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总结

绪论

组成人体的系统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称内脏学。

1. 解剖学姿势:以“立正”姿势为基础,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描述人体任何

结构时都以此标准姿势为准。

2. 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轴: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

面: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

方位术语: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内外等

3. 正常:统计学上占优势的结构

变异:某些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大小与正常有差异但又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者 异常or畸形:与正常形态有差异且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者

第一章 骨学

成人有骨206块,新生儿有350块,其中听小骨6块

1. 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 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3. 躯干骨共51块,包括椎骨24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主体:椎体+椎

弓】),肋12对(1~7对为真肋、8~10对为假肋、11~12对为浮肋),胸骨,骶骨,尾骨各1

4. 各种椎骨的形态特征:

① 颈椎:椎体小,椎孔大,有成对的横突孔,横突末端各有一结节;第1颈椎又名寰

椎,第2颈椎又名枢椎,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为颈部重要体表标志)

② 胸椎:椎体呈心形,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的肋凹,横突末端前面

有横突肋凹,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彼此掩盖成叠瓦状

③ 腰椎:椎体大,椎弓发达,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

④ 骶骨:呈倒置三角形,由5块骶椎合成,底朝上,底的前缘中份向前突出称为骶岬、

有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

5. 胸骨自上而下:胸骨柄、胸骨体、剑突;柄与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临

床意义:两侧平对第2肋,可在体表扪到,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4胸椎下缘;平对食管第2狭窄)

6. 面颅骨,15块:成对的上颅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犁 骨、下颌骨、舌骨

脑颅骨,8块: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颅前窝:位置最高,由额骨眶部、筛骨的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

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颅后窝:位置最深,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

7. 上肢骨 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

(P25-28)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髂骨、坐骨、耻骨

(P28-31)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8.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肩峰、上角、下角(平对第7肋)、肩胛冈、喙突、内侧

9. 翼点:颞窝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

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0. 肋弓:由第8~10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弓形软骨连接

第二章 关节学

(一)概述

1.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相连接,称骨连结 纤维连结:①韧带连结 ②缝 直接连结软骨连结:①透明软骨连结 ②纤维软骨连结

2. 骨连结(不可动)骨性连结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间接连结——关节关节囊:纤维层(外)、滑膜层(内)

关节腔

3. 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 韧带: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称为韧带,分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过度运动

② 关节盘: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关节盘多呈圆形,中央稍薄,周缘略

厚,使关节面更为适合,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和运动的形式及范围

③ 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有增加

关节稳固性的作用

④ 滑膜襞和滑膜囊

4. 关节的运动

①屈和伸:角度变小,骨干靠近为屈(PS:踝关节)

②内收和外展:骨围绕矢状轴的运动,即骨向身体中线靠为内收,远离为外展

③旋转:垂直轴上的运动

④环转

5. 关节的分类

① 单轴关节屈戌关节:又称滑车关节(例:指骨间关节)

车轴关节 (例:桡尺近侧关节)

② 双轴关节椭圆关节 (例:腕关节)

鞍状关节 (例:拇指腕掌关节)

③ 多轴关节球窝关节 (例:肩关节、髋关节)

平面关节 (例:胸锁关节、腕骨间关节)

(二)中轴骨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脊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

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胸骨,借骨连结共同形成

① 脊柱椎弓间连结: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

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肋椎关节肋头关节 ②胸廓肋横突关节

二、颅骨的连结

①各颅骨之间多借缝、软骨或骨性连结相连结,彼此之间的连结极为牢固 ② 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

三、附肢骨连结

<1>上肢带骨②肩锁关节

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可防肱骨头向上脱位

1.①肩关节

②肘关节:Ⅰ、肱尺关节:肱骨滑车+尺骨滑车切迹

Ⅱ、肱桡关节:肱骨小头+桡骨关节凹

Ⅲ、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尺骨桡切迹

<2>自由上肢骨③前臂骨连结:Ⅰ、前臂骨间膜

Ⅱ、桡尺近侧关节

Ⅲ、桡尺远侧关节

④手关节: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

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

①骶髂连结:骶骨+髂骨耳状面

②耻骨联合:借耻骨间盘连结形成,属软骨结合

③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Ⅰ、髂腰韧带

<1>Ⅱ、骶结节韧带

Ⅲ、骶棘韧带

④髋骨的固有韧带:闭孔膜

⑤骨盆

2.下肢骨

①髋关节:有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

稳固性比肩关节好,韧带多而强

股骨头韧带(囊内韧带)

②膝关节: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髌骨构成

<2>自由下肢骨③胫腓骨连结

④足关节:Ⅰ、踝关节:胫骨、腓骨下端+距骨滑车

Ⅱ、跗骨间关节 Ⅲ、跗跖间关节

Ⅳ、跖骨间关节 Ⅴ、跖趾关节

Ⅵ、趾骨间关节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概述

1. 肌的构造:中间为肌腹,两端为肌腱(强韧而无收缩能力)

2. 肌的分类: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3. 肌的作用:①平衡杠杆作用 ②省力杠杆作用 ③速度杠杆作用

