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心得

12经管创新1班 祁孟琳 学号:1210921322

寒假采访校友心得

湖北工业大学已建校60周年,在这xx年里,湖工大为祖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那些优秀校友在辉煌自己人生的同时,也为母校增添了一份光彩。为了了解优秀校友的光辉事迹,同时也为如今正在奋斗的湖工大莘莘学子点燃盏盏照亮前路的明灯,在寒假期间,我和队友们一起采访了位于黄冈的两位校友。

首先拜访的是鄂东职院的丁如春院长。丁院长是我校91届毕业生,如今已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和丁院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年他读书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没有现今诸如网络游戏、电脑、智能手机等这些诱惑,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大多都是在认真地学习知识。而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太多,稍微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便在大学校园里迷失了自己。对此,丁院长建议,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为主,同时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在采访丁院长的过程中,我感触良多,现如今毕业生找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毕业即失业这句笑谈也逐渐成为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现实,在大学里,我们到底是虚掷光阴还是不断充实自己储备知识,到底是毕业就找工作还是去考研从而为找工作赢得更多筹码,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元宵佳节之后,我们采访了另一位校友——湖北亿州微特电机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芳。陈总经理十分地亲和,于是在此次采访过程中,我们亲切地称呼她陈阿姨。程阿姨是我校84届毕业生,她笑称自己是我们的老学姐。在轻松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陈阿姨上大学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品学兼优,但她们并不是整天埋头苦学,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之后,她会积极地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空闲的时候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陈阿姨语重心长地说,在大学里,我们不能仍然像初高中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是一个培养人综合能力的场所,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个人素养,从而为步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谈及当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观点,陈阿姨说,大学不是工人制作厂,而是一个塑造人的思维能力,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圣地。在大学环境的熏陶下,那种精神上的提升才是让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这个问题上,陈阿姨也给根据自己公司一些大学生就业者的表现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太明确,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而有的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之后,在工作岗位上也不够踏实努力,嫌自己的工作太过简单,但交给他较高层次的工作又没有能力去完成,平时也不愿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陈阿姨说,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做的功课。

采访完两位杰出校友之后,我对自己如今的大学生活以及今后要

走的路思考了很多,同时也对自身作了许多反省。大学的时光是宝贵的,这么宝贵的光阴,我们怎可将其虚掷?行动起来吧,同学们!为提升自己而努力拼搏!愿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你为耀!

 

第二篇:校友回访心得

校友回访心得

——来自于张晓菊学姐的启示 长沙组 张莹 很庆幸这次采访,遇到了来自原财院的学姐张晓菊,她身居要职,有顺心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不凡的成就,而最重要的,是她积极的人生态度。 她是是湖南省审计厅副厅长张晓菊,20xx年进入原湖南财经学院修读财政专业。 张晓菊学姐给我最大的印象,应该是两句话——“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幸福写在脸上”。她在言谈举止间都散发出知性、大方的气质,带给人轻松自然的感觉,完全没有因为职位、工作而带来的架子。

从湖南大学北校区转了三次车,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省审计厅。当然,不出所料,我们三人志愿者被挡在了门外,说明了来意——采访副厅长张晓菊,便被要求刷身份证,然后再大厅里等晓菊学姐来上班。那时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有15分钟,我们便讨论到底能不能从来上班的人中辨认出一个副厅级的中年妇女,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学姐应该是像电视里看的女强人一样“西装革履”,于是我们便打量进入大厅的每一个人,离见面时间还剩三分钟时,我们收到学姐短信,于是我们便得以进入学姐的办公室。

结果,办公室里的人,一件粉色碎花连衣裙,头发盘在脑后,看上去是一身干净又舒适的打扮。皮肤净白,个头不高;说话语气温柔,总是面带微笑——完全否定了我们之前对女强人身份的猜测。而后来的采访中,我们越发觉得晓菊学姐把自身作为女性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聊聊家常,谈谈小事,这就是我们谈话的着重点。我们听张晓菊学姐讲述了自己在原来的财院求学时那段难忘的经历,听她谈论了自己在对待女儿、丈夫以及同事时不同的心态,顿时,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聊财院,聊那段求学的青葱岁月,聊学习,聊运动,与学姐在一起,听学姐讲述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她身上散发出的活力感染了我,不自觉地,就忘记了乘车路途中带来的疲惫。 资料显示,晓菊学姐20xx年年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八年的简历上显示出她一路晋升的职场生涯,目前在省审计厅任副厅长,同事口中的“张厅”。而通过学姐在工作中的表现,我们也发现学姐是个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由于具体的事情不便详谈,所以在此不赘述;谈话中的她,处处显示着清晰条理的思路。

