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总结报告

《信息资源管理》小组报告

        题目:《中国如何在工业4.0实现弯道超车》

        小组代号:信管2班第7小组

        组长姓名:徐仲华

          小组成员:徐仲华(1208210423)

                    陆啸烽(1208210436)

                    龚世沛(1208210430)

                    汤长海(1208210421)

                    何详琪(1218010128)

        

提交日期:20##年4月22日


成员分工表

目录

成员分工表.................................................................................1

目录.............................................................................................2

中国工业4.0现状......................................................................3

中国工业4.0面临的挑战.........................................................4

工业4.0给中国代来的机遇.....................................................6

面对工业4.0,中国应采取的措施..........................................7

总结.............................................................................................8

参考文献...................................................................................12

中国如何在工业4.0实现弯道超车

一、中国工业4.0现状

    面对工业4.0,德国有优秀的制造业做基础,美国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做后盾,那么中国有什么呢?

    先说下工业情况吧,2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从数据来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美、日、德等发达工业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1、中国大量的科研单位形同虚设,大量的科研人才名不副实;

   2、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使中国的制造业釜底抽薪;

   3、中国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暴力致富,讲究更快、更多、更大,偏爱跟风、模仿和收购。

   4、中国制造业粗犷式发展,规模很大,含金量很低,集中在中低端;

   5、中国的生产设备跟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一些精密模具等要求高的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

   6、中国制造业的一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只适合流水线生产。一直需要依赖国外技术人员。

   7、中国制造业的主体还是初级加工,甚至还没实现自动生产的前提——精加工。而“工业4.0”要求的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要求比精加工还高一个层次。

8、中国周边的形式导致中国能与邻邦在科研、管理、人才方面的交流十分有限。

    生产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对智能制造设备的大量需求。从对智能制造设备运用的广度和深度看,当前许多企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人力等条件还不具备使用工业机器的要求。同时,碍于成本回报比率和周期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对运用智能制造设备等仍有疑虑,智能制造设备价格偏高,难以承受,成本回|收周期过长,投资风险大。中国的成就来源于血汗工厂模式,所以中国并不会有多少企业能够做出改变,敢于壮士断腕。

     说完中国两化融合或者工业4.0进程的劣势点我们再来看看优势,中国离工业4.0真的很远吗?我们先从去年一个法国的媒体报道说起:真正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是中国企业在网络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当整个欧洲大陆都被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西方网络巨头霸占时,它们吸收大量广告财富,摧毁书商,“逼得”开发商们不得不把应用程序以低廉的价格出让给他们。但是,中国网络业的发展却对这些企业建起了“铜墙铁壁”,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有可以和谷歌对抗的百度,有可以和Facebook对抗的微博,QQ空间和人人网,可以有与eBay和亚马逊对抗的阿里巴巴,有可以和YouTube对抗的土豆优酷视频,更有中国自主研发的Kylin操作系统,使得Windows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今,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四大科技把持,正是因为把持了跟消费者的接口,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准备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企图阻截德国的工业4.0进程!

  工业4.0的本质是制造业和信息业的深度结合,工业4.0比拼的不止是制造业的基础和水平,是一种综合水平。

中国的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电子商务也是工业4.0的一部分,其实“制造业”和“电子商务”分别是工业4.0的后端和前端。中国完全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实现弯道超车!

