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对标管理总结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今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管理创新年”的各项要求,体现“时时抓好管理细节,处处体现管理痕迹”的管理思想。按照方案的要求,对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 xx年的对标管理工作如下总结:

一、同业对标常态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1、指标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20xx年全年,通风区瓦斯、监测、防尘、裱糊、放炮、防尘6 个班组,涉及到25 项技术经济指标参与梧桐庄矿对标挖潜活动,18 项达标,达标率72%。 通风区在梧桐庄矿确定的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汇总并完善涉及本单位、本行业当年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确定,细化生产经营等各项指标到班组、个人,初步建立了以对标指标为基础的对标评估管理平台。原来的各项单耗指标除火工品外几乎都没有行业标准,我们采取根据 20xx年度的实际单耗取优秀值、优良值、平均值的方法拟确定对标标准,确立了以木材、建工材料、劳保用品、通风量、火工品、生产人员效率、安全指标等对标标准体系。并将指标细化到每台设备、每个人员。

通风区确立了四个方面的指标:

一是产量成本指标,根据设备新旧状况和 xx年材料配件单耗及产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二是设备指标,包括设备的出动率和完好率。

三是安全指标。四是综合指标。从区科长、其他区管人员,再到班组和个人。我们在寻标对标过程中,专人深入一线对不同材料、不同作业环境24 小时跟踪考核。

2、评价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在对标评估、优化管理活动中,通风区结合党建ISO9000 质量体系的推广,对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岗位说明书等进行了重新修订,更加符合单位的生产、管理实际,使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技术组结合生产实际与先进企业对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

为了实现设计的节点工期,与重庆煤科院、邯郸设计院、通防管理部、科技发展部、设备制造厂家沟通和协调,对通风区运行的主要设备、设施的主要设计指标进行论证,有效地改进设计方案,对各种对标标准主要指标进行了优化。通过引进“准军事化安全确认” 管理理念,查找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寻根求源,彻底从源头上实现整改。

并结合本单位开展的业务流程重组,建立考核体系及制度流程,对工程、生产、财务、计划、综合五方面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业务和流程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单元,将工作和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开展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量化考核细则的编制,对通风区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工作标准、技能要求、管理责任进行了重新界定。

3、管理控制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夯实基础管理,细化专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夯实基础管理,细化专业管理是企业

不断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途径。通风区严格操作规程,控制成本,加强设备维护,确保任务、成本两项指标达到目标值。我们重视过程控制,视工艺参数为工作生命,严格控制工艺操作过程,对井下通风构筑物按照不同的形势组织建设,并且在加强改进先进通风设施试验工作,测风班组抓住通风系统平衡工作,坚持以生产衔接为中心,强化运行监控和信息传递,做好巷道的开口掘进、贯通、密闭、局部通风系统、矿井一翼或整个矿井通风调整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从而降低了综合能耗。放炮班组敢于挑战自我,除参与矿对标的3 个指标外,在内部设定14 个小指标进行竞赛和赶超,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形成单位上下不满足现状、勇于超越的良好氛围。

4、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情况 突出重点,奋力攻关,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矿井通风风量的消耗是采矿行业最重要的能源消耗指标,指标完成值的高低反映降低单位成本、创造经济效益能力的高低。通风风量是制约通风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对标目标总成本完成与否的关键,通风区把合理调配通风量,降低主要通风机功率作为攻关重点,成立矿井风量调配督察组,从细节抓起,将对标指标17000m 3 /min 风量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制定攻关措施,扬长避短,不断总结以往攻关经验,对通风系统调整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针对夏季主要通风机功率增加,耗电量增加,风量减小,出台了《梧桐庄矿夏季通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对标过程的相关职责。同时在不断摸索以风定产,合理调整生产、安全、通风设施、风叶角度等各项指标,使得通风量的浪费得到了有效控制,不断满足了生产需要,

与此同时,使通风区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20xx年x月初,西风井主要通风机升级改造工程完工,使我矿井下三采区风量紧张状态得到缓解。

二、同业对标工作主要成效 在对标评估第二阶段,通风区在对标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了五项工作:

1、我们结合对标内容所确定的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制定本行业、本单位未来三年(20xx—20xx)的管理目标值。目标设定要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尽可能量化为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要把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分成若干子目标,班组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

