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xxx市积极实施科教兴文战略,科技进步成为xxxx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其创新活动的普及和活跃程度对提升xxxx市工业整体创新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技术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一)研发企业数量增加,大中型企业占据绝对优势。xxxx年,xxxx市工业企业中有14家企业开展了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活动,比去年增长27.3%,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全市4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有3家开展了研发活动,占大型企业的75%,远高于中型企业(10.40%)和小型企业(1.26%)的水平,大型企业因为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据明显优势。

(二)研发人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队伍继续壮大,从事R&D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加。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员1740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3.6%。以投入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425人年,比上年增加45人年,增长3.3%。从事R&D活动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量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达到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其中博士10人,占R&D人员总数的0.6%;硕士40人,占R&D人员总数的2.3%;本科43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5.1%。

(三)R&D经费内部支出较快增长,投入强度稳步提高。R&D经费是工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血液,是影响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xxxx市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筹集经费,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xxxx年,工业企业投入R&D经费2.43亿元,比上年增加0.63亿元,增长25.93%;R&D投入强度(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24%,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较大,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渠道占比情况看,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例为98.69%;其余为政府资金,占1.31%。由此可见,企业自筹资金是xxxx市R&D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形式。

(四)R&D项目数大幅增长,自主创新项目研发趋于活跃。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展R&D项目166项,比去年增长25.8%。从R&D项目来源看: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是主要来源形式。xxxx年全市自选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95.2%;其次是地方科技项目,为3%;其他科技项目为1.8%。从R&D项目合作形式看:独立研究是主要合作形式。xxxx年全市独立研究的R&D项目数占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89.95%;其次是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比重为5.72%,与境内独立研究院机构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2.41%,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例为1.92%。从R&D项目成果形式看: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和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是主要成果形式。xx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中,有49.2%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有45.8%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两种成果形式的R&D项目数占R&D项目总数的95%。从R&D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开发全新产品是主要技术经济目标。xxxx年开发全新产品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55.7%,其次是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为38.9%。

二、创新产出成果及新产品产出情况

(一)专利授权数量增长,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xxxx年,全市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71件,比上年增长1.2%;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22件,增长22.2%,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7%提高到12.9%。截至xxxx年底,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件,比上年底增长28%。

(二)出版科技着作数量及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量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共出版科技论文18篇,比去年增长11.11%,占威海全市的9.28%;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7件,比去年增长16.67%,占全威海市的7%。

(三)新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良好。从新产品的生产情况看,xxxx年新产品产值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从销售情况看,新产品销售收入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新产品出口额达9.8亿元,增长18.8%,扭转了上年下降的局面。

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偏低,其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xxxx年全市有417家工业企业单位,17家有科技活动,14家开展了R&D活动,开展R&D活动的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4%,比例较低。全市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过低主要是受小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的影响。xxxx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数76.3%的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大多数的小型工业企业未开展R&D活动。这暴露出xxxx市小型工业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二)政府资金占比偏低,其引领和放大作用有待增强。xxxx年,虽然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实现增长,增幅达21.2%,但政府资金占内部支出比例依然不高,仅为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比较低,将影响其引领和放大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高素质研发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缺乏优秀的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xxxx年xxxx市工业企业R&D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为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四)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偏低。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仍然存在投入强度偏低问题。据国际通行标准:当R&D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1%时,企业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达到2%——3%时,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达到5%时,企业才有竞争力。目前,xxxx市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平均为0.24%,企业R&D投入偏少,使得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研发。

(五)发明专利数量偏少。xxxx年,工业企业中,申请1件及1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件及1件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所增长,但就整体而言,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依然偏少,在威海市所占比例也较偏低。

四、对策与建议

(一)拓展自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一是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相关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信贷服务。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竞争风险。

(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才能具备较高技术的开发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曲轴总厂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培养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以前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的改造维修,都需要请外国专家,但是现在对引进国外设备的改造维修自己就能搞定。他们自主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加工曲轴工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使每支曲轴的成本价格降低了7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年增效益上千万元。

(三)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企业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随时调整科技项目的研究方向;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等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产。

 

第二篇:关于建筑施工领域技术创新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筑施工领域技术创新的调研报告

