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之举 ----实施《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

一.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整体数理文化素质偏低。据统计,入学的学生,其高考数学成绩优秀率为零,及格率不足30%,即70%以上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的学习能力较差。另外,大批的学生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数学基础就更差了。同时,因为所有的专业招生都是“文理兼收”,所以,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非常大。据调查,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没有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正常完成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大片“红灯”而无可奈何,而学生在消极被动地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与日俱增。这是摆在每一个高职院校面前的难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必须得到改变。为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并不断地进行一些改革,比如:精简教学内容;加强课堂练习;采用案例教学法等等。但是,试验下来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逐渐悟到了一点,那就是:只是停留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改革是完全不够的,必须从教学理念这个根本问题入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 对教育理念的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

1

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传统的考核理念是:“分数”;传统的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课堂上“被动的听”。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框架下进行的,这就难怪取不到突破性的进展。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了解行业发展、熟悉生产过程和有知识、发展型的能说会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必须要实现如下转变: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学科中心”转向首先关注学生的职业一般能力的培养;从被动学习数学转向在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建构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理念应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对他们各自有用的数学知识。归纳起来就是:教育理念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学模式要从“知识教育”向“能说会做”转变;

教学方法要从“灌输式”向“讨论研究式”转变;

考核理念要从“分数”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

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从“被动的听”向“主动的做”转变。

教学理念的转变使紧锁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只要围绕着一个字:“做”,做足、做好文章,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常规的数学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完成作业、平时测验、复习、期末考试组成。长期以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教学的规律,从来没有对它产生过丝毫的怀疑,更谈不上有什么突破、改变和创新。我们认为这个传统的教学过程模式,在“应试”教育理念下,

2

是完全有效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但是,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它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了,依靠它是不可能完成“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它缺少了一个根本的环节:“做”。

三. 一个创新之举

经过大量的学习、分析、研讨,我们决定突破传统的框框,在常规的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新的教学环节:《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并且自20xx年9月起,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管理系、应用技术系09、10、11级部分专业的十二个班级,正式试点实施《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新之举,正合了 “秤砣虽小压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基本扭转了高等数学教学的被动局面。

四.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

1.作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管理系、应用技术系一年级新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新的教学环节《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 一般从第九周~第十五周,规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同学必须参加,三个人一组合作完成《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任务.

2. 建立《数学实践与应用》题库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结合专业的情况,我们收集并编写了一些起点比较低、与各个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形成了近百道题的《数学实践与应用》题库. 题目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微积分、微分方程、统计学、概率论、线性规划、决策论、库存

3

论等不同的学科。各个课题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从中自主进行选择(各组完成不同的课题)。

3.各课题组完成《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任务

完成《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任务不占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同学们在课外时间,充分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各种方便条件(图书馆、资料室、网络、计算机等)、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或是找参考书、翻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在一定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独立地建立数学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集体的努力,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认真努力地完成课题任务。最后,按照课题的具体要求,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分析解题的详细过程、结论、联想、拓展、体会等汇总成一篇数学应用文章。

4.总结、考评。

各课题组的组长负责填写《数学实践与应用》总结报告和《数学实践与应用》考核表,与数学应用文章一起装订好提交给老师作为考核的依据。教师按照完成情况、科学性与系统性、广度与深度、创新与思考、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出评语。最后以30%的比例计入高等数学课程总评分。

5. 《数学实践与应用》报告会

各班级挑选3~5个组进行课题专题报告,要求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完成课题的成果以及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作出专题报告,供大家学习和分享。

4

五.《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内涵分析

1.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使教学环节的安排更为科学合理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更加符合上海市教育规划纲要中“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加有利于贯彻“以做定教、做学结合和以做为主”的职业教育原则;更加有利于培养了解行业发展、熟悉生产过程和有知识、发展型的能说会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数学考核理念的转变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连带引起了考核理念的改变。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主要形式是期末的笔试(占70%),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例题的变形,是单纯的数学题。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在于:一是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差异;二是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地背习题、记公式的习惯,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由于高职学生整体数学基础较差,这种考试形式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大片“红灯”而无可奈何,使学生在消极被动地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与日俱增。

考虑到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数学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将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分为常规、测试和应用三大模块。

5

常规模块(占20%)包括上课出勤、质疑问答、作业完成等,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

测试模块(占50%)包括期中考试(占10%)和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核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按传统的笔试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主要是平时学习中常见的基础题、能力题和应用题,难度中等。

应用模块(占30%)是改革后的创新形式,以数学课题、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进行。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的考核方法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勤于应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数学观.

