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总结

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教科研培训 工作总结

本学期里,我们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培训工作,为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力执行教科研制度,强化课题管理。

1、本学期,每位教师认真填写了《教科研个人计划表》,对自己在一学期里的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等作了安排,使其研究避免了盲目性。各课题组长认真撰写了课题研究学期实施计划,加强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工作。期末,由教科室对照他们的研究计划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考核,保证了研究过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性。

2、以制度引导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对照《常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条例》《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评选条例》,学校在杨世明等四位同志被常熟市教育局命名为“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推荐卫培明、曹燕华等两位同志参评市学术带头人,戴亚芳、冯青等两位同志参评辅导组学科带头人、冯永年同志参评辅导组学术带头人,这些工作极大了地鼓舞青年教师成才的热情,推动辅导组教科研向深度发展。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陆樱樱老师荣获练塘片见习教师第一名,方月芹在常熟市英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三等奖,龚立新老师在常熟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3、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网络,学校聘任了一批兼职教科员。对在平时的教育教科研方面积极参与的教师,评出了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让他们真正履行好职责,带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科研,提高我校的教科研质量。加强对市、镇两级教学骨干教师的管理力度。对市、镇两级教学能手进行规范管理。

4、继续做好了课题申报工作。随着“十五”课题的逐步结题,新一轮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目前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作为苏州、常熟市级课题开展研究,学校作为国家级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的实验基地,将准备开设“网络实验班”,进行网络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篮球优势 深化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常熟市级课题进行研究,《关于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的子课题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语文课题组在书香校园的基础上,挂靠市教研室开展了“在愉悦的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课题研讨活动。

二、规范、完善课题的管理工作。

1、抓日常课题管理,注意调控。

教科室在平时认真记载好工作台帐,按部就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注意课题研究过程化。主持好学校主课题研究工作,指导督促各子课题开展情况。

2、加强教科研资料积累。

在语文、数学、自然教研组获得市级先进教研组的基础上,各课题组对资料积累工作更加重视,除了专人整理外,还进行了检查、改进。学校本学期推荐英语、艺术、幼教三个教研组参评市级先进教研组。

三、重视学习课改理论,加强教研科研整合。

1、引导教师学习课改理论。

(1)聆听窗外声音。本学期学校邀请了张泳教师前来我校作班主任工作讲座,让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邀请外籍教师来校进行英语培训;邀请邀请苏州市、常熟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进行艺术、语文等新课程培训。

(2)开展校本培训。本学期组织获奖教师上台交流获奖论文、英语二级培训、新教育实验课题培训以及艺术等学科课改培训。

(3)加强业务培训。学校加强教育科研与教研的整合力度。除了平时的自学外,学校定于每周四进行业务学习和课题组研讨活动,让教师围绕课题研讨展开讨论,真正让大家做到有话可讲,有论有据。

2、积极参与课题组活动。本学期电教组参加了苏州、常熟市级课题培训;学校派员参加了在镇江举行的新教育实验研讨会;英语组、自然组、语文组等分别参与各总课题组学习研讨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学校共邀请外校专家5人次,本校教师19人次,听讲座人数1000人次;共派出培训人员近200人次,主要涉及教科研岗位培训、科研论坛、技术培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涉及城市有常熟、苏州、浙江湖州、昆山等地。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强化校本研究。

(一)以新教育实验为龙头,打好张小“教育品牌”。

1、“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即书香行动)。

(1)学校继续开展中午师生共读名著活动;充分利用好《读书行动手册》,鼓励学生开展好“写日记,写读后感”活动;开展了书香班级、小书迷等活动(2)学校继续斥资几千元用于添置教育用书,为每位教师赠送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教科室、工会带领教师开展好读书、写读后感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日记”向“网站论坛”上传。通过对教师的博客培训,大部分教师已建立了博客网页。暑假期间,学校教科室与工会专门编辑“读书心得”、“走进学生心灵”等《张小教研》“教师教育随笔”专辑。

2、开展“墨香行动”,创建书法特色学校。

(1)学校继续规范书法“实验班”、“提高班”及“书友会”工作,加强与平时写字教学有机结合。成功举办了“师生书法作品展”,近二十位教师和三十多名同学的作品入选书展。

