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

一、维护国家安全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任务体现性质和职能。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目标,即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公安机关任务划分种类:(1)从时间上,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2)从范围上,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3)从层次上,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公安机关的总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安机关的具体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4)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1)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安全主要包括:(1)预防发生(方法:教育、制度完善);(2)发现并制止(方法:将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3)打击和惩治(方法:惩罚,警戒不法分子)。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目的是保障进一步(1)深化改革;(2)扩大开放;(3)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主要包括:(1)防范和制止(方式: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增强社会防范机制);(2)惩治;(3)预防、处理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依法进行行政管理。

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保护和惩治。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和身份权(配偶权、监护权、荣誉权)。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具体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讯自由、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社会公共设施、国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国家历史文物、用于扶贫的公益事业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及国家、集体、企业、团体管理使用中的私人财产、无主财产。

公民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五、预防、制止和惩罚违法犯罪活动

具体内容:预防、制止、惩治、教育改造。

(1)预防、制止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2)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3)教育改造犯罪者。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

一、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

公安机关的职责: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责就是职业责任。职责是性质和任务决定。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特点。

法律性: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所确认的。

政治性:公安机关的职责体现国家政权根本属性。

行政性:公安机关的职责反映国家行政管理的部分职能。

有限性: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超过就是越权。

责任性:公安机关必须依法执行。

二、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三大提出时间:20xx年x月x日~22日北京召开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简称“二十公”。

三大责任包括:(1)巩固共 产 党执政地位;(2)维护国家长治久安(3)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三大责任意义:(1)把党和国家及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公安机关的职责、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赋予公安工作新内涵,明确了公安机关肩负的崇高责任。

三、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规定于《人民警察法》第6条,具体履行的职责包括:

(1)针对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制止和侦查;(2)针对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和制止;(3)针对交通工作--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4)针对消防工作--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5)针对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6)针对特种行业对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管理(特种行业:旅馆、刻制业、废品收购等)(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8)针对集会、游行、示威管理;(9)针对户政、国籍、出入境事物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有关事务管理;(10)针对维护边境地区治安秩序;(11)对被判处拘留、剥夺政治权利罪犯执行刑罚;(12)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13)两个指导(①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②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治安防范工作;)。

《人民警察法》规定:警察在工作或非工作期间,必须履行职责。(非工作期间条件是:其职责范围内,属于紧急情形,特点是全时空性。)

人民警察在公益方面责任义务:(1)救助;(2)调解纠纷;(3)及时查处公民报案案件;(4)抢险救灾等其他社会公益工作。

四、公安机关主要警种职责(P26)

警种划分根据:警察职位及工作特征。

九种警类:治安警察、户籍警察、刑事警察、交通警察、外事警察、巡逻警察、督察警察、边防警察、消防警察。

实行义务兵投:边防警察、消防警察。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权利

一、公安机关权利的概念和特点(P28)

公安机关权利: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它是国家行政权利机关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公共行政权力。

公安的职责与权利关系:职责确定权力的目的与范围,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和基础,权利是实现职责过程的措施、手段与保证,权力行使的过程就是其职责履行的过程。

权力行使的法律依据:宪法、法律。

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1)法定性;(2)强制性;(3)特许性;(4)单向性;

二、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P29)

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1)治安行政处置权;(2)治安行政处罚权;(3)治安监督检查权;(4)劳动教养审批权;(5)治安行政强制权;

三、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权(P30)

(一)立案

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权包括:立案权、侦查权、刑事强制权。

立案: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开始。(立案是侦查、起诉、审判的前提)

立案标准: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属于自己管辖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立案材料:(1)单位或个人有权利也有义务报案或者举报;(2)被害人的控告或者报案;(3)犯罪人的自首;(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行主动获取的材料;

(5)其他途径;

(二)侦查

侦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

侦查权主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海关犯罪侦察局。(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权;检察院:对贪污贿赂、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侵犯公民人身权、民主权的犯罪案件的侦查权;国家安全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海关侦察局:对走私案件行使侦查权;除此之外其他案件由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

侦查活动具有法定内容和方式:(1)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等活动;(2)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指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 侦查权具体权利:(1)收集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2)讯问或者传唤犯罪嫌疑人;(3)询问证人;(4)对与犯罪有关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检查;(5)进行侦查实验;(6)为收集犯罪证据和查

获犯罪人进行搜查;(7)扣押物证、书证(邮件、电报);(8)通讯检查;(9)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10)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

(技术侦查措施:因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国家需要严格批准手续,可以采取。)

(三)刑事强制权

适用对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他诉讼人不得用)

强制性体现: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

强制措施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四)刑罚执行权

执行,是法定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

四、警戒、武器使用权

公安机关依法享有使用警戒、武力实施管理、守卫、保护、制服、杀伤力的权利。 警戒使用权: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爆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戒;

武器使用权:暴力犯罪行为紧急情况,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

五、紧急状态处置权

紧急状态处置: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紧急状态处置权具体权利:(1)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2)紧急排险权;(3)管制权;(4)戒严执行权;

 

第二篇:20xx版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第五章》

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方针:指指导含义;制定方针主体:政党或国家;制定方针目的:指导工作,为实现一定目标和完成一定任务;

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指公安各项任务工作都必须遵循共同指导原则;

公安工作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基本方针“三关系”:指党的领导、公安机关、人民群众;

基本方针意义:实现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指导方针,是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

“两结合”:指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两结合”具体内容:(1)结合有目标与利益一致性;(2)公安机关的主导地位;

(3)公安工作与依靠群众要全方位结合;

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

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具体包括:(P64)

(1)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2)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3)治安工作社会化;(4)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5)公安科技群众化;(6)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政策: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公安政策:指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公安对策体系组成:公安政策、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公安政策作用包括:①指导作用;②规范作用;③调整作用;

调整作用包括:①调动人民群众治安的积极性;②遏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并促其转化;③强化公安机关的职能;

二、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严肃:指执法必严,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绝不手软,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表明对敌斗争和打击犯罪的坚决态度和原则立场;

谨慎:指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

严肃与谨慎的关系:辩证统一;严肃与谨慎总精神:“稳、准、狠”;

“稳”:指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准”:指打击对象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

“狠”:指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惩罚;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注意问题:(1)要在惩办执行的前提下宽大;(2)要争取多数从宽;(3)当宽则宽,当严则严;(4)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三)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

依法从重: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依法从快:指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必要性包括:

(1)维护稳定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从重从快应注意问题:(1)此项政策适用对象: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3)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处罚;

(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

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案;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基本要求包括:

(1)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2)严禁刑讯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3)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4)凡有违反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指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基本要求:(1)以教为主,寓教于罚;(2)教育多数,处罚少数;(3)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