2、我们组织修改完善各类、各种规章制度。梧桐庄矿的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原煤开采、扩能技改双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结合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作流程的调整和重组,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及调整,使其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作用。

3、我们比照同行业平均先进定额,修改完善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定额标准。制定各种定额,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既要先进又要合理。定额的水平应是平均先进水平,既要有定性要求也要有定量要求。从定性方面来说,是在正常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超过,多数人可以达到,一部分人可以接近的水平;从定量方面来说,是介于先进生产者所达到的水平和全体员工的平均水平之间的水平。

4、修改完善各行业、各工种、各岗位技术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

5、修改完善各岗位说明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对标评估指标体系和标杆的确立还不完善在行业指标的寻标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特别是同行业关键性指标还受到区域的限制,单位自身各类指标的设置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有些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精确指标值,由于历史数据积累不够,指标设置中还存在很多不可比因素,难以完全反映我区在同行业的水平。

(二)对标分析深度不够 对标评估工作还仅限于单纯的指标比对,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不够;从客观上比较分析得多,从主观上和管理理念、手段、方法、流程上比较分析得少,特别是针对管理上存在的难点问题做专题性分析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找问题、谈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还没有做到。

(三)对标评估活动推进的不平衡 我们对开展对标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差距,没有将对标评估工作与日常单位的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存在“两层皮”现象,部分管理人员、员工查找差距不认真,不同程度地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同时,也存在着逐级指导、督导不到位的问题。

 

第二篇:20xx年设备管理总结报告

设 备 管 理 总 结 报 告

株柏煤矿

20xx年度

株柏煤矿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集团公司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这一年来,我矿认真贯彻执行《临矿集团设备综合管理条例》和《设备综合管理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不断加大设备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设备综合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下面,我将我矿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下汇报:

首先我矿根据人员变动及时下发红头文件调整了设备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健全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落实,保证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一、健全了设备的基础管理

1、设备帐卡的完善

任何设备在被列为固定资产以后,都必须编号登记入册,归档建账,其目的是便于掌握、利用好设备。主要帐卡有设备台账、主要设备技术特征卡、履历记录等。

2、细化设备台账

建立了株柏煤矿到货验收台账、新增设备台账、报废在用设备台账、固定资产台账(系统)、固定资产台账(财务)、检测报告台账等,台账内容记载了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生产厂家、

编号等,完善了株柏煤矿固定资产设备明细台账。

3、设备的图板管理

将标有设备名称、编号的设备标志牌挂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直观的了解设备的数量、分布情况等,当设备有变动时,可随时更换设备标志牌的内容,简单方便。

机电工区图纸,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运输系统图、排水管路系统图、压风管路系统图、井下低压系统图不但反映了井上下供电系统,而且反映出从井下中央变电所到各采区、工作面和各用电地点的各种电气设备的名称、容量、负载、电缆长度、规格及整定值等。

4、在全矿开展了2次设备集中清查工作,保证了设备的帐、卡、物三对应。

通过清查,我矿现固定资产设备717台(套),其中在用固定资产设备 474台(套),价值33768366.12元;备用固定资产设备40台(套),价值1987265.018元。闲置固定资产设备5台(套),价值192962.84 元,调出设备6台(套),价值1603526元,待修固定资产设备4台(套),价值58026.4975元,待报废固定资产设备83台(套),价值2587432.045元,报废在用固定资产设备81台(套),价值1023976.28元。

设备完好率94.4%,设备待修率:0.56%,设备事故率0.3%。设备新度系数为10%。

4、设备报废

20xx年x月份资产报废设备处理70台,原值2896754.17 元,净值208417.92元。其中废铁处理10台,原值1384945.99元,净值41324.50元。8月份,对235台套设备进行了核准、鉴定,设备资产原值5658837.46元,净值562035.66 元,现已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报废。

二、对设备所需备件、材料的管控。

设备备件的管控一直由仓库检验入库,每次领料前由主管人员到仓库检验,经检验可以使用后方可入库,如此减少了误入库的几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在注重材料节约的同时,我们积极搞好修旧利废工作,

一年来,共修复低压电机26台,低防开关45台,加工制作电缆钩7600个,修复井下使用报废的柔性掩支护200架,节约费用4万元,整理U型丝2400个,连板1500个,节约材料7.35万元(包括钢丝绳节约)。

