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总结

如何上好新课程下的体育课

冯马中学 石杰龙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

(1)、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

(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 适应社会等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

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

总之,新课程下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对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做好本专业的同时,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从教材、教学条件、学生性格、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去考虑、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

 

第二篇:我的总结

工作总结

20xx年,在培训中心党委、行政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培训中心团委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工作大局,以及广大团员青年的根本需求,以团的先进性教育为基础,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主线,以工作创新为出发点,以竭诚服务青年为落脚点,团的工作在继承中创新,于探索中前进,青春的热血在前进的征途中树立了一面风帆,在风帆中勇往直前,为推动我单位文明建设及企业跨越式大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一、 一年来的回顾:

一年来,我们依靠单位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及广大团干、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工作的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各项团的工作实现新突破,为我单位的改革发展和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我们的作法主要如下:

(一)以工作创新为出发点,坚持“四抓”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共青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抓组织健全。在经上级团组织批准,在我单位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团员的精心准备下,在团员会上,团员们共商大计,明确了团委今后几年的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印证了共青团组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不断奋斗的精神。

2、抓团员队伍建设。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培养优秀团员,为企业培养、储备、选拔人才是团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抓“育苗推优”建设。向党组织输送新鲜的血液是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把推优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党组织发展党员“六不批”的原则落到实处,坚持做到措施上与党组织配合、教育培养上与党组织配合、推荐上与党组织配合的“三配合”工作,使团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良好的衔接起来。

4、抓标杆建设。 树好标杆,在团员青年中树立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是扩大团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以团的先进性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四种意识为目标,切实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1、着力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意识,构筑青年精神支柱。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团的十五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了每月一期的理论政治学习,并注重开展将思想教育与调研结合起来,及时掌握分析青年的思想动态。

2、提高青年的服务奉献意识,树立黄电青年新形象。

3、牢牢抓住企业改革发展脉博,培养青年敢于参加竞争的意识。为引导青年以正确心态面对改革中的各项改革和措施,我们举办了知识竞赛,广大团员青年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成才意识不断增强,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主线,大力建设四大阵地,深入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1.大力推进团内品牌阵地建设。

2.继续深化青年安全阵地建设。

3.着力推动青年成长成才阵地建设。

4.大力建设青年网络宣传阵地,青年成为了企业宣传阵地上的一面旗帜。

(四)我们坚持以“服务青年”为宗旨,结合青年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青年展示舞台进一步拓展,树立了黄电青年新形象。

1、拓展了青年展示才华舞台。

2、搭建了新时代青年形象舞台。

3、大力开展支部特色活动。

(五)学习型团组织创建之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我们首先组织认真学习了公司团委及我单位的精神实质,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了统一,都认识到了创建学习企业的目的、意义,更加认真到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二、 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年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成绩的背后,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

1、青年思想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不强,新的方法和手段不多;

2、相对于青年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团组织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显得单一;

3、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待加强,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未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意识还须进一步增强;

4、标杆发掘及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在各专业中标杆的榜样带头作用。

5、团支部工作的主动性不够,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认真分析,积极探索,逐步加以解决。

三、 一年来的工作体会:

1、必须坚持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团组织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所作为,这是共青团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基础。

2、必须坚持围绕我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只有围绕单位的工作重点,找准切入点,主动争取党政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找准团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才能在服务大局中求发展,这是共青团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3、必须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青年服务,维护好青年的切身利益,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才能吸引青年、赢得青年,这是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前提条件。

4、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能为共青团事业无私奉献的团队伍,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我单位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

5、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组织的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把工作开展得朝气蓬勃,扎实有效。这是共青团工作富有生机活力的源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