4. 肌的辅助装置:①筋膜 ②滑膜囊 ③腱鞘

第二节、头肌

1. 面肌

面肌包括:颅顶肌(帽状腱膜)、眼轮匝肌(眶部、睑部)、口周围肌、鼻肌

2. 咀嚼肌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翼内肌

咬肌: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斜向后下止于咬肌粗隆;作用:上提下颌骨

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呈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深方,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上提下颌骨,后部纤维使下颌骨向后

第三节、颈肌

1. 颈浅肌

颈浅肌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两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 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2. 颈前肌

颈前肌包括: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3. 颈深肌

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内侧群:头长肌和颈长肌

第四节、躯干肌

1. 背肌

① 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斜方肌: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隆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

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② 背深肌包括:竖脊肌、夹肌

③ 腰肌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的周围,在腰部筋膜明显增厚

2. 胸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都可上提肋助吸气

胸大肌: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胸小肌:起自第3~5肋骨,向外上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外肌

3. 膈

膈上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作用:膈收缩,膈穹窿下隆,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反之,以助吸气

4. 腹肌

前外侧群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后群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位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之间

第五节、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1. 上肢带肌 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止于肱骨,能运动肩关节,并可增强

关节的稳固性

①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作用:使上臂外展,前部肌束可使上臂屈和旋内,而

后部肌束能使上臂伸和旋外

②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作用:使上臂外展

③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作用:使上臂旋外 ④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作用:使上臂旋外

⑤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其下缘被背阔肌包绕;作用: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⑥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窝内,肌束向下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作用:

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2. 臂肌 分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

①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深层的喙肱肌和肱肌

肱二头肌可屈肩、屈肘和使前臂旋后,肱肌可屈肘关节,喙肱肌可协助上臂前屈与内收 ②后群为肱三头肌,作用为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3. 前臂肌 分前、后群

①前群:由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的肌构成,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

4层排列

②后群:由伸腕、伸指和使前臂旋后的肌构成,共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 主要有尺侧腕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旋后肌等

4. 手肌 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3群

①外侧群又称鱼际,可使拇指内收、外展、屈和对掌

②中间群由蚓状肌(4块)和骨间肌(7块)组成,位于掌心

③内侧群又称小鱼际,主要作用为屈小指和使小指外展

5. 上肢的局部记载

①腋窝位于臂上部和胸外侧壁之间,是一个由肌肉围成的锥形腔隙,窝内有分布于上肢

的血管、神经通过,还有大量的脂肪、淋巴结、淋巴管等

②三边孔和四边孔

③肘窝

④腕管

第六节、下肢肌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1. 髋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①前群:有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②后群:位于臀部,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闭

孔外肌

注:梨状肌:起自盆内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外展、外旋大腿

2. 大腿肌 分为前、后、内侧三群

①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注: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有4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其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而股直肌还可屈大腿

②内侧群:有5块肌,位于大腿内侧,分层排列,主要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

收肌、股薄肌

主要作用:内收髋关节

③后群:位于大腿后部,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常称

之为“腘绳肌”;主要作用: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

3. 小腿肌 分为前、后、外侧三群

①前群有3块肌: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可使足背屈和内翻

②外侧群为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两肌皆起自腓骨的外侧面,腓骨长肌起点较高,并覆

盖腓骨短肌;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

③后群分浅、深两层,浅层有强大的小腿三头肌,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其主要作用为

使足跖屈;而深层有4块肌:腘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胫骨后肌(注:深层的4块肌中,腘肌处于上方,其余3块在下方)

4. 足肌分为足背肌、足底肌

①足背肌包括短伸肌、趾短伸肌

②足底肌分为内侧群、中间群、外侧群

第七节、体表的肌性标志

1. 头颈部:咬肌、胸锁乳突肌

2. 躯干部: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

3. 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鼻

咽窝、指伸肌腱

4. 下肢: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长伸肌、胫骨前肌、趾长伸

肌、小腿三头肌

第四章 消化系统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消化系统

消化腺

第一节、口腔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是起始部

腮腺管乳头:与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对,其顶部有腮腺管开口

腭:腭咽弓、腭舌弓、腭垂、腭扁桃体、咽峡

牙:牙分牙冠、牙颈、牙根3部分,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恒牙全出齐共32个 舌:舌尖甜,舌根苦,舌头两侧尝酸甜;

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小管开口于

舌下襞

第二节、咽

咽分为鼻咽、口咽、喉咽3部分,位于第1~6颈椎前方

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鼻咽向前经鼻后孔

与鼻腔相通

口咽: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与腭咽弓间的扁桃体窝内

喉咽:向前经喉口与喉腔相通,在喉口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黏膜下陷形成梨状隐窝,

是异物易嵌顿停留的部位

第三节、食管

食管的位置:上端起自咽下缘,相当于环状软骨或第6颈椎下缘,下端止于胃贲门 食管的三个狭窄:第1狭窄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15cm

第2狭窄位于气管杈水平,相当于胸骨角水平,距中切牙25cm

(食管癌好发部位)

