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转型 寻求可持续发展

——对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的解读与思考

张燕姣 20xx年x月x日

2月x日,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xx〕4号,以下简称《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宏观调控政策,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与20xx年银监会发布的《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相比,此次发布的《指引》是对于中国银行业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的全面升级,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指引》从绿色信贷理念、流程、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构建了银行业绿色信贷管理体系。

《指引》分为总则、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检查及附则七章、三十条,细化了银监会在绿色信贷领域的监督检查职能,从树立绿色信贷理念、打造绿色信贷流程、完善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构建了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确立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行动纲领。

从上至下贯彻绿色信贷理念。《指引》强调了董事会和高管层在贯彻实施绿色信贷时所应承担的责任,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应树立并推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并评估其执行情况;高管层应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度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情况。在组织架构上,《指引》要求商业银行明确一名高管人员及牵头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资源,从组织上确保绿色信贷的顺利开展。

展开全流程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将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要求充分内化到银行机构的信贷流程中,从尽职调查、授信审批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对商业银行提出实施绿色信贷的具体要求。例如,《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授信尽职调查,根据客户及其项目所处行业、区域特点,明确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的内容;对拟授信客户进行严格的合规审查;根据客户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合理的授信权限和审批流程;将客户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决定信贷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对有潜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

强化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指引》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定义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要求商业银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信贷业务活动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制定针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定期组织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

细化监管机构在绿色信贷领域的监督检查职能。《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机构在支持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时应承担的责任,也从监管角度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例如,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示相关环境和社会风险;加强非现场监管,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监测分析,及时引导其加强风险管理,调整信贷投向;加强现场检查,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突出的地区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并督促整改;将绿色信贷评估结果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绿色信贷的实施和推广不仅能有效服务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给银行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目前社会融资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业实行绿色信贷,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责无旁贷。目前,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已近5年,在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绿色信贷理念基本形成,绿色信贷制度初步建立。目前25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有13家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多家银行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xx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贷款余额已逾1.9万亿元。商业银行还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应收账款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增强节能环保相关企业融资能力。三是关注并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积极发展电子银行、提供低碳金融服务,营造绿色办公环境、降低自身碳排放量。

事实证明,绿色信贷的实施和推广不仅能够有效服务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有利于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规避信用风险。风险控制一直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下,环境与社会风险将成为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进入商业银行的视野。通过制定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制度,能够有效丰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有利于银行规避因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而使“两高”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关闭淘汰带来的信贷风险。

推动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方面,推行绿色信贷,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战略性调整信贷结构,有助于商业银行把握进军优质行业企业、项目的先机,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环保产业本身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能的新兴产业,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预测及其政策分析》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大约有3.1万亿元,年均环保投资达6200亿元左右。

促进商业银行取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增强国际竞争力。目前,环保金融、绿色信贷已成为国际潮流,“环保”的重要性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世界知名金融机构几乎都接受了“赤道原则”,在协调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上达成共识。而早在20世纪xx年代早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计划项目发表了《金融业环境暨可持续发展宣言》,强调了把环境因素纳入标准的风险评估流程的必要性,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求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并且鼓励民间部门投资于有益环境的技术与服务。国内银行推行绿色信贷,履行社会责任,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时,将更容易取得国际社会和同业的认同。

商业银行应从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为绿色信贷的深入推进提供保障。

绿色信贷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全面转型,是商业银行追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变革。《指引》对监管及商业银行提出的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在可操作性上略有欠缺,仍需细化,银监会也表示该《指引》将可能升级为新的管理办法。面对“十二五”期间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以及监管机构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行绿色信贷的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应从多方面入手,为绿色信贷的深入推进提供保障。

完善公司治理,加强执行力建设。绿色信贷赋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新的内涵,不仅表现为在治理行为中纳入环保和低碳的细节,更重要的是,绿色信贷把银行创造的环境和社会价值与经济利益同时纳入目标函数,使银行不再以增长速度和股东回报率为衡量高管业绩的唯一指标,从而创造一种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商业模式。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管层必须依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周详的战略部署,同时,克服管理链条长、短期经营绩效波动、地方政府干预等问题,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保障绿色信贷在全行范围的顺利实施。

完善绿色信贷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一方面,构建并完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打造绿色金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监测与评估要贯穿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细化和完善绿色信贷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为基层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动力。 支持绿色产品创新,加强绿色信贷产品供给。建立绿色银行、环保银行,产品创新将是重点工作,这不仅是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切实需求。我国和国际社会对于环保的重视,为金融机构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谁能把握住产业结构调整的脉动,以优质的产品占领先机,谁就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利润空间。商业银行应当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供灵活多样的绿色信贷融资模式,同时,积极探索碳金融、绿色信用卡、环保理财产品等新型金融产品和工具,在拓宽盈利渠道的同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智力支持平台。绿色信贷的专业性对于商业银行的人才队伍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挑战。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强化员工培训,为绿色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宏观上加强国家产行业政策研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微观上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体系,严防信贷风险。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可加强对外交流,加大与行业专家或第三方的合作,借助“外脑”完成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环境评估等工作。

 

第二篇:思想汇报 可持续发展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自19xx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xx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xx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当代,我们制定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视社会为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前提作用,制定、实施各方面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支持计划,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更多的人造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并健全立法监督工作。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我们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

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推行积极稳妥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人口质量,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使得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自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稳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作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促进高科技水平与人才素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只有从这四个要素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并明确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才能走出将可持续发展局限于生态环

境保护的认识误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运作。

汇报人:程林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