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个案总结

向日葵训练营个案

一、案例概况

XXX的个案工作,是社区工作者在走访调查时发现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卑、人际交流和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社工通过协调XXX周边的相关资源,争取到了她的家人、同学、朋辈的支持,经过对XXX多次的心理辅导,邀请他参与小组活动,在增强他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拓宽人际交流面,融入朋辈群体,帮助他从自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的内向男孩,变成了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的活泼少年。

二、案例背景

XXX,男,20xx年4月出生,小学文化,目前就读于紫微小学四年级,家住XXX小区XX幢XX单元XX室。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XXX和母亲汪某一起生活。汪某是安徽人,七年前就来XX定居,她的姐姐也来到XX工作,目前汪某没有稳定工作,主要是帮助姐姐做生意。汪某非常关心XXX,对他的生活照顾地事无巨细。父母的离异使XXX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上性格内向,胆子小,又缺少父爱关怀,非常依赖母亲,除了上学基本和母亲不离身,导致XXX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学习成绩也较差。

三、问题预估

(一)过低评价自己,自卑、缺乏自信心。

原因分析:

1、自我心理暗示。幼时父母离异,家庭突遭变故,给案主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与普通孩子的不同,总觉得别人在他背后议论他。

2、有一定社交障碍。案主有轻微口吃,平时不与人主动交流,性格内向,在人多的场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与人交流时表现出胆怯和畏缩。

3、学习成绩较差。较差的学习成绩使案主自觉比不上其他同学,变的更加自卑。

4、缺少父爱,和父亲的引导,使案主缺少“男子汉”的气概,长期依赖母亲,缺少面对突发情况的自信心。

(二)学习成绩较差。

原因分析:

1、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导致XXX依赖性较强,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

2、不喜欢和人交流,和老师、同学关系较冷淡,不会主动向老师、同学询问,导致恶性循环。

四、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案主的自信心,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提高自我认识,正视自我的优缺点,树立其对自我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心理辅导、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强案主与他人接触的勇气和能力,鼓励案主尝试着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学会融入集体和社会当中。

2、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案主学会全面地和客观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学会正确的、积极地去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

3、促进与案主母亲进行沟通交流,改善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减少案主对母亲的依赖性。增强案主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能力。 五、理论支持

1、人本主义疗法(Humanistic Therepy) 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通过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

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治疗不应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便使他们更好地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人本主义疗法有三个原则:理解、沟通、关注。

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

3、案主的自我观念评价偏低。不能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低,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逃避,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困境。

六、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接案阶段):

在第一次走访中,社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在交谈中发现案主表现自我,在社工和他母亲交谈时,自己在一旁独自玩耍,没有加入到交谈中,对我们的主动交流反应冷漠,且有一定的戒备,在说长句时能感受到案主有轻微口吃和表达障碍。在交谈中还发现案主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母亲陪同不愿意参加外出的活动,并且参与度不高。在随后的两次走访交谈中,社工用诚恳、友好的态度,积极鼓励案主表达情感,在加深的交流中引导案主认识自我的缺点,表达自我的需求,引导案主认识自我。案主慢慢地由冷漠相对,转变为接受,能在交流中较清晰地表达自我的需求。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

(二)第二阶段(介入阶段):

1、为了让案主更好的接受社工,我们采取较多的方式是面谈交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案主的性格、习惯。设身处地的案主角度去思考问题,真实地理解案主的想法。用真实的理解让案主感到温暖和尊重,减少介入过程中的对抗、消极状态。

2、帮助案主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自信心,在沟通过程中发现案主的优点及时指出,同时鼓励案主积极表现自我的能力,在过程中以倾听、关切、鼓励为主。同时邀请案主参加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增加案主和其他人员的沟通交流频率,提升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中,社工要积极关注案主,鼓励案主积极发现,展现自己,不论表达的成效如何,都要予以鼓励,增强案主的自信心。针对案主的轻微口吃,社工鼓励他多说多交流。

在学习方面,社工要和案主的老师和同学了解案主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指导案主改变不良的习惯,改进学习方法。鼓励案主多向老师提问,多和同学交流,在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中提高学习成绩。

和案主的母亲进行个案访谈,社工要将案主取得成绩、一些心理感受和想法反馈给案主的母亲,使得案主母亲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工作员要倾听和记录母亲对案主的看法和评价,运用同理心一方面体谅她作为单亲母亲照顾孩子的难处,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她教育孩子不恰当的方法如过度关注等,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良建议,如多给与案主一些自我的空间,让案主自行处理一些事情,提高案主的适应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减少对母亲的依赖性。

(三)第三阶段(结案阶段):通过案主母亲、朋友、同学处了解到的情况,社工发现案主与他人的交流情况了很大改善,能主动和人进行交流,在班级活动主也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和人的交流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需求表达清晰。在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外出参加活动时不在畏缩,过度依赖母亲,能放开胆子参与到活动中。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情况,积极面对挫折,对社工认为,此阶段适合结案。