技术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一个企业兴旺和长盛不衰的源泉。胡景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建筑施工领域,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加速发展,无数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特别是处于发展龙头的上海,随着20xx年世博会的日益临近,更是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项目呈现出超高、超大、超深的特点,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原有的施工技术早已无法满足需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建筑施工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那么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技术创新处以怎样的一种状况?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从20xx年到20xx年,国内建筑物类专利技术授权13000余项;从19xx年到20xx年,公开发布的国家级工法256项;20xx年到20xx年被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中,土木建筑类论文大约为3000余篇。从时间上看,专利、工法和论文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按照国家现行技术创新指标,建筑施工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资源;20xx年末,建筑施工领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4.1万人,占全国所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9%。从绝对数量看,在全部统计的十四个大行业中,排第六位;在全国现有698名工程院院士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有93人,从绝对数量看,在全部九个学部中排第五位。可见,建筑施工领域不仅拥有一定的科技人力资源,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高端科技人力资源。20xx年末,整个建筑施工领域科技开发机构筹措科技经费77521万元,在统计的全部行业中排第六位。科技开发机构全部研发内部支出费用5996万元,在统计的全部十七个行业中排第十位;同期,全行业从事科研课题613项,在统计的全部十七个行业中排第九位;如果按建筑施工行业自身技术经济指标,从19xx年至20xx年,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动力装备都有很大发展。按原值计算,

到20xx年末,全行业技术装备率比19xx年增长了3.8倍,动力装备率提高了大约1.4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个建筑施工领域长期以来坚持技术创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基础。而从小的方面来看,全国各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建筑项目,其施工能力的大小、施工质量的好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而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施工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比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等等,一旦一个企业攻克了这些施工技术难题,就意味着具备承建该类型工程的能力,这就是技术创新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讲道德,业绩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能承建更多的同类工程。因此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其实也是技术创新的竞争,落后就要被淘汰,只有不断的发展技术,不断创新才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海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为例。上海一建是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综合实力排名30强的企业,公司目前有在建项目84个,其中承建的高层建筑20个,单体工程大于10万平方米的有17个,深基础工程13个,高、大、深项目占有主导地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公司一直以来重视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公司在20xx年成立了专门的技术中心,用于进行各项施工课题的研究,这几年又不断进行扩充建设,目前技术中心已拥有博士2名、硕士5名,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地。公司积极开展多课题研究,形成超高层、土木结构、地下空间开发、市政等课题组,直接为生产经营工作服务。20xx年技术中心共完成课题立项25项,其中1项为市经委立项项目。结转科研项目14项,其中3项为市科委立项项目。已完成14个科研项目验收,其中市级验收科研项目11个。公司注重科研成果的申报工作,《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两项成果分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xx年有3项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公司还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1项,银奖2项。公司申报的整体自升钢平台脚手架模板系统获得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公司申请专利共16项,其中8项为发明专利、6项为授权专利。

虽然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

到整个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创新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不少的问题。

第一,就是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不够。据统计显示,建筑施工企业每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的数量为734人,全国所有行业每万名职工中专业科技人员数量为2060人。20xx年建筑施工领域完成总产值27745亿元,其研发投入强度为0.02%,而同期六大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投入强度大约为1%。从人均指标看,20xx年,建筑施工领域人均科技经费大约为1209元,而同期全国人均科技经费平均数为3622元。

第二,技术创新活动在不同类型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分布非常不均衡,技术创新大多集中在国有大型专业承包商企业或者大型总承包企业之中,许多小型施工企业对技术创新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拿到工程总能干下来,因此重经营轻技术。

第三,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近几年,各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正趋于年轻化,这正是因为技术岗位的员工得不到企业重视,造成一大批拥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才流失所导致的后果。

第四,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较差。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建筑建设还是商用办公建筑建设,其施工过程中已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有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方面的创新,也有具体施工工艺、方法方面的创新,但真正形成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却不多,缺乏对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总结和提炼,以形成一套属于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的施工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要牢固树立起创新意识,企业领导人必须把技术创新工作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强大的技术作为后盾,才能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最终才能承接更多的建设项目。

二是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中心应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部门,但现在很多企业对其不够重视,常常使其闲置。因此想要发展技术创新,就必须重视技术中心的建设,不仅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还要增加科技人才的投入,使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为各个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要积极总结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现在的项目都朝着

“高、大、深”方向在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难题,从而会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工艺。这些创新技术成果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当项目结束时,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使一些先进的技术形成体系,并运用到今后同类型项目中去,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最终成为企业的专利成果。

四是要重视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的效益、是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想创新,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必要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和吸收一大批胜任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张佳俊 2010.2.2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