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研究综述

一、相亲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亲研究综述

相亲古已有之,历史悠久,然而对其起源却无从考证。在东方国家,由于相亲属于个人隐私,所以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加大,“剩男”、“剩女”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使得相亲这种比较私密的个人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各种形式的相亲也随即进入人们的视野。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引发了相亲在实践中的发展,电视相亲作为相亲的一种形式也引发了其在理论界的关注和研究。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相亲的研究较少,在电视相亲节目热播之前,对相亲的研究通常是把相亲归于婚恋文化来研究(朱媛媛,20xx)。然而,随着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增加了学者对电视相亲或者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与此同时,相亲会也得到快速发展,也有学者对相亲会兴盛作了研究(周栋栋,20xx),这也是目前对相亲研究的几乎全部内容。由于相亲是一种社会现象,电视相亲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因此,笔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国内相关的研究;另一方面,从这个角度对相亲进行综述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相亲是单身男女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中体现双方的关系。罗琪、徐晓军(20xx)则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现代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社会基础上,传统相亲过程中应用的“强关系”失效,而应运用“弱关系”,对其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白领相亲提出了建议。罗琪等(20xx)再次强调了其观点。也有学者对其中关系的一方进行探析,如周芳名、徐晓军(20xx)对打工妹返乡相亲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陈兰芬(20xx)探究了80后单身女性相亲心理。相亲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王芳(20xx)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相亲这种择偶形态现象进行研究。吴玥(20xx)以《非诚勿扰》为例,解析相亲文化折射出的婚恋观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电视相亲作为相亲的一种形式,也能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王志华、孙燕玲(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反映的“女性当道”社会是一种假象,其反映的

实质仍是中国传统性别关系中的“男权当道”社会。王芳、荣岩(20xx)则从相亲节目中总结男性择偶的标准和条件,而这也是当代男性择偶标准和条件的反映。常昕(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中中国传统对女性形成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改变。刘艳(20xx)从电视相亲节目中总结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培养高素质高职学生的途径。阚宇衡(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虽反映当代社会婚恋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男下娶,女上嫁”的观念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电视相亲节目的影响也受到关注。随着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也带来了对其的广泛争议,有人认为电视相亲节目易给大学生、青少年等易受影响的人群带来不良的影响,也给传统婚恋价值观带来冲击。高欢、曹宣明(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人生价值观,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刘晓(20xx)对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恋爱观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何润(20xx)的研究与刘晓的研究类似,也对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影响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电视相亲为吸引眼球,必然会有创新,而这可能对中国的传统婚恋价值观造成冲击。杨文军(20xx)以《非诚勿扰》为例,对电视相亲行为给传统婚恋观带来的冲击进行研究。王玉全(20xx)以《非诚勿扰》为研究对象,研究电视相亲节目对社会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王效萱(20xx)也论述了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及社会意义。

电视相亲节目能造成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必然会引起有些学者的思考和质疑。董金权(20xx)基于帕森斯“单位行动”模型分析框架对电视相亲进行了社会学方面的思考,分析了电视相亲迅速走红的原因。戚缤予(20xx)对电视相亲的原创性、真实性及其对社会影响提出了质疑。李新颖(20xx)、憨瑞祥(20xx)、王艳玲等(20xx)、林晖(20xx)等人对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进行了客观、冷静的思考,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恰如一篇文章所说:“电视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但不可成为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王艳玲等,20xx)

(二)国外相亲研究综述

国外对相亲的研究则比国内早。Quah(1990)对相亲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影响第一次结婚年龄的因素。Vaillant(20xx)对影响从依靠自己寻找伴侣到通过相亲中介寻找伴侣这段时间长短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之后对相亲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相亲中介的作用及其运营上,对其运营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成本和费