七、服务成效

经过对案主12次的面谈服务,社工运用了心理辅导、参与活动等形式,让案主逐步加

强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让案主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朋辈关系,让案主在与人交流中成长进步,并乐在其中,逐步习惯和人交流;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教导,培养案主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本次服务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访谈外,还将案主的母亲、朋辈、老师等资源等整合在一起,这有助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胆怯和自卑,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在服务过程中,案主展现出渐进的进步。一开始他见到陌生人冷漠、胆怯,不喜欢主动交流;基本不参与没有母亲陪同的活动,在服务后期的他能与社工交流顺畅,和小组其他成员沟通良好,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在小组中,案主和其他小组成员成了好朋友,和同校的朋友一起上下学,相处非常愉快。

八、专业反思

(一)母亲的引导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催化剂,对孩子性格形成具有强烈的影响。母亲不光要照顾好孩子,还要引导孩子独立、自强,培养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良好的朋辈关系,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朋辈关系有助于案主获得他人的认同,提升自我认识,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健康的社会性格。

(三)社工的态度和方法决定着个案的成功与否。社工应该设身处地的从案主角度去思考问题,本着真诚、平等的态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和案主访谈,坦诚的交流是深入探究问题使案主自由表达感受的前提。社工和按住处于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无设防的交谈,让案主在温暖和尊重中,提升对问题的自决能力。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的孩子敏感脆弱,面对父母的离异,本身有较强的自卑感,但这种自卑他们不希望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社工在和单亲家庭孩子交流访谈中应表达无限的关爱与准确的共情,而不是“同情”,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获取他们的认同,介入他们的生活。

 

第二篇:青少年社工总结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总结

今天下午终于完成了小组活动!我们以团队建设为主题,针对大一体育系的学生开展100分钟的小组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和分享,运用经验学习法的理论,让他们先体验,然后分享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在团队中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告诉他们团队合作以及如何与自己的成员沟通、交流的经验。因此,我们设计了解手链游戏,让其体验团队合作,还准备了撕纸游戏,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在团队中要尊重和接纳成员的个性,才能更好地沟通合作。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在活动过程中我还临时加了贴标签的游戏,通过让参与者体验到在团队中对自己行为或言语的不同反应,引申出如何对别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互相尊重彼此。我们将全班分成了6各组,分别进行活动,每个组的活动大体相同,但是都有根据自己组员的实际情况稍作修改。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从开始分组,到最后的分享,都是按照活动方案进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可以进步的空间。下面我将具体分析活动的成败之处及改进措施。 成功之处:1、整个活动:(1)准备比较充分,每个小组都准备了预备方案,预防突发状况的发生。

(2)每个组的活动结束后,都返回了教室,将小组的经验分享给所有的人。

(3)活动实施的过程基本上都按照方案进行。

(4)活动组成员都有许多收获。

(5)在组长的统一协调下,组员之间配合较好。

2、本组活动:(1)活动气氛很好,参加者活动结束后都很高兴。从开始的腼腆、沉默、尴尬、放不开,到破冰以后彼此熟悉,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特别是贴标签游戏的时候大家都能很开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活动结束后的访谈,让我知道,参与者都有很多收获。活动里大家通过共同分享游戏的感受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了在团队中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别人的行为作出反应以及怎样更好地合作。活动开展的目的达到了。

(3)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参与者都很投入。

(4)活动都是紧扣主题进行。

(5)工作者准备充分,准备了许多相关的备用游戏。

(6)活动时间把握很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而且时间刚刚好。

(7)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没有遇到不能解决的突发状况。

(8)在活动和工作者的影响下,有不愿意发言的同学,后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

成功的原因:1、整个活动:(1)前期准备时间充足,因此准备比较充分。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地点,所以分组后各组组长都能仅仅有条地带到活动地点去,使场面不至于混乱。

(2)工作者之间都非常配合工作,互相协调,达成一致,因此对方案很熟悉。同时加上了自己的想法在活动方案里面,做活动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从另一个方面促成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3)参与者比较配合,愿意接受工作者的统一引导,投入到活动中来。

(4)工作者都很投入到活动中来,而且有些是第一次带领小组活动,因此大家的收获都不少。

(5)活动有一个比较细致的策划,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工作人员对活动全局

性的把握,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始终紧扣主题。

(6)工作人员的分工细致明确,大到活动总的负责人,小到每次活动的负责人,都有很详细的分工。

(7)有详细的工作时间表,对工作者对整个小组活动的把握有很大帮助。

(8)活动负责人对活动整体的把握很好。

2、本组活动:(1)参与者都比较善良,愿意配合工作,努力投入到活动中来。在分享的过程中,认真说出自己的想法。工作者也尽力带好小组,努力与参与者达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2)工作者在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演过很多遍活动的流程,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做了许多猜测,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准备比较充分。

