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总结

高一力学中有关运动、力、功、能量、动量、振动和波等概念和规律,以及力学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是后续的热学、电学、光学学习的必要基础,学生在高一打下的物理基础将影响其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高一物理就是高中物理之春。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对比

对比项目

初中

高中

知识内容

最常用的、基础的、学生

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知识及其世纪应用

适当渗透近代物理知识与观点

知识掌握层次要求

了解物理学的初步知识,

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

能够说出它的要点;

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知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

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应用要求

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

解决简单的问题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应用

能力要求

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

简单问题的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

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运用数学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知识掌握层次要求、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和能力要求各方面,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要迈上一个高高的“台阶”。

2.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3.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由于受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物理知识的限制,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总结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金钥匙——课后反思

泸溪县第一中学 王福龙

【摘要】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共识共勉、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 物理 教学 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学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尝试做了如下初步探究:

一、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早在上世纪初,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

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二、物理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个称职的教师,决不能像“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

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三、物理教师反思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物理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及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1、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虽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很重要,但是仅仅靠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理论、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才能搞好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是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

维的能力。

其次是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能掌握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2、对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首先是分析、研究物理课案例。“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其次是大力开展物理课的听、评、说课活动。听、评、说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执教者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课堂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课堂评语,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最后是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要处处留意,随时记录,这种小结、反思的效果非常理想的。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总结

高一力学中有关运动、力、功、能量、动量、振动和波等概念和规律,以及力学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是后续的热学、电学、光学学习的必要基础,学生在高一打下的物理基础将影响其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高一物理就是高中物理之春。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对比

对比项目

初中

高中

知识内容

最常用的、基础的、学生

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知识及其世纪应用

适当渗透近代物理知识与观点

知识掌握层次要求

了解物理学的初步知识,

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

能够说出它的要点;

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知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

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

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应用要求

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

解决简单的问题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应用

能力要求

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

简单问题的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

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运用数学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知识掌握层次要求、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和能力要求各方面,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要迈上一个高高的“台阶”。

2.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3.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由于受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物理知识的限制,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