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见习总结报告

xxxx年x月底,我们迎来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教育见习实践,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正式的教育工作的体验。教育见习是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我们通过观察、接触、体验等形式,感受充满生机的中学学校园生活、观察充满冲突的课堂教学情境、体验充满挑战的教师职业生活,是一次真正理解教师职业内涵和职业要求,掌握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宝贵机会。因此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个锻炼的机会。

见习的前一个星期,我便四处联系学校,联系导师,最终确定我的见习地点为温州实验中学。该学校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是一所精英汇聚、充满生机与发展潜力的实验学校。来这里就读的学生都是经过考试选拔上来的,而且他们的家庭经济实力雄厚,大多有良好的知识背景,所以,学校的学生素质总体上较好。同时该学校的英语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此外,该学校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它设立了英语国际班,英语国际班的学生为父母移居国外的华侨,因此这些学生大都在国外长大,生活学习观念上与中国学生有些差异,加上本身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就此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在此周内,我见习了不同班级的英语教学,发现不管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放面都有比较大的区别。同时我也见习了外教的口语课教学,发现中外老师课堂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一、外教的课

在这周内,我一共听了20节课,其中10节外教的口语课,10节是我国英语老师的课。年纪覆盖初一,初二还有小学一年级,学生包括普通中学生还有国际班学生。在听过这许多课之后,我逐渐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它们不仅转变了以往我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陈旧观念,还让我从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在中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为我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从3月x日开始,我正式开始我的见习体验,先前我为见习做了些准备,比如了解普通高级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一课文内容。不巧的是由于该段时间正好是初一年级处于全面复习的阶段,我并没有听到自己理想中的课堂教学。前两天见习的主要外教george roy的初中英语口语课,在口语的课堂上,因为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以外教采用教学方法主要是与学生对话,即提问---回答。为了能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外教与每个学生进行了交流,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相关,比如问候,天气,周末生活,一日三餐等。因此,外教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该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每个学生的口语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内容具有实际意义,缺点是时间花费太多,当老师与其中的一名学生交流时,其他学生没事可做,因此课堂比较乱。另一个外教口语课堂的教学特点是英语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因此上课时他会不拘泥于书本,课外知识拓展比较多。外教对课本的知识的要求是开始只是了解,并没有要求会背诵或者默写,然后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输入知识,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是需要讲解的背景知识时,老师都乐意讲解。与中国英语教师不同,外教希望学生提出疑问,讲出自己的观点,他们也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甚至可以为解答一个问题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当然,这与他们所被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有关。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中国学生和国际班学生的区别,在中国学生的课堂上,仍然是传统的大班教学,一般一个班级在50人左右,由中国老师任教,注重的是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比较好,学习氛围活跃,老师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同时老师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国际班的课堂上,课程是由外籍教师任教,中方英语教师协助教学,实行小班化(小学每班18人以内,初中每班24人以内)和个别化、活动式、开放式教学,重视对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指导,重视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我发现国际学生都非常有想法,思维新颖,但课堂氛围并没有中国学生那么好,老师也没有被尊为神圣的传授者,反而只是一个合作者,学习者。因此,在国际班的课堂上,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教学内容要设计得丰富、有趣、新颖,形式要多样化,才能胜任国际班教师这个工作。

我们不能评论外教的课还是中国老师的课哪个更好,毕竟语言是由习得还是学得是个颇有争议、有待研究的问题,还有涉及到哪种更适合中国学生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发现外教的课学生自主学习多点,课堂学习内容少些,中国老师的课是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多些,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综合这两种方法,一方面灌输知识,一方面培养能力,逐步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比如,在教课堂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整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英文原著给学生看,毕竟课本的知识太过局限。教学方法上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就如张思中所说的那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我想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就如我国一直提到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过程一样,但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师富有创造性并付出较大的努力。

二、课程改革后的新课堂

第三天,我开始见习我国老师的英语教学,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不同,课程改革后的课堂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积极实施启发式教育,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的指导老师带的是优质班的学生,在我的指导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紧密联系生活,采用交际法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尽量与实际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课堂中心有老师转移到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扮演指导者,信息提供者,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思考,寻找答案;老师时常组织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扩大课堂的参与率,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化,如竞赛,游戏等,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执行公平,公正原则,把机会平均地分给全班同学,适时表扬,给学生自信,使其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当然同层次的老师间也会有些差异,我见习的其他班级的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课堂氛围会较差些,但对于我这个毫无教学经验的见习生来说,已经是如掘宝藏,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课后通过总结与反思,我发现该学校的教师的教学也基本达到了中学英语的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语言技能方面,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语言知识方面,学生掌握各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功能和话题;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目的,有学习英语的愿望与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有学好英语的信心,积极与他人合作。学习策略方面,学生能为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各种行动和步骤,如课前预习,上课集中注意力,与他人交流等;文化意识方面,在老师的拓展下,学生逐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力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所以,课程改革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英语课堂,给学生一个更逼真,更自主的学习环境。但我也了解到有些学校(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学校)的一些老教师由于自身的水平,仍然采用些非常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等,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等,我想我们很难去改变它,但我们自己一定要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后应用到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受益。

