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川镇20xx交通工作总结

理川镇20xx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之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交通局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方的参与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通畅工程,改造了伍荣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艰辛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镇20xx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完成了尚营村2公里通村公里硬化改造工程;

2、完成了扎楞、锄坝两村5.8公里通村公里的硬化改造工程;

3、建成了寺巴便民桥一座;

4、完成了理川上、下街街道硬化11800平方米;

5、完成寺巴至丹节山的通社公路5.8公里。

二、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1、为了切实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的确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年初成立了理川镇交通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领导组,负责全镇交通工作。

2、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全镇人民投身交通建设的氛围。

为了全面完成我镇的公路建设目标,继续改善我镇交通面貌,全镇召开各种党委会、村委会、镇干部会、社员代表会等会议20余次,利用各村新建广播站广播宣传70余次,

常设标语8幅,各村书写临时标语50余幅,发放各种信息、倡议书、宣传单200余幅,同时年初镇党委政府再次召开了镇友会,大大地宣传了我镇加强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全镇形成了建设公路、建设家镇的热潮。

三、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为了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彻底改变晴通雨阻的现象,根据市、县精神,我镇本着一事一议的制度,本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原则,为了使公路联网,升级,以断头路建设为依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全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广泛宣传,全面参与,营造全镇人民投身交通建设的氛围,本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原则,为了使公路联网、升级,以断头路建设为依托,在原来的基础上,完成了尚营村2公里通村公里硬化改造工程;完成了扎楞、锄坝两村5.8公里通村公里的硬化改造工程;建成了寺巴便民桥一座;完成了理川上、下街街道硬化11800平方米;完成寺巴至丹节山的通社公路2.5公里。

四、实施监督机制,实行建养并举

公路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不但要对修建公路进行监督管理,而且还需要对已建成公路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长效机制,保证农村公路道路安全畅通。三分建、七分养,建立了经过培训有5人的常年养护队伍,加强缺陷修复整治,落实了一定的养护经费,切实加强全镇公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领导,使之形成常年有人抓、有人管的局面,确保全线公路畅通无阻,车辆安全运行。

六、认真开展公路护路联防工作

根据《公路法》和村民一事一议的相关规定,按照镇道镇管、村道村管、社道社管、公路护路联防的原则,管护好了我镇现有公路,保障公路畅通,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镇交通办、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相互配合,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公路的行为,达到了公路护路联防的有效成果。

七、深化交通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逐步构筑起政府监管、业主主导、施工企业为主体,参建各方各负其责的交通建设安全综合监控体系。以在建的农村公路为重点,以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和遏制交通建设重、特大安全事故为目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建设各方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交通部《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要求,确保今年各项交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20xx年,我镇的公路建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快地改善了公路路况,公路建设持续稳步前进,又上了一新的台阶。公路建设任重而道远,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仍需继续努力,鼓足干劲,和全镇人民一道,把今后的各项工作干得更加出色,创造便捷、舒适、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理川镇人民政府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理川镇20xx年劳务工作总结

理川镇20xx年劳务移民工作总结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 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20xx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2万人(次),其中组织输出5500人(次),自谋输出120xx人(次),就地转移3000人(次),完成春季向新疆移民149人,劳务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现将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镇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其中:镇劳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职能小组,村社建立21个劳务工作小组。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臵,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新闻媒体、板报、标语、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 “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制定服务计划书1200份,下发“春风服务卡”228份。20xx年,全镇召开各类会议近12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2244条,出黑板报12期24块,走访居民、农户上万人(次),发布各类宣传单及劳务用工信息800份。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三、 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充分利用

镇农科教中心基地网络设施,紧紧依托劳动、安监、乡企、建筑等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重点开展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汽车、农用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今年,镇政府又挤出资金,建成镇劳动力培训基地,购臵了投影仪等,聘请专兼职教师和相关企业对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至目前,全镇共举办保安、家政等各类培训班24期,受训人员达4336(次),县劳动部门组织进行了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申请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实行带证输出,持证上岗。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低,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全镇现有富余劳动力多,有技术技能的少,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镇的

培训基地购臵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是经费短缺。由于镇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二)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镇积极培养劳务输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劳务机构,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镇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二0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