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小学教学技能暨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乐平中心小学于20##年4月21~22日举行了全镇小学教学技能比赛暨语文、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

    为使本次活动达到公平公正及交流学习和培养教学能手为一体的活动目的,我校提前下发关于开展乐平镇20##年小学教学技能比赛暨语文、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并要求各片区中心校通过开展相应的选拔评比活动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全镇比赛。在各片区中心校和镇中心小学的严密组织下,经过各校层层选拔、评比推荐,全镇共推出了来自不同学校的11位优秀教师参加了本次竞赛。

在本次活动中,为使评选过程做到公开透明,活动中允许前面的参赛教师听取后面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鼓励不同学校的教师参与此次活动的教学观摩,不少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教学观摩的全过程,参与者分别扮演着学习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由镇中心校组成的评委们始终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对待本次评选活动。评委们通过认真听课、精心记录、仔细甄别、准确评价,最后评出了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共计5名。(获奖教师见附表)。

此次评选活动中,参赛教师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应用上,在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各参赛和听课的老师会从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会将感悟到的、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对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学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乐平镇20##年小学课堂教学技能暨优质课比赛获奖教师名单:

 

第二篇: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后的思考

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后的思考

张振芳

永丰县石马中心教研站在学校举行了一次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竞赛,全站5所学校各推荐了一位老师参赛。那天,我当了一天的评委,五节课结束后没有组织评课,只是计算得分,按照分数的高低排队,并向县教研室推荐了分数最高的教师代表中心教研站参赛。无法坐下来面对面地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自己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和有关思考无法与选手们交流,只能敲下来,挂在博客里了。参赛的老师及课文如下:

棠阁学校 宋欢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石马学校 胡小琴 《给予是快乐的》

上溪学校 李秋梅 《乌塔》

石马中心小学 张婷 《掌声》

中村小学 李亮兰 《掌声》

一、 全是女教师唱戏

五所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女教师参赛,而且后两位均上课文《掌声》。不知在哪里听过一个笑话,说目前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女老师越来越多,男老师越来越少了,以致在讲“胡须”这个词语时,都没有自然的教具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目前的现实的确在印证这个现象。20xx年,永丰共向社会招聘了100名(实际只招到71名)教师,女教师占百分之八十五。我们学校进了13个教师,女教师达到9人。不看不知道,知道吓一跳。今天学校月考,英语的听力要求男

女对话,可学校6个英语老师都是女的,差点把我拉去凑数了。

回到赛课上,其实女教师教语文优势很明显的,如有耐心、语气和蔼、声音优美等母性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可实际也有劣势的一面,如幽默不够,睿智欠缺等,在这次赛课里均有体现。

二、 课件使用需要斟酌

这次赛课要求使用课件,老师们很好地制作(或下载)了课件, 全是ppt课件,大家也能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这一辅助手段。课件上除了一些语言文字上的内容外,还出现爱了许多色彩鲜艳的图片。如《乌塔》一课,教师运用了欧洲地图展示乌塔旅游路线,并且出示了乌塔在旅行途中拍摄的各国的风光照,文章里没有相关的内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乌塔的旅游成果。而《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一课,老师的课件使用十分频繁,导入有照片:长城、故宫、黄河、中国结等图片;新授阶段多次出示静态的《清明上河图》(当然是局部);拓展阶段,更是播放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的动态视频,热闹非凡,学生赞叹不已。

我听课不少,也听了各种级别的赛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级别越高的赛事对课件的要求越低,越到基层对课件却有着痴迷的追求和要求。语文课上使用课件的常见情形都是简单处理,只是运用来减轻老师的负担,如需要补充课文之外的内容,老师抄写会耽误很多时间;文学常识中的作者图像展示等等。而颜色丰富,内容精彩的幻灯片,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却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语言文字的品味。

三、“去语文化”现象让人担忧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实现“三位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一些语文课堂,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是往往存在“去语文化”的现象,令人担心。如《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在课堂的拓展阶段,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上海世博会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美妙绝伦的图画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如果张择端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清明上河图》真美呀,尤其是动态版的。

生2:张择端您真厉害,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3:中国古代文化真实源远流长,我为她们感到自豪。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生4:??

课后的评课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一环节设计很好,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对此,我提出另外的看法。首先,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精彩,不单单是张择端的功劳,更多的是现代高科技的杰作;其次,在美术课上,当学生看到图画时,更加会产生共鸣,或者说,这样的情感教育功能应该是美术课的任务,语文课上教师这样的设计是越俎代庖,种了别人的地。教师抛弃文本,脱离语言文字单纯的从图画做得文章都是“去语文化”的表现。值得警惕!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是向人们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性文字,我们教师的处理一定要紧扣文本,而不能以画代文,上成了美术课。其实在介绍这幅画时,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办法,先总说画的整体印象、人物、职业等,再到点上,详细的描述了桥头的一场未发生的车祸。教师在处理是可否将图文结合,分析文段,在画上找到画面,形成对应,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来写会怎么描写?文章之中的描写好在哪里?之后,教师还可以在图画上选择另外一场景,进行仿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句话,这样的语文课既要关注画,更应该关注文!

(本文来自布克网:()

文学栏目/wenxu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