学姐很爱运动,曾经赢得湖南省十一运会成年网球项目女子组金牌。而在求学时期,学姐也是打得一手好排球。从职场角度来看晓菊学姐在运动上方面的成就,通过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释放工作中的不良情绪,而且还能缓解压力,这样就可以在工作岗位中连续、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学姐也以自己女儿的经历来证明这一点:她的女儿在进入职场前不爱运动,进入职场后自己主动去参加各种运动。所以,基于对自己身体负责,对工作负责,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加强锻炼。

我还跟学姐聊到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很多人都看过,很多人都能从中学到在对待身边的小事时我们应作出的反应。晓菊学姐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学会看到事情正面的力量,学会用事情的正面来引导自己树立积极地心态,以期对待任何事情都毫不犹豫,有力坚持。之前,很多人都告诉我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并且告诉我每天对着镜子喊出“我很优秀”、“你是最棒的”等类似于自我鼓励的方法,但是遇事就退缩的心态总挥之不去,甚至为此焦虑,为此感到压力。而学姐的话让我顿时觉得“一语点醒梦中人”,我甚至告诉自己,就凭学姐的话,之前为回访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值得。

最后,还要对自己这次校友回访做一次总结,我一共回访了三个人,第一次去的神农大酒店,第二个就是审计厅这位学姐,第三次是胜统计局一个退休的学姐。

回访过程中,最难过的一关是联系采访对象,我曾经花一个一个上午打电话和接电话,结果联系七位校友,没有一个成功,所以不得不第二天又继续联系,最后联系到了张晓菊学姐,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坚持不懈,上天为我安排了一位真正属于自己的采访对象。

联系好后,马上就要组队进行采访提纲的拟写,这一环节,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采访任务的成败。在采访长沙理工大学的潘卫民学长时,我们遇到了准备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很巧的是我上午联系潘,他当即就说只有当天下午有时间,于是我便跟组长紧急准备,组长有很专业的采访能力,并且很合时机地用到了自己之前学过的访谈技巧,在组长的带领下很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并且得到了学长的认可。

而在采访稿成文阶段,不宜将记录好的新闻稿搁置,而是要及时整理,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成稿,至少要将采访手稿归好类,将采访的到的信息以关键字的形式整理出来,以待用一大段完整的时间将其成文。

在此次采访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是准备时间不充足,因为采访时间以及采访对象的不确定,所以我们无法提前进行细致的资料整理,而往往只要联系到校友,那么校友就会立即给你一个突如其来的采访时间,使得你毫无防备的就去参加了采访,什么形象、问题的条理性你可能就暂时忽略了,这样粗糙的准备很容易在采访中陷入僵局。希望以后随着采访经验的丰富,这些问题不再困扰我们。

参加完校友回访,一个城市的乘车路线图差不多都背熟了,即使仅仅在路途中期待着见到校友的那一刻,也让你忘记人在旅途的飘零感,找打更多的归属感,因为,我们要见的是湖大的校友。

 

第三篇: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更重要的是贴切生活,服务生活,基于这一点,经过我们团队的一致同意,我们确定了我们的采访对象北校区宿管经理冉阿姨,采访的主题是学校是否可以强制没收学生的电器用品,围绕着11月x日物管公司组织本校宿管人员在各个寝室进行了清查行动,没收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用品(电饭锅、电磁炉、电老虎等)这件事情,我们展开了一次有趣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当中,作为事件的一方,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身份和采访主题的针对性比较强,交谈的话题相对敏感,我们的团队在采访前作了充分的材料准备,避免了话题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我认为这点做的很明智。人都是有戒备心,更何况我们也参与了这次事件,所以我们以趣味的问题做引导,巧妙地引发采访对象的沿主题去交谈。我们按事件的主次顺序的先从是否没收学生的生活用品,何时没收,相关的规定具体是如何说的。通过这些基本问题,我了解到这次清查活动的原由、清查活动中的具体事项、清查活动中遇到的麻烦。通过,几个问题的交谈之后,解除了冉经理的戒备心,但有迎来一个难题,冉经理认为他们是按学校的消防章程上面的规定实施没收的,我们的话题中提到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管理手册》的一项规定,学校不可没收学生的非违法财产。这两个相关规定发生了冲突,出于学生考虑一味的去辩证,强调学校的做法不正确,导致话题一度中断,这是我们的缺点。

