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区域地理识记方法

1、 区域地理识记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项是地理识记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指: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2)识记重要地理数据;(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等自然地理事物,国际组织、国家、政区、城市交通线、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等的名称、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数据分绝对数据(面积、长度、人口数量等)、比例数据即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间的对比关系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矿产的品位、能源消费构成等)、顺序数据即同类地理事物的排序数据(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见诸重要报纸,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现象等。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组港口,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一组是

A、圣弗朗西斯科、 孟买、横滨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矶、巴拿马城 D、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波士顿

例2 在我国既不临海、又不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中,相邻省级单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陇和宁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亿的亚洲国家共有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例4 摩洛哥、几内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南非五国的最主要出口矿产依次是

A、 磷酸盐、铝土矿、黄金、铜、金刚石 B、 磷酸盐、铝土矿、金刚石、铜、黄金

C、、铝土矿磷酸盐、黄金、铜、金刚石 D、 磷酸盐、铝土矿、铜、金刚石、黄金 例5、19xx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识记方法

考查区域记忆能力的试题多为选择题,难度不大,记忆的内容多是感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故必须熟记,但不能只采取“背”的简单方法,对感性知识记忆可参考下面几种方法:分类记忆;排序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

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方法

1、区域地理考查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项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它是指(1)

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2)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区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还有对其的解释。区域地理的中心课题是人地关系。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例7、欧洲西部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A、冰川地貌分布较为广泛 B、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不明显

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且稳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例8、读图,填下表

北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3、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主要采取综合的方法与比较的方法。

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无常住居民)。

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多采取列表法。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

主要地形区 冬季气温年降水 温度带 干湿区 植被 耕地性质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是综合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结合、配合使用。

4、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注意:

(1) 首先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这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图,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利于区域特征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学会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第二篇: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区域地理识记方法

1、 区域地理识记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项是地理识记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指:(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2)识记重要地理数据;(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等自然地理事物,国际组织、国家、政区、城市交通线、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等的名称、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数据分绝对数据(面积、长度、人口数量等)、比例数据即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间的对比关系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矿产的品位、能源消费构成等)、顺序数据即同类地理事物的排序数据(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见诸重要报纸,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现象等。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组港口,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一组是

A、圣弗朗西斯科、 孟买、横滨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矶、巴拿马城 D、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波士顿 例2 在我国既不临海、又不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中,相邻省级单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陇和宁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亿的亚洲国家共有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例4 摩洛哥、几内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南非五国的最主要出口矿产依次是

A、 磷酸盐、铝土矿、黄金、铜、金刚石 B、 磷酸盐、铝土矿、金刚石、铜、黄金 C、、铝土矿磷酸盐、黄金、铜、金刚石 D、 磷酸盐、铝土矿、铜、金刚石、黄金 例5、19xx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识记方法

难度不大,记忆的内容多是感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故必须熟记,但不能只采取“背”的简单方法,对感性知识记忆可参考下面几种方法:分类记忆;排序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

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方法

1、区域地理考查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项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2)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区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还有对其的解释。区域地理的中心课题是人地关系。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例7、欧洲西部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A、冰川地貌分布较为广泛 B、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不明显 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且稳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例8、读图,填下表

3、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主要采取综合的方法与比较的方法。

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无常住居民)。 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多采取列表法。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是综合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结合、配合使用。 4、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注意:

(1) 首先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这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图,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利于区域特征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学会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