二、中国工业4.0面临的挑战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凸显出全球制造业激烈竞争的新态势,这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已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值得一提是,这个计划虽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但是中国制造2025还需处理好2.0普及、3.0补课的问题”,工信部部长苗圩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

中国打造自己的工业4.0梦想将面临哪些阻碍?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应该从自身工业生产体系的弱点去寻找。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且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中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水平较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耗偏高,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制造能力较低等。过去,由于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这些问题被部分掩盖,但随着中国“高成本时代”的悄然到来,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不得不向高端和高附加值领域寻找出路,而这会与美欧高端产业形成正面竞争。因此,德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本质的“工业4.0”将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带来很大挑战。

    技术鸿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别人的传感器响应时间是0.03毫秒,我们国产的可能就0.03秒,差一千个数量级,比如冲孔,国内的冲压设备可能冲几千次那个头就坏了,但是德国的可以冲十万次”,姚维兵说,传感器是工业4.0实现人、机、物相连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基础产业技术薄弱。

想做好制造业必须“必须耐得住寂寞”。在制造业的产业链上,国内元器件的质量一直以来饱受诟病,姚维兵就表示自己几乎不买,“原来做一个项目,为了省3万块买了国产的轴承,3个月就坏掉了,最后我花了200万去搞定,所以再不敢去用了”。

吃过亏的姚维兵把原料采购投向国外市场,明珞装备的德国、意大利等子公司相继建立,除了销售和并购以外,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采购国外元器件材料。

    虽然姚维兵透露明珞装备正在与西门子合作搭建“智能仓储”、“模拟工厂”等,希望通过一些工业4.0的布局,“在3年内把8个月的交货周期压缩到4.5到5个月”,但他也坦言企业向工业4.0转型存在这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投入成本上“不现实”。

“企业也想改造,可是制造业利润薄怎么做?建设生产线都是重资产投资,成本大,另外工业4.0的变化太快了,我的生产线建完了不一定能赶上你的变化,原来的设备可能就得浪费,投入几十个亿,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得回来”,姚维兵认为,政府投入实体企业或者减轻税赋才能增加企业升级改造的动力。

    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制造业是冲击,传统制造业未来也一定会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然不能忽视的是,人工成本还比较低的东盟国家和印度拉美国家,也越来越明显地对中国低端制造业构成了威胁。

    我国的创新创造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是薄弱的,许多企业还是以OEM等跟踪模仿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核心技术缺失,更缺少自主设计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技术装备、经营服务新业态、缺少著名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传统发展使我国经济和经济制造处于全球经济产业价值链的低中端,我们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更不是一个设计和创造的强国。

    有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对挑战的认识,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为了应对挑战,有必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对策。

三、工业4.0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一是市场机遇。中国拥有最大的制造业市场,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带来一个重要变革就是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驱动人类智能迈向更高境界,推动着人类各种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在廉价体力劳动不断被机器替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正在被智能工具所替代,人类正在迈向第二次机器时代,其带来产业变革和就业结构影响将超越过去300年工业化历史。基于新一代智能装备生产组织方式将广泛普及,从普及单机智能化到普及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其背后是庞大的、快速成长的智能装备市场。

     二是技术机遇。工业4.0要求产品和流程标准化、模块化,可以推动中国现代弱点项目建设,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利好消息。智能制造不仅需要单项技术突破,也需要各种技术综合集成,而这正是德国的优势所在。面对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趋势,中国迎来了学习和强化技术的机遇。具体来说,一是工业软件技术。工业软件是智能装备的核心和基础,德国企业资源管理(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可编程控制器(PLC)等核心工业软件在全球都处于领导地位,而中国工业软件技术产业规模小,而且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二是工业电子技术。集成了传感、计算、通信的工业电子是智能装备的核心,这也是德国优势领域所在,一批德国企业在汽车电子、机械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引领全球发展,这正是我们学习先进电子技术的大好机会。

    三是产业机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物联网、大数据网络是工业4.0的基础。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存在差距。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世界上最大的运 行最快的计算机在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明显加强了元器件、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上的基础支撑能力,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 应用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这些都为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工业4.0”倡导的产品定制化和多元化,将产生海量的需求,在制造、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比如可定制化的机器设备、完善的软件系统和广泛的终端用户。工业4.0与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不谋而合,德国工业4.0和中国国策有很大共鸣,而在世界范围内看,工业4.0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中国的信息产业。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中国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的机遇。

