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三资管理情况汇报

XX镇“三资”管理情况汇报

XX镇镇辖10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2万人。农村“三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农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三资管理越来越成为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农村三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社会稳定。20xx年以来我镇农村就开始实行村级资金帐务“双代管”管理制度,20xx年以来,我镇开始推行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在区委农工办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添置更换办公设备,高标准的全面推进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工作。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网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和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资”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具体负责处理镇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日常事务;村级监督小组由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成员与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一。对村级“三资”运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监

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保证“三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

(二)完善制度,实行长效管理。在“三资”清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村级经济管理,确保“三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一是完善“三资”管理制度。结合我镇实际,重点完善收支预决算、票据管理、开支审批、工程项目管理、费用限额管理、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十项制度,规范“三资”经营,把“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以制度规范行为;二是完善“三资”监督制度。在实施民主监督、“三资”管理监督小组监督、村务公开监督常规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村级“三资”事项审计监督,实行内部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年终审计等多方位审计监督;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三资”管理制度行为的实行责任追究,坚决防止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情况;四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建立“三资”代理服务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内容上墙。

(三)清理核实,摸清三资底数。我镇用近半年时间,在全镇开展了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清查资产、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账户、债

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三资”账簿,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管理,规范“三资”运作。一是深化村务公开。实行常规公开和即时公开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公开情况,完善公开内容和程序,确保公开实效;二是规范财务会审。坚持每季村级财务会审制度,账前统一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加强民主管理。对村集体收支、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等重大事务和宅基地审批、困难户补助等热点难点问题,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实施。

二、工作建议

(一)加大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引导农民全面理解土地承包流转的原则、形式和目的。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增强农民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识。区、镇、村要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和牵线搭桥。

(二)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在理财过程中,要注重把好财务报销凭证审核关和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关。村级财务开支报销单据必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凡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的报销凭证不得入帐。对村干部弄虚作假,收支不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入帐的行为,村务监督

委员会有权举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村级报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长,财经管理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开展财经法规和会计业务培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我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切实抓好财务公开。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公开未按规定的时间、程序和内容,搞形式的村要采取措施,责令整改,对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要追究村干部的责任,同时要注重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村“两委”要在年初制订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构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收益分配等各项计划,做到量力而行、计划开支、节资增效,坚决避免盲目开支,增加新的不良债务。

三、工作体会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前提,人员落实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措施到位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保证;镇村配合、上下联动是做好“三资”工作的关键。实行“三资”委托管理后,规范了村组集体“三资”运营,保护了农村“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预防了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制度民主”向“程序民主”、从“暗箱操作”向“阳光操作”的转变。总的来看,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此项工作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总体水平还不高,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三资”服务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XXX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XXX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X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党委成员分片负责,村级财务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化管理要求,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管理的意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考核细则》、《村主办会计工作考核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补充规定》等文件,20xx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通知》及《XXX镇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施意见 》,,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 集体资金的管理

1、严格把好开支审批关。为切实有效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管,消除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弊端,改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间接监督为直接监督,我镇的财务制度规定凡是村级所发生的支出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村级支出的审批人为村总支书记,。村级财务记帐凭证入帐前必须经镇审核人员审核并加盖审核章后方可入帐,对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手续不齐全的、科目运用不正确的不予入帐,要及时补办手续后方可入帐。

2、借出资金的管理。村级将土地征用款及结余资金对外融资或出借,必须经村总支、村委集体商量,同时需了解借款单位的资金情况和法人的诚信度,进行反复论证后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借款利率,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借款利率,为确保借出资金的安全性,并要有担保资格的单位担保,如擅自借出

集体资金,将按挪用公款处理。

3、村级应收债权的管理。各村每年在春节前对应交而未交的帐款都重点组织清收,并责任到人。镇每年上半年审计对应收帐款情况作为一项审计项目,年终列入考核内容,做到应收尽收,对不能收回的款项,村要作出具体说明及下一步打算。

4、集体资金帐户的管理。各村都在银行开设基本帐户,村级的各项收入能经银行支票入帐的,都通过银行帐户结算。只能收取现金的收入,收取现金后及时解入银行帐户。村级的各项支出能用银行支票在银行帐户结算的都要在银行帐户进行结算。每次到农经办结帐都要附银行对帐单,如有不附,必须注明未达帐款,做到帐款一致。银行支票由村出纳会计负责保管,财务印章及财务专用章由村会计负责保管,做到支票和印鉴章分开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严禁私设小金库、白条抵库、公款私存,非会计人员一律不得插手管理现金。

二、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

1、村级资源的管理。村级渔塘、土地等资源的发包(除少数几个准备征用的村),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首先经村支部、村委集体商量,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公开招标镇派纪检监察及有关职能部门参与,杜绝感情发包、权力发包和暗箱操作等行为。

