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

十年磨剑试锋芒 今朝转身现完美

——课改工作总结

日月如梭,转瞬课程改革时日已近十年,回顾这搏击风雨的十年历程,是新理念扎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十年,是广大教师开拓创新的十年,是孩子们终生受益的十年,是师生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的十年,是教学园地旧貌换新颜的十年。

十年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沐浴下,历经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与拼搏,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在扎实而有序地拓展开来。在课程改革这片沃土上,我们播撒下了粒粒课改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课改的沃土中,并逐渐破土显露出勃勃生机,继而成长为一颗颗亭亭玉立的禾苗展示于众人面前。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的劳作,换得了课改实验的收获期。为此我们感到欣喜、欣慰,但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着眼于秋的收获。为了那灿烂花枝的绽放,为了那秋实的丰硕,我们先将对十年课改做一回顾,以利再战。

一、咬定课改理念永不松——认识的转变

课改理念锁定了课程改革实验的方向,并为其指明了图景,提供了方式和方法,因此在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把学习、理解、贯彻和实施这一理念作为课改的重中之重,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深植这一理念,勿有稍纵疏忽,为课改实验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课改伊始,我校从领导到教师,深入学习了课改新理念,对它在当今教育教学中的突显地位和重要意义做了纵深上的挖掘。至此,形成了上下的统一认识,做到了人心思进,人心思改,人心思创,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是众志所向,奉全校之力,为原本不想为之为,做触之陌生之做的课改实验中。鲁迅先生说过:“原本这世上并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课改实验的实践真切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是越走越宽广。忆当初被束缚住手脚的、我们这些应试于教的忠实信徒们或在其中各领风骚十数年的高手们,当双脚刚踏入实验这片崭新的园地还真是有点手脚找不到要放的位臵。但是教育的未来、孩子们的未来在昭示我们,我们的天地良心和责任在召唤我们,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只有进才是出路,只有创才有生门。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我们实验给予的最好启示,于是一场本着实践理念的课改实践就在摸索和闯荡的背景下轰然推进开来。挖掘学生生活,引入孩子已有经验的举措坦荡荡的步入课堂,显示出了课堂教学的活脱;多元多样的评价,引来了学生源头活水、派生出了课堂教学的欣然生机;重过程、轻结论的探讨与实践,促生了孩子们对知识形成的切身体验,求知、求法、求得了孩子们主动活泼的健康发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

的信息传递中创下了探究式的合作空间,人际融洽、亲密无间和谐氛围托出了知识构建的崭新平台;主动参与、人人开口、各个动手,想象和创造的枝蔓爬上孩子们的心头……我们要做得太多太多,我们好去的实践和精力同样是太多太多,但我们无悔无怨,因为我们深明烙饼是不会从天而降下的这句话的内涵。在全体员工集思广益、区测群里的血,课改的曙光在我校闪现成果初现端倪;课改丰满了教师的羽翼,让学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二、课堂不再是独角戏——行为的转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之上。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如果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就难以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用所学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取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之,必然对被动接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方法,是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引导下,刻意营造宽松的民主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在动态中探索求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一种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言论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被调动起自觉掌握知识的积极性。讨论的过程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既节省了时间,又因为传授的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乐于接受,因而提高课堂效果。

“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质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其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求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是包含于讨论和启发过程中的。

1、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新课改中定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 2

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习”与“运用”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课改中教师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当是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学生参与课堂兴趣更为广泛,他们更加注重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更注重学习对社会的贡献。

3、评价方式的转变

课改实践中我校彻底改变评价方式,改变原来单一试卷形式的评价方式,要“多表扬少批评”。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也有答对机会,学生每答对一次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温和、热情、多赞扬的方法对待学生,很少批评、指责、挖苦、否定、杜绝“你太笨”、“弱智”等忌语,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正如心理学家盖滋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考试也是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凡是做教师的都知道,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盼考试,希望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都 3

能显示他们的成绩,以致取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称赞,以至家长的奖励等;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就怕考试,不希望考试,因为怕考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乃至家长的训斥。教师要利用考试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考试包括形成性测试,章节测试,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同一班级的学生所考的试题可以不一样,通过不同层次的不同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能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去,对考试中反映出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信息化思维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尤其是电子白板,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100%会用电子白板教学,100%会自己制作教学课件,95%会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声光电的完美结合,尤其是数学课中使用各种仪器,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用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改变了“一块黑板两只粉笔”的历史,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高效愉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5、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

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

(1)开展竞赛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臵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适时开展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自读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结合课后练习,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将学生分成两组,互相提问质疑,鼓励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归纳出结果,最后评出优胜者。在讲授完七年 4

上册第三单元时,有意识地引入《诗经》中关于《春》的诗文,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名家关于春的描写,激发学生们的情趣。学生常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积极有益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印象深,知识掌握牢。