数学和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直接地相互作用着,数学科学进一步渗透到一切领域;同时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中的所有课题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和日常生活之中,在《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火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数学观

4.《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功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 应用能力,这不仅包括计算、推理、空间想象,还包括辨明关系、形式转化、驾驭计算工具、查阅文献、能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分析和交流等等. 而《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恰恰包含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等诸多因素和作用.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完全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通过小组同学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好是一个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和用的统一.

5.《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益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学习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正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它不仅仅是给学生扩充数学课外知识,也不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自学或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6.《数学实践与应用》报告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

《数学实践与应用》报告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形式,它营造了 一片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在报告会上各课题组的同学把他们经过努力

7

学习、刻苦钻研、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知识、课题的成果以及深刻的体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做了充分的展示。在此同时,其他同学也分享了他们的成果和喜悦。更为重要的是它营造了一片学习、讨论、研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将为同学们的成长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六. 实施《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主要收获

1.增强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

《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面对一个实际问题,小组同学就要思考能否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它?如果不能,那么能否自己去找参考书、其它资料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或是发挥团队的力量;或是请教老师进行启发引导,最后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勇敢迎接挑战的精神、品质和毅力就得到了培养,而这一切常规的教学是难以做到的.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学而能用的愉快和喜悦,以及学而后知不足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

2.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增长了才干. 《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包含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等诸多因素和作用.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完全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通过小组同学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完成《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过程中,学生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探索发现、使用各种工具和数学求解结合起来,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微科研”的体验,从而达到了学习数学、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目的.

8

3.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不少还是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知识,需要学生翻阅参考书去自学.学生们十分努力,充分发挥了潜能,按时完成了课题,不少小组写出的数学应用文章还具有一定的水平.正好是一个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4.基本扭转了高等数学教学的被动局面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高等数学教学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扭转。表现在:

1) 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害怕、恐惧、抵触数学逐步转变到开始产生一定的兴趣,部分学生正在蕴酿组建“数学建模”协会,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

2) 学生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课堂教学的秩序也有了明显的好转。以前上课时睡觉、玩手机、听音乐、聊天、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现在课堂教学的秩序基本正常,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认真的听讲,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认真记好听课笔记,学风正在不断地好转。

3) 学生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高等数学课程的不及格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红灯一大片”的现

9

象已经不复存在。

从全院来看:以前高等数学课程不及格率经常在50%左右,这两年来不及格率大大降低保持在33%左右。从对比的角度来看:未实施《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班级,平均不及格率为36.99%;而实施《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班级,平均不及格率为23.56%。

经过这几年《数学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我们将继续努力、踏实地投入到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去,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能说会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1. 高等数学成绩分析表

2. 《数学实践与应用》课题总结、考核资料

3. 《数学实践与应用》题库目录

4. 学生小论文选编

5. 学生对《数学实践与应用》环节的反馈意见选编

6. 《数学实践与应用》报告会资料P.P.T选编

7. 专家对本项目的评价意见

高等数学教改项目组

20xx年6月 8日

10

 

第二篇: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XX年12月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结报告)

建筑学专业在学校和教务处的领导下,立足服务广东省地方建设,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和珠三角发展纲要,落实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总体人才培养宗旨和目标,走与地方建设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在培养体系、教学方案的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同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与实践环节组织和开放式的办学,着手进行教改成果实践应用及完善,在此基础上,先后完成各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7项。通过6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同行专家、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的高度评价与认可,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团队

