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将分析总结我国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中存在的四大问题

我国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吴颖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成 人 教 育 系 , 南 京 210044

摘要: 本文将分析总结我国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使新财经报纸经营者对活动营销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把握。

【关 键 词】 :活动策划 主流需求 评价标准 活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即影响力理论应运而生,而活动营销无疑是在内容生产以外扩大媒体影响的最佳选择。媒体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者的角色,而是借助各自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涵盖活动传者的定位。从企业家评选到营销力评奖,从“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评选到“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我国几乎所有的新财经类报纸都对活动营销乐此不疲。

作为报纸整合营销的传播元素之一,我国新财经报纸的活动营销主要有两种形式:排行榜、论坛(年会)。为何媒体编制的排行榜会受人关注?因为媒体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一个咨询机构或研究单位想做排名是很难有机会发布的,显然,相较于其他机构,媒体在这方面绝对具有垄断性,这种话语权给予媒体一种天然优势,当然还需要加强媒体自律来确保排名的公正可信。作为一个立体组织形式,“论坛”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使新财经报纸突破了“单向度”传播信息的有限性,为报纸创造了与客户互动的机会,也使得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更有价值。但在国内新财经报纸“活动热”的喧嚣背后,我们似乎很难看到“活动营销”的价值体现,活动营销原本是为了开辟新途径去诠释报纸定位,从而达到换一种维度去思考解决报纸内容同质化的目的,但不幸的是,由于报纸经营者缺乏经验和创新意识、急功近利等诸多因素,它们似乎又陷入了另一个新的同质化怪圈中。那么,新财经报纸究竟应该如何实现活动营销的价值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新财经报纸主要活动形式的运作过程及其成果的深入分析,找出造成其活动营销发展瓶颈的四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使新财经报纸经营者们对活动营销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把握和运用。

一、盲目追求活动数量,活动影响力不足,应准确定位主流需求

受国外财经传媒业大品牌活动效应的波及,我国新财经报纸也热衷于举办各种活动,然而仅仅数量上的堆积并不意味着就是“1+1≥2”,反倒是“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比比皆是:活动过程看似轰轰烈烈,活动结束却什么也没留下。

事实上,报纸的版面有限,而报纸组织的社会活动的表现空间才是无限的。与有形的文本相比,在紧扣报纸定位的前提下,报纸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形式的增值服务,能产生作用更为持久、影响更为深远、辐射面更为广阔的品牌影响力。所有的活动营销都应围绕报纸定位(与竞争对手的区隔点)来进行,不能为了单纯做活动而做活动,活动同样要有核心竞争力。由于受到媒体品牌影响力的辐射和经济报道资源的支持,新财经报纸举办的“活动”所聚集的能量及关注度会远远高于其他类型报纸或一般企业举办的活动。

对于以“影响力最大化”为追求的活动营销,关键在于准确定位主流需求。首先,主流市场的目标人群属于社会的决策行为人群,消费潜力巨大,掌控社会主流话语权及社会重要资源,定位于该群体的活动必然能迅速扩大报纸影响力。其次,要在研究市场状况的前提下,以主流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把那些具有经营价值和开发意义的细分市场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和密集化的活动营销。其三,拓宽活动主题范围,提高活动参与度。活动主题要有丰富内涵,包括保持市场新鲜感、社会主流需求与项目关联度等,新鲜感是为了吸引眼球,主流需求是为了影响空间的增大,关联度是为了提高回报率。需要注意的是,过于高端的主题不易激起大众兴趣,而高端受众的关注点又很难统一,因此,应善于设置社会关注度高的经济热点议程,并开展高参与度的活动营销。