(2)创设情境引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故事发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节,都城东京城中,城内月光如水,月亮洁白晶莹,到处是欢声笑语,苏轼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图片,接着用《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布臵好预习,事半功倍。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提出这节课的预习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预习要做到会正确书写字词、了解作家作品、课文的段落、主题等方面。如在讲授《数怎么不够了》时,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臵,学习前臵和问题前臵,学生们已经独立自主地把知识学会了,再经教师的点拨,学生们就把本课吃透了。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加强复习,我校学生真正做到了减负不减质,真正做到了轻松愉快学习。

6、特色教学的开展——校本课程带来的快乐

我校是传统体育、艺术强校。结合学校实际特点,我校开发了体育特色校本课程。竹竿舞、板羽球、乒乓球、轮滑、空竹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们的体育课发生了根本变化;摄影、国画小组更是拓展了美术课的外延。各种兴趣小组、演讲活动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喜爱这些活动,积极参与,实现自我。

三、把雪球滚圆做大——信念的坚定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在伊始,我们就有心理上的准备,只是苦于没有前鉴,所以探索的路明朗化不高。可以说在课改第一年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只是处于人自卫战,班自卫战阶段居多,这种孤单深入的战法,可想而知,其收效决不会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在第二年,我校提出了滚雪球战术,一是把参加实验的人组织起来形成年级组自卫战,这样教学信息反馈量加大,促进了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与 5

此同时学校做了与其相适应的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课程改革意识,这样就把往常的教师单打独斗的现象为之一扫,便个体智慧为集体智慧,以便资源做到共享,从而使雪球第一次滚大。雪球的第二次变大是在我校的教学管理改革之后,由于课改的紧迫需求,把课堂做大已经是火在眉睫之势,课堂非前展与后延不可,才能求得孩子们的真切发展。

为了上好课,孩子们要有感受,这很可能要让他们看、要他们做、促他们想、启他们思,这就需要课堂前移,为了促成孩子们对知识的用和通,就有必要有课堂教学的续,以使他们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有务实的课改,就出笼务实的教学管理。据此,我校在教学管理上,一改昔日的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解除了身上的桎梏,让教师放胆在教学的天地间遨游,以此发展了教师,塑就了全新的学童形象。

四、捧掬春泥更护花——喜人的成果

十年的课改漫步,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以使广大教师得以发展。一曲有声有色的交响曲,已在我校奏响。十年的摸索与探讨,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有了一定的作为,终使课改有条不紊的步步推向深入,发展于纵深,这一切当归功于学校工作的远视与科学管理。

课改初始,我校便清楚地认识到经验的积累和对过程的反复在课改进程中的重复作用。为此我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进程的同时便着手于对课改档案的管理,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建起成长记录袋。其中载入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全部进步过程,为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以激励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并为做好经验总结和过程反思提供依据。进而作为一种对课改起到推进作用的助推器。而新路的开辟,就是一种创新的诞生。袋的产生,留下每个人的成长足迹,而这足迹间浸透的是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是诱发、是激励,是人生的写成,是与理念的共鸣,是师生发展的印证,一袋袋磁石般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述说着人们的心声,花儿在课改的沃土上现蕾、绽放。在春风中点头摇曳,仿佛是在点头向为他们捧掬春泥护花的人致谢,是一个小小的举措,引得了课改的钟情万种。

1、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传授的课程感兴趣。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 6

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以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2、辍学率明显降低。由于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课间充满了乐趣,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升,他们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空间,更加乐于学习,更加热爱学校。十年来,我校的辍学率一直在规定线下,完成了控辍保学目标。

3、喜人的成绩。

“事实对课改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回应,思变引发了教学的质变是对我校咬定理念永不松决策的最好说明。”学校全体员工深有感触地道出发自内心的心声。初战皆捷,把新理念深深的植入了课改园田的沃土之中,使他如种子般牢牢的在其间植根,为课改这株校园禾苗的长成铺就了坚实的基础。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一种课改势在必行的势头跃然于校园,诸多教师的建树可以为此提供佐论。教师自发写出的反思、心得体会300余篇,在区市级刊物发表二十余篇,获市二、三等奖百余篇。国家级论文4篇,教师做区市示范课5节,省级评优课活动中一等奖3人次,国家级优秀课例3人次,学生各类奖项达百余次。学校获得省控辍保学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成绩是对以往的肯定,但它也可作为是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量度,在此面前,太平庄人并没有驻足去回首那漫漫的寻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横直在前头的漫漫长途。

十年课改,我校上下合力,心想一处,力使一向,在陌生的路上摸过一程又一程,正披荆斩棘努力向前。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去。

7

 

第二篇:xx年学校工作总结1.5

三、教学工作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了了解和掌握新调入、新分配以及新调整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这些教师课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从4月对新调入的教师和新分配的教师安排了汇报课教学工作,由校委会成员和县、区级骨干教师组成的评课小组,对本年度新调入和新分配以及调整了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的评估,这次评估一个方面是为了了解新调入教师的课题教学情况,另一个方面是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评价指导,以便使他们更快地得到成长和提高。跟上学校整体教学工作步伐。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们还采取多轮听课的形式,集中精力进行帮扶,通过将近一个月的听课指导活动,这些教师对怎样驾驭课题,怎样处理教材,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怎样才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多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们针对有个别教师由于师资的不足,从语文学科转到数学学科或者从数学学科转到语文学科的教学。还组织对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评价指导。使他们也很快进入了角色,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教研组工作效率