2、村级工程项目的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在充分发扬民主、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村“两委”集体商量后,填报《村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审批表》,经工程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初审(水利工程项目属镇水利站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属建管所负责,其他建设项目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报片区领导及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

列项,《村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审批表》需报镇备案。

3、村级经济合同台帐的管理。今年累计合同台帐备案20xx份,其中养殖合同800份,种植合同45份,企业上交、融资合同411份,花卉苗木合同14份。到目前为止,所有村的合同全部都已完成录入工作。

4、清产核资工作。我们每年年终都要进行一次常规性财产清查,自20xx年以来,全镇6个行政村,累计清理了不良债权56笔,金额61.5万元,不良债务73笔,金额48.6万元,盘盈了有物无帐的固定资产8件,金额3.62万元,核销了有帐无物的固定资产752件,金额212万元。对村级集体“三资”分门别类进行详实登记,确保不遗漏、无偏差。建立村级“三资”台帐,并录入宜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

三、“三资”代理工作

1、实行村帐镇代理。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经济管理,严格规范财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在村帐镇代理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村级财务电算化的管理办法,配置电脑6台,打印机6台,扫描仪6台。农经办人员分工负责所定村的财务结帐、“三资”信息的录入工作,并建立了《XXX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和《XXX镇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

2、档案管理工作。我镇档案管理已做到村村有专门档案室,村村有档案管理员。全镇各村共配备档案柜72只,做到收藏橱柜化,装订标准化,标签规范化,各种资料保管齐全。6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了市级档案合格村,其中有2个行政村创建了省级档案管理示范村。

四、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民主理财、增强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度,我们按照农办的工作要求,对6个村都按民主程序在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30名民主理财人员,并组织所有理财人员参加了民主管理业务培训并持证上岗,我镇统一每季度(每月)末次月的5号前为民主理财日,每季度(每月)末次月的10号前为结帐日,每季度(每月)末次月的15号前为财务公开日。我镇统一印制了村务公开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记录台帐,全镇共有公开栏55块,设置意见箱14只,村务公开触摸屏6只。今年截止到9月底,各村开展理财活动3次,理财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41条,财务公开3次,收到意见16条。我镇在8月份对全镇各村一季度、二季度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村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村公开内容不全,公开栏布置不整齐,民主理财台帐记录不规范等。针对存在问题,我们都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责令其限期整改。

五、强化监督措施,依法开展村级内部审计

在加强村级管理中,我镇除抓好村级财务管理、辅导、督促的常规性工作外,还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年度、半年度内部审计,每年x月中旬对6个行政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对各村收支事项的合理性、合法性、手续完备性、经济合同签订、上交款收缴、资金的出借、利息的结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村干部报酬发放等情况进行审核。并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财产物资等情况进行盘点。结合财务公开,加大对集体土地征用、集体资产购建和处置的审查力度,

严格控制不良债务的发生。结合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会同财政所对村书记届中分三年轮审,对村书记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将严肃追究责任。

六、票据的管理

票据由各村会计负责领取和核销。必须使用镇统一印制的收款收据,收款收据由镇经管办负责管理,并做好领、销台帐。无特殊情况各村一般每次领用收款收据一本,用完后办理缴销手续再进行领取。收款收据严禁为他人单位代开,严禁空页和存根空白,严禁大头小尾,禁止使用自购票据。收取专项资金时应使用省印制的专用票据。

七、存在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在村级“三资”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工作要求与财会工作的业务要求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

1、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有些村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民主理财人员年龄老化,有些村存在走过场,公开不及时现象。

2、个别村种养殖发包、基建项目招投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三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还存在不足,新的软件操作不够全面了解,“三资”信息新的变更录入不不及时。

八、努力方向

我镇一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农村“三资” 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为目标,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我镇村级的经济和财务管理工作。

1、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重点做好村级财务会审和检查工作,

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同时对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土地征用款资金的运作进行专项审计

2、针对各村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条加以改进,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再上一个新台阶。

3、进一步做好“三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三资”管理工作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补缺,努力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XXX镇人民政府

20xx年x月x日

 

第三篇:关于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

关于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委员:

根据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的的安排,下面,我受政府蔡县长的委托,代表县人民政府就近三年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作一简要汇报,请与审议。

一、争取项目资金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政府把争资引项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论证上报项目,千方百计跟踪落实项目,争取到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xx年至20xx年,全县共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总量为30061万元,其中国债资金 16901万元,其他专项补助13160万元。在各类项目资金中,进入财政统计口径的项目资金15645万元,主要有扶贫资金2126万元,水利建设资金2453万元,农业专项资金1917万元,林业专项资金5958万元,社会保障资金4227万元,行政教科文类专项资金1116万元等;未进入财政统计口径的项目资金14416万元,主要有农网二期改造工程5500万元,城网改造工程2730万元,南西输水工程3212万元(含贷款2500万元),交通建设934万元,农村安全引水工程532万,商品粮基地建设500万元,奶牛养殖小区建设400万元等。

