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总结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

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于20xx年12月31日立项。立项后,我们即着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从加强研究管理入手,我们首先优化了研究人员的配备。从最初的语文学科扩展到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让学科一线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实施,落实具体责任,加强人员的培训,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理论,贯彻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和步骤。由于领导站在教育战略的高度重视科研,课题研究人员立足信息技术科研前沿,紧扣研究目标,优化网络环境,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活动新路,为学校构建创新型的数字化校园赋予新的内涵。

二、课题的主要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改革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骨干教师队伍。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并学会分享与合作。

3、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策略和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做到了:领导到位,设备到位,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课题研究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工作扎实,进展顺利。校长亲自组织、参与、制定专项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措施,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从而使我校的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管理

从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入手,我们首先优化人员的配备。吸收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实施,落实具体责任,加强人员的培训,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理论,贯彻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和步骤。其次,我们确定了“着眼一个‘新’字,注重一个‘实’字,把握一个‘活’字和强调一个‘整’字”的实验研究指导思想。着眼一个“新”字,就是在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中,大胆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前沿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理念,依托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新模式的生成和发展;注重一个“实”字,就是在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操作不能空,按照实验方案确定的研究目标和方法,把研究工作做实,力求把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措施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研究性学习的环节;把握一个“活”字,就是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与活动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突出研究特点,使教学充满生气,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强调一个“整”字,就

是整合网络资源和多维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教学与活动过程,充分发挥研究的整体功能,提升整体学习效果。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验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具体贯彻与落实,确保了研究的有序和工作的扎实开展。

1、落实人员的配置

为使实验的结果更具广泛的实施意义,我们吸收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一线教师作为实施课题研究的基本人员,并为每个人落实了具体的责任:

秦伟、朱新伟等语文教师:负责语文方面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刘文龙、金龙等数学老师:负责数学方面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马小强、潘娟丽等英语老师:负责英语方面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2、落实人员的培训

搞好课题研究,教师是关键。学校非常重视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召开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贯彻课题意义、目标、研究方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工作计划等事项。

(2)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落实课题工作开展的具体安排,并确定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分组为龙头的课题研究工作;

(3)开展主题为“更新观念,实践网络环境教与学”的校本培训 a.网络教学及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

b.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

c.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研究工作总结

主要是分析研究资料,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研究报告,编辑“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论文集、网络教学软件集、网络教学设计集和网络教学典型课例集。

(三)、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

1、进行了课题调研及主题可行性研究,确定选题,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及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贯彻课题意义、目标、研究方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工作计划等事项。

2、进行开题报告,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在研究中不断充实、完善方案。规定每学期最少三次课题研究的工作会议:学期初布置工作;学期中开展研讨活动(上研究课、评课、微型讲座等);期末进行总结和成果的整理。

3、利用省、市、县、校举办的现代技术教育的各种教学活动,我校教师切实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都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4、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并进行研究。

5、制定培训制度,加大校本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规定每学期至少参加一至两次培训,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不断地提高老师研究水平。

6、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开展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程序和授课模式的研究。结合每年举行的科技信息节让老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7、各学科推出了分学科或跨学科的专题研究案例,研究适合学生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基本实施步骤。

(四)课题研究策略

我们提出了教学的四条策略:

1、是通过网络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过程”。

“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和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和自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讲究学习策略,使研究富有特色,我们从专题学习网站应用入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新的尝试,例如结合主题课文,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通过设置任务活动,利用相关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资源使学生全面了解学习主题的背景知识。

2、网站内的各类媒体资源、网络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3、让每个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学习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

4、我们还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调查活动。

如开展“中学生与网络”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营造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的氛围,提高队员的网络素质,促进队员们的网络健康。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采访,引导队员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提高队员们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制作电子作品、班级网页的实践,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建立自信的能力,激励队员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快乐、获得成功。各小队收集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影像资料,对我校学生家庭使用电脑情况进行调查、制作汇报表,

采访家长、校长社会人士,收集我校信息教育的有关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科研课题在课题专家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一批课题领域上的科研成果。

1、进行了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的探讨:语文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挑选出一些典型的有利于开展网络教学的内容,然后对它们进行网络环境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对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积累和丰富,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六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由组合,讨论分工”——“搜集信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习交流,评价作品”——“学习评价,总结提高”。

2、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当今的社会中,信息素养可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也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3、网络环境下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兴趣活动,学生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满足内在的主体探索过程。为达到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往往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方法。这种小组

协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习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学习从自然、社会中选取主题,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学习与人沟通与协作,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4、教师教学观的转变:通过参与研究,教学思想先进,教学行为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能够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设计自己的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实验,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构建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并在每年家长开放周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老师也在组织、指导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例如学会制作网页、网站),建立了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建立专题网站,丰富研究性学习资源。专题学习网站是师生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进行网站和内容的整体构架,然后通过查阅搜集和整合相关资源,生成具有一定专题知识的网站,进而让学生利用这个网站作为基础进行主题性研究学习。近三年来,边实验边探索,已建立了多个研究性主题学习的专题网站。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网站,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适合中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还相对缺乏。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建设。

(二)、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齐,影响了互动英语学习水平。 倡导协助学习、合作探究、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的推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信息素养要进一步提高.

回顾几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课改的深入发展和网络环境新的变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学校要实现、规范化、优质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奋斗目标必须面向未来,重视科研。在建数字化校园创信息化学习型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让现代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学校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第二篇: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制定课题组和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培养农村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中心组积极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中心组理论集中学习7次,通过理论学习,是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因为邕宁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城区,农村人口占85%。在实施课程改革7年以来,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我城区以农村人口为主,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数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1.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规范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2.学生在交流时,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 3.很多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思维不连贯,造成学习数学的困难。4.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从而不能正确理解和解答。因此,要进行培养农村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导处工作比较繁忙,以及本学期教学活动比较频繁,本人的课题实验课没有得到落实。

2、本人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各校的同行交流、切磋。下阶段力争有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诞生。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