四、面对工业4.0,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实现措施不同。我们以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来做比较。一点点衍生我们需要注意以及关注的地方。得出中国对待工业4.0的措施。

德国是老牌的制造业强国,而德国也与严谨形影不离。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却大而不强,在制造业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基础领域创新力和保障力还不够,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对于差异如此之大的两国,显然我们不在同一起点上。那么我们得先找出自己的优势现状。中国工业用电一度是1块钱,非常的便宜,燃煤电厂的电价可能不一样,基本上是0.2元-0.3元之间。

德国工业  用电价格在6-10块之间,美国也差不多。我们的劳动力即便是上海,这几年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非常快,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非常低,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但是对于工业这么一个大的范围来说,这点材料我们没有好的操盘手,必然不能做出工业4.0上的盛宴。

所以我们必须着重比较下两国真正在生产制造上的差别。从制造业现状来说,德国    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居多  创新活力较强   创新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体系已很完善。中国多种所有制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有。

相比德国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升级是更宏观长远也更复杂的战略规划,需要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让各种经济主体开放融合,同台共舞,共同发力,也更需要重视法律体系、创新体系的配套完善。

从制造业发展水平来看,德国普遍处于从工业3.0向4.0过渡的阶段,中国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达到3.0水平,所以“中国制造业2025”的重点既需要谋划工业4.0、抢占技术高地,还需要弥补基础不足和历史欠账,特别是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促使其尽快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从制造业的技术基础来看,德国制造业已经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德国工业4.0”   也因此更重视硬件和技术的升级,对智能化工厂等微观和技术层面颇为看重。中国制造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固然不可或缺,但也更重视在宏观层面将中国部分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制造业变革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互联网+”对于制造业的要义所在。

“中国制造2025”应注重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相匹配,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是“中国制造2025”更加宽广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着眼点不同决定了发展方式不同,综合以上的比较在工业4.0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劳动力,资源等的优势,持续创新。注意整合经济主体的开发整合。抢占技术高地,弥补基础不足。注重与政府推出的“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匹配。实现中国在工业上的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赶超。在工业4.0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互联网+:今年两会,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诸多不同,但却“殊途同归”,也因此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这在前不久举行的汉诺威IT展上已经得到证实。

  相信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和绿色发展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加快迈向制造业强国)

五、总结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制造业在一些发达国家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制造业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了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自动化,生产力不断的在提高。每一次科技革命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同时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我们知道中国因为错过了前几次工业革命,导致在这一百年中被欧美远远反超,所以,抓住工业4.0的机遇,对实现大国崛起非常重要。

    正如前面所讲的,在世界各国都纷纷确立类似工业4.0的发展目标时,中国面临的有机遇,也有挑战。

对于工业4.0,我们拥有的优势是:

1,充足的中高端人力资源

2,完整的工业体系,

3,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4,和大规模生产组织能力

 同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长期处于制造业产业链中低端的尴尬位置

2、过度依靠成本优势

3、缺乏技术支持,缺乏高科技

    但是,一切还是刚刚开始。即使在德国,也只有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因为工业4.0是个系统性工程,创新体系中的各个主体以及各种配套都要跟上,还要有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的意识,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工业4.0依然是一个概念。

所以目前,中国需要加快步伐,尽快完成制造业整体水平的升级和优化,但是同时也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能一涌而上,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点:

1、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

2、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

3、启动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

4、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究竟工业4.0具体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谁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开辟一个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中国离“工业4.0”还很远——徐枭 (虎嗅网)

【大数据100分】水木然:中国工业4.0该如何弯道超车

《中国工业4.0消灭淘宝大概只需十年》

《西门子中国区副总裁:工业4.0或是对中国城镇化的大挑战》

《下一个风口:互联网+》

《中国对外贸易》——牛礼方

《德国工业4.0现状令人堪忧》——安德烈.托贝尔(德)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年第六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