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反思

反思,教育者必修的功课

——我对(6)(7)班高考英语成绩的认识及反思

六月学生高考刚落下帷幕,我便着手这一届教学中的得与失。等拿到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后,脑中更是思绪万千。觉得高考反思这一工作一定要做好,这不仅在完成学校赋予我的任务,对我现在的高三的英语教学也颇具指导及启迪意义。

(一)从成绩上看,

横向比较(6)(7)班英语成绩,发现学生考场发挥正常,与前三次模拟成绩基本一致。举个例子,刚代(7)班梁静时,她很不出众。成绩一般的她,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在意识到自己英语方面的弱势时,他加大力度,内心坚定了“不提高英语,决不罢休”的信念。两年多的考试,英语下来仍是她的拉分科目。在最后一个学期,她的英语成绩三次模拟英语分别是93,82,84,在高考最后得分103.知道成绩后,她拿起电话告诉我,这是她高中三年第一次上一百分,因此十分感激我。挂掉电话后,我自己琢磨:是我教出来的?不,我想通了:梁静的事例是在让我转告我今后的学生:付出总有回报。可能不是一年,两年,但在见分晓时,会让你尝到甜头的。

(二)从考题上看,

8号下午考完英语,晚上腾讯高考网就已经发布了试题。迫不及待地领略了全国卷I后,我猜我的学生在考场上一定时喜时忧,但不会不知所措。今年高考单选考察的知识点在三轮复习中都有细致讲

解;完型The story of Treasure Island是一篇记叙文,而考前记叙体裁的完型是复习重点,做法,步骤都有认真指导过;五篇阅读虽然篇幅较长,但出题人在文章中标注的汉语意义及时解决了学生阅读中的障碍,让普通学生能做到在理解全文基础上进行选择;我认为短文改错是今年高考的一个难点,个别错误学生很难判断;书面表达是一张留言条,应用文在考前缺乏充分指点,所以学生很难有条理,按逻辑地表达要点。

即时反思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顿时感悟,及时调整,随时提升。明白反思在教学中的深远意义后,我回顾了高三这一年复习过程,比照着学生成绩,分析了高考真题后,我总结了这一届教学中可借鉴和不足之处。

(一)经验

1,分析往届高考真题,做好模拟考试训练。

要把握好高考要求,命题原则及考试范围,特别是每年市复习研讨会上所发布的信息,要认真研究,反复领会。另外要认真学习,研究教研室每年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对新的要求和新出现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类型、结构、趋势加以分析,研究。对每一种题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以及容易出错、过失性失分的地方,进行罗列、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脑海中勾划出一幅高考试题的轮廓。再准备几套北京各地的模拟试题来,严格按高考的要求进行限时测试。考试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答题速度、时间、考试要求等一系列细节问

题。考后认真评卷,将出现的问题告知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知识上得到巩固,在心理上适应高考。

2,了解学生水平,有针对性训练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提高成绩。 高三(6)(7)班学生是普理班,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高一,高二重点放在了语法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这导致在每次每次测验时,80%的学生在完型,阅读,写作中失分严重,挫败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我在高三这一年计划就是强化学生阅读能力,争取在高考时让学生在这满分70分的题中少失分,教导学生对一道赚2分。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学生,每一分对他们都很宝贵,要善待每一分,不要其实每一分。

(二)不足:

1,优差生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低分大量存在,削弱整体实力。 高三从一开始口号就喊“抓高分”。凭着这股莽劲,我用了一天时间勾出有希望的孩子,信心十足地展开了对这二十几名学生的辅导。当然,这其中个别学生对此心怀感激,也的确提高了。可有的孩子由于考场上心理素质较差,竟然只考了六七十分:其他学生由于缺少老师的关注,对英语更加没有信心,最终放弃。看看学生高低悬殊的成绩单,我明白了今后工作中不可以“以分取人”,那些低分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鼓励。