第3狭窄为食管穿过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

第四节、胃

胃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上口称贲门,下口称幽门

胃:胃小弯、胃大弯、胃底、贲门、幽门、黏膜皱襞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

窦在内的幽门部

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第五节、小肠

小肠起自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十二指肠:外形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4部

上部的黏膜面较光滑称为十二指肠球

降部:从十二指肠纵襞找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续于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是空肠起端的重要标志

空肠和回肠:空肠管径粗,管壁厚,血管较多,颜色深红;

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

集合淋巴管滤泡多见于回肠下部,肠伤寒可在此发生,并发肠穿孔及肠出血

第六节、大肠

大肠围绕于空肠、回肠周围,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1. 结肠和盲肠的三种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2. 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沿结肠带向下追踪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以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麦氏点)

3. 结肠:结肠整体“M”形,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部

4. 肛管:肛柱、肛窦、肛瓣

第七节、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

肝的重要部位:冠状韧带、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肝门、腔静脉沟

肝外胆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

胆囊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右腹直肌外侧缘和右侧肋弓相交处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胆囊动脉一般从此三角经过,是

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第八节、胰

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内分泌部即胰岛,散于胰实质内,主要分泌胰岛素,参与糖代谢;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作用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

呼吸系统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肺肺实质(支气管树、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神经)

外鼻→上部较窄与额部相连处为鼻根,向下延成鼻背,末端为鼻尖

鼻腔→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各腔向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

鼻中隔前下有一易出血区,90%左右的鼻衄均发生于此区

鼻甲及鼻道的形成,增大鼻黏膜面积,有利于对吸入空气的加温与润湿

喉:不仅是呼吸的管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它以软骨为基础,借关节、韧带和肌肉连结而成

甲状软骨*1 喉骨中最大,由左右板组成

环状软骨*1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唯一成状,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

喉软骨会厌软骨*1 位于喉入口的前方,当吞咽时,喉上提会厌关闭喉口,防止食物误

入喉腔

杓状软骨*2 在甲状软骨后面

喉的连结:包括喉软骨之间以及喉与舌骨和气管间的连结

包括:环杓关节、环甲关节(镶在环状软骨)、弹性圆锥、方形膜、甲状舌骨膜、环状

软骨气管韧带

喉肌:喉肌属横纹肌,包括环甲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甲杓肌,其作用是运动喉的软骨

和关节,进而紧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并可缩小喉口

喉腔:上经喉口与喉咽相通,下通气管,内面衬以黏膜,喉腔黏膜亦与咽和气管的黏膜相连

续;喉腔被上、下两对由喉侧壁突入腔内的黏膜皱襞分为3部:喉前庭、声门下腔、喉中间腔

气管:根据气管的行程与位置,可分为颈、胸两部,在胸骨角平面(平对第4胸椎椎体下缘),

分左、右支气管;环状软骨可作为向下检查气管软骨环的标志,气管切开术通常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进行

左主支气管与右主支气管相比较,前者较细长,走向倾斜;后者较粗短,走向较前者

略直,所以经气管堕入的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肺的外形:肺大致呈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肋面和内侧面)、三缘(前、后、下

缘),肺尖圆钝;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肋面面积较大而圆凸;邻接肋和肋

间肌

脏胸膜

胸膜

壁胸膜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隐窝

胸膜返折线前界的体表投影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胸膜返折线下界的体表投影

肺的体表投影

纵隔定义: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通常与胸骨角平面(平对第4胸椎椎体下缘)将纵隔分为上纵隔与下纵隔

下纵隔再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第六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第一节、肾

1. 经过肾门的结构: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

2. 肾窦主要容纳: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大盏、肾小盏、肾盂及脂肪组织

3. 肾位于脊柱的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位器官

4. 左肾在第12胸椎上缘至第3腰椎上缘之间;右肾在第12胸椎下缘至第3腰椎下缘之间,

右肾低于左肾

5. 肾门的体表投影点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相交处即肾区

6. 肾表面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7.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8. 名词解释:

①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通过

② 肾蒂:通过肾门的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所形成

③ 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腔隙

④ 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相交处的区域

重点掌握的英语名词: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肾:kidney

膀胱:urinary bladder 输尿管:ureter

尿道:urethra 肾门:renal hilum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第二节、输尿管

1. 输尿管为成对的肌性管道,属腹膜外位器官,可分为腹部、盆部和壁内部

2. 输尿管全长有三个狭窄①上狭窄位于输尿管起始处 ②中狭窄位于跨越髂血管处 ③下

狭窄位于输尿管穿经膀胱壁处

3. 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

第三节、膀胱

1.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可分为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和膀胱颈四部

2. 无论膀胱收缩或充盈,膀胱三角都保持平滑,空虚时位于盆腔内

3. 男性膀胱后方有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膀胱后方有子宫和直肠

4. 名词解释:

① 膀胱三角: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所形成的三角区

② 输尿管间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

第四节、尿道

1. 男性尿道短而直,仅有排尿功能

2. 女性尿道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口于尿道外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