二、活动策划和报纸内容缺乏协同性,应注重发挥两者的配合效应

总体梳理一下我国新财经报纸举办的各种活动,不难发现:没能很好的利用自身是传播平台的有利条件,没能借助活动效应深入开拓新闻源,以活动带动报纸内容的热销,以新闻的抢手反过来促进活动影响的最大化,亦即活动和内容脱节的“两张皮”现象随处可见。殊不知,报纸的社会功能正是在文本与活动的协同作战中得到发挥的,其中文本是报纸的基础,活动则是报纸文本的延伸。一次成功而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策划,一定要有新闻策划与版面策划的通力配合,以新闻报道扩展活动知名度及影响力,以版面策划提高活动在读者心中的感知度及参与度,而这两点又恰恰是媒体独有的优势所在。其实,新闻策划和版面策划本来就属于活动策划的一部分,它们是对活动的一种系统宣传,是对活动的各个项目、各个环节信息的及时追踪传播。

新闻策划不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有时还需要超前,即在活动方案初立但具体流程尚处酝酿筹划阶段就应启动,而且这种前瞻的视距越远,它为活动积聚的能量也就越大。新闻策划必须全程跟踪活动的每个环节,根据活动组织者的要求随时变更方案,能放大某个亮点,同时也能淡化处理负面影响。在活动结束后,新闻策划还承担着为该活动划上圆满句号的任

务,使人们在总结性的新闻报道中继续感受活动的余热。版面策划则是新闻策划的影子,版面是新闻和广告的载体,个性化的版面设计往往会使活动更具轰动性,此外,跨媒体组合的整合运用也能最大程度借助目标读者群的差异化来扩大活动的影响面。

三、活动同质化严重,应推出各种创新的评价手段

目前,我国新财经报纸之间“活动竞争”的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即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及活动对象的雷同,主要由于面对相近的受众市场,思维都局限于为该高端群体定制议题,专业操作手段的缺失也使得媒体举办活动的思路过于狭窄,导致活动的同质化严重,活动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对策或许能为新财经报纸经营者拓宽思路:

(一)推出独家评判标准及评价体系

新财经报纸跟其它类型报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更强调专业化品牌打造,其财经新闻本身的深入性及专业性易于建立起公信力,因此,新财经类报纸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善于凭借这种权威性对企业、人物、事件等做出科学评价。做媒体最难的并不是收集素材、发现思想,也不是招人、找钱,而是推出一整套媒体独有的判断标准、判断方式、判断规范,有了这些,媒体就可以保持持续竞争力。评价分析方式与判断标准有时需要适当超前,如何均衡、稳定、巧妙地体现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是对报纸经营者的一种考验,要想让读者形成稳定的阅读依赖,就一定要让读者知道你一贯会以什么标准、什么方式来判断什么问题,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品牌形象,进而形成很强的读者忠诚度。

新财经类报纸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是品牌,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忠实的读者群?当然主要是品牌,这离不开独家创造,它是专门为了做大品牌而特意创立的一种评价企业的方式,同时还要牢牢控制对独家创造的解释权及创新权。在此之前,人们很难说清全世界哪家企业实力最雄厚,而有了某种角度的评价,无论它是否足够精确合理,都可以让人们有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比较,这就是排行榜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拓宽价值评判角度,注重可持续性及社会利益

从不断思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评价方式如何能够多元化,如何能够更深、更广地进行,从主要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到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相关指标,我国新财经类报纸的各项评比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不断提升。自美国“安然事件”以来,公众对企业品牌声誉的心理期望空前高涨,以至于企业一旦做大,“受尊敬”或“受信任”的公众要求就会随之而来,品牌可信度这个指标也因此备受世人关注。公众需要这个稀缺资源,当然也需要具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企业也需要真正的好榜样,并且这会是个长期需求,再者,凡是有助于社会效益

的活动必然会提升报纸品牌影响力。从社会责任角度进行排名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我们重新构建了企业成功的评判标准,开辟了一个企业评价的新角度,企业成功要看是否满足了多种群体的需要,而不只是满足投资者需求,而评判角度的多维性既拓宽了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又符合“成功并非由财富唯一决定”的社会效益理念,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活动同质化现象。

