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

xxxxxxx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年三月

xxxxxxxx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项目负责:xxx

拟    编:xxx

审    核:xxx

总工程师:xxx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年三月

目    录

一  概述

二  作业的技术依据

三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四  控制测量

五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六  成果资料的检查

七  结论与建议

八  成果资料提交

一、概述

受********(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测量任务,以下为本次测量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交通较为便利。测区内通视条件良好,测量较为方便。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

(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人,其中测图组*人,控制组*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

(2)xxxx全站仪1台套(2″)。

(3)xxxx全站仪1台套(2″)。

(4)南方NGS9600GPS静态接收机4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瑞得R90T双频GPS接收机2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6)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

(1)E级GPS测量

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6点。

(2)导线控制测量

测区共施测量导线****米。

(3)图根控制测量

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500地形图测量,施测地形图约为****平方米。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平面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Ⅳ级,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经实地踏勘和检校,点位保持完好无位移,可作为本测区控制起算使用,详见下表:

2、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

四、控制测量

系统的采用

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

A、首级GPS控制测量

本测区在已有控制点基础上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一个,共6点。

1、布设

在起算点控制下,在测区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的布设GPS E级控制点。布设要求:

2、选点

点位要选定在通视良好,利于发展,地质坚实的地方,并埋水泥桩。GPS E级控制点名按实地地名或地名拼音前一个大写字母统一编号。

观测前对仪器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用于作业。

观测技术要求

3、计算

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计算使用计算机,南方公司编制的GPS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计算,最后成果取至0.001米。

4、精度统计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

单位权中误差******

内符合精度中误差±****

B、一级测距导线测量

1、概述:以四等GPS点为起算点,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一级导线网,进行平面控制加密测量。本工程共布设一级导线网一个。一级导线网观测水平角两测回,其余观测值与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同步。

 测区一级导线点编号为*****。一级导线点标石规格用混凝土标石,标石规格为15cm×20cm×40cm,中心标志用Ф1.2cm×20cm长的钢筋,其顶部刻“+”字叉。在城市坚硬铺装地面,用钢钎在地上打成20cm×20cm见方的方框性小槽,中心用冲击钻转孔,埋入1.2cm×20cm长的钢筋,其顶部刻“+”字叉,并用水泥固定。导线点埋设时,标石面或钢筋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态多。标石面露出地面小于5cm,钢筋应平地面。房顶点标石规格为20cm×30cm×15cm梯形标石,现场浇注。浇注前应将与屋顶的接触面打毛,再打入3-4颗水泥钉并清洗干净,使标石面与房顶接触牢固。在点位附近明显地物上,用红油漆标明点号。一级导线点编制了点位说明。

4、平差计算及精度情况:一级导线网的观测数据在平差计算前皆经过严格的限差检查,经检查,各项限差均达到要求后才进行平差计算。一级导线网水平角各项限差按下表执行,其余限差与四、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一致。

平面坐标计算采用按方向严密条件平差。导线网条件方程按下式成:      

方位角条件:                   ±βi+WiT=0

X坐标条件:          [±(Yi-Y)μβ i+CosTiμsi]+Wx=0

Y坐标条件:          [±(X-Xi) μβ+SinTiμsi]+Wy=0

经平差,一级导线网的各项精度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

一级导线网各点点位的详细精度情况统计资料表。

C、等测距高程导线网测量

(1)本工程中Ⅰ级点和GPS点用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联测其高程。五等高程导线起闭于GPS点,布设为闭合网。我们按四等三角高程要求联测高程,由此观测手薄应为垂直角三测回。

高程以GPS四等点作为光电三角高程网起算点。四等测距高程导线用KTS-202全站仪进行测量,四等测距高程导线垂直角对向观测三测回,距离往返两测回,仪器高量取两次取中数,每站测取气温、气压,气温取值到0.5℃,气压取值到100Hpa。

(2)平差测量:四等测距高程导线网平差用南方2005平差软件进行,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方式进行严密平差。大气折光系数K取值K=0.11。

D、图根控制测量

1、本测区利用瑞得R90T国内第一款真正无线一体化的GNSSRTK产品,采取GPRS与固定IP工作方式进行图根控制施测。

2、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以满足测图精度要求为原则,根据测图需要布设图根点。图根控制点用木桩(铁钉中心标志)或在岩石和坚硬的水泥地上凿刻三角形和中心点标志。

3、图根控制点编号用A开头,如A1,A2,A3等。

4、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时,用两个已知点(GPS7、GPS1)求取转换四参数,另外用GPS8进行检校。

五、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1、碎步点采集

野外碎步点采集利用极坐标法直接测取地物和地形点坐标并储存于全站仪内。

2、地形测量

按甲方指定施测范围我单位统计共完成约*****平方米地形图测绘工地,具体地形图测绘总结如下:

1、地形图表示了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2、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轮廓以墙基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舍去。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用直线连接。

3、自然形态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烛地貌、坡、坎和其他特殊地貌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各种天然形成的人工形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不表示,当坡、坎密集时,作适当取舍。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实测坡脚。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4、植被在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被时,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超过三种。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2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2mm的用单线表示。

5、各种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进行调查核实注记于图上。

3、内业成图

(1)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下载入微机内。

(2)数据编辑

(3)碎步展点

(4)根据展点利用手工在微机上绘制与实地相符合的地形图。

六、成果资料的检查

1.作业小组对所测成果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上交总工办检查。

2.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达到100%;总工办室内检查100%;室外按总面积不低于30%进行检查。

