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新的逻辑――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先进的办学经验,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实行在专业大类指导下的主副模块组合,与名校合作办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企业为学院提供实习基地、设立奖学金和赠送先进的教学设备。数控技术系与罗特艾德的合作是一成功的校企联合办学。

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Xuzhou Rothe Erde Slewing Bearing Co.,Ltd.)是由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集团(ThyssenKrupp) 的德国罗特艾德有限公司(Rothe Erde)和居中国工程机械首位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在华组建的合资公司。公司成立于20xx年5月1日,总投资2800万美元,注册资本1120万美元。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回转支承制造技术,并不断地致力于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采用大量世界先进的数控设备,推行一流的企业生产运作模式,公司近年业绩强劲增长,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内前茅,被业内誉为“皇冠上的美钻”。

多年来,江苏工贸技师学院为罗特艾德有限公司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罗特艾德公司的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校企双方领导在互换意见,深入切磋后正式决定校企联合办学, 20xx年2月与罗特艾德公司初步确定校企合作意向,20xx年进入实质性合作,20xx年2月25日江苏工贸技师学院与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正式签定了“关于建立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协议”。我校与罗特艾德的校企合作是强强联合,双方本着合作、发展、共享、挖掘潜力、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罗特艾德设立“江苏工贸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在江苏工贸技师学院设立罗特艾德冠名班级,开教学培训活动。校企合作着眼于培训和提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着眼于学院学生的现代职业技能、着眼于培养造就与世界先进科技发展相结合及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逐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

订单教育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学校和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和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可顺利就业。订单教育意味着学生未毕业就有了工作岗位。

加快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步伐,学院与罗特艾德公司实施“订单培养”的教育形式,努力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在校 1

学生,能更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提前介入对本企业未来员工的培养教育及各种培训,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新员工在企业的适应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运作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发起建立“罗特艾德班”,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在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数控维修等专业的高技学生中挑选80名左右优秀学生组成。由学校根据罗特艾德公司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该班进行定向培养,包括理论教育,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管理理念的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考核合格后,再送到罗特艾德公司,由罗特艾德公司对该班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指导工作,最终经过实习,考核合格后,再由单位正式录用,实现“定单教育”。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企双方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校企合作的有关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包括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设备支持、实践安排、指导、岗位训练等,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三、合作项目

1、在我院挂牌成立“罗特艾德班”,并做好宣传报道,组织开展现代制造加工的教育培训活动。

2、学院每年根据罗特艾德公司发展状况,组建1-2个冠名教学班级,约50-100名学生,为企业进行定向培养,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在罗特艾德公司就业。

3、学院与企业共同审核教学计划,共同拟定实施性教学大纲和实习项目。

4、在罗特艾德公司设立“江苏工贸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公司安排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并指派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习指导工作。

5、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应有考核,有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成绩,建立完整的实习鉴定表,作为整个实习过程的考核依据。学院参与对学生的实训考核和考试等工作。

6、学院负责教育学生在实习期间,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承担违纪学生的教育和处理的责任。

7、如企业生产需要时可与学院商定,在学院条件许可情况下,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训。

8、企业尽可能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教学设施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提 2

供必要的帮助。

实施方案

根据双方签定的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已成功地举办了三期的罗特艾德电子班,实施安排如下:

一、办班形式

罗特艾德电子班学生由四年制技师学生或三年制高级工学生组成,专业涉及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方向)、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方向)、数控维修专业等,且主要由数控技术系学生组成。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根据学生前几年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择优录用50-100名的学生组建“罗特艾德”,该班在形式上单独设置,统一管理,按学院与罗特艾德公司联合审定的教学计划授课。

二、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联合办班的管理,成立办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有关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加强督学与协调,提供指导。管理包括如下:

1、学生管理。“罗特艾德班”的学生管理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学校侧重于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企业侧重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学院选派懂管理、负责任、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企业选派技术过硬又有较强管理经验的骨干对罗特艾德电子班进行管理。

2、教学管理。“罗特艾德班”的教学管理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学校负责学生在校期间各门课程的考核,包括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技能考核(包括技能鉴定工作);企业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实践教学考核。

3、实习管理。按照学校和罗特艾德公司共同的实习要求进行管理。学校负责将学生送到企业,并定期指派相关教师到企业了解情况看望学生,做好协调工作,并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4、其他管理。其他未尽事宜的管理由学院与罗特艾德公司共同协商拟定方案组织实施。

三、培训目标和方向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

1、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

2、教熟练掌握机加工、数控车床操作、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等课程的有关知识; 3

3、掌握罗特艾德回转支承原理、生产流程、维修知识,具有劳动部专业技能鉴定数控操作工高级工证书;