二、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三年来,县政府针对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在项目争取和专项资金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归结起来就是:强化一

个意识、搞好两个协调、抓住三个环节、坚持四个到位。

强化一个意识:就是牢固树立靠项目支撑经济、靠投入拉动发展的意识。西充不沿江不沿河,缺乏可供开发利用的特色资源,水、电、气等能源价格居高难下,自身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同时,我县既不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又不是国贫县,国家基本上没有安排较大数额的项目资金,相对于周边的南部、嘉陵等国贫县(区),西充近年来少得的项目资金不低于2亿元。因此,我们把争取项目作为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抢抓“外资西移,东资西进”的历史机遇,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政策动向,狠抓立项。

搞好两个协调: 一是搞好项目部门之间的协调。部分项目建设涉及的区域广、单位多,牵一发而动全局,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县政府经常召开协调会,对相关单位的职能职责予以明确,做到项目建设统一步伐,协调运作。二是搞好财政部门与项目部门的协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做到两个部门相互协商,相互通气,在工作中做到相互合作,使资金调拨和项目进程融为一体。

坚持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引资工作,一方面,狠抓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和诚信西充的打造,提高西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为方便项目衔接,先后在北京、新疆、浙江等地新设立了办事处。同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国家项目投资评审领导小组,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效益。二是管理制度到位。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出

台了《农业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管理暂行规定》,凡是要求实行县级报帐的项目,必须无条件实行县级报帐。财政和项目实施单位严格实行“三专”管理,即设专户、建专帐、定专人。同时,资金拨付除坚持按项目计划、工程进度和质量分阶段验收拨款外,还坚持部门联审制,项目单位先做事、后报帐,从而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有效地防止了截留、挤占和挪用。未要求县级报帐的项目,严格坚持先做事、后验收、再拨付的原则,基本杜绝了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现象的发生。三是跟踪检查到位。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全面参与专项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管。在监督的范围和内容上,改变过去重分配、轻管理,重立项、轻实施,重拨款、轻监管的“三重三轻”的监督状况,把专项资金的执行、拨付、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在监督环节上,实行关口前移,从事后监督管理转向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上来,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避免和减少损失,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狠抓四个环节:一是项目评估论证环节,推行重大招商项目评审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在每个项目确定前,我们都要召集财政、审计、项目单位、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反复算好项目成本帐、风险帐、效益帐,对其绩效进行充分论证,避免了引资的花架子和盲目性,不搞无的放矢,不上政绩工程,不搞“门面”工程。二是实施主体环节,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将项目法人与政府剥离,分清职责,政府只负责对项目法人的领导、组织、监督、协调,项目资金争取、项目实

施等具体工作由项目法人负责。;三是项目招投标环节,对所有国债项目,一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预告、议标、投标的程序实行公开的招投标,坚决杜绝明里招标,暗里运作的问题。四是项目质量监理环节,落实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强化施工质量监理,明确各方责任关系,一旦出现问题,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运作,项目资金对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攀升。20xx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78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5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5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8亿元,同比增长18.4%。一、二、三产业比达到39.7:26.5:33.8,二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72万元,同口径增长2%。

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三年来,全县共投入专项资金6339万元用于发展“牧业、果业、蚕业、竹业、猪业、椒业”等“六业”经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关文、复安、凤鸣、观音等十二个乡镇形成了以奶牛、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带,带动全县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建成了李子园示范牧场、观音奶牛场等8个奶牛小区,全县存栏奶牛达3850头;青龙、占山、凤和、义兴、古楼等乡镇形成了以“青三九”、“充国香桃”为主的果业带,示范种植优质水果10万亩;车龙、观音等乡镇形成了以麻竹、雷竹为主的竹业带,新栽麻

竹、雷竹达2万亩;双凤、观凤等乡镇形成了以生猪为主的猪业带,全县新增LY母猪180头,年出栏肉猪达60万头;罐垭、槐树、太平等乡镇形成了以养蚕为主的百里优质蚕桑长廊,年发种量达6万张,年产鲜茧200多万公斤;凤鸣、宏桥、中岭等乡镇形成了以种植海椒为主的椒业,带动农户成片种植优质辣椒10万亩,年产鲜椒达15万吨。积极支持农业品牌创新,“西凤脐橙”、“广丰茭白”等农产品通过国家商标注册,大明科技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在47个乡镇建立了“农经”网,为农民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农业科技等信息。