三、积极开展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

集团公司机电现场会议后,我矿及时落实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了地面在用设备的管理,制定了地面闲置设备及材料存放管理竞赛办法,从7月份开始实施,由机电矿长牵头,安监处、生产科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每月进行1次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设备及材料的管理工作,使设备管理和存料码放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对井下的电器设备和管路进行了防腐处理,共整理电缆5500米,管路防腐6200米,采区电器设备防腐

560台件,电瓶车防腐22台,安全设施防腐30处,十一月份,对三、四级架空乘人装置横梁等进行了防腐。

四、认真搞好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

20xx年,投入38.4万元更换了-650泵房2排水泵、-400泵房1排水泵,完成了-750水平变电所、泵房的安装任务,并投入正常使用,投入90万元对-400泵房水仓扩容1300m,矿井排水既躲开了用电的尖、峰时间,又保证了安全。投入10万元更换了地面生产系统的翻笼及给煤机,投入6万元更换了主井天轮衬垫及罐笼罐耳,保证了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转。

五、积极搞好采掘支护用材料、配件加工和设备大修工作,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要。

今年,共加工安装标准道岔18副,加工制作柔性掩护支架600架,铁棚920架,锚网钢梯9400个,大修耙装机5台次,JD-40绞车2台,安装MD200-43×6水泵2 台,大修4吨及2吨锅炉各一台,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要。

虽然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恳请领导指导、批评,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设备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株柏煤矿机电工区

20xx年x月3##

 

第三篇:20xx年6S现场管理总结报告

自20xx年x月体系运行以来,科室根据公司和厂部安排,积极响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结合部门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工具和手段,以改善办公区、仓储环境为突破口,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完善6S管理工作。现将科室6S管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科室对6S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计划,加之前期动员与培训等工作做的及时而到位,职责范围划分的很明确,使得6S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一、整理、整顿

1、明确区分了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清除了办公区、仓库中的废品和废料,仓库中的材料做到了分类摆放,标识清楚,取用方便的效果。

2、对办公室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使得部门中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

3、对现有文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文件柜及文件盒上的标识、标签。

二、清扫、清洁

集中清扫和自觉清扫,并加以制度保障。

1、集中清扫:对办公区和仓库的墙壁、地面的灰尘、油污做了彻底清扫。办公区、仓库的玻璃擦拭光洁明亮。对仓库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自觉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督促每位员工做到“工作间隙勤清扫、上班之前小清扫、下班结束大清扫”,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坚持分工负责,每日进行检查、反馈,使生产现场和办公区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三、素养、安全

1、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展现员工的风采,我们严格按照《现场管理程序》,规范了员工的衣着、行为等规范,大大提升了车间员工的精神风貌。

2、为了确保办公室、仓库的环境卫生,以提高素养,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根据《可视化定置管理规范》、《现场管理程序》等制度,做到用制度做保障、做约束,使6S管理工作长期执行下去。

3、对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清洁,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4、明确标识了安全警示,安全标语,防火区域等等。

四、其他

1、为了宣传6S管理工作,科室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并利用科室会议积极宣讲6S的知识,使员工在思想上认识6S管理工作的内涵及意义。

2、为营造6S管理工作的氛围,科室制作了6S管理看板等物品,使得办公区、仓库处处洋溢着6S的氛围,使员工

在意识上融入到6S管理工作中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工作,科室在6S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仓库是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取用方便。办公区域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文件资料取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员工思想稳定,出勤正常,行为规范。安全事故没出现一起,安全态势良好。

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感觉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仓库的环境卫生还存在死角,有灰尘。仓库的6S文化氛围还有待加强,员工的文化素质及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同时我们还意识到:

1、“6S”管理是一种要全体员工养成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工作的形式。所以其实是更重要的是在内心认识上的实施和认同,而不是行为上的服从和履行。因此,应做好知识普及和思想认识的宣传工作,不应流于形式。使“6S”最终变成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

2、“6S”管理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应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6S”是不断的改进、完善,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后就停止不前。应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3、“6S”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可能需要一两年,也可能需要20xx年。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求马上见到想要的效果。人的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不是一纸制度就可

以改变的。并且“6S”是连贯推行的,不是现在工作不忙就推行,等工作忙起来就把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应该按照推行实施计划,按部就班的连贯实施,不易中断。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