本学期,学校对教研组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各年级语文、数学学科教研组,并修改完善了学科组考核细则,将学科组的发展责任分摊到了每个组员的身上,这是学校在内部教学管理体质改革中的一次有效尝试,通过一学期来的运转,各年级学科组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学常规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期末学校又专门组织对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课标考试及各学科组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和竞赛活动情况;师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种业务技能竞赛获奖情况;组内教师教育内文中发表或获奖情况;学期末年级各班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提升情况等。通过考

核,将学科组集体利益和组内教师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学科组集体的荣辱牵扯到每一个老师的切身利益,并提升各学科组每个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进而推动学科组的建设。

3、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1)教师钢笔字比赛

10月x日全校共有71名教师在多功能大厅参加由教务处、工会和妇委会共同举办的钢笔字比赛。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写好钢笔字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校将教师基本功训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次比赛是红寺堡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活动,比赛采取定时定内容的方式进行,要求参赛教师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完成一首古诗的书写,书写内容为七言律诗。比赛现场,教师同台竞技,竞赛气氛紧张热烈。最后,共有15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教师基本功在相互比赛中得到了交流、学习和提高。墨香飘遍整个校园,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内传承。

(2)优质课竞赛

10月x日至21日,教务处组织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以及体育、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本次评选活动采取层层选拔推荐的方式,共有语文、数学和英语、体育和美术五个学科的共16位教师参加了竞赛。此次评选活动覆盖面广,参加教师年龄结构平均。教师课堂教学准备充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合理;课堂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通过半个月的竞赛,有王花等五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石玉琴、尤萍燕等10位老师获得了2等奖。

(3)综合知识竞赛

12月x日,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三到六年级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知识竞赛活动,各班都推荐了5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活动,阅卷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最后将竞赛结果在全校进行了公示。比

赛结果按年级进行评奖,每个年级各评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竞赛活动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4)各年级学科组活动

本学期,除了教务处牵头统一组织的这些大型的竞赛活动以外,年级学科组也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年级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二年级语文组从六个班各选出了几名选手,开展了看图写话比赛,学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充分展示了我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显著成果;四年级语文组开展的以“让时光记录成长,用激情书写人生”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为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搭建了一个平台,激发了学生说普通话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该组开展的作文竞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四年级和五年级数学组开展的数学知识竞赛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英语组也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英语书写比赛,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规范书写的认识。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10月x日上午,学校利用早操时间,在学校篮球场举行盛大的了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仪式, 骨干教师代表和被帮扶教师代表也做了表态发言,双方还现场签订了帮扶协议书,规定帮扶期限为一年,帮扶期间,骨干教师要对被帮扶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业务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力争在期满双方都能得到成长,使帮扶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还将帮扶工作纳入骨干教师考核范围,让帮扶工作有效开展,绝不搞形式,走过场。

5、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区、市和红寺堡区举办的各种征文和竞赛活动。一学期以来,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和教研故事、教学案例,积极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各学科赛课活动,并且有多篇论文、教研故事和录像课获国家级、区、市级奖励,为开发区建区十周年和红寺堡区设立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我校杨芳、李红、吴慧玲老师在区教研室组织的“我的教研故事”网络评选中全部获得二等奖,李红老师撰写的论文《我在班级创新管理中的几点体会》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论文评选一等奖,李红和李如峰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乘远程教育之东风,送美育进语文课堂》发表于《小龙人》教研版20xx总第11期,李红老师的《飞回吧,我的鸽子》发表于《吴忠教育》第二期;年波、于娟老师自制的教具参加市级评比获得了二等奖;王国强、马长青老师的信息技术录像课分获区级信息技术优质课网络评选一、三等奖,张晓玲、张潇励老师的音乐美术论文获自治区音乐、美术学会论文网络评选二、三等奖,张晓玲老师的音乐论文还获市级音乐论文评选一等奖。另外,罗建权、丁晓梅、张晓霞、马芸老师的录像课教学也分别获吴忠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二、三等奖,她们二人的录像课都获红寺堡区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张潇励老师获红寺堡区论文网络评选一等奖;万瑞妮、张海丰老师的录像课获开发区优质课评选二、三等奖。

我校本年度也获得自治区级“教研先进集体和“吴忠市名校”的荣誉称号。

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今年秋季,我校争取教育厅项目新建了750平方米的框架式教学楼,新增标准教室6间 、办公室3间,缓解了历年来大班额的压力;新建了250米标准化操场;争取50台液晶显示屏电脑,安装一间学生计算机教室;为了使教师网上备课、查阅资料更加方便,给每个年级组配备了计算机;购置了一台一体机和复印机、刻字机,为学校的

教育教学提供了方便。通过对各项硬件的不断完善,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增添实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