4、熟悉罗特艾德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

5、通过岗位实习,具备某一方面的实际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6、有一定的职业素质、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上述人员经过考核后将进入罗特艾德公司,并安排进一步的轮岗锻炼,作为生产、维修、管理的后备力量进入企业灰领(或蓝领)人才库。

四、教学安排

1、教学设置——落实专业改革计划

(1)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针对罗特艾德公司的特点学生进行专门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包括专业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的加强,数控专业英语的学习,罗特艾德公司回转支承整个流程过程的认识,企业文化的了解,罗特艾德回转支承的原理,读图和数控设备维修等项目的专门训练。并拓宽修课范围,开设不同方向的电子类专业课程供学生选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增加与专业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能训练,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实行“教师选聘制”。为了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安排上考虑全校范围内进行选聘和竞聘,某些特殊能力的培养若校内缺少师资可外聘和公开招聘。学院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老师去公司学习调研,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更加深入了解公司对学生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需求。20xx年暑假学院已经派送三名老师到罗特艾德公司学习一个月。

(3)培养程序设置。遵循如下程序。德的培养:学做人——学做有理想之人——学做有理想有道德之人;智的培养:掌握基础知识(启蒙)——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开导)——掌握专业知识(入门);体的培养:健康脱俗——健全坚强——俊美潇洒的程序;能的培养学——练——做的程序。在培养时间安排上,不是在“罗特艾德班”成立后才开始进行,而是在学生入学时就进行,依程序分别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进行。

(4)技能训练设置。除了各学期各课程设置相应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外,罗特艾德电子班还专门设置罗特艾德回转支承读图、测绘、数控加工、质量管理等项目的训练。结合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达到数控操作工高级工的水平,开设数控技床电气控制实习、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实习等,最终应获得数控机床维修工高级工证书。

2、课堂教学

4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数控技术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使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以此确定每门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地位及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课程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辅之以第二课堂、学术讲座等方式的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内容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同时,要切实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将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及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掌握本学科新颖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脑,帮助学生总结、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时有声、光、图、动画、影像的同时加入,要比单通道的声音信息和文字信息的刺激强烈得多,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学院注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把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帮助学生更多更快方便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保证教学地顺利实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重视专业能力培养

罗特艾德班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学生除在校学习实践技能外,还到企业实习。罗特艾德公司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对罗特艾德班学生进行授课,安排学生轮流在不同的岗位(如生产制造、设备维护、管理岗位)上顶岗实习,委派专人指导,建立“师父制”,由师父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

20xx年10月至5月第一期罗特艾德班在罗特艾德公司实习。

5

20xx年5月6日-8日,在学院数控技术系陈子银主任和就业处魏玉明主任带领下,数控技术系老师一行6人赴罗特艾德公司为第一期罗特艾德班进行毕业答辩。毕业实习交流答辩会安排在罗特艾德公司实装车间(把课堂搬到车间去)。参加人员有:罗特艾德公司的刘主任、工程部5名技术人员以及我校6位老师,参加学生人数达87人。答辩会由陈子银主任主持,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进行了4个小时,结束时厂方丁主任作了总结发言,对这种形式给予充分肯定。

将答辩现场搬到厦门企业车间是学校前所未有的一次“创举”。这是一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改革创新。

4、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力图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其形式多样化。必修课、选修课的考核按百分制记分,一般将课堂闭卷、开卷的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起来计算总成绩。专业技能训练课可根据其内容确定考核形式。实习由企业对毕业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书面鉴定,成绩根据论文、答辩、技能、表现综合评定。

合作成果

一、罗特艾德冠名班

罗特艾德冠名班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成果之一。罗特艾德公司为我院提供生产图纸、零部件配件及技术资料等,保证学院更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其中零部件作为数控实习练习零件进行加工,报废材料作为焊接练习材料零件图作为数控加工工艺练习和编程练习等,实现了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0xx年6月22日上午,在我院数控技师系会议室隆重举行了“罗特艾德班”揭牌仪式。仪式由孙健身校长主持,,并介绍罗特艾德班的来由,指出罗特艾德班的成立对学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揭开了校企联合办学的里程碑,它的成立扩充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了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提供了便捷途径。罗特艾德班的成立,标志着罗特艾德公司与学校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二、人才培养

教育以人为本,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人非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是经济社会人,我们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市场性、职业性、专业性、竞争性。学校营销化是必然的趋势,人才培养应为双向营销,校企应联手共同打造人力资源。罗特艾德班的订单教育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密切结合,将职业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引入 6

学校;以企业为基地,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和学校及企业互动起来,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校企联合办学,为学院老师提供了更多走出校门的机会,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均有很大帮助。