教学并重,教师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基于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方案实施中注重组合校内外的力量资源,完善教学团队,构架以设计课为主的多方向教学组合模式。教学团队成员已开展了较好的前期研究,但每个项目的研究对象、阶段和目标有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为此,通过建立教学团队进行协调统筹,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调整团队成员,将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师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指导,如将历史组、技术组、材料组、理论组和美学组等进行交叉融合,将建筑和城规方向互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低碳节能和城市环境的理念。同时,在课程的关联方面也拓展相关教师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贴近实际问题,寻找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系统的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不仅如此,我们聘请一些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称建筑师,引入到教学团队,参与教学过程,与校内教师知识形成互补,特别是结合实际项目,直接传授实践知识。

二、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教育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建筑教育的深入反思,学院派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图面表现能力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亦呈现出过于模式化、教条化和单一化的局限性,在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当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存在不足。

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康认为,“人类的精神--创造精神不断地再生于追求新的领悟的人身上,伟大的建筑开始于对不可计量的领悟”。对建筑的领悟(感知/理解)能力和空间表达能力,作为建筑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筑教育不再仅是单向的“教”,更是一种启发思维、注重交流、潜移默化的“悟”性提升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专业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和重点,在加强扎实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建筑想象力、设计创新能力和空间表达能力。

一方面,我们倡导面向城市生活的建筑学习。教学课题尽可能紧密结合真实场地和任务来进行,让学生在面向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建筑知识与技能,尤其重视设计课程教学中前期阶段的多元化启发式训练,要求学生多用眼看以增加原始积累、多动手练以增加比例和尺度感、多用嘴讲以促进交流共鸣、多动脑想以增强空间感受和对建筑本质的理解(“四多”原则),系统详实地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充分讨论和提炼总结,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广州所具有的丰富素材,选择多个相关实例进行比较学习。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看似费工费时的扎实基础教育一旦围绕“悟”性培养并注重过程训练,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教学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从2008年起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建立起长期的教学交流,通过每年举办联合工作坊和教师培训课程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逐步结合到教学中,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教学团队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入。

我们曾将建筑人才的“悟”性培养比喻为“酿酒”,学校好比一个“酒窖”,陈年老酒要经历充分的浸润作用才能芳香四溢,回味无穷。为此,我们结合所在城市特色打造“酒窖”,为培养“悟”性人才提供开放的平台。

三、确立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特点是通过一系列不同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任务的类型及规模将对教学产生直接和关键的影响。为此,我们通过“过程化”系统整体的教学主线,建立年级间循序渐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教学大纲、选题和相关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等方面始终贯彻“系统整体”这一指导思想,从一年级入门教育到二、三年级的基础性教育,再到四、五年级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动态、渐进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对不同背景、规模和类型建筑的多方位接触,对当前社会需求和建筑创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1)一至三年级的基础性教育

一年级的入门教育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建筑认知体验的训练,在引导学生建立专业兴趣和空间概念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阅读建筑、理解建筑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工程制图、构成训练、徒手画和渲染等相关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为后续的设计与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三年级的教学,则主要通过在建筑规模、场地条件和功能复杂的程度等方面循序渐进的设计题目,如:从小住宅、餐厅、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到规模较大、功能更综合的商场、旅馆和科技馆等,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前期调研,如:场地分析、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并熟悉各建筑类型的功能特点,掌握正确处理功能与形式、平面与体型、个体与环境等关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方案分析和构思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空间组织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2)四、五年级创新设计能力的深化和拓宽

四、五年级为创新设计能力的深化和拓宽阶段。

一方面,这一阶段通过演艺中心和体育馆的设计,以及对城市规划原理和规划设计方法、建筑法规和技术知识等的进一步学习,建立起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有机联系,不断深化和拓展设计能力。

另一方面,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面向社会需求的设计院实习和服务地方的建筑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知识经验相互渗透融会,进一步培养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四、服务地方的实践创新教育

建筑学专业实践性强,其人才培养不仅要有“悟”性思维,还要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为此,只有在设计选题和内容等方面立足于地方特色,开展多元、开放的实践教育,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创新人才。在近年的教学探索中,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1、体现城乡时代特色