3.所有成果室内进行了100%检查。

4.所有成果我单位进行不低于总面积30%的实地对照检查。

七、结论与建议

我单位认为:*******地形图测量的资料齐全,采用的技术先进,成果质量优良,资料齐全完整,内容详实,装订格式规范。成果准确可靠,控制布设合理,各级控制面积达到合同要求,可提交验收,成果资料可提供甲方使用。

八、成果资料提交                         

1、地形图白图一份,膜图一份,蓝图三份

2、GPS点之记二份

3、技术总结报告二份

4、GPS平差报告二份

5、导线平差报告二份

6、光盘四张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年一月

                                                                               

 

第二篇:XX省XX市XX区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

一、概述··········································································· 1

二、作业依据····································································· 2

三、平面控制测量······························································ 2

四、高程控制测量······························································ 4

五、1:500地形测图····························································· 4

六、成果检查····································································· 4

七、方量计算····································································· 5

八、提交成果····································································· 5

附录

1、GPS控制点网图···························································· 6

2、控制点成果表································································ 7

3、测区面积统计表····························································· 8

4、方量测算成果表····························································· 9

5、GPS平差报告······························································ 13

6、仪器检定证书······························································ 24

7、单位资质····································································· 31


一、概述

1、任务目的及工作区概况

受XX的委托,我公司于  年  月承担并于  月完成了XX的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位于XX省东北部,XX市西南部,地处燕山主峰雾灵山东,地理坐标为东经X°X′X″至X°X′X″,北纬X°X′X″至X°X′X″之间。XX区为XX县所环抱,这里北距XX100公里,西南距XX176公里,南距天津220公里,东南距唐山200公里,处于XX都市圈内。经XX铁路可直达XX、XX。测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在570米以上,高差达220多米,地形复杂,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完成工作量:

(1)、GPS  E级点  X个;

(2)、1:500地形图测绘 ,共计XXkm2;         

3、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经实地踏勘,选取水塔山和徐南两个GPS D级点作为起算点。大地点成果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中央子午线为X°,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三、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业,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中央子午线为X°,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控制网的布设

利用已有的水塔山(STS)徐南(XN)两个GPS D级点为起算数据,分区布设E级GPS网。全网由6个点组成,编号为XSB1、NHLB、K1、K2、STS、XN,详见控制点分布图。

2、选点、埋石

3个E级点NHLB、K1、K2 均选在测区方便作业范围内,且通视条件好,点的标石采用底部30cm×30cm、顶部15cm×15cm、高40cm的水泥桩,中心以锯有十字的钢筋为标志,均埋至地面以下。XSB1在不能开挖的岩石地区,采用了道钉嵌入法标记该点。

3、观测

E级GPS网使用六台南方灵锐S82GPS接收机,仪器静态平面精度5mm+1ppm,静态高程精度10mm+1ppm。 作业时以水塔山和徐南两个GPS点作为起算点。

作业中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仪器安置要求:

(1)仪器对中精度≤3mm;

(2)天线的圆水准气泡始终居中。

4、基线向量解算和检验

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南方测绘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其基线向量均采用双差固定解,并对同步时段中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检核。共测得同步环10个,环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为0.4ppm;异步环10个,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为0.4ppm。

5、 E级网平差计算

GPS网平差采用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进行GPS网的WGS—84系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以STS和XN点进行约束平差,计算1954年北京坐标。

E级网精度统计

σ= ( δ为标准差,mm;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系数,10-6;d为相邻点间距,km),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已知控制网数据可知σ≈±5mm。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网各项闭合差(或较差)均在其限差以内,成果可靠、精度优良,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四、高程控制测量

测区GPS E级点高程以水塔山和徐南两点为起算点,采用 GPS高程拟合。

五、1:500地形测图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数据采集,使用南方灵锐S82-2008RTK和南方NTS662R全站仪,RTK采用南方灵锐S82 RTK动态测绘模式,在已有的2个控制点上校正、求得4参数后(RTK平面精度为 1cm+1ppm,高程精度为2cm+1ppm)测绘。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数据采集,并现场绘制草图。具体作业方法为: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以另一控制点做后视,直接定向方位角,开始数据采集前先采集第三个控制点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坐标较差在2cm以内才进行测量,否则重新设站并定向。

测图中测站对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05mm,移动站采点密度适当,地形草图绘制正确,作业方法、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仪器安置要求:

(1)仪器对中精度≤3mm;

(2)仪器的圆水准气泡始终居中。

内业成图使用南方公司CASS7.0成图软件。数字化制图时采用全屏编辑,地形符号绘制符合规范要求,地物、地貌、数据属性与国家标准统一,基本等高距为0.5米。

六、成果检查

1、GPS控制点检查

全区平面控制测量共施测E级GPS平面控制点4个。GPS控制点布设后,技术负责对点位布设、埋设情况进行了100%检查,确保布设合理。GPS控制测量检查采用不同网形的变换,对比解算的结果,重复检查观测K1、K2两个GPS点,占总工作量的50%,检查结果为11.32<14.14即ds≦2σ符合规范要求。

2、地形图测点检查

测图结束后,专门组织测量检查小组,由项目负责全程参与,针对测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重复设站检查,抽取一定比例的特征点进行等精度检查观测。抽取比例占总测点的10%,测点点位中误差6.8 cm小于7cm,高程中误差2.9 cm小于3 cm。由此可见,测点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七、方量计算

方量计算采用CASS7.0的方量计算功能,在现有数据、划定的范围和给定的标高的基础上,采用DTM土方计算法算出矸石山、采坑及塌陷坑的填挖方量。

八、提交成果

1、1:500地形图6份;

2、数字化光盘1张(测量设计书、测量技术总结、原始数据、地形图);

3、矿区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6份;

4、现场草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