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论文

浅谈微信平台在护士例会中的应用效果

蒋红燕 胡丹华 谭丹凤

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 要:总结微信在心内科护士例会中的应用效果。全科室护理人员在手机中安装注册微信软件,用于发送所需信息。应用微信沟通后,护士信息的接受率和反馈率提高,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丰富了护士学习方式,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使护士之间建立了良好互动。 关键词:护士例会;微信;应用。

护士例会是由护士长定期组织召开,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例会制度。通过护士例会的召开,可以达到传递信息,分析并解决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激励护理人员增强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保证护理质量不断持续提高的作用,但由于每次例会的信息量大,且科内年轻护士多,日常工作繁忙,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护士对例会信息的掌握,同时增加了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

[1]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使用微信可以增强兴趣社交的主动性和可能性。 20xx

年x月至20xx年x月本科护士例会应用微信软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护士共25 人,年龄22-29岁16人,30-45岁 9人;本科文凭17人,大专 8人;主管护师 5人,护师13 人,护士7 人。

1.2方法

(1)全科室人员在手机中安装注册微信软件,并申请加入心内科微信团队,保持手机24小时开通接收微信。

(2)护理长根据信息内容有针对性的发送至全科护士或者个人,信息接收者再根据所得信息做出反馈。微信沟通内容:医院科室会议文件内容,每周每月工作学习重点,新技术和新进展,科室安全隐患,科室活动会议安排,节假日祝福问候,各工作人员对近期工作反馈等等。内容的方式包括:语音,视频,图片与文字。

2结果 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全科室护理人员采用微信沟通共410条,其中视频15条,语音196条,文字148条,图片51个。过微信的交流,信息的接收率达99%,信息反馈率达98%。

3体会

3.1 提高了科内护士信息的接收与反馈。我科护士共25人,24小时轮流值班,身心压力大,人员分散。使用传统的会议,学习方式,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滞后,占用大量的时间,空间,加重护士的工作学习压力。应用了微信平台后,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护理组长可以根据信息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录制语音,视频,图片与文字有针对性的发送至各个级别护士或者个人,相关人员接受到信息后做出反馈,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存,以便及时查阅,学习,复习。应用微信后护士对信息的知晓率有此前的88%提升至99%,信息的反馈率达98%。

3.2 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护理信息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引入护理领域,进行护理业务,科研和管理活动已是必然趋势,可大大提高医院护理的整体工作效率[2]。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而且微信交流的方式相当丰富。对于医院科室会议文件内容,每周每月工作学习重点,近期科室安全隐患等,组长可以录制语音;对于新技术新进展,操作培训及平时工作中的问题等,可以录制视频;对于节假日,祝福等交流可以发送图片;其他还可以以文字方式交流。护士对于内容的交流学习反馈非常方便,资源达到了共享。相对于传统的会议,学习,电话短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3提高内三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全科室护士或者个人根据微信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如2月25号,院部将对我科进行行政查房,全科室人员便可以根据微信内容提前进行行政查房相关提问的复习。第一季度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由前一季度的20. 5%,下降到14.6%。由此说明,使用微信提高了护士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3.4丰富了心内科护士学习方式,激发了内三护士的学习兴趣。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壮大,护理队伍更是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这些新鲜血液大都是一些80,90后。他们相对于开会,上课学习等更容易接受微信等这些新事物。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护理人员必须接受终身培训,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3]。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新的技术沟通,可以充分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同时用语音,视频,图片等新型的交流方式更是方便快捷,

3.5 利用新型沟通方式使护士建立了良好互动。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个人心理因素,成长教育环境,个人表达能力和方式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沟通管理效果不明显。护士和护士长的有效沟通时非常必要的,护士长应具有的良好沟通意识,避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多样的沟通方式和适当的沟通技巧,更好地发挥护士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4]。利用了微信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即方便,快捷,又增加了护士间的交流与互动,无形中消除了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也激发了大家沟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马振贵.超越短信和IM的存在[J].软件工程师,20xx,2(1):35-36

2. 吴德贻.网络技术在医疗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xx,1:34-37

3. 张莉,彭刚艺等.高年资护士在分层级管理中的定位和策略[J ].中国护理管理,20xx,9(2):24-25.

4. 陈水平.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相互沟通的有效方法[J].吉林医学,20xx,2:1097-1098.

 

第二篇:会计诚信论文

“诚信”二字,最早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是分开使用的。诚的原意是客观真实,无妄无欺。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在古人看来,诚信是为人处事、社会交往、治国理财之根本要求。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它包括四层含义:会计人员要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会计工作要是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计算要正确;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但是,会计诚信有缺失现象,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制止这种情况。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危害社会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统计和决算等部门的正常运转。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导致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扰乱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助长了贪污腐化之风,使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减弱了投资者的信任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郑百文”公司的一个购买了该公司股票的老职工在深度套牢痛心疾首之余,就对公司的会计报表产生了这样的疑虑:倒底是股市疯了,我疯了,还是“郑百文”的会计报表疯了?同样,安然公司破产案也让公司员工和股票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为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付出了几十亿美元的代价。由此可见虚假会计报告的毒害是如此之大,一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报告》也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只有8.45%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可信,绝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是不可信或者不完全可信的。

(三)危害会计人员本身

我国一向以讲礼仪,重信义著称,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把“信”与“仁、义、礼、智”一样作为极力推崇的人生美德,并视“与朋友而无信”为不耻。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xx年x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诚信对

