2.1-2建筑艺术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2.2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2.2-1 布局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2.2-2 建筑艺术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2.2-3 留园三绝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

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 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2.3 夜游周庄

全镇依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2.3-1张厅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2.3-2沈厅

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七进五门楼,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xx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3-3双桥 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

3.实习总结 通过在苏州为期一天的实习,让我对中国私家园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园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园林的布局格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珑、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远,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观配置上采用了对置,

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变化。园内通过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绕山转,山因水活。花木的选择多是些传统的名贵花木,如玉兰、海棠、桂花等。园内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绿、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对我们学习模仿古典园林有很大的裨益,让我们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跟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被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园林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以史为鉴,弘扬中国园林,为园林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