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陈词

辩题:知易行难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辩论,对方辩友和我们在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辩题中讨论了这么久还没有达成共识,这“行”实在是太艰难了啊!对方辩友雄辩的口才诚恳的风度确实是令小生佩服啊。但是,仔细想来,这些表象的内容似乎并没有掩盖住他们在立论以及整场辩论过程的一些偏误。下面就请让我带领大家拨开眼前的迷雾,来一睹真理的庐山真面目吧!

第一,对方辩友一面将“知”的定义任意扩大化到掌握知识的层面,一面又将“行”的定义刻意缩小化到去做的层面。但是,“知”的定义早在我方一辩的开篇立论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知识和求知,并且“知”的词典解释为知道、了解、知晓,是对事物的一般性认识,这显然与对方辩友所说掌握知识的意思相差甚远。其次,对方辩友在论证“行”的过程中忽略了做成功这一个方面的含义,“行”本身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去做和可以、成功。对方辩友残忍地将“行”的右臂砍掉,实在是令大家心痛不已啊!

第二,对方辩友一再地要求我方队友明确界定难易的标准,但自己却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明明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我方已经多次强调过,易否,难否,都是通过两方面对比而得出来的。每一个事件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标准来判断难易,这个对方辩友怎能一概而论,偏要生拉硬扯的让我方给它杜撰出一个难易的标准呢?

(第二,对方辩友一再举例论证知难行易,表面上听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不难看出,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强调的知而不行从而推得结论:知难行易,却是不知才导致的不行啊!对方辩友为何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呢?这

个实在是令在下费解啊!)

(第二,纵观整场比赛,对方辩友一再回避我方立论中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问题,只顾在自己存在偏颇的立论中周旋,却刻意回避忽略这个哲学中最为有力的原理,您说马爷爷该多伤心啊,对方辩友?)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对方辩友一开始说“知”包括求知,求知的过程很艰难,探索真理的过程比运用真理更艰难,这样“知”就比“行”难。而后呢,对方辩友又承认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真理,只有“行”才能出真知,而“行”又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行”在某种程度上会比“知”更难,那么我就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到底是知更难还是行更难呢?对方辩友这样自相矛盾的逻辑,恐怕很难让大家信服啊!

下面,我将进一步总结我方观点:

其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行”具有社会历史性,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就决定了“行”的实施比“知”的获得要难的多。并且发展的观点也同时告诉我们,按规律办事的“行”要比认知规律的“知”更难,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实践规律时不会完全如同理论所说的一样,此时的“行”显然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此时的“行”也显然要比“知”难啊!

其二,从社会和现实的角度来说,知易行难已经无数次的被证实,知易行难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和谐社会的构建、公民道德的宣扬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法律道德的知识早已为全社会所知,可为什么蔑视法律、违背道德的行为还屡见不鲜呢?这不就是知易行难的最真实的写照吗?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有谁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为什么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这不就是说明严于律己、坚持不懈地“行”,远比“知”要难的多吗?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深知知易行难的道理。因为未来属于我们,我们才是未来的主人!知易行难,并不是让我们畏难而退,而是要求我们勇于立行,要求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各种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勇敢地去践行真理,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勇敢地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因为知易行难,我们才更清楚自身的缺点;因为知易行难,我们才有勇气直面艰险;因为知易行难,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