会计师来说是生存的基础,失去了诚信,会计师就失去了一切。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一种现象。尽管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但两国会计环境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所有者是“外部人”,而经营者是“内部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状况的了解程度不可能比得上经营者,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再者,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20xx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洛夫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解释了这一点。他认为,由于卖者比买者对车辆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使买车的人难以完全信任卖车人提供的信息,因此买者便试图通过低价来弥补其信息上的损失;因买者出价过低,卖者不愿提供好的产品,从而导致次货的泛滥,最终导致高质量的产品从市场中退出,只留下低质量的产品。当前的会计市场同样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相当一部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喜欢猎取小道消息,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对会计信息的真假缺乏研究,从而造成市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需求。由于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使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逐渐被挤出市场,形成“虚假会计信息——大量需求——提供更多虚假会计信息”的怪圈。

(二)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在当今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其是,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明确规定了“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人员”。此规定为实行民事赔偿制度提供了依据。但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上市公司因违规而进行民事赔偿的先例。司法界在此类案件的受理、判决等方面也缺乏可供借鉴的判例,暴露出我国民事赔偿机制的缺失。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这就为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添加了动力。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人们把注册会计师称作“经济警察”,是因为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

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

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誉为最超脱、独立性最强的审计,因为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最为突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由管理当局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在代理条件下独立审计的委托人只能是股东,而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由管理当局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支配下的公司活动和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由管理当局支付审计费用,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可想而知。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例如:安然公司是安达信的第二大客户,20xx年度,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了高达5200万美元的费用,其中一半以上是咨询服务收入,安达信提供的咨询服务甚至包括代理记账。再如:中天勤在担任银广厦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是其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就像当初毕马威曾经激烈地抗议施乐公司充满假账的年度报告而后又轻易地屈服一样,会计师事务所也确实难以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独善其身。

(四)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我国证券公司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设置及相应关系的界定上有很大随意性。董事长的身份界定模糊,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往往分工不明,有的干脆一肩挑,目前有二成券商的一把手身兼两职。同时,作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控股的证券公司,由于国有资产代表缺位等原因,“三会”的设置形同虚设,致使董事会大多流于形式。监事会往往只是形式地设立一个办公室,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职能部门对财务状况、董事及经营层进行监督,却承担起党务、行政等“份外工作”。在这种权利制衡的真空状态中,券商的实际经营决策大权主要仍由公司高管人员掌握,造成部分公司信息不透明,内部人控制和操作不规范等弊端,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不能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此外,在股权结构中也形成两个极端:一方面“一股独大”,大股东控制经营管理层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甚至直接委派经管人员,显而易见地构成了对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另一方面,一些券商特意将股权结构设计得过于分散,单个股东拥有的比重都不大,即使最大股东持股也不到10%。因此,反而削弱了股东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约束作用,强化了经营层对公司的控制力度,加大了内部人控制。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信用档案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会计诚信教育重点放在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等内容,,这是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目前,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来强化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建议扩大教育范围,单位主要领导也应参加会计诚信,以推进会计诚信化建设。会计诚信的关键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因此他们是诚信教育的重点。同时,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意识。

(二)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会计造假事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股民还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二是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使其造假的预期的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有效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三)强化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

从会计的法制建设来看,目前需要解决惩治造假的“精确制导”问题。会计上所谓的“精确制导”是指,明确由什麽人启动对会计欺骗的诉讼程序,改变“民不举,官不究”的局面,使违法企业浮出水面。明确规定会计真实性的具体法律标准,降低名义上的要求,锁定少数违法企业和最恶劣的行为解放大多数企业,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唯一责任人。加大企业负责人强迫会计人员造假账的处罚力度,使其不敢为之。把会计人员解脱出来集中打击关键目标。明确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分化打击目标。此外,频繁的会计制度改革破坏了会计数据的连续性,每一次改动必然给企业提供一次洗牌的机会和造假的手段。因此,为了改进会计制度建设及会计制度的出台,需要研究司法会计,提高立法和司法的科学性及会计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从会计的政府监督来看,需要解决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法律责任问题。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就是要解决防止造假,惩处造假,以及严格执法的问题。过去企业都有上级部门,企业出

了任何问题上级都会受牵连。上级对企业的监管都是预防性的,逐级监管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很困难。现在,上级没有了,监管的责任转移到综合部门。综合部门只管“灭火”不管“防火”,只有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出来,已经上市,已经出事了或媒体曝光了,这些部门才开始行动。真正出事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但没有规定监管部门监督不力,追究责任的条款。预防性的监管责任没有责任人。在制定处罚条款时应考虑监管部门监督不力的责任,与其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四)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加快审计立法的进程,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统一的法律体系来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为。法律上需要作出规定,明确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过失和审计舞弊应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首先需要完善审计委托制度。可以探讨审计费用由上市公司事先解缴到当地证券监管部门,然后由监管部门统一向各会计师事务所结算的办法,让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公司管理当局,从而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其次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不能同时为客户提供内部控制设计、代理记账、代理纳税或其他影响独立性的服务。如果管理咨询收入超过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的50%以上,应考虑审计与咨询机构分立。

其次,要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改进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变制度基础审计为风险导向审计,把注册会计师审计建立在对企业环境和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和分析性测试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推进事务所体制改革,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推广有限责任合伙事务所,通过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来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促其依法职业,规范操作。

综上,重塑会计诚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仅做好上述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在构建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建立社会信用等方面予以配合,在这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会计诚信危机将逐步消失,会计诚信将被发扬光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