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 果 名 称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

成果完成人:______________

成果完成单位:______________

申请等级:______________

申报时间:______________

成果科类:______________

代码:______________

学校网址:______________

渤海大学

20xx年12月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务院决定从19xx年起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当年扩招三十万名大学生。以后几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加招生名额,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总数中,高职在校学生的数量已占大学生半壁江山。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满足了广大考生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课程设臵、单一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实训投入不足等,无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渤海大学高职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状况,确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果研究内容

(一)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

专业设臵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院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我院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坚持动态化,文工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发挥原有财经管理类老牌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工科专业,把专业“做实、做强”。

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

以就业为导向,减少专业设臵数量,集中优势办好重点专业。经过论证我院将原来的29个专业调整为16个,20xx年专业调整结束。同时,对重点专业加强软、硬件环境投入与建设。财经管理类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充分发挥老牌专业优势,将其建成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以点带面,建设品牌专业

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对原有财经管理类专业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专业和试点专业,实现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到目前为止,我院已建成旅游管理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省级试点专业3个,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校级试点专业2个,商务英语、商务文秘、旅游英语院级试点专业3个。

(二)从工作岗位出发,构建“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

从20xx年开始,我院着手全面推进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臵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大课程体系,通过渗透与融合实现对人才的全面打造,构建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三维渗透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1.精要、实用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或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度,压缩课程门数,每个专业集中力量打造5-8门专业核心课程,采取模块化方式进行运作。

⑴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⑵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分为三大类(七小类):基本素质课(含政治课、文化基础课、现代技能课);专业核心课,每个专业确定为5-8门;选修课(含职业方向选择课和任意选修课)。

⑶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行分类教学。根据课程类型,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双元强化式、自学辅导式、强化训练式、精讲实践式。

⑷加强“三级”精品课建设。积极建设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以重点专业为主体,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将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到目前,我院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3门。

2.能力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⑴独立实践教学,构建“双元”体系

将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并列的“双元”体系。按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训内容与形式,每个专业都设计了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

⑵增加实训比重,突出技能培养

学院从20xx年起,不断增加实践学时比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运行”模式,采用“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高职教育本质是“做人+技能+知识”的理念。

⑶增大经费投入,建设实训平台

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五年来,学院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投入资金逾千万元,建设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3个省级实训教学基地;完成了每个专业建设2—3个特色实验(实训)室,省级试点、示范专业建设多个实验(实训)室的建设目标。同时,着力构建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大力拓展综合性、创新性和仿真性实验。建立企业资源综合管理实训室(ERP),购买多个教学软件。目前,我院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已达38个。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在北京、沈阳、大连、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建立了5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3.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的综合素质养成课程体系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门设计了综合素质养成课程体系,并纳入教学系统。综合素质养成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竞争力。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全口径、立体式综合素质养成体系。

⑴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目标

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目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侧重培养学生的人品素质、文化底蕴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从业综合素质。

⑵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实施方案

①养成目标:一个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基点——“文化修养”与“职业技能”。

②基本结构(八大板块):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与组织纪律性;吃苦精神与坚强毅力;历史、社会与科技知识;职业意识、职业常识与职业技能;观察力、分析力、创新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沟通(表达)、合作与管理的能力;学习与发展能力。

③实施方式(七大途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阅读与测试;社团活动;专项训练;顶岗实践;心理调适。

④实施步骤(六个阶段):第一学期——学会做人;第二学期——文化修养;第三学期——技能强化;第四学期——角色转换;第五学期——融入社会;第六学期——迎接挑战。

⑤考核机制,“激励”与“约束”并行:建立学生个人素质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记录卡”,从学生的日常文明素养、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参与情况、课堂表现等多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并装入学生档案;将“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成绩合格方可毕业;学生综合素质成绩与奖学金、评优挂钩;从考核人员构成看,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点评等三个层考核机制。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图1 全方位、渗透式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示意图

(三)突出“四个结合”,树立开放的教育教学观

1.“教与学”结合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的理念。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系统化的由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形式。