(2)积极做好向外参赛工作。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市“博物馆杯”书画赛、全国“龙人杯小学生书画大赛”、市总工会“党旗在我心中”书画大赛等活动,师生均有获奖。作为书法实验班的五(2)班参加了苏州、常熟市整班性毛笔字比赛,均获二等奖。

(3)如今,学校已有三名教师获省、苏州、常熟市级书法家称号,十多名学生荣获校级“小书法家”称号。

(二)积极承办、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针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本学期教科室按学校“十五”规划的要求,对照“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规划,主要组织了以下重大研讨活动:

1、本学期,学校承担了苏州市级立项课题“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评估展示活动。来自本市实小、石梅小学等14所小学的30多名艺术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我校龚立新老师执教《海洋生物》供课题研讨。研讨课结束后,在市教科室程主任的主持下,大家观看了学生的现场剪纸表演和学校剪纸教学成果展,并认真听取了杨校长作的《传承民间剪纸艺术推动学校艺术教学的发展》专题介绍。与会教师和专家对我校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助推剂,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学校提高艺术教学质量途径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校剪纸课题的进一步溶化研究提出了热情的建议。

2、学校作为常熟市珠心算实验单位,本学期承办了市级课题研讨活动。

3、协助电教组正常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课题研讨活动。学校参加了“全市网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分别前往本市、苏州参加网络培训及课题研讨活动。7月x日,由课题组长带领两位教师前往上海参加总课题活动。

4、数学课题组参加了在练塘中心小学举办的数学中期汇报活动。其他课题组分别积极

参与总课题活动。

5、组织课改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学校还组织了市级教学骨干于第六周举行“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蔡明芳等九位教师分别执教自然、数学、语文等学科的九节课。第八周,学校举行了“镇级教学骨干教师教学汇报活动”,陶芙蓉等五位教师分别执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共五节汇报课。

6、还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研讨活动,分别由葛林芬老师执教三(4)《节约水、电》、五(1)查卫锋老师执教《小学生用眼卫生情况的调查研究》、(3)班马英莲老师执教《找春天》、谭桂珍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标志牌》为辅导组进行了研讨课展示活动,效果较好。

5、继续做好调查问卷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了掌握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开展“满意在张小”的小学生调查问卷;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学校继续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让决策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对症下药。

(三)加强校际教育研讨交流。

学校分别组织了几位骨干教师前往报慈、琴湖、杨园等小学进行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研讨活动,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通过借班上课,使骨干教师得到锤炼。本学期,与报慈小学的教学结对活动进行汇报。4月x日,我校戴亚芳等三位教师前往报慈小学进行借班上课,圆满完成了第一期结对工作。

五、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反思 撰写教学论文随笔。

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撰写教育随笔,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教师超越自我。学校除了鼓励教师在“张小论坛”发表教育随笔外,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博客培训,鼓励教师注册、登陆教育博客,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继续举行每周由两名教师上台演讲“我的教育故事”。

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了由常熟市教育局举办的“教海探航”论文征集活动,我校共有12名教师上送了论文,其中9篇获奖。万国华等同志撰写的2篇论文获一等奖、冯永年等同志撰写的4篇论文获二等奖、王莉红等同志撰写的3篇论文获三等奖。另外,杨校长等六名教师撰写的4篇论文在省“师陶杯”征文中获奖;曹燕华、王玉华等教师撰写的论文获苏州市优秀教育论文奖,并在省级评比中荣获三等奖。本学期有以上录用交流或发表得奖,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11篇,苏州市级6篇,至今教科室共出刊《张小教研》27期,编印了“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展示课题研究专辑1期。

存在问题。

1、课题组与教研组工作整合需要更深入,少数课题组因为主要负责人(课题组长)精力分散,课题研究时冷时热。

2、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着高原现象,有停滞不前之嫌。

3、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工作继续需要改进,课题研究的前测、中测、后测等关键环节需培训。

4、综合实践方面,由于教师教育观念方面没有及时转变,因此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 **中心小学教科室 二XXX年x月

市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47篇在市级 。

 

第二篇:科研总结

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研究阶段性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的初步实施,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点滴经验,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埋下了伏笔。

