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考工作总结

20xx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分析与备考总结

一、试卷分析

1、试题构成总体稳定,风格特点基本没变

从试题总体来看,主干知识中函数约22分,立体几何约22分,圆锥曲线约22分,三角约17分,概率统计约17分,数列约15分,不等式及其应用约10分,向量、二项式定理、集合、复数及算法各5分。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命题与逻辑,排列组合,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线性规划,积分,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与回归分析等。文科卷的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今年的考题仍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尽相同,进行了适度创新,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题知识点考查层次分明,难度设置比较合理

理科试卷共24个题,其中22、23、24题是三选一。1到12题是选择题,13到16题是填空题,17到24题是解答题。选择题中前11个题目,比较常规,是学生平时常练的类型,容易上手。不过个别题目问法较为新颖,需有一定的思辨能力。第12题融合了数列、三角、圆锥曲线三大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这个题属选择题,可以选择小题小做的办法,采用特值技巧加以解答。填空题中的第13、14题,较为容易,是送分题;第15、16题,虽说知识点较为熟悉,但准确解答有一定的困难。17题的三角稍有变化,增加了一些难度,基础扎实的同学还是可以解决的。18题立体几何较为常规,难度不大。19题考查概率,该题以条件概率为背景,有一定难度,不过只要认真审题,分清模型,还是可以拿分的。20题的解析几何题和21题的导数题是数学试题中传统的难题,保持不变。22、23、24题三选一,难度较为合理。这样分析下来,此份试卷难度不小,有一定的区分度。

3、核心考点覆盖较为全面,综合性考查较强

以圆锥曲线为例:几乎此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都有所考查。如:第4题,考查点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离心率以及渐近线。该题目基本涉及了双曲线的定义和

几何性质,综合性强又符合大纲的考查目的。第10题,考查点是中点弦以及韦达定理的使用。这二者都是圆锥曲线部分的核心要点,有一定的计算量,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功。第20题,考查点很丰富。涉及两圆外切、内切时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定义法求轨迹方程;对轨迹方程的检验(去点);两外切圆公切线判断与求解等。该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入手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思维的完整性要求也比较高,学生不易得分,更不容易得高分。

4、重视知识纵向考查,强调学生能力培养

第15题,考查点是辅助角公式中取到最值时等号成立的条件。在之前的练习中,我们侧重于利用辅助角求最值,及辅助角公式的应用。对于取等条件和辅助角本身学生的认识不深刻,再加上函数表达式中的减号的引入,难度增加不少。 第16题,考查点是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本题中第一步利用对称性求参数的值,这有一定的计算量,不易直接观察出;第二步,利用导数求四次多项式函数的最值,其中涉及到三次多项式函数的因式分解,还需猜根,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还是有难度的。

5、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有活

例如解答题第17题,打破了以往三角函数常以解三角形与三角恒等变换综合这一套路,只考查了单一的知识点(正、余弦定理),似乎简单了,但考法的改变,使学生心理起了一些变化,再加上已知条件比较分散,不易集中,不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不好突破,不易得分。

二、教学启示

1. 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重要来源,每年高考题中不少客观题在教材中均有原型,具有典型示范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包含重要的知识、思想、方法,所以回归教材既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复习策略,也是日常教学的根本之道。夯实基础是依然是备考的主要策略。

2. 注重通法,提炼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要切实深化通性通法的教学,不必将精力花在钻研偏题怪题和过于繁琐、运算量大的题目上,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思想的灵活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反思,提炼领悟思想方法。倡导理性

思维,将创新意识融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不断积累解题经验,总结通性通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3. 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数学本质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双基”,并能灵活运用。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学生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特别是挖掘隐含条件。对于知识量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要善于分析题目特征,有效化归转化。

4. 理解课标,把握方向

课标和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考查方向,合理确定备考方向,避免凭经验办事。新课程中得到强化的和削弱的内容一定要清楚,毕竟高考要有利于课改是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数学高考工作总结

20xx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与反思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xx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稳健、成熟设计理念.今年试卷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为考点来挑选合理背景,善于应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融合构建试卷的主体结构,在新课程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结合处寻找创新点,考查更加科学.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从考试性质上审视这份试卷,它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是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可圈可点的试卷,理科数学与去年难度相近,较难,区分度很大.

二、试卷考点内容及所占分值

三、试卷特点评析

1.注重基础考查 试题区分度明显

纵观全卷,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选择、填空题考查知识点单一,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 1

的考查,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也有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理想的水平.而在解答题中,每道题均以多问形式出现,其中第一问相对容易,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而第二问难度逐渐加大,灵活性渐强,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个性品质优秀、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但对于我校学生的能力,解决起来很难。

2.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能力立意强化思维

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第(10)、(11)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21)题涉及函数与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试卷突出对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的考查.如第 (6)、(16)、(21)题重点考查数学思维能力;第(4)、(7)、(9)、(18)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第(3)、(11)、(20)题综合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学生稍有分析不当之处即可答错,保持不变17题的三角稍有变化,增加了一些难度,基础扎实的同学还是可以解决的。18题立体几何不为常规,难度较大。20题的解析几何题和21题的导数题是数学试题中传统的难题, 22、23、24题三选一,难度较为合理。这样分析下来,此份试卷难度不小,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有活.解答题第17题,打破了以往三角函数常以解三角形与三角恒等变换综合这一套路,只考查了单一的知识点(正、余弦定理),似乎简单了,但考法的改变,使学生心理起了一些变化,再加上已知条件比较分散,不易集中,不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不好突破,不易得分。

3.诠释考试说明内涵,运算能力决定成败

试题以高中内容为主,但高层次包括低层次的内容,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考查平面几何的性质和数值的运算,在解三角形和解析几何中包含着方程思想,试题表述比较常规,运算能力与运算手段决定了考试的成败.

今年的考题仍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尽相同,进行了适度创新,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今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2

通过对20xx年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和复习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

常规题型依然是试卷的主流,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高三复习应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新、奇、怪”的极端做法,回归教材,狠抓基础,灵活运用知识处理分析问题。

2、强化主干,突出重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主干知识支撑了整个试卷;分值设置固定;题型固定,命题方式几乎固定;对知识的考查角度、深度相差无几;对热点知识的考查也是年年都有等等。故此,研究高考试题,以高考试题为范例展开发散思维,变式演练,以主干知识复习为核心,突出重点,目标明确,通法通解,狠抓实练。

3、调节心态,增强应变

适当地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增强适应各种题型的应变能力。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