四、忽视排名的根本目的,应注重提升活动的实用价值

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首先在于活动动机不纯,过于看重活动参与者的广告资源,由于效益好的行业可以给报纸提供很强的广告支持,因此商学院有排名,汽车业有排名,房地产业也有排名,而很弱势的行业是没有排名价值的,这种短视最终可能导致排名结果会受到资本力量的影响。再有,就是排名机构的操作手法,大家知道报纸大都是新闻人或文人在运作,但是真正做排名需要有科学的指标,有数据的采集,还有评判工具,这一切都需要有科学体系的支撑,不依靠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研究机构或咨询机构是很难做到专业性,这些都造成了现在很多排名的公信力有待商榷。打造活动的公信力绝非一日之功,新财经报纸首先自身要练好内功,建立推出权威性评选活动所依托的科学体系。

公布排行榜后,财经类报纸活动营销的使命就完成了吗?不,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应继续提出一对一的“定单式”建议,单纯的评比排名并非活动营销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后续研究工作才是活动营销的价值所在。分析研究为什么有些企业排名靠前?是内在的竞争效率导致,还是垄断、价格优势造成?为什么有的企业能迅速提升名次,是做了哪些改进还是客观环境变化导致,既要将其成功经验中的共性点推而广之,还要为落选者或后进企业把脉问诊,为它们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方案,而要对参与者提供如此定制化的深层服务肯定离不开研发力量的支持。从国际上知名财经报纸的成功经验来看,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权威判断的能力是财经报纸获取影响力的核心武器,而培养这种能力不可能完全依赖报纸的采编力量,一是由于能力有限,再者权威公正性也不够。国外著名财经大报大都设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保证了其不断推出定期化、系列化、多领域的经济信息产品,真正确立了“商界人士咨询顾问”的角色定位,因此,建立独立于自身采编体系之外的研发机构是我国新财经类报纸的明智之举。

五、结语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找到了造成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瓶颈的症结所在,提出的建议或许能有助于新财经报纸实现报纸发行、广告收入以外的延伸盈利,从根本上突破报纸的单一产出模式,溢出报纸现有的产业边界,并努力寻求与其它行业的对接与融合,从而形成跨行业的产业链和经营空间。其实,国外传媒集团早就注意到通过“活动”创收的方法,有

的活动收益甚至远远超过了其单纯的广告与发行收益,那么,我国新财经报纸的活动营销也理应回归到创收来源的正途上,这也许正是我们下一步的探索方向,同产品营销一样,活动营销也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财经研究院的“业务营收单元”模式对此不无启示,作为我国第一家全媒体平台、市场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财经媒体自主研发机构,它针对政府、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专业投资者进行市场细分,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定价分层明晰,有效地促进了第一财经内容与渠道的整合。

此外,作为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的最核心元素,创建具有媒体自身和市场特色的价值标准是克服目前新财经报纸活动竞争过于同质化的最有效措施。标准意味着掌控,可以从内容的策划、营销还有主题等诸多方面创建标准,去为受众“设置议题”,引导受众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不应让商业利益因素渗透到标准的制定当中,“谁花钱多,谁排名就靠前”这种现象最终只会损害标准直至活动的品牌价值,此外,活动内容和标准还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活动品牌的领导地位。总而言之,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域来看,新财经报纸要将每项活动既看成是报纸品牌经营的一部分,又是完成单项任务的品牌行为,把每一次活动都当作一个品牌事件用心去经营,围绕品牌定位做长远规划,不沉迷于有违定位的短期利益,只有建立起“大品牌”观,才能有效保证活动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从而最终实现活动营销的双重目标——开辟新财源和提高报纸品牌声誉。

参考文献:

[1]彭剑.活动营销:报纸“版面外”的盈利.传媒观察,20xx年第9期

[2]朱胜龙.文本与活动并举:现代报刊竞争新走势.传媒,20xx年第7期

[3]郑志波,易绍华.<南方都市报>品牌策划经营述评.销售与市场,20xx年第2期

[4]陆小华.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的竞争力.新闻记者,20xx年第4期

 

第二篇:足球论文7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队伍状况、训练和竞赛系统、经费投入、训练理论和法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发现: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及培养规律,急功近利;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等是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xx)03—0407—04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尽管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水平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面对世界足球运动迅速发展形势和未来我国足球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水平,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是目前中国足球界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而总结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借鉴足球先进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成功经验,根据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成长规律,加大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工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有序、健康地发展,是实现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

