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大队20xx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XX路政大队20xx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XX交通局:

20xx年度XX公路路政大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路政支队、县交局的大力关怀、支持和指导下,大队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布署,以迎接交通部全国干线公路检查为契机,大力开展以治污、治控、治超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组织开展超限运输、占道加水洗车、护路保畅等各项专项整治,同时进一步规范公路接道、广告标牌的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治超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XXX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办〔20xx〕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公路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际,大队代县政府拟定下发了?XX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车辆超限超治理工作的通知?(达府发〔20xx〕43号)和?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达委办发〔20xx〕63号),进一步明确政府对治超工作的主导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一是统一认识、统一标准,杜绝了执法中的随意性;二是各治超点规范了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和法律文书制作;三是严格按省交通厅20xx

年63号文规定的标准认定超限车辆,坚决对超限20%的车辆实施强制卸载(转运或劝返);四是调配人员,充实力量。五是大队领导分班24小时带班,加强现场指导。

今年,大队治超工作共出动路政执法人员6580人次,累计检查货运车辆16818台,查处超限车辆1008台,其中对严重超限的81台车辆实施了强制卸载或转运,共卸载货物73吨,超限率已控制在6%以内。

(二)治污工作

我队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上级治污工作要求,在全县强化治理污染公路行为,对加水洗车点加强了监管,重点整治污水上路、损坏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行为,对情节严重的,坚决予以取缔。对运输煤炭、矿渣等容易抛洒物品车辆的管理,要求车主对车辆货厢必须加盖篷布,密闭运输。通过治理,目前上路行驶的货运车辆基本上都对货厢加盖了篷布,有效控制了沿途抛洒造成的公路污染。通过治污专项治理,重点解决了XX南外化工园区、影响城市美化,污染公路的行为;强力取缔202线南外三理坪、201线不符合条件的加水、洗车点5处,整治了202线江阳段沙石销售点7家污染公路的行为。

(三)治控工作

为加强公路控制区管理,结合城乡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对非交通标志的广告标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专项治理。对在公路用地内设置的不规范、用语不当、污损、破旧

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标牌要求业主限期进行整改,对擅自设置的非交通标牌依法予以了拆除。今年x月为保障凤凰大桥顺利通车,我大队在县交通局的领导下出动了三个中队共15人次在凤凰大桥南段强行拆除了三处大型的龙门架及立柱广告,为保障凤凰大桥顺利通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8月,大队为保障公路畅通,严控老百姓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共出动执法车130台次,执法人员380人次,清除在公路上打场晒粮386处。同时全力保障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的召开,得到了省交通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督导组的好评。

今年,我队总计向市支队、市公路局上报城乡整治周报45起,月报10起,在?达州日报?和?达州晚报?刊用城乡整治稿件6篇。查处公路控制区内违章建筑案件47件,处理42件。损坏路产及附属设施8件,处理5件(其它正在处理中)。堆积物占用公路458处,清理排障458处。发现非法设置广告标牌78处,拆除78处。查处率达100%,结案率达98%。

二0一0年x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xx镇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富顺县XX镇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工 作 总 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我镇环境卫生,根据县委、县府目督办相关文件及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要求,密切围绕我镇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认真治理“三乱”、“六乱”,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环境绿化、舒适的要求,通过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责任到人。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我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列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在镇域范围内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为切实开展此项活动,在县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会后,召开了党组会议进行安排布置,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镇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办公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明确了具体负责人。为做

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镇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再动员会,传达了省市县会议精神,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转发了市、县级相关文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全力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并且与各村(居)委员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比着框架干工作,方向明确、目标准确,工作容易出成绩。

二、加强宣传,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氛围。

狠抓政策宣传,为综合整治营造气氛。一是层层动员,提高整治工作知晓率。我镇自开展城乡治理工作,立即召开了由机关干部和各村负责人参加的整治工作动员会,随后各村民小组相继召开动员会,进行广泛宣传,实现乡村动员全覆盖,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二是舆论宣传,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素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宣传办、建环中心、社区、学校等共同参与组织的腰鼓队上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共计12次,组织学生、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大扫除8次以及场镇开办的宣传栏,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宣传到家庭,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三是政策普及,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发放法律法规和整治政策资料,逢场日在场镇散发了“三乱“、“六乱”宣传单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宣传40余次,向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

着力营造人人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围绕“门前三包”活动的开展,广泛发动群众进行“人人动手、清洁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社区群众主动打扫门前卫生,继续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牛皮癣”350万张,维护各类设施,爱护树木花草,自觉维护门前清洁卫生。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在市、县整治办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为目标,全方位消除盲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靓点。 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为综合整治提供物质保障。对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镇愿意投入、舍得投入,确保经费保障落到实处。一是改善和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垃圾运输车一辆、三轮车两辆;配置果皮箱合计92个;修建垃圾池47个;维修公共厕所2座;整治排污沟600余米。二是改善和打造优美场镇环境。由于历史原因,我镇三个场镇的摊位摆放不规范,破棚烂架比较多。为此,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牵头,组织社区干部、联防队员、保洁人员对辖区内的破棚烂架、店招店牌进行强制拆除,通过八天的艰苦努力,共拆除了破棚烂架87个,清理店招店牌92块,规范座家商铺60余户,耗费经费达XX万元。

四、狠抓环卫整改,为综合整治加大力度。

我镇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整边改。在综合整治中,采取“说服教育为主,强制处罚为辅”的方针,对于违法违规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对其进行教育、警示,督促

其立即整改;对于极少数执意不改的人员,则采取扣留、没收违规器具、暂扣车辆或者罚款等强制性措施,坚决依法维护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城乡正常秩序。加大城镇整治力度,针对场镇整治难度较大的实际,我镇主要采取镇村干部统一做工作的方式保障城镇环境和市场秩序。一是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合力规划设置停车位,整治乱停乱放现象。二是规范摊点摆放,纠正出摊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加强农贸市场、居民集中居住区和乡村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消除卫生死角。

五、扎实推进“422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422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通知》(富城乡治办发〔20xx〕23号)要求,推进我镇余丰村“422优美示范村”的建设。实施“422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是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举措,基础在村,我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实施该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务必抓出实效。今年顺利完成了年初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镇分管领导、建环中心、余丰村村委会主任将继续督查,争取圆满完成示范村工程的所有软、硬件设施和材料的要求。

六、存在的问题和20xx年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太少,无执法处理权。

二是广大村(居)民卫生意识还不高,个别还有抵触情绪,整治的主动性不够;保洁还存在一定困难。

2、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参与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我镇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三是继续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

四是进一步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实行目标考核,完善城乡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是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