用等方面。Ahuvia(1990,1992),Batabyal(20xx,20xx),Blood(1967),Moore(1994)等人则肯定了相亲中介的积极作用,并认为相亲中介是寻找合适伴侣比较常见的方式。而Vaillant(20xx)否认了相亲中介的作用,他认为相亲中介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价格歧视法屏蔽低花费的相亲用户,很难为相亲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关于相亲中介的收费一直是比较关注的问题,Bloch(20xx)则对相亲的收费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相亲中介如果对所有的相亲会员都收取相同的费用,那么只有高花费相亲者才能获得相亲中介提供的服务,这与相亲者及相亲中介都不是最好的选择。Batabyal(20xx)关注相亲中介所采取的相亲战略,对相亲中介采用当地相亲战略所花费的成本与采用全球相亲战略所花费的成本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哪种战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Batabyal(20xx)重点讨论两种情况下相亲中介的利润情况,对相亲中介是否提供相亲服务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其分析的两个拓展方向:一是关于相亲中介在再次提供相亲服务所期待的长期单位最大利润;二是相亲中介的功能作用方面,相亲中介不仅仅要满足相亲者的需求,而且还要协调各个相亲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任务分离加工分离内隐记忆19xx年Graf和 Schater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 “内隐记忆 ”一词。而 19xx年心理学家 William McDougall在“Outline of psychology”中最早使用 “内隐的 ”(implicit)和 “外显的 ”(explicit)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1]。19xx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 Warrington和 Weiskrantz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 “内隐记忆 ”的现象:他们用 Korsakoff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 implicit memory)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 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 Graf, Schacter,1985) [2]。

启发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 Tulving(19xx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 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 Merikle,P.M.,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 Merikle和 Keingold(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 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

1.2加工分离范式

20世纪 xx年代,Jacoby等人提出和完善了加工分离程序模式( 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简称 PDP)。他试图从两种记忆编码和提取过程来理解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差别,并将测验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进行了分离,还借用经典测验理论的公式来计算这两种影响,这为内隐记忆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另外,这一范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和修 正。 Buchner, Erdfelder和 Vaterrodt Plunnecke(1995)认为再认测验 PDP分离出的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的贡献受到由猜测引起的反应偏向的影响,降低了测量指标的精确性。从而提出了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增加了两个猜测变量。他们试图将反应偏向的影响从意识性提取和自动加工中分离出来。

此外, Yonelinas等人提出了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他们将自动提取看作是类似于信号检的

加工过程,并采用信号检测论的计算模式,排除被试判断标准的变化对 PDP熟悉性指标的影响。 Dodson和 Johon还建议用 “源监测框架 ”代替加工分离程序,Mulligan和 Hishman(1997)进一步结合多维加工簇模型和源监测框架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情境诊断模型 ”(diagnostic context model)来补充加工分离程序 [3]。

2.内隐记忆模型

2.1阈限说

阈限说是最早解释内隐记忆的理论。持阈限说的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痕迹过于微弱,达不到外显记忆所需要的强度。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否定了这一假说。

2.2激活扩散理论

Collins & Loftus(1975)认为内隐记忆没有保留形成这些记忆的情节性事件,但激活了网络中某些节点,这种激活是自动的,他可能达不到节点的阈限水平,而是提前了节点的激活水平。但其无法解释图形启动等非语义现象,即使在字词启动范围内也有麻烦。

2.3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multiple memory systems theory)由 Tulving和 Squire等人研究遗忘症,提出了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认为记忆是由不同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每一操作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和行为指标,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属不同记忆系统。Squire和 Cohen认为外显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系统,内隐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系统。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即脑损伤遗忘症患者出现的外显记忆障碍而启动效应完好现象。这是由于各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但多重记忆系统的解释也遇到质疑。 19xx年Glisky等强调健忘症病人学会了新知识,但 不记得“学习过”这一经历。这自然仍为内隐记忆,而不能用陈述记忆来解释。因此, Tulving等人认为各种记忆形式都会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不会引起人们的理论兴趣,更重要的是,不会有统一的记忆原则,而且由某种记忆形式发现的事实也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记忆。

2.4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Roediger等人研究正常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heory,简称加工说),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系统只有一个,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间的分离是测验所要求的心理加工过程不同。他试图从两种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的本质及关系来解释两者的差异。外显记忆属于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内隐记忆属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驱动加工,两者都依靠记忆系统中预存的整体表象[7]。由于直接和间接测验要 求的提取过程不同,两类测验从不同的学习编码加工中获益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内隐和外显记忆间实验性分离。至今,加工说和系统说的争论仍持续不断地进行,并出现了两种学说逐渐融合的趋势。正如 Tulving所说,“系统说和加工说的融合是将来内隐记忆研究发展的方向”。Zinimer(1995)综合系统论和加工论提出多水平、多象征模型( Multi-level, Multi- token model),将信息加工分成不同水平。较低加工水平平行分布着多个相对独立表征系统,这些系统对刺激进行加工,其产物为象征( Token);较高水平的象征由较低水平象征整合产生,这些象征同样也有特定的子系统驱动。