1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

1.1训练管理体制 19xx年足球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各地足球运动管理机制的转变,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体委系统省、市足球代表队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实行了以俱乐部为主体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我国传统的三级网络训练管理体制。

随着足球改革的进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社会投资比例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靠国家拨款的单一渠道,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后备人才培养越来越依靠市场,实行经济核算,讲求投资效益,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组织、协调和业务上的指导。从而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在我国现行的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四种体制:

1)职业俱乐部体制中的后备梯队系统建制。一般包括u—19岁、u—17岁和u—15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在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初,中国足球协会明确规定,各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建立自己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模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梯队,并以此作为职业俱乐部的必要条件,同时设立了一系列相应的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由此,与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相对应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开始形成。这一措施对促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转型,规范青少年梯队建设,增加青少年足球投入,调动青少年足球队伍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2)省级运动会代表队和市级运动会代表队训练体制。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和沿用以往的省、市足球代表队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这种训练体制主要由各省市体育局负责管理,由当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即足球协会具体组织实施。运动员以省级运动会或市级运动会规定年龄为标准,在本地区的业余体校、足球重点中学和业余足球俱乐部进行选拔组队,并集中管理进行训练和比赛。该训练体制以省运会或市运会甚至全运会为目标,完成目标后队伍解散,一部分运动员进入职业俱乐部,另一部分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或自谋职业。

3)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业余足球俱乐部主要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组织的业余青少年足球训练。有自发的,也有个人或单位组织的收取一定费用的业余足球训练。xx年代后期,由于国内“足球热”持续升温,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他们自发地寻求相对专业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指导,但由于训练体制转轨致使现有的场地、器材、教练员等资源配置相对滞后,原有的业余训练体系一时无法满足大量青少年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愿望,他们的需求刺激了足球业余训练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业余足球俱乐部有偿训练开始出现。

4)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足球学校一般由个人或集体出资兴办,或依托普通中学,或学校自设文化课学习系统,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运动员通过一定的考核进入学校进行训练、学习的一种完全自费形式的全日制集中训练、学习、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员职业也逐渐成为一种朝阳职业,同时中国高等教育消费需求高涨,使很多学生家长把培养孩子的目标转向了足球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

1.2队伍状况

1.2.1运动员队伍状况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队主要包括两个系列,即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竞技系列队伍包括15个中超俱乐部和13个甲级俱乐部以及部分省级足球协会、足球重点城市、行业体协的青少年后备梯队。该系列共有129支运动队,运动员约3000人。竞技系列年龄划分是依据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年龄标准设置,以每两岁为一个年龄梯次,一般分为u—19、u—17、u—15三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拥有运动队40余支,运动员约1000人。

普及系列队伍主要以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队为主,包括U—18、U—15、U—13、U—11和U—9五个年龄组,共有运动队约3670支,运动员约90000余人。其中u—18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260支,运动员6500人;u—15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380支,运动员9500人;u—13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930支,运动员23 250人;u—11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000支,运动员25000人;U—9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100支,运动员27500人。

而从19xx年日本足球协会对全日本注册球队和注册运动员的统计资料来看,与日本青少年足球队和运动员的数量相比,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程度显得较低。

1.2.2教练员队伍状况 目前我国男子青少年足球队教练员也分为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竞技系列教练员执教竞技系列各年龄组梯队,教练员总数共约300余人。教练员主要来自一些退役的优秀运动员。 普及系列教练员执教普及系列各年龄组足球队,教练员总数约11000人。普及系列教练员成分相对多样化,有退役运动员,也有一些体育学院毕业的足球专业学生,及退休的老足球教师和老教练。与普及系列教练员相比,竞技系列教练员运动经历较为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从整体情况看,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责任心不强等现象。据统计,在目前的11000多名各级各类足球教练员中,大多数是直接从退役运动员转成教练员的,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后期学习,到目前为止,接受过c级以上教练员培训的仅有约3000人,绝大多数教练员特别是青少年教练员未参加过岗位培训。