三是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在国债资金的投入和拉动下,完成了大石桥取水工程,启动了南西输水工程,建成4000立方米的高位调节水池及城区主供水管道,为解决长期困绕我县县城吃水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入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资金6124万元,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的力度。三年来,全县兴建各类水利工程68处,修复水毁工程228处,整治病险水库39 座,解决了8个场镇17个旱山村1.23万人饮用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等成片造林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8%;新建改建通村公路446公里。大力实施新村扶贫项目,启动了36个扶贫新村建设,新村立村产业逐步形成,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实施移民扶贫项目,对水库淹没区、山体滑坡区涉及的200多户农户实行了整体搬迁。大力实施卫生扶贫项目,对多扶、金源等卫生院进行了改建,新建了门诊大楼,购置了各类医疗设备,

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施及人员配套)的要求。大力实施贫困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解决了9个乡镇27个贫困村的旱地浇灌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三年来,我县共投入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27万元,为确保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保证了伤残军人、民政优抚人员补助及时足额发放;保证了企业改制投入及时到位,使我县企业改制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保证了特困、伤残、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补助的按时发放,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保证了自然灾害款及时到位,为受灾群众解决了部分灾后重建资金,使他们的灾后生产、生活能够顺利进行。

五是确保了公共支出到位。由于我县总财力相对不足,只能基本解决财政供养人员的吃饭问题,致使社会公共投入和县乡部门单位公用经费投入极其有限。三年来,我县共投入行政教科文资金1100多万元,为县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改危、乡镇办公楼改危、计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极大地缓解了县乡部门支出运转困难的问题,确保县乡政权正常运转。尤其是加大了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全县先后有15所中小学近1万平方米的危房得到改建,西充中学顺利实现了搬迁,使我县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起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基础教育硬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项资金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社会稳定和维持县乡

政权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调度难以保证。近些年来,由于受地方财力状况的制约,上半年进度偏慢,大多集中在下半年拨付,造成预算执行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二是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一方面,由于项目申报与实施存在时间差,有项目资金被变更或挪着它用的现象;另一方面,报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报帐程序不合规,报账手续不完善,报帐资料不完整;同时,由于西充底子薄,债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大,特别是近年来,县委、政府将农村合作基金会尾欠股金、农民工工资、公路建设、乡镇干部借资等近3亿元的债务集中纳入政府偿还,虽然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但由于县级可用财力有限,不得不统筹部分项目资金用于偿债,影响了部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配套资金落实难。为了争取立项,县上在申报项目时承诺按规定配套项目资金,但由于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县级财政根本无法按项目要求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为完成国债项目建设,有些项目单位不惜多方借钱,保证工程验收,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四是部分单位存在重争取、轻管理的现象。从我县近年来情况看,这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项目单位存在着重视项目的“可批性”,而忽视了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不起上级审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意调整建设方案,改变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不仅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工期,而且也增加了投资,降低了效益。

五是项目运作不规范,项目管理水平不高。有的项目法人责任不清楚,仍由政府职能部门或工程指挥部代替项目法人;有的项目招标活动不规范,施工单位资质不高,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有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挪用、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项目单位不按国债资金管理程序办事,帐目混乱,帐物不符。

六是部门、单位申报项目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部门单位在申报项目时,前期费用预算未作安排,项目申报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先由单位自行支付或先行垫支,待项目落实后再予以归垫,因此部门单位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当专项资金到位后,由于财政调度困难,迟迟不能拨付到位,加之项目实施困难,导致迎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困难,影响了部门单位争资引项的积极性。

四、下步打算

1.抓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今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能否保持快速的增长速度,提高项目质量和竞争是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筛选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商品粮基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九龙潭水库等一批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同时,抓好项目评审、实施和监管等关键环节,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2.严格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对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要认真落实,不留缺口,不虚列支出。要细化本级预算项目,强化预算约束,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项目要优先调度资金,及时拨付到项

目,严禁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保证年度支出预算的完成。

3.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规范项目资金的分配行为,项目资金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分配,不断完善“因素法”。项目资金分配过程要公开化,提高透明度,推行重大项目资金公示制。二是规范项目资金使用行为,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就是资金落实到项目,发挥效益的过程,要按进度按项目实施方案拨款,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地点、补助环节、补助标准和项目建设内容,严禁截留、挤占、(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挪用。三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要做到报账程序规范,报账手续完备,会计核算合规,对农户有现金或材料补助的要实行公示或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4.构建资金监管体系,加大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主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申报、立项、分配、使用、验收等整个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参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工作,做到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分片检查、交叉检查相结合,严把“项目关”和“资金关”,监督好项目实施单位,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按项目实施方案使用,确保项目的完成。二是接受相关方面的监督。接受人大对项目投入的监督,接受审计、财政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