(3)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4)建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多渠道的、获取式开放教学体系。打破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方式,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学体系。

2.“学与练”结合

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走进实训室,走进社会教学基地,亲自体验和操作。我院大力改革创新实训形式,确保实训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1)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创造多种实训形式。如: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

(2)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经营、案例分析、情景教学、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

3.“课上课下”结合

课上是学习,课下也是学习。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能力,体味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目前,我院已有各种学生社团、模拟实体公司等30余个,每个社团都配有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每周都邀请学者、企业家到学院讲学,积极开展校企对话交流活动,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校内校外”结合

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从20xx年以来,我院实行“2+1”办学模式,即前两年完成通识课、专业课和校内实践教学的学习,第三年用6—8个月教育实习,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办法。学院在学生实习集中的企业聘请有经验的管理者做为兼职教师,给学生开设职业选修课或讲座;同时学院也派出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交流,这种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也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据统计每年 6

通过实习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实现就业。

(四)实施全员参与管理,建立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一个先进的制度的执行,必然有一个现代的管理模式去运作。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因此,我们提出“全员参与教学管理,人人关心学生成长”的管理理念。为深入贯彻“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成立校外专家咨询委员会,校内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大学生心里咨询室。还专门设立实习与就业办、学生素质办等机构,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责任单位,同时建立教务部、学工办、团委、素质办、实习就业办等协调会制度,保证“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

本成果于20xx年开始应用。经过3年的实践,我院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人才质量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整体上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年来多家企业主动与我院建立长期的用人关系,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xx年就业率82.8%,20xx年就业率上升到92.3%。

(二)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自20xx年以来,我院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5门,校级精品课13门;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省级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成果主要完成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基于本成果申请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5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出版体现本成果改革思想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教材16部。这些成果均以不同形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企业管理》、《营销心理学》等教材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些教材已多次印刷,用量非常大;国家级、省级精品课全部教学资源在网上开放供全国使用,全国十余所院校同行借鉴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经验;我院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成果也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培养优秀师资队伍

近五年来,成果完成人先后获得渤海大学教学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成果完成人还培养、指导了多名青年骨干教师。通过本成果建设,锻炼培养了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促进院校之间交流

本成果完成人先后通过会议、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渠道介绍本成果,得到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近年来先后有辽宁科技大学高职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高职院、渤海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辽东学院等几所省内高职办学单位到我院参观学习和交流。本成果完成人姜德刚、单凤儒教授先后多次被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会等多家机构和单位邀请到全国性大会做发言,对全国的高职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成果也得到广泛的推广。

(五)获得较高社会评价

20xx年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到我院进行专项工作检查时,对我院“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渤海大学高职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效果显著,在省内已处于领先地位”

美程集团培训部经理评价“渤海大学高职学院学生专业基础好,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实践岗位很快被重用”。

由于我院毕业生的优秀表现,北京希尔顿酒店和沈阳凯宾斯基酒店两个世界最著名酒店连续三年录用我院多名学生做员工,并成为我院合作办学单位,签订合作办学的“冠名班”协议,进行订单式培养。20xx年奥运期间我院在北京希尔顿实习的学生为美国代表团服务,受到了美国代表团的充分认可和称赞。

四、成果应用前景

本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取得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普遍推广价值,也为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范例。该项成果在国内同类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

 

第二篇: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XX年12月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结报告)

建筑学专业在学校和教务处的领导下,立足服务广东省地方建设,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和珠三角发展纲要,落实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总体人才培养宗旨和目标,走与地方建设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在培养体系、教学方案的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同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与实践环节组织和开放式的办学,着手进行教改成果实践应用及完善,在此基础上,先后完成各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7项。通过6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同行专家、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的高度评价与认可,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团队

