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三步曲”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大致归结成三步。

一、积累素材

1、开卷有益,厚积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写文章必须大量阅读。读书是基础,读书是积累,读书是吸收,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一直以来,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煞费苦心。刚开始,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推荐一些贴近少儿生活的书籍:童话、寓言、杨红樱系列校园小说等,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渐渐地,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时机,又提供一些文学精品,鼓励学生选择性地读大家名著。书藉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广阔生动的世界,让学生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少有的感动、默契。在与书中人物共同奋斗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不知不觉地被陶冶、净化,对真善美有了正确的看法。教作文就是教做人,读书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做人。在欣赏美文佳作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背一背、抄一抄。在每天的晨会上朗读交流。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丰富了,积淀深厚了,笔下也不再青涩,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

2、走进生活,加深感受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相对单纯,缺乏体验。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进真实的社会,走进广阔的自然。引导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会。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春游、秋游,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校内,我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游戏比赛,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课堂上,我利用班队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小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有了感受,有了体验,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开放指导

1、开放作文时间

现行的作文课一般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师传授如何审题、立意、选材等写作技巧。第二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范文模仿写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持续了几十年,结果只会让学生谈“文”色变。近几年,我尝试在习作过程中开放作文时间。作文题目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资料、采访、研究、体验,尽量避免学生坐在教室里绞尽脑汁地“闭门造车”。比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童年生活的小伙伴”的作文时,先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铁哥们”或是“好姐妹”,观察他(她)的言谈举止,调查他(她)的兴趣爱好,性格品质,采访周围的同学老师家长对他(她)的看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查问,找出他(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查阅一些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综合借鉴别人谋篇布局 表达方式等个方面的种种长处。因为开放了教学时间,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动起笔来,胸有成竹,“调皮鬼”、“大腕儿”、“小辣椒 ”等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开放作文题目

一个题目半个文。好的作文题目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要求,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我在作文命题上巧做功夫。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习“暑假里一

件最快乐的事”的作文时,我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题目的拟定,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经历、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寻找合适的题目。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将题目进行梳理、归类,拟定出一系列个性化、新奇的作文题目,如:《暑假奇遇》、《非常旅行》、《体验漂流》等等。实践证明,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3、开放作文内容

不会选材是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让位子、扶瞎子、送温暖等等。更有甚者,鼓励学生用假材料写假作文。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不能给人以新鲜感,也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首先要有效地解决材料的问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杂志开设的“百字新事”栏目很有创意。我在教学中也推广仿效。先在教室里选定一面最显眼的墙壁,精心地布置成“百字新事”的专栏。鼓励学生将耳闻目睹的奇人异事、奇景异物或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写下来,字数百字左右,立意新颖的张贴上墙,大家一起阅读交流。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了,教师再将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材。开放了作文内容,学生的笔下变得五彩斑斓。

4、开放作文形式

(1).在“活动”中作文

玩中学,学中玩是孩子的特性,教师应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实践,在活动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制作某种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的作文时,我要求学生亲手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制作或小发明,如剪纸、泥塑、树叶标签、动物标本、生日贺卡等等。然后将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收集在一起,组织一次小型的展示会,评选出成功的作品。鼓励成功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交待清楚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的过程,成功后的感受。然后出示一件不成功的作品,让大家提议怎么办?结论一致是:“做小制作时,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灰心,要想办法战胜它。”学生在这次的活动中,亲自体验了成功与失败,感受真切,制作的过程也十分清晰,用笔记录下来,便是一篇生动具体、感情真实的习作。

(2)、在“生活”中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春夏秋冬每一季来临时,我都会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野里、树林中、小河边去走一走,看一看。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用耳朵去倾听风唱雨吟、虫鸣鸟叫,用心灵去感觉一切生灵、生命的真实与珍贵。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一个孩子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万紫千红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果实累累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我们的世界无限美好。仰望过大山的巍峨,俯视过小溪的缠绵,我总有一种情感在心头——风景这边独好。”学生笔尖下流淌出的诗情画意,让我惊叹。看来,生活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出感情的火花,激活他们的创作灵感。

(3)、在“情境”中作文

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巧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比如指导学生练习“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一件事”的作文时,我根据学生中打架、吵嘴等真事为蓝本,排练短剧《争吵》。新课伊始,上演短剧,真实的生活搬上了舞台,学生兴致高涨,

抢着讲述剧中的故事。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复述,要求一要说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局;二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叙述。学生感同身受,一个个都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情境教学代替了单一的教师讲解,效果出奇地好。

(4)、在“调研”中作文

调研就是要求学生去做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分析、整理材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每年的4月x日地球日,我将学生分成两个调查小组,分别对家乡的环保现状和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学生通过上网、访问、实地勘测,取样化验等各种手段搜集资料,获取了一些具体的数据和真实的事例。一个月后,呈交上来的小论文、小报告、小说明文等还写得颇有深度。

三、赏识评价

1、精心评改,寻找“亮点”

学生习作后,我要求人人都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中,我写我改,你写我改,我写你改,在评改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操作环节分三步:自评—习作者一边读自己的习作,一边将认为精彩的词、句画上记号;他评——自选一位“小老师”,请“小老师”帮助修改习作,也将文中的“亮点”画上记号,并在一旁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师评——修改后的习作,再由我这位大老师打分数,写评语。评分时,一个“亮点”加10分,学生的作文经常过百分。评语也以鼓励、赏识的语言为主。对不足之处,只用中肯的语言指出或提示。寻找学生文中的“亮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营造氛围,展示“亮点”

(1)、真情朗读“亮点”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肯定。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我利用晨会、鉴赏课的时间将“亮点”进行朗诵。我着力营造一种隆重的氛围,声情并茂地朗读,动情地赞扬佳妙之处,还让全体同学为作者鼓掌喝彩。

(2)、编印“亮点作文选”

我将学生中“亮点”纷呈的佳作张贴上墙,有的还推荐给校刊、报社发表。同时,每学期坚持把每位同学的1-2篇成功的习作编印在班刊《亮点》集中。期末,请同学们作为礼物呈送给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中,我扎扎实实地做好“三步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丰富了“内存”,掌握了写作的规律,所以写有兴趣,乐此不疲。

 

第二篇:作文教学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半学期紧张而又忙碌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想本学期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既有点滴收获,又存在许多不足,下面总结如下:

一、平时的作文教学,求稳求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训练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练写命题作文。这一点在日记的训练中体现较明显。我要求学生写的日记,其实就是小练笔,自己拟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每周选多篇优秀的,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到前面读一读。再筛选出几篇修改寄出去作为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特别高,精品不断出现。另外,平时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练笔的机会,让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久而久之,他们那双聪慧的双眼就能自己去发现作文素材的宝库了。

二、注重语句通顺。很多学生写的作文句子不通顺,逻辑混乱,口语化严重,让人很难弄懂。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让学生写作文之前先打草稿(以前他们都是直接写),修改过之后再誊写。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请同桌和同学们帮着修改,把句子写通顺。

三、累积学生们的词汇量,增强作文生动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的阅读教学。首先,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总结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让学生课后进行仿写。其次,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和摘抄,用简短的话把每天发生的有趣的特别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在后面写上优美的句子和词语,“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四、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五、发展多媒体功能,提供写作素材。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多媒体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事实证明,作文教学在平时要加强积累,教师要多进行训练。变换角度让学生在作文时去发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在作文教学工作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对设问作文法钻研的力度不够等。 总之,以后的作文教学工作,我会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尽最大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