三、分层教学

由于采用分层教学,不同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相同,不同老师的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在优质生的课堂上,教学过程紧凑,有条不紊,学生积极性高,完成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高。较其他班的老师,该班的老师总能超额完成教学内容,因为她的学生总能完成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上能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因此,在此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各种活动与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口语能力。

在慢班生的课堂上,老师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课文,教学进度相对较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偶尔还需要老师维持课堂纪律。该分层教学的优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但分层教学也存在些缺点,通过对慢班生的访问,我发现他们在心理上都会有些阴影:有很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无助、失望、甚至绝望、抵触情绪、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漠视他人外界,躁动易怒的课堂行为,这些负面刺激,导致任教慢班的老师同样紧张、焦虑、烦躁,他们还会因为自己教的是慢班,和学生一样他们在工作上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且,在分班上也出现是否科学性的问题,光光以考试成绩来分层难免把一些英语水平优秀的但没发挥好的学生筛选到慢班生的行列。

因此我认为中学分层教学要本着公平、关爱原则,合理分班,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老师要注重慢班生的心理变化,对出现消极情绪的要尽快给予疏导,鼓励,使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学生隐性分层要呈动态性,要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重新确定分层,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以上是我对一个星期的见习的体会,见习期间,有幸得到老师让我们上半节课的机会,由于没有提前准备,课堂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点惊慌失措,不知如何面对,但感觉还是不错,因为是第一次站在中学的讲台上,真真切切地与学生交流,听着学生喊我叫做老师,她们既给我压力也给了我动力,让我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我想回校一定要好好训练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将来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老师。我将会把自己在这次见习中所学到的点滴知识好好地加以消化吸收,存入我的知识储备。毕竟,这只是我踏入教育工作的第一步,还有许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等着我去体验。

最后,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领导的热心安排,让我们能提前进入职业体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下次实习,我要吸取这次见习的经验教训,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学生沟通,尽量挖掘自己的潜力。

 

第二篇:英语教育见习总结报告

英语教育见习总结报告

3月底,我们迎来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教育见习实践,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正式的教育工作的体验。教育见习是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我们通过观察、接触、体验等形式,感受充满生机的中学学校园生活、观察充满冲突的课堂教学情境、体验充满挑战的教师职业生活,是一次真正理解教师职业内涵和职业要求,掌握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宝贵机会。因此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个锻炼的机会。

见习的前一个星期,我便四处联系学校,联系导师,最终确定我的见习地点为温州实验中学。该学校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是一所精英汇聚、充满生机与发展潜力的实验学校。来这里就读的学生都是经过考试选拔上来的,而且他们的家庭经济实力雄厚,大多有良好的知识背景,所以,学校的学生素质总体上较好。同时该学校的英语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此外,该学校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它设立了英语国际班,英语国际班的学生为父母移居国外的华侨,因此这些学生大都在国外长大,生活学习观念上与中国学生有些差异,加上本身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就此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在此周内,我见习了不同班级的英语教学,发现不管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放面都有比较大的区别。同时我也见习了外教的口语课教学,发现中外老师课堂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一、外教的课

在这周内,我一共听了20节课,其中10节外教的口语课,10节是我国英语老师的课。年纪覆盖初一,初二还有小学一年级,学生包括普通中学生还有国际班学生。在听过这许多课之后,我逐渐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它们不仅转变了以往我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陈旧观念,还让我从实践中真切地感受

到了新课程改革在中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为我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从3月x日开始,我正式开始我的见习体验,先前我为见习做了些准备,比如了解普通高级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一课文内容。不巧的是由于该段时间正好是初一年级处于全面复习的阶段,我并没有听到自己理想中的课堂教学。前两天见习的主要外教george roy的初中英语口语课,在口语的课堂上,因为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以外教采用教学方法主要是与学生对话,即提问---回答。为了能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外教与每个学生进行了交流,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相关,比如问候,天气,周末生活,一日三餐等。因此,外教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该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每个学生的口语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内容具有实际意义,缺点是时间花费太多,当老师与其中的一名学生交流时,其他学生没事可做,因此课堂比较乱。另一个外教口语课堂的教学特点是英语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因此上课时他会不拘泥于书本,课外知识拓展比较多。外教对课本的知识的要求是开始只是了解,并没有要求会背诵或者默写,然后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输入知识,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是需要讲解的背景知识时,老师都乐意讲解。与中国英语教师不同,外教希望学生提出疑问,讲出自己的观点,他们也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甚至可以为解答一个问题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当然,这与他们所被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有关。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中国学生和国际班学生的区别,在中国学生的课堂上,仍然是传统的大班教学,一般一个班级在50人左右,由中国老师任教,注重的是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比较好,学习氛围活跃,老师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同时老师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国际班的课堂上,课程是由外籍教师任教,中方英语教师协助教学,实行小班化(小学每班18人以内,初中每班24人以内)和个别化、活动式、开放式教学,重视对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指导,重视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我发现国际学生都非常有想法,思维新颖,但课堂氛围并没有中国学生那么好,老师也没有被尊为神圣的传授者,反而只是一个合作者,学习者。因此,在国际班的课堂上,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努