教学并重,教师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基于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方案实施中注重组合校内外的力量资源,完善教学团队,构架以设计课为主的多方向教学组合模式。教学团队成员已开展了较好的前期研究,但每个项目的研究对象、阶段和目标有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为此,通过建立教学团队进行协调统筹,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调整团队成员,将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师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指导,如将历史组、技术组、材料组、理论组和美学组等进行交叉融合,将建筑和城规方向互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低碳节能和城市环境的理念。同时,在课程的关联方面也拓展相关教师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贴近实际问题,寻找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系统的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不仅如此,我们聘请一些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称建筑师,引入到教学团队,参与教学过程,与校内教师知识形成互补,特别是结合实际项目,直接传授实践知识。

二、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教育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建筑教育的深入反思,学院派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图面表现能力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亦呈现出过于模式化、教条化和单一化的局限性,在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当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存在不足。

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康认为,“人类的精神--创造精神不断地再生于追求新的领悟的人身上,伟大的建筑开始于对不可计量的领悟”。对建筑的领悟(感知/理解)能力和空间表达能力,作为建筑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筑教育不再仅是单向的“教”,更是一种启发思维、注重交流、潜移默化的“悟”性提升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专业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和重点,在加强扎实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建筑想象力、设计创新能力和空间表达能力。

一方面,我们倡导面向城市生活的建筑学习。教学课题尽可能紧密结合真实场地和任务来进行,让学生在面向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建筑知识与技能,尤其重视设计课程教学中前期阶段的多元化启发式训练,要求学生多用眼看以增加原始积累、多动手练以增加比例和尺度感、多用嘴讲以促进交流共鸣、多动脑想以增强空间感受和对建筑本质的理解(“四多”原则),系统详实地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充分讨论和提炼总结,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广州所具有的丰富素材,选择多个相关实例进行比较学习。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看似费工费时的扎实基础教育一旦围绕“悟”性培养并注重过程训练,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教学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从2008年起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建立起长期的教学交流,通过每年举办联合工作坊和教师培训课程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逐步结合到教学中,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教学团队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入。

我们曾将建筑人才的“悟”性培养比喻为“酿酒”,学校好比一个“酒窖”,陈年老酒要经历充分的浸润作用才能芳香四溢,回味无穷。为此,我们结合所在城市特色打造“酒窖”,为培养“悟”性人才提供开放的平台。

三、确立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特点是通过一系列不同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任务的类型及规模将对教学产生直接和关键的影响。为此,我们通过“过程化”系统整体的教学主线,建立年级间循序渐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教学大纲、选题和相关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等方面始终贯彻“系统整体”这一指导思想,从一年级入门教育到二、三年级的基础性教育,再到四、五年级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动态、渐进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对不同背景、规模和类型建筑的多方位接触,对当前社会需求和建筑创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1)一至三年级的基础性教育

一年级的入门教育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建筑认知体验的训练,在引导学生建立专业兴趣和空间概念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阅读建筑、理解建筑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工程制图、构成训练、徒手画和渲染等相关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为后续的设计与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三年级的教学,则主要通过在建筑规模、场地条件和功能复杂的程度等方面循序渐进的设计题目,如:从小住宅、餐厅、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到规模较大、功能更综合的商场、旅馆和科技馆等,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前期调研,如:场地分析、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并熟悉各建筑类型的功能特点,掌握正确处理功能与形式、平面与体型、个体与环境等关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方案分析和构思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空间组织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2)四、五年级创新设计能力的深化和拓宽

四、五年级为创新设计能力的深化和拓宽阶段。

一方面,这一阶段通过演艺中心和体育馆的设计,以及对城市规划原理和规划设计方法、建筑法规和技术知识等的进一步学习,建立起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有机联系,不断深化和拓展设计能力。

另一方面,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面向社会需求的设计院实习和服务地方的建筑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知识经验相互渗透融会,进一步培养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四、服务地方的实践创新教育

建筑学专业实践性强,其人才培养不仅要有“悟”性思维,还要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为此,只有在设计选题和内容等方面立足于地方特色,开展多元、开放的实践教育,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创新人才。在近年的教学探索中,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1、体现城乡时代特色

