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实验专题复习三:力学实验

专题三  力学实验

物理《考试说明》中确定的力学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有四个实验与纸带的处理有关,可见力学实验部分应以纸带的处理,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为核心来展开复习。近几年力学实验中与纸带处理相关的实验、力学创新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以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新趋势。要求考生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同时从常规实验中,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一)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还要求纸带包含第一、二点,并且第一、二两点距离接近2.0mm。

2.根据纸带上点的密集程度选取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每打n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0.02n(s)。一般取n=5,此时T=0.1s。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4.判定物体运动的性质:

⑴若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⑵设△s1=,△s2=,△s3=,△s4=,△s5=

若△s1、△s2、△s3、△s4、△s5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测出第n点的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的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就可求得,如上图中第4点的瞬时速度为:

⑷测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般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将如上图所示的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分成两组,利用可得:,再算出的平均值,即:就是所测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若为奇数组数据则将中间一组去掉,然后再将数据分组利用逐差法求解。

(二)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路与典例分析

 


【例题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段粘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处理,同时还要明确计数点的选取以及相隔时间的计算问题。要求学生能把常见的纸带数据处理中的数据与图中纸带的长度建立联系,获得相关数据,然后求得实验结果。

【解析】由题意可得,每段纸带的长度就是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小车的位移,由图示数据可得,而相隔时间为T=0.02×5s=0.1s,根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变式题】(20##年上海)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解析】OA时间段的平均速度;A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题2】(20##年广东)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⑴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⑵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⑶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      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求得的角速度为_________。

 


【命题意图】利用打点计时器求转盘的角速度,这是本题的创新之处,转盘边缘的线速度与纸带的线速度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此题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题干中已经给出,不需考生自己设计,对于此类常规试题略加变化的创新题型,能否有效排除干扰信息,直指问题关键是高考考查能力的一种全新命题方式。本题也可以在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设计上进行深化考查,从而变成设计性实验。

【解析】①设T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为圆盘的半径,x1、x2分别是纸带上选定的两点所对应的米尺上的刻度值,n为选定的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则纸带的速度为,由于纸带与圆盘之间不打滑,则圆盘边缘的线速度亦为,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有,联立上面两式可得圆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为:(n=2,3,……)②在图中给出的纸带上任取两点,读出其米尺上的刻度值x1、x2,并将T=0.02s、r=5.50×10-2m及n值代入,可求出ω1值,重复上述步骤,求出ω2、ω3,再取其平均值即为ω的值得ω=6.8rads-1(6.75~6.84均可)。

【变式题】

1.(20##年全国)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⑴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

⑵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计算式为f =_________        

【解析】⑴4.00m/s2(3分,3.90~4.10 m/s2之间都正确)

  ⑵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2.(20##年江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栓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2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解析】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7.72cm,s2=7.21cm,s3=6.71cm,s4=6.25cm,s5=5.76cm,s6=5.29cm,s7=4.81cm,s8=4.31cm 以a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又知T=0.04s,解得a=-3.0m/s2。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解得μ=0.30。

3.(20##年上海)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其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⑴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

⑶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开始阶段做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运动。

⑷比较图(b)中的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⑴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⑵匀速运动,1.937   ⑶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⑷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仪表读数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仪表读数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掌握刻度尺、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正确读数。

(2)通过一些实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有关知识的兴趣

(2)通过对常用工具的读数,总结出带刻度仪器的正确读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读数培养学生实事求事、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电压表、电流表等仪表的读数

难点:1、刻度尺读数中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各种仪器的分度值

教材分析:实验仪表读数专题是在正确使用各仪器的前提下开启的。仪表的读数在近几年的中考、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有固定题型出现,直接占分平均5分左右。且各类仪表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非常主要的角色,与学生们日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专门针对仪表读数做一专题复习。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课先让学生回顾我们到目前为至所学过的涉及到读数的仪表有哪些,教师板书。

二、新课

1、刻度尺的读数

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读数,(可请学生起来回答,三图的读数,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总结、强调刻度尺读数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易错的几个环节)

(1)明确分度值

(2)没有估读数

(3)视线与尺面垂直

(4)断尺的读数

2、托盘天平的读数

托盘天平所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尝试着读数。

(1)强调物体的质量等于两码相加,法码+游码

(2)明确游码的分度值

(3)游码以左边缘为准读数

3、量筒的读数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读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读数的要点

(1)明确分度值

(2)读数时以液体的凹面为准读数

复习完三种仪表后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着总结一下,带刻度仪器的读数要领方法。

(1)明确分度值(最小一格的读数)

(2)视线要与刻度垂直

4、弹簧测力计读数

根据刚才的总结经验让学生读课件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把示数结果写到草稿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分度值 (2)视线

5、电流表的读数

电流表读数与之前的仪器稍有不同,我们必须是在确定量程的情况下,再确定分度值与读数。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读,及时发现出错点。电流表读数应注意。

(1)先确定选择的量程

(2)根据最程明确分度值

6、电压表的读数

教师展示课件由学生读数。与电流表一样应注意:

(1)先确定选择的量程

(2)根据量程明确分度值后再读数

课堂小结:

1、以上这些仪器中只有刻度尺需要有估读数。其它都没有

2、要想得到正确结果,明确分度值是关键。

3、当然所有仪器的读数,都是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得出的,所以对于这些仪器的正确使用同学们下去还要做一专题。

4、通过这一专题复习,我也想让同学们从中悟出一些学习的技巧和复习方法:学习中善于归纳总结。有共性的内容联系起来。用一招鲜的办法即可解决。

5、通过这一专题复习,还要让学生们明白一个道理:“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分其实就是这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尽管仪表读数简单,但我们也做了专题复习,做到万无一失。从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的辉煌。

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仪表读数专题复习

1、刻度尺读数:(1)分度值(2)估读数(3)断尺处理

2、天平读数:(1)分度值 (2)游码以左边缘为准读数

3、量筒读数:(1)分度值 (2)以液体凹面为准读数

4、测力计读数:(1)分度值

5、电流表读数:(1)选择量程 (2)分度值

6、电压表读数:(1)选择量程 (2)分度值

教学反思:

教案书写日期:

上课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