力来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教学内容要设计得丰富、有趣、新颖,形式要多样化,才能胜任国际班教师这个工作。

我们不能评论外教的课还是中国老师的课哪个更好,毕竟语言是由习得还是学得是个颇有争议、有待研究的问题,还有涉及到哪种更适合中国学生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发现外教的课学生自主学习多点,课堂学习内容少些,中国老师的课是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多些,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综合这两种方法,一方面灌输知识,一方面培养能力,逐步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比如,在教课堂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整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英文原著给学生看,毕竟课本的知识太过局限。教学方法上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就如张思中所说的那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我想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就如我国一直提到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过程一样,但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师富有创造性并付出较大的努力。

二、课程改革后的新课堂

第三天,我开始见习我国老师的英语教学,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不同,课程改革后的课堂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积极实施启发式教育,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的指导老师带的是优质班的学生,在我的指导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紧密联系生活,采用交际法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尽量与实际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课堂中心有老师转移到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扮演指导者,信息提供者,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思考,寻找答案;老师时常组织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扩大课堂的参与率,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化,如竞赛,游戏等,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执行公平,公正原则,把机会平均地分给全班同学,适时表扬,给学生自信,使其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当然同层次的老师间也会有些差异,我见习的其他班级的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课堂

氛围会较差些,但对于我这个毫无教学经验的见习生来说,已经是如掘宝藏,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课后通过总结与反思,我发现该学校的教师的教学也基本达到了中学英语的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语言技能方面,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语言知识方面,学生掌握各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功能和话题;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目的,有学习英语的愿望与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有学好英语的信心,积极与他人合作。学习策略方面,学生能为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各种行动和步骤,如课前预习,上课集中注意力,与他人交流等;文化意识方面,在老师的拓展下,学生逐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力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所以,课程改革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英语课堂,给学生一个更逼真,更自主的学习环境。但我也了解到有些学校(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学校)的一些老教师由于自身的水平,仍然采用些非常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等,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等,我想我们很难去改变它,但我们自己一定要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后应用到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受益。

三、分层教学

由于采用分层教学,不同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相同,不同老师的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在优质生的课堂上,教学过程紧凑,有条不紊,学生积极性高,完成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高。较其他班的老师,该班的老师总能超额完成教学内容,因为她的学生总能完成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上能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因此,在此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各种活动与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口语能力。

在慢班生的课堂上,老师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课文,教学进度相对较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偶尔还需要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该分层教学的优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但分层教学也存在些缺点,通过对慢班生的访问,我发现他们在心理上都会有些阴影:有很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无助、失望、甚至绝望、抵触情绪、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漠视他人外界,躁动易怒的课堂行为,这些负面刺激,导致任教慢班的老师同样紧张、焦虑、烦躁,他们还会因为自己教的是慢班,和学生一样他们在工作上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而且,在分班上也出现是否科学性的问题,光光以考试成绩来分层难免把一些英语水平优秀的但没发挥好的学生筛选到慢班生的行列。

因此我认为中学分层教学要本着公平、关爱原则,合理分班,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老师要注重慢班生的心理变化,对出现消极情绪的要尽快给予疏导,鼓励,使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学生隐性分层要呈动态性,要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重新确定分层,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以上是我对一个星期的见习的体会,见习期间,有幸得到老师让我们上半节课的机会,由于没有提前准备,课堂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点惊慌失措,不知如何面对,但感觉还是不错,因为是第一次站在中学的讲台上,真真切切地与学生交流,听着学生喊我叫做老师,她们既给我压力也给了我动力,让我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我想回校一定要好好训练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将来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老师。我将会把自己在这次见习中所学到的点滴知识好好地加以消化吸收,存入我的知识储备。毕竟,这只是我踏入教育工作的第一步,还有许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等着我去体验。

最后,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领导的热心安排,让我们能提前进入职业体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下次实习,我要吸取这次见习的经验教训,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学生沟通,尽量挖掘自己的潜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