(3)活动内容丰富,能够吸引参与者的目光。

(4)工作者的个人魅力以及能力。在开展小组的过程中,工作者对小组成员的影响和小组活动效果的影响很大,工作者的性格比较开朗、亲切,容易跟参与者亲近。同时工作者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也能影响到参与者的投入状况。

(5)主题是团队建设,是工作者比较熟悉的内容,有一定的经验。同时团队活动本身比较容易开展,因为需要配合,气氛比较容易活跃起来。

活动不足之处:1、整个活动:(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很充分,但活动之前的准备做得还不够好,比如活动需要的道具没有提前准备好;活动方案没有一个明显的主体活动,所有的活动都很小,显得比较零散,主题不突出。

(2)实施阶段:活动前的分组不好,用数字来分组,导致各个组之间人数的差异很大,活动不好开展;活动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要带领一个小组,领导的统一协调力降低了,而且没有了突发状况的处理人员,若遇到什么小组工作者暂时解决不了的状况,没有人及时地处理,有可能导致活动中断或开展不下去。

2、本组活动:(1)活动开始了,工作者还没有准备好道具,临时从包里拿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组活动的进行。

(2)活动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游戏过于安静。对于像体育系这类型的参与者,太安静的活动不是很好调动气氛。

(3)分享的时候有跑题的情况。

活动不足的原因:(1)团队成员自身经验、知识不足,都处在探索、学习的阶段。

(2)活动的设计没有进行更加深入探讨,说明在准备上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3)小组成员在活动开展前的交流还不够充分,每个人对这次活动的投入程度也有一些差异。

(4)有些参与者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不利于活动气氛的调动。

改进措施:(1)活动的内容可以设计一个用时比较长的游戏作为主体游戏,比如:地球和月球、过鳄鱼潭等。

(2)游戏多选择一些比较活泼一点的,比如抢纸巾、扮怪兽等。

(3)分组可以选择更加闭塞一点的方法,避免参与者提前知道自己的小组,然后换组或者偷偷跑掉的情况。比如按照食物、动物等来分组。

(4)工作者要提前准备好活动的道具,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拿出来放到便于取到的地方。

(5)工作者要配合活动内容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去。

(6)活动分享的时候,尽量引导参与者紧扣主题进行思考,跑题的要及时拉

回来。同时工作者也要注意引导分享的问题要紧扣主题,一步一步深入。

(7)工作者要注意用小组内活泼的参与者去影响性格内向的参与者,两者兼顾,不能只注意积极投入到活动的参与者而忽略了沉默的组员。

(8)分工可以更加科学一点,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留一个观察者,作为临时危机处理人员,也可以更加客观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家改善不足的地方。

下面,我将谈一下在本学期的实习活动中,我学习到的经验教训以及自己的感想:本次活动从3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可是因为大家的时间各不一样,所以其实真正在一起讨论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所以活动的实际实施的时候灵活性非常强,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意见做本组的活动,许多情况都没有考虑周全,比如分工的问题和分组的问题。对于这次我带的小组,总体来说感受都不是很大,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也没有我想的那么成功。体育系的同学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活跃,而且因为人数的原因,我们这一组似乎并不是那么放得开,还好两个破冰游戏比较有意思,而且第二个破冰游戏对注意力和身体的投入程度要求很高,所以破冰还完成得比较好,是我最满意的部分。原来以为他们之间都认识,所以破冰应该不难,可是见到他们之后才发现,好像也没那么容易,如果没有破冰这个过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因为他们实在都不是很外向的人。这也是我带小组以来对破冰感受最大的一次,也是这次活动我最高兴的地方。其实这两个破冰游戏都带有一些团队协作的意味在里面的,对我后面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制定小组规则的时候,我自己都捏了一把冷汗,汗~气氛好沉闷!所以对这部分我不是很满意。后来的主题游戏:撕纸和解手链,撕纸还好,因为他们都没玩过,分享的时候可能有点跑题,但是最后还是把他们给拉回来了。解手链我们这一组人本来就不多,还有两个是玩过的,所以解的速度之快,2分钟之内搞定,感觉挺尴尬的。只有硬着头皮引导他们说出为什么解得这么快的原因,从而引出团队领导和团队协作的东西。不知道他们感觉怎么样,至少当时我自己是很心虚的。贴标签的游戏,因为才玩过不久,所以比较熟悉,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我们玩那一次效果这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这一组的同学们都不太爱说话的原因吧。所以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效果,不过看他们自己玩得倒还满开心的,一个劲儿的笑,分享的时候也让他们先谈被人以标签的态度对待时的心情,然后再引出在团队里面应该怎样去回应其他成员的行为。最后活动完的时候他们要电话号码,弄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给还是不给呢?还好,他们没有一直追问下去…活动让我明白了:(1)一个成功的活动需要非常详细的策划、团队成员的配合、细致的分工、充分的准备、自身全身心的投入、充分利用活动资源的优势,弥补对活动不利的因素,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活动内容丰富及符合活动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等。(2)做事情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3)自己带小组的技巧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大的提高和增进。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服务对象,都不能懈怠。

社会工作061:吴双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