三、企业需求

现在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总量增加了,但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并不多。企业在招人时面临着非常大的困惑,招实用人才难,招人的成本太高。很多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不差,但知识转化的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用知识。现在很多学校出炉的学生都是半成品,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毛胚子不能用,企业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打磨、培养,才能为企业所用。校企之间的认识差距客观存在,因此能否加强学校和企业的直接对话、直接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订单教育直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定向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努力适应企业需求,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具备成为“灰领”人才的素质和条件,使培养出的学生从半成品向成品转化,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为企业所用,缩短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这既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门槛,学校也成功地解决了面向市场销售人才产品的难题。

通过几年教学实践,与罗特艾德公司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较成功的例子,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完善。

附录

1、罗特艾德实验室揭牌仪式图片资料

2、交流讲座图片资料

3、校企合作协议

7

 

第二篇:“自主探究 合作解疑 拓展创新”经验总结 (上交市)

“自主探究 合作解疑 拓展创新”

课题实验经验总结

为了改变数学课堂中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从20xx年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解疑,拓展创新”的县级实验课题的研究,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转变

(一)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

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了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把红、黄、蓝、白、橙、灰六种太阳帽按顺序发给全校学生。”接着他的帽子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学生,老师就马上告诉你,是什么颜色。学生将信将疑,但跃跃欲试。学生所报的数,我次次猜中,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这时,我告诉大家,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这样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 1

学习。

2.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操作实践中,我不暗示学生操作的方式、途径,仅提出学习目标:“你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说说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吗?”从而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3.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 2

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二)变教师讲述为学生操作

传统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唯恐讲不够;二是华而不实,没有突出以操作为始头的思维活动。凡是几何图形的教学如多边形面积计算、体积的计算等课堂教学中都要达到人人动手,人人操作,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有很大善处。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获得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展开讨论,他们在实践中轻松的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不仅提高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优化。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使学生敢于尝试,善于尝试。

(三)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1.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 3

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实施“七不六让”的教学策略。即“七不”:1、孩子能看懂的,教师不讲;2、孩子能做的,教师不做;3、孩子能说的,教师不说;4、孩子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引导;

5、孩子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6、孩子在讨论中说错了的,教师不急于批评;7、孩子争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六让”:1、问题让孩子提出;2、过程让孩子操作;3、时间让孩子占用;4、方法让孩子归纳;5、知识让孩子获取;6、规律让孩子发现。这样就营造了一个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

2.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问题太难,学生没有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

4

4、合作学习要做到“放”“收”有序

开放的教学组织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大的思维空间,促进思维的发展。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开放的教学不是放开的教学,“动”但不能“乱”,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放”的度,将会出现学生无拘无束、放任自流的现象,因此,开放的教学应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流畅。

(四)变统一模式为发展个性

传统学习的显著特点是:人人都学着毫无差别的数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天天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上演着毫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学生变成一群毫无个性的演员,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现在,改革课堂教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提倡凸现学生个性的多样多元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1.形成学生的个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使学生参与教与学,使他们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为他们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使学生参与教学,对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质量,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2.培养独特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个性,就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 5

维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不同思路的训练,创造机会自我表现。例如,教学乘法简便运算25×32=?时,便诱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而且看哪组的方法最多?学生在这样的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得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小组汇报时想出了10种方法:

(1)25×32=25×4×8(2)25×32=(5×2)×(5×16)

(3)25×32=25×2×16(4)25×32=(5×4)×(5×8)

(5)25×32=25×8×4(6)25×32=(25×4)×(32÷4)

(7)25×32=5×32×5(8)25×32=20×32+5×32

(9)25×32=25×30+25×2(10)25×32=25×40-25×8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探索空间里,不仅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是一个创造者。

二、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教学模式

通过2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教学模式即“自主探究,明确目标;合作解疑,总结规律;练习反馈,拓展创新”。这个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特色,自觉地体现在每位教师的教学中,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以下目标:一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实践中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让学生在拓展创新的联想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

“自主探究 合作解疑 拓展创新”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示意图: 6

自主探究合作解疑拓展创新经验总结上交市

三、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以课题为龙头,以科研为手段,用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改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两年的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优化。

1.教师的主体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在课题研究中,主要采用在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同一学科的教师,联合研究和攻关。这种课题研究的方式本身就大大地提升了教师的自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和相处,树立“我与你”的师生关系新理念。

2.提高了教师的教改和科研能力。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改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反思日常的教学,围绕课题的核心理念,改进和改革教学。教师在教改和科研的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改和科研能力,使一些教师从“教书匠”初步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之,通过这个实验,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7

自主探究合作解疑拓展创新经验总结上交市

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彻底的转变,让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念得到改变,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