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学区20xx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古城学区20xx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县教育局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古城学区对推进生态怀远、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经过一学期努力,美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现将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1.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各小学建立幼儿看护点。以方便学生求知求学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现今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使农村小学布局更加合理,选址更加科学,校舍更加安全。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的发展,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2.根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部署,我学区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春季学期的学生资助工作。全学区在籍生4256人,受助学生163人,初中按标准每人每学期750元,合计发放资金10.5万元。幼儿资助20人,合计发放资金1.2万元。

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加快实施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从项目、资金和师资上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中小学更新教育设施,扩充教育功能,实现办学条件均衡。积极推进校安工程建设,认真执行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机制,确保建设程序规范,确保新建校舍的布局合理、质量优良。学区本学期幼儿园工程竣工2所,工程立项学校16所,附属工程立项资金达58.4万元。

三、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完善教师支教制度;开展城乡结对帮扶行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建好留守儿童之家,丰富乡村未成年人文化生活

推进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把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素质能力培养基地、文体活动基地、农村文化建设基地和城乡教育交流基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乡村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运转体系,丰富乡村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生活。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中的第一阵地作用,健全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综合提升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效益,将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成长乐园、幸福家园。学区各校通过不同载体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文明礼仪知识深入人心。学区与乡文化站联合举办了跳绳比赛和乒乓球比赛丰富了师生的生活;通过小手

拉大手活动,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我学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合力,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布置、心理上重点关注,悉心呵护留守儿童幸福生活、阳光成长。

古城学区管委会

20xx年x月x日

古城学区20xx

(一)加大乡村学校建设和资助力度

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黄山市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的通知》(黄教【20xx】40号)文件精神及时办理普通高校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并于8月底完成受助学生的评选和公示,在新生入学前将资助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上。

根据《安徽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报送孤儿学生免费接受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试点方案的通知》(皖教助函【20xx】37号)文件的精神,制定《黄山市高中阶段孤儿免费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暂行)》(黄教助【20xx】2号)文件。利用校内资金和社会捐助金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经评议、审核、公示后免收学费、书本费及住宿费等。并可享受孤儿学生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分两个学期发放)。 做好秋季学期高中阶段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布署工作。按照市教育

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三级评审”和“两级公示”制度,并在11月份将20xx年秋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发放到位。同时,准确及时地从学生信息系统上报报送数据信息。

(二)进一步促进乡村学校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文化场景布置到位,精心提炼和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徽,充分利用围墙、宣传栏、道路空间等建设校园文化墙或文化长廊,让校园处处充满文化气息。二是文化设施建设到位,在加强学校少年宫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等功能室建设的同时,强化室外文体设施建设,为学生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三是校园文化传媒使用到位,校园广播网、校园网络、电子屏等传媒要尽显校园文化,校刊、校报、宣传栏做到定期刊出,校园广播力求常播常新,全面反映校园文化生活。四是校园环境整治到位,根据学校功能区的特点,做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

(三)继续扎实开展“百名专家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活动 一是以祁门县梅南学校为样本校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生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奖励制度建设、继续教育、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以及如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按照“教育规划建设”服务项目的要求,进一步帮助学校明晰教育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

落实发展措施。二是加强协调,争取将梅南小学的连片建设列入市、区县教育项目建设计划,在规划指导、经费支撑、审核验收方面予以支持,如班班通、教师周转房建设等;要将梅南小学列为今年市、区县骨干教师讲师团讲学指导重点对象,组织名师开展教学培训指导活动;开设一次示范研究课和讲座活动,加强对梅南小学教师的现场培训和辅导,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指导梅南小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指导梅南小学教师结合教学开展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和运用;将梅南小学列为市、区县教研部门长期指导、合作单位,建立长期对口支持和合作关系。

(四)进一步强化“城乡结对”工作力度

对结对乡村和薄弱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进行谋划研究,立足他们的发展现状,尽最大努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为村校提供扶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师资优势,通过送教上门、旅游培训、来校学习等形式提供教育扶持,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提升服务理念和管理意识,提高旅游及农家乐品质,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帮助引进与村镇经济相适应的项目或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突破村镇经济瓶颈,推动村镇经济发展。继续开展村贫困党员帮持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携手并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篇:敖城镇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敖城镇20xx年有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镇新农村建设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宣传动员、深入实施、全面铺开阶段,现已全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成立机构,强化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专抓新农村建设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每个新农村试点村有1名副科级领导挂点帮扶,建立了领导责任制,每月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各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组织召开了户主大会,按照民主推荐的原则,选举5—9名组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村班子成员团结有战斗力,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抓具体工作落实,能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挂点单位主要为挂点村理清工作思路,搞好村庄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舆论引导,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我镇与挂点单位通力合作和积极谋划,在试点村开设宣传栏,同时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

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另外还利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村小组会议、宣传栏等形式,传达上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的有关精神,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措施等,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做到了家喻户晓。各试点村制定并按时上报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按时上报了月工作情况、典型材料及报表。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利用各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政策引导、帮扶单位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筹资投劳、民为主”的原则,在试点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五老”中推选一名会长,理事5—9人,理事会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监督各项工作开展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产业富村,规划建村,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1、抓产业生产,构建新农村建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收入,只有发展富民产业,才能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支撑。在推进新农

村建设过程中,强力实施产业兴村富民工程。我镇坚持以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要求各试点村要培植一个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品”经济实力。各村根据实际,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经济效益好、劳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有一定的规模的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发展壮大。流坊杨家村以种植花卉苗木、油茶林为主导产业,田心店俚下村以种植芋头为主导产业。

2、抓村庄规划,构筑村庄建设新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新农村规划工作。今年我们按照庐陵文化特色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村进行墙面改造,如临江村排俚上,对沿线进行打造“马头墙、黛瓦、灰墙”别有风味,同时还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治、村貌美化”的目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布局村庄用地,确定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系统、给水排水、电力等规划,科学安排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过程式中,我们大力实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汽”工程,严格按照村庄规划,由理事会监督实施,农民自觉拆除土坯房、牛栏、厕所等,共拆除面积达4100平方米。

五、瞄准热点、主攻难点,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

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为此,在对各试点村进行规划过程中,着力实施四大工程的建设。一是道路硬化工程。以虎青公路为依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按照规划完成了各试点村的水泥路的硬化共6公里。各个试点村农户门前屋后基本上完成了路面的硬化。二是“三清三改”工程。针对以前脏、乱、差的状况拿出了措施,有步骤地进行集中整治,积极组织村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农户改水、改厕、改路,并建立了垃圾池,每天将垃圾集中到规定的垃圾池内,并安排专人每周进行清理。各试点村 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改厕工程以户厕为主,95%以上的农户建好了水冲式厕所。三是实施“五通一气”工程。各试点村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农户覆盖率已达100%,电话普及率均达90%以上。沼气池建设方面,达50%以上。四是实施美化、绿化工程。充分发挥我镇流坊村花卉苗木产业优势,加大对各试点村的绿化力度,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六、加强教育,树立新风,积极培育新时期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我镇积极组织举办各试点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次以上,并使大部分农民群众掌握了解1—2门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完备,培训做到有教案、有签到卡。村庄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专门管理人员。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无打架斗殴和违法乱纪行为。各试点村实行移风易

俗,治安良好。各试点村有配套齐全的文化活动室,并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净化了农村风气,培育了新型农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