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经历但训练观念落后,对世界足球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教练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并且缺乏后天职业培训和主动学习,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但系统、全面、科学把握青少年足球训练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我国青少年队伍教练员的总体水平较低。

1.3训练和竞赛系统

1.3.1训练系统在职业俱乐部梯队体系中,u—19和u—xx年龄段由于在训练年限和年龄上接近成熟,因此训练的组织管理基本是按职业队的管理方式进行,没有学业要求。u—xx年龄段则是半日文化课学习,半日训练。而在普及系列的各类足球学校中运动员一般是半日文化课学习,半日训练。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训练是业余俱乐部和中小学采取的主要形式。

与普及系列相比,竞技系列各年龄段运动队训练组织、训练要求、训练控制、训练安排相对更为规范、严格,训练的后勤保证系统更为充实、有力。但从整体训练看,两个系列都普遍存在着训练凭经验、凭感觉,科学化程度较低,训练的系统性、全面性不足,尤其是训练的成人化要求,忽视了青少年身体、心理和智力特点,针对性不强,指导思想不突出,训练要求、训练手段和训练内容的年龄区别不鲜明、特点不明确,致使训练效益不高,训练成材率低,运动员缺乏个性特点。因此,依据足球运动员竞技成材规律,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按照比赛的客观规律和实战需要进行科学训练是目前提高我国青少年运动队训练水平的一个必要前提。

1.3.2竞赛系统 我国青少年足球的竞赛体系。列两个系统。竞技系列包括u—19、u—17和u—15三个年龄组的比赛,每个年龄组在年度联赛选拔赛的基础上,各选拔出前32支队参加各年龄组分阶段的赛会制联赛;u—xx年龄组联赛全年分三个阶段进行,每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32场;u—17和u—xx年龄组联赛全年分两个阶段进行,每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25场。

普及系列比赛是竞技系列之外的u—18、u—15、u—13、u—11和u—9岁五个年龄组比赛。u—18和u—xx年龄组比赛为标准场地的11人制;u—13、u—11和u—9年龄组比赛为小场地的7人制、5人制或4人制。

1.4经费状况 经费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绝大部分俱乐部每年经费支出,主要是保证或维持一线队伍的训练和比赛,对青少年梯队的投入十分有限,而各省市更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和扶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15个中超俱乐部的梯队建设相对较好,经费来源固定并有所保证,有能力保障二、三线队伍的训练和比赛,而13个甲级俱乐部则基本能够维持后备梯队的训练和比赛。各省市全运会代表队和一些隶属省市运动技术学校和足球学校的青少年队,经费来源一般靠政府的行政拨款、收费、临时挂名某一企业获取一定的赞助费用三种途径;业余体校和个别业余俱乐部则主要依靠收费来维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2 当前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大量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足球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关键。世界各足球强国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尤其是形成市场调节机制后,足球变成了富人游戏。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由于承担不起巨额的学费而失去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机会,而很多进入梯队的运动员,又并非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由于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的急剧减少以及学员的成材率较低,足球人口逐步萎缩。

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很低,突出表现在很多教练员相关的知识理论欠缺,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等。在科学选材上还很薄弱,目前虽然很多青少年教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选材经验,也运用这些经验选出过一些好苗子,但是这些经验有的未经科学验证,又无定量指标,单凭主观判断,造成淘汰率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很大浪费。

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运动员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个体,因此必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首先要学会做人,否则将来很难成为我们所需要的足球人才。其次,并不是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成为职业运动员,要为今后的生活进行知识储备,因此,文化课的学习也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实中这两个方面做的极为欠缺。

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影响到训练、比赛,拓宽经费渠道是今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

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应加强教练员在足球理念、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建立和健全教练员培养、评估与奖罚机制,使教练员培养和使用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建议

1)以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以发现培养足球人才为宗旨,以提高足球整体素质为根本;建立激励机制,调整训竟体系,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2)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培养,不能只重视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所以应该坚持九年义务制教育,文化学习,课余训练,提高足球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4)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加大学校和社区的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