一、说话训练

经过一学期的说话训练老师们认为应把握以下二个方面

1要 明确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1)、语音要求。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正确地发音吐字,语气连贯,表达清楚,尽可能做到不结巴、不停顿、不重复。(2)、内容要求。每天晚上放学之前由教师确定说话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准备说话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审清话题,明确说话中心,围绕中心进行说话。(3)、结构要求。要求学生“说话”有头有尾,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样,才能言之有序,有利于阐明已见,感染对方。(4)、表情要求。要求学生说话时姿态自然,大方得体,有表情地说话。并处理好语调急缓,节奏快慢,语气轻重,或激昂低沉、或委婉深沉、或风趣幽默,这些都要根据说话内容的变化而变化。(5)、时间要求。语文课前说话训练活动,在时间上,我要求学生不少于一分钟,不超过三分钟。大多数情况是学生讲两分钟,评价一分钟,不影响正常的上课。

2、教师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1)、 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的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在评价上,我采用学生随机评、学生评委评、教师评等方式,学生参与面宽了,主体性增强了,学生的

说话兴趣有所提高。(2)、 积极评价,发展学生语言 。当学生已经能够表述比教完整语言时,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启发思维,使他们能够拓展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具体。从而能够讲出一段话乃至编出一篇完整的小故事。在指导说话方法上,特别要重视评说的有距结合、互相渗透,从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当然,不管何种方式的说话训练,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都必须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即每课练,每课说,要做到每课有人说,每人有一说。因此,这一说话训练最好以学号或座位为序,依次轮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在学生说话结束后,都需要有一番评点,或是班上同学评点,或是教师给予点评,.这样做既可以让说话同学知道自己说话的价值和水平,亦可以对其他同学说话提供借鉴机会.

二、阅读教学法。本学期我们结合语文教研组着力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直觉阅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解疑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深透阅读能力。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培养其直觉阅读能力和解疑阅读能力是主要任务。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使我们的学生阅读能力扎扎实实提高了,朗读能力扎扎实实提高了,默读能力扎扎实实提高了,我们就是取得了根本的胜利,取得了无愧于心的胜利。这才是我

们阅读教学应当追求的根本道路。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一学期的实施研究我们等于得出以下结论: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和时间赛跑》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不管是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难理解的句子,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他们是什么意思,读完一段话后要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布置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这样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教师可告诉学生阅读是培养自己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主要包括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解词语、句子及段落的方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对文章进行行赏和评价的基本方法。比如。教会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通过联系文章的相关背景资料和自身的生活实际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反复朗读吟咏,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通过对比阅读对文章进行评价等。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重视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觉得应该更多一点重视和使用朗读。这一方面是因为朗读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处于有声语言占优势,有声语言向无声语言过渡的阶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朗读等有声语言形式的使用。另一方面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施阅读,还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水平,可以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把阅读过的语言知识技能内化,为将来阅读、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重视读,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注重学生的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书读百编,其义自现”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阅读教学自始至终要体现读,读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感悟。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淡化预习这个重要环节。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预习时,我们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让学生对本课初读一遍,感知本课内容。(2).再让学生读一遍,把不懂的词、句子或语法划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实在解决不了的再问老师或同学之间研讨。(3).根据预习题,让学生局部读课文中的词或句子,感知听、说、读、写训练重点。(4).最后再读一遍,做好预习题,掌握课本重点内容。

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要体现说和写的训练。在一堂研究课上我做了这样的统计:教师大讲特讲时学生的注意力为50%,而让学生写时注意力则达100%。写可以积累好词、使积累下来的词语能正确运用,为习作水平的提高作下铺垫。可以说没有写的训练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要有一个过程,是渐进的,逐年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年级有每个年级的任务,每课书有每课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

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三、背诵和写的训练。各班根据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有序地进行实施,学生的背诵和写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课前说话训练未能做到持之以恒。

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说课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一堂课,让观课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确立一定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学情进行具体的分析;课件不等同于学件。因此,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方便教师教授的同时,又要便于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制作课件时,注意字体的可视性,背景与字体,画面的颜色的鲜明对比以及内容的指导性,提纲性,强调性;对现有教学资源在进行利用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对所用资源进行适当修改,加工,处理,使其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更好地让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不能忽略教师和学生的板演过程。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做相关记录。

3、各班故事大王和背诵大王的评价有时只是敷衍行事,不切实际,更谈不上语文素养的培养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背诵要有深度、要有广度。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2、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要有内容、照顾全体学生。

3、切实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