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题目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在设计课题的选择上,特别注意与城市建设热点相结合,近几年的课题主要包括:(1)新颖的公共建筑类型。如:以广州近年建设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歌剧院、科技馆和少年宫等一批引人注目的建筑为切入点,选定相关类型的设计场地和任务,并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如演艺中心、顺德体育公园、江门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等,引入生态观念、并学习解决人车流线、大跨度结构及其选型等技术问题。

(2)解决城市实际问题的城市设计项目。近年来旧城更新、工业遗址保护

与再利用等课题,都是专业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培养学生实地调研、理解城市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城市设计项目,如:珠江后航道两岸近代洋行码头仓库历史遗迹保护与利用,广州近代铁路历史遗迹保护,洋行码头艺术创意综合区城市设计等,在保护城市历史遗迹和记忆,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等方面给予充分训练,培养学生城市与建筑的整体观念。这些课题具有真实的场地、明确的要求,使设计更具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设计热情。

(3)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建筑设计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建筑技术和材料知识等方面,通过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直接聘请设计院专家开设亚热带建筑、建筑节能、结构选型、设备、构造、消防和建筑法规等专题讲座,并结合现场调研与讨论,形成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开放教学模式,将枯燥抽象的概念转换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对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突破。同时,这一技术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也改变了学生过去多注重建筑形态设计,而对相关技术知识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建筑设计与技术脱节的现象。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已能恰当处理个体与环境、艺术与技术、功能与造型的关系,设计能力得以深化和拓展,缩短了从学校到走向社会的适应过程。

2、体现城乡文化特色

创新思维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水平的建筑创作往往离不开其地域文化背景。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并不是否定过去,文明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保存,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始终与人类文明连结在一起,才能使人类社会与文明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岭南地方特色的亚热带城市。作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基地,其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开放坦诚,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目前广州正大力建设文化型城市,许多教师参与“广州旧城更新与复兴”的科研课题,如:西关民俗风情区城市设计、广州荔湾区旧城改造项目等,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此外,“粤北古村落普查”、“粤北传统民居形态研究”和韶关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项目,亦提供了师生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良好契机。学生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深入了解韶关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貌和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学会对村落及其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综合评价评估和审慎规划,建立起多层次、多样化的保护框架以适应不同的保护对象的能力。

这种真实课题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体的建筑观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在面对复杂的城乡环境时具备从现状调研、资料分析、抓住重点直至突破创新完成设计的能力,对今后更好地投身地方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形式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广州拥有多个建筑院校的特色,加强院校间的教学互动、科研合作,互动促进。通过联合举办学生竞赛、作业观摩展示等活动,建立起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途径多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联合开展的学生快速设计竞赛、举办“FRONTOP筑觉”杯广东省大学生设计竞赛等,都是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形式。特别是通过开展“广州地区三校大学生快速建筑设计竞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练习和总结,使得快速设计能力得到“螺旋式”甚至“跳跃式”提高,受到各校师生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同时,通过这种巡回式的校际竞赛,进一步促进了各校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形成了本地区良好的开放互动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较快,在参加国际、国内和省级竞赛中多次获奖,成果显著。

六、成绩斐然,典型成果介绍

这些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业内和地方实践单位的好评,成绩斐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形态适应性研究”、“韶关地区传统民居测绘及村落形态研究”、“粤北地区村镇风貌景观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开展52个“古村落历史文化普查和保护规划研究”工作,完成16个“岭南新民居设计方案”和《韶关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指导手册和方案图集》的编制工作等。特别是参与韶关仁化石塘古村历史文化保护研究项目,不仅在推动石塘古村保护和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等方面得到评审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肯定,同时,“韶关石塘古村落保护设计研究”获得2010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选与观摩优秀奖”;此外:在对粤北韶关地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素材并加以现代转化,参加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两个新民居方案分获三等奖、优秀奖。

通过结合地方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不仅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绩,同时,也不断提高了科研水平,壮大了教学科研队伍,促进了学科建设,扩大了学校影响。

七、结语

在这些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贯彻到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结合工作室的3+2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前3年,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随后的2年专业教育中,则围绕教师工作室展开突出实践的综合性专业教育。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