由于冉经理是首次接受采访不免在心理上有些紧张,我观察到了她的面目表情有些诧异,我机灵应对微笑着,把话题转开了,谈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后,谈到生活用品,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他敞开了话题。不打开采访对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不下真功夫去采访时难以来成为具有真实才是学知识渊博的记者的,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的。新闻采访是需要亲临实境去践行的,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稿子、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有有新闻性、描述的字句准确。正所谓事必躬先,功在于行。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写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在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从身边做起,采访我们身边的人,话题是我们熟悉的事情,我们也参加了这次事件,所以在采访中,我们提到的问题更不可能虚假。做笔录的时候,我们就按采访对象和记者的原话记录了采访的中语言。冲学习新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新闻的价值在于给受众一个真实的信息。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关系到一家媒体发行的消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但更加社会的公共道德。从而影响媒体的发展状况。据新华社11月x日专: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宣布与保守党籍上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达成庭外和解,想BBC失实性侵丑报道对象支付18.5万英镑的惨痛代价。16日当天BBC由于这一事件导致股票下跌,BBC发行的报纸、杂志交易数量同期下降30%,播放的广播收听率同期下降20。那么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呢?简单的说,采访、写作、取材都需要做到几点要求,不浮夸、不能以偏盖面、画蛇添足、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拔苗助长。

2、这次采访,我深切的感到,我们的材料还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采访主题刺激到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我们要预约,不然冒然的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不免会紧张。这次取材过于平铺,没有多大的新意,不应该单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难,更应该考虑到是否学校没收学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问题,使采访更有深度。在采访前,我们要慎重选材,主题要明确,立意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性,广泛的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我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老师说:“新闻采访,是一件艺术的事情,靠的是积累,不是所

有的画家都靠的是灵感。新闻采访犹如采购员去街上买菜,不是见什么菜就买什么菜,而是要挑选精品,采买顾客喜爱的蔬菜”。当时我听了此话也没琢磨。在一次采访顶效火车站站长过程中,由于欠缺到位的提问材料,导致在访问的时候,好几次口误,语无伦次,毫无针对性。最后,只能勉强的收场。眼下,随着新闻采访的次数的增加,我真正的体会到老师说的话,确实是真理啊!

3、选准新闻角度。在采访的材料准备的问题当中,不应该以狭窄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这样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经验的记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经验十足的记者按部就班。如今相当多的媒体编辑发行的报道中,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国家政策的报道就一个办法——整理式转载。麻木的记者怎么会报道出有新意的新闻呢?记者当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哪些新闻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老百姓格外关注。我们要力图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具有价值的新闻。对重大的事件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并且联系社会,联系群众。著名电视台主持人杨澜女士认为:“没有不好报道的话题,只有不用心的记者。面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想吸引我们的观众,只有集中我们的思维去感染他们”。他这句话耐人寻味,它的中心观点,我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只有一个,事件中的材料中不可或缺,但这些材料可以服务很多吸引受众的角度。那么,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闻题材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源于社会中细心的观察和积累,这样在写作时便于拿捏报道的力度,因为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观众的眼睛。第二,善于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从而提高写作内容的质量以及可信度。德国弗兰克·泽林表示,信息不过跑向我们的怀抱,信息在路边的乞丐的空中,在办公室焦虑的经济师的报告上,信息在??,要得到他们的信息我们只有去结交他们,不管你喜欢或讨厌。记得在一部电影中,女主人翁是一个善于交际的母亲,她在瞳儿子的同学闲谈中,无意得知古巴一位领导人是美联邦调查局派间谍秘杀的信息,立即做了笔录,尽管她不是很相信这个

孩子。最终经过诸多的努力报道一则国际新闻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我并不在乎她获得多大殊荣,我看中的是她强烈的为获得信息的欲望以及愿意付诸实践行动的精神力量。

4、新闻讲究以“形”写“神”,记得初学拍摄照片的时候,总是愚钝,找不到感觉,拍不出独特的风格,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抓住人物的“神态”,拍摄的角度表达不出新闻想要表达的凸显面。每次图片出来后,很懊恼。

在写完稿子的时候我把笔录做了一次检查,同时,让同学找出这次采访存在的缺点,通过他们的指点,我整理了一下笔录,反省同学们指出的问题做笔录不经要快速而且要细心,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把笔录给采访对象核对校正,去粗取精。采访时要察言观色,围绕核心问题去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采访结束之后,要急时整理笔记,反复斟酌,不能把新闻隔得太久,保证新闻写作的质量,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5、我认识到我写的文章只是肤浅的叙述新闻内容,注重的只是过程,没看到新闻的重要意义除出了信息还有让受众得到去思考问题。切入点达不到以小见大的基本要求,太过刻板,经多次的学习、模仿和实践的体验下来,渐渐去除了庸俗,毕竟问题要服务于主题,学会了用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材料,缩短了采访提问的字数,认真准确的提炼主题,精简导语,充实主体,富有深度的从主体思想去安排结尾,轻松的完成写作

通过多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有充分的访前准备,深刻了解采访对象,准备的材料必须具针对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保持头脑清醒,紧紧扣住主题,引导采访对象沿新闻主题的思路去交谈。

11级新闻班 张建

20xx302210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