2,讲练脱节,高一,高二并没有为高三做铺垫。

高一,高二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基础知识(如单词,短语的用法)上,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所以在第二轮题型复习中有系统,有策略性讲解时,颇费周折。

反思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时间长河中,由智慧之流不停歇地润泽,一旦理性之光不再照亮生活的每一足迹,我们就会误入歧途。只有时刻的反思,才能打通内在的理性与思考。这样,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才能在渐悟与顿悟中豁然开朗,也唯有这样才能使一切冥思苦想无法理解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虽然现在已经实施新课标,但经验,教训对每一天教学,每一次测验都具有启示意义。我会在这一轮教学中吸取教训,认真教学,深刻反思,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反思者,研究者。

 

第二篇:高考总结和反思

高三地理复习的得与失

我们这一届是山西省第一批参加新课改高考的年级,我感觉新课标下的高考与原来的高考相比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反而较之以前,特别与去年的高考相比,难度有了降低。无论是题的呈现方式还是结构与原来旧的课标下的基本保持一致,唯一的变化必做题由过去的一道变成两道,同时增加了选做题(三选一)。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思辨的能力和严谨、条理、全面表述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我觉得要取得高考的成功,还是要从以下的几方面做起。

一|、首先就是要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要从“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也许自己讲授对知识理解和认知,远比启发、调动学生自己主动获取要快捷的多,但是学生的掌握的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他所了解的是教师的认知,而非自己的认知。然而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是他,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到高考时,他怎么会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考试。所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获得知识的主人。我们就得把“主角”的位置让给他们,课上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讨论,让他们总结。尽管他们的开始的分析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完善。但这一切毕竟是他们的智慧所得。教师在其中更多的是给与启发,纠正和完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只有平时培养他们独立地思考,获取知识的习惯和方法,他才会慢慢形成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复习都要以夯实地理的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地理的思维为主要任务。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地理的考试无非就是考有关地球运动;大气中的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水循环和洋流的成因及规律;地质作用与地貌,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工业、农业、城市与交通的区位分析,以及世界、中国的区域的知识,还有有关等值线和各类图表的分析和判断等。同时考查地理的定位思维、综合分析问题思维、发展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等。因此我们始终都要将这些知识和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培养正确的读图习惯,培养用严谨的地理逻辑和地理语言答题习惯。落实好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样我们才会以不变去应万变,适应高考,赢得高考。

三、合理安排好复习进度,按部就班,不盲目赶进度,搞好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基本上就是高三第一个学期,大约五个半月。必修一的时间从假期补课一直到9月底左右,必修二和必修三复习时间基本上各为一个月,在加上区域地理的复习,第一个学期可以说是紧紧张张,但我认为我们不能为了期末考试,盲目赶进度,让每个板块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和扎实。一轮复习过得越扎实牢靠,在二模和高考才越有上升空间。我看有些学校就是二轮复习,比如阳泉一中,效果也不一定差,反而学生的后面爆发力更强。所以我觉得搞好一轮复习最关键,一定把知识面拓宽,知识点细化。不要只为快,忽略了质量。

四、认真地挑选每一份单元测试或过关练习。

题目的设计巧妙、经典,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更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所以练得要少而精,真正从练习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和理解的偏差。而后通过习题的精讲,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和升华。

四、强化学生的错题总结。

认识错误是自己提高的前提。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为什么错?那他一定还会在同一个地方栽多次跟头。所以高三强化学生的纠错意识,从错中完善,成长。每个单元结束,每次月考结束,都要对自己在这过程中的错误加以总结,教师要做到定期检查,对不认真对待的学生要给予指导,让他明白做这种事情的意义。并在大考前留出时间,让他回头看。把原来错的不断的改正,成绩的提高就不是难事。

成功的获得靠的是扎实基本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让一个人速成。所以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不怕麻烦,不怕重复,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荆风敏

20xx-10-24

作为第一批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可以说没有什么是可以借鉴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成功?仅凭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感悟,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自己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高考结束后,学生的考试结果告诉我,这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基本上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