3.内隐记忆研究对教学的启发

3.1教学中重复学习与强化练习的必要性

内隐记忆的研究,表明阈下刺激、启动效应对后继任务易化作用的普遍存在,还有麻醉期间学习的存在等。另外有实验表明,脑外伤病人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各任务领域都存在具有直观性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效应,并且这种内隐学习效应随着不断强化策略训练有增强和向外显转化的趋势。因此,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高原期的消失,即在没有外显的学习效果的条件下,学习或许依然在进行。这为重复学习、强化学习的教学原则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其实,重复对于新旧知识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而已。重复对后者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一些。重复练习的效果或许不易外显,但其实无意中已经提高了主体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外在刺激仅仅因为呈现次数越频繁(并不一定需要引起刻意的注意或强化),个体对刺激的印象就越深刻,这种知觉的流传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之一。

3.2教学中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强调通过逐步推理来得出结论。这种教学会妨碍学生直觉理解的健全发展。因此,课程设计应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在直觉思维的训练方法中,启发式程序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们在面对不确定问题时,常用启发式规则进行直觉飞跃,其中就隐含了内隐的无意识记忆。这样,教学就可利用类比,使用对称,考察有限条件,从而使解题的方法更形象化。其次,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地应用直觉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对那些应用直觉思维的学生加以赞同并纠正其错误,使其直觉思维能更好发展。最后,因为直觉思维具有视觉化映像表征的特点,这就丰富了学习者的想象力及心理表象能力。从而可以使事物的诸因素以映像的形式,并直观呈现于大脑。这有助于活跃直觉思维。

3.3教学中隐性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人们在不同的动机水平下,往往以不同的方式从社会传播中学习信息。这样就可以自动发挥材料的预期作用,教师就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潜移默化却很容易收到预期效果。同时, “相信第一感觉 ”现象也说明在较浅的加工水平或非注意状态下的自动加工,往往不易受外界干扰;而在模糊决策状态下的控制性加工,则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产生干扰作用。隐性课程设计正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8]。其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载体的影响。另外,其无意识迁移具有非定向性,迁移范围广,有利于实现跨领域迁移。

3.4适当的学绩评价与测量理论

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这样, “因材施教 ”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而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来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很难测出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又确实存在,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我们测评的目的是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因此,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进行多方位、多侧面的综合培养。经典的测验理论是在整个测验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及不同项目的反应模式,并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特征。我们可以借鉴内隐记忆研究中的一些测量措施,如 Jacoby的排除与包含测验等认知实验方法等,在教学领域中进一步测量学生内隐加工能力的强弱。

4.小结

综上所述,二十多年来内隐记忆作为记忆研究的新领域,其有关理论建设取得了系列的成果,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至今内隐记忆,这个接近心灵底层领域的研究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正如 Tulving(1995)所说, “没有理论就会蔓延困惑,而困惑培育的仅仅是更多的困惑,不正确的理论迟早是会得到修正的。”内隐记忆的研究和探索将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者对该理论不懈地深入探索,内隐记忆研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价值将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展现。

参考文献:

[1]陈宏 ,张明 .当代记忆研究与中枢执行机能 .东北师大学报 20xx,2:91~92.

[2]刘万伦 .短时记忆研究综述.巢湖学院学报 20xx,5(3):10.

[3]任智 .关于内隐记忆的理论综述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xx.4 26(2):36~40.

[4]叶茂林 .中国记忆研究回顾.心理科学 .20xx,23 (3):334~335.

[5]陈寒 .对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的反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7:53~54.

[6]王国猛 .论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xx.5(1) :4~6.2

[7]徐大真 .方法学进展中的记忆理论建构综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xx.10 23(5) :59~60.

[8]张一中 ,王笃明 .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9 5:93~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