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题目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在设计课题的选择上,特别注意与城市建设热点相结合,近几年的课题主要包括:(1)新颖的公共建筑类型。如:以广州近年建设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歌剧院、科技馆和少年宫等一批引人注目的建筑为切入点,选定相关类型的设计场地和任务,并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如演艺中心、顺德体育公园、江门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等,引入生态观念、并学习解决人车流线、大跨度结构及其选型等技术问题。

(2)解决城市实际问题的城市设计项目。近年来旧城更新、工业遗址保护

与再利用等课题,都是专业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培养学生实地调研、理解城市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城市设计项目,如:珠江后航道两岸近代洋行码头仓库历史遗迹保护与利用,广州近代铁路历史遗迹保护,洋行码头艺术创意综合区城市设计等,在保护城市历史遗迹和记忆,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等方面给予充分训练,培养学生城市与建筑的整体观念。这些课题具有真实的场地、明确的要求,使设计更具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设计热情。

(3)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建筑设计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建筑技术和材料知识等方面,通过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直接聘请设计院专家开设亚热带建筑、建筑节能、结构选型、设备、构造、消防和建筑法规等专题讲座,并结合现场调研与讨论,形成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开放教学模式,将枯燥抽象的概念转换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对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突破。同时,这一技术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也改变了学生过去多注重建筑形态设计,而对相关技术知识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建筑设计与技术脱节的现象。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已能恰当处理个体与环境、艺术与技术、功能与造型的关系,设计能力得以深化和拓展,缩短了从学校到走向社会的适应过程。

2、体现城乡文化特色

创新思维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水平的建筑创作往往离不开其地域文化背景。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并不是否定过去,文明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保存,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始终与人类文明连结在一起,才能使人类社会与文明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岭南地方特色的亚热带城市。作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基地,其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开放坦诚,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目前广州正大力建设文化型城市,许多教师参与“广州旧城更新与复兴”的科研课题,如:西关民俗风情区城市设计、广州荔湾区旧城改造项目等,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此外,“粤北古村落普查”、“粤北传统民居形态研究”和韶关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项目,亦提供了师生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良好契机。学生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深入了解韶关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貌和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学会对村落及其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综合评价评估和审慎规划,建立起多层次、多样化的保护框架以适应不同的保护对象的能力。

这种真实课题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体的建筑观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在面对复杂的城乡环境时具备从现状调研、资料分析、抓住重点直至突破创新完成设计的能力,对今后更好地投身地方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形式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广州拥有多个建筑院校的特色,加强院校间的教学互动、科研合作,互动促进。通过联合举办学生竞赛、作业观摩展示等活动,建立起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途径多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联合开展的学生快速设计竞赛、举办“FRONTOP筑觉”杯广东省大学生设计竞赛等,都是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形式。特别是通过开展“广州地区三校大学生快速建筑设计竞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练习和总结,使得快速设计能力得到“螺旋式”甚至“跳跃式”提高,受到各校师生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同时,通过这种巡回式的校际竞赛,进一步促进了各校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形成了本地区良好的开放互动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较快,在参加国际、国内和省级竞赛中多次获奖,成果显著。

六、成绩斐然,典型成果介绍

这些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业内和地方实践单位的好评,成绩斐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形态适应性研究”、“韶关地区传统民居测绘及村落形态研究”、“粤北地区村镇风貌景观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开展52个“古村落历史文化普查和保护规划研究”工作,完成16个“岭南新民居设计方案”和《韶关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指导手册和方案图集》的编制工作等。特别是参与韶关仁化石塘古村历史文化保护研究项目,不仅在推动石塘古村保护和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等方面得到评审专家和地方政府的肯定,同时,“韶关石塘古村落保护设计研究”获得2010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选与观摩优秀奖”;此外:在对粤北韶关地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素材并加以现代转化,参加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两个新民居方案分获三等奖、优秀奖。

通过结合地方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不仅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绩,同时,也不断提高了科研水平,壮大了教学科研队伍,促进了学科建设,扩大了学校影响。

七、结语

在这些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贯彻到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结合工作室的3+2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前3年,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随后的2年专业教育中,则围绕教师工作室展开突出实践的综合性专业教育。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