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绪论

1、教师:(名解)从广义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

从狭义上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现代教师职业大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是着重于满足社会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质量,然后致力追求师

资的专业水平。(填空)现代教师职业经历了满足数量、提高质量和追求专业化三个阶段。——这个知识点容易

出题。

3、(简答)教师职业的特点?(06年曾考过)

(1)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3)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4、(填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在资料中出现的小知识点都是重点,每个题都有出题的可能,数量不多很好

记忆,以后就不再加标住!)

5、教师专业化包含双重意思:(1)即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

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2)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到准专业性的职业进步的过程。

6、(填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7、(名解)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本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8、试论述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首先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本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二)其次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

(1)其基本层面是,具有比较宽广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

(2)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面是,1—2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3)第三层面是,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

(三)再次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1)其一是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2)其二是组织管理能力。

(3)其三是教育研究的能力。

(四)最后要炼就必要的专业智慧。

(理解内容)专业智慧表现为在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感受、判断、处理随时出现的新状态、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解决冲突的机智;根据实际对象、情境和问题,迅速作出教育决策,改变、调节教育行为的能力;(这一部分只理解就可以了)

9、教师的权利(简答)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10、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定向型(前苏联)

开放型(美国)

第一章 教育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形态的教育、现代形态的教育和当代形态的教育四个阶段。

3、自从古代社会以后,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填空)

1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4、简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类考题重点背诵)

(1)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教育学者保罗。朗格朗堪称终身教育思想的真正肇始者。(可出填空)

终身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它可以从纵横两方面理解。从纵的方面讲,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讲,教育要同时满足人各个层面的学习要求。

(2)教育的全民化;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是一种必需。

值得指出的是,全民教育更多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继续教育。

(填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用概括的语言说,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教育。

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又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其中,教育机会均等是基础。

(4)教育的整合化;

教育的整合化是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5、(理解性内容)所谓教育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6、所谓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

(理解性内容)教育功能即“教育干什么”,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和“教育实际干了什么”。

7、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而个体发展功能又可分为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体个性化功能。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备注:这一章的简答和论述都很重要,是考试的重点,特点是简答题,比如说教育对政治的作用,连续两年考过,值得重视。几乎每一年都会从这一章出一个简答题,要重视。

1、(填空)现代社会中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突出表现为政治民主与教育平等的相互促进。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

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或者政治影响教育的主要表现?

(1)政治影响着教育目的。

(2)政治影响着教育制度。

(3)政治影响着受教育权。

(4)政治也影响着教育的内部问题。

2、简述教育对政治的功能?或者教育的政治作用是什么?

(1)教育在实现社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

(2)教育在发展社会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3)教育在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3、相对以往,现代政治与现代教育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这种新的背景中,政治与教育的关系也呈现崭新动向,即政治民主与教育平等的关系。

4、教育平等的表现?或者教育平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再或者教育平等的内容是什么?

(1)就学权利平等;

(2)教育条件平等;

(3)教育过程平等;

(4)教育结果平等。

论述:试论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答题方法: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2、教育对政治的功能;

2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3、“相对以往。。。。。。。。”这段话(总结性语言)

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

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或者教育的经济功能是什么?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3)教育对于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论述:试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题方法: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2、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3、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填空)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2)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

(3)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4)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广义的教育活动。

2、简述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1)教育具有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论述:试论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答题方法: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简述人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渐变过程)

(1)人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

(2)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3)人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2、三因素说———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3、二层次三因素说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可能性因素: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

——— 现实性因素:活动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不起决定作用。遗传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能。 环境———环境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一切外部条件。

遗传———遗传是指人类从父母先代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先天的生理特点。

5、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1)学校教育指向特殊的个体。

(2)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3)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个体的发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1)一方面体现在学校教育应该引导个体的发展方向,即帮助个体对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作出判断和选择,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2)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

(1)首先,学校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2)其次,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3)再次,学校教育应精心设计各种有益活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4)最后,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6、(名解)学生观: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7、两种不同的学生观———教师中心论(德国)赫尔巴特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中心论(美国)杜威 抹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8、如何正确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地位。

(2)从学生本身情况来看,他们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学生是处于教育过程的客体地位。

学生处于教育对象的客体地位是由教育双方的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出于某个因素,是教育过程中规律性的反映。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同样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他们始终是教育过程的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这种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发展主要是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9、全面、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10、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属性(填空)如果是三个字的话是———(1)全面性(2)民主性

(3)教育性

如果是四个字的话是———(1)尊师爱生(2)教学相长(3)民主平等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名解):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的分类

按照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卢梭;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涂尔干。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现代人的根本诠释。

7、(了解)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在体力和智力方面获得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个人。

论述———如何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我门通常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相应的亦将“全面发展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

(一)四育各有其基本内涵。

(1)德育是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3)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表现出来的,各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上的差异但不可偏背。

8、教育方针(名解):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包括三部分的内容———教育的性质或任务;教育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

19xx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简述对当代中国教育方针的理解?(曾考过)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10、学制(名解):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又称学校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关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

11、(填空)学制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方针的制度化保证。

12、现代学制类型———双轨型 二战前的德、法、英;

单轨型 美国;

中间型学制 “Y”型学制;二战前的日本;苏联;中国。

13、(曾考过、重点考题)1912、19xx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行“壬子。 丑”学制,对清末学制略有损益。

19xx年,“壬 。 ”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19xx年,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一改以往学习日本,而改学的美国。

第五章 课程

1、课程(名解):(狭义)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广义)即学校中有组织的教育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规定的教育教学因素的总和。

2、隐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3、(名解)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有意或无意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性经验。

4、当代主要的课程理论———(1)学科课程论

5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2)综合课程论

(3)活动课程论

(1)学科课程论———学科课程论也称分科课程论,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学校课程的理论。

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分科教学的是孔子,在欧洲当推亚里士多德。

主要有三种学科课程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提倡发现法学习)

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

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综合课程论———综合课程论是一种主张将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课程的理论。

综合课程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四种。而对于学校课程编制思想,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是核心课程。

(3)活动课程论(杜威、克伯屈)

我国称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5、学校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标准、教材三种物化形式。

(填空)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教学标准与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

课程计划(名解):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与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由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四部分组成。

6、课程标准或称教学大纲(名解):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

7、教材(名解):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 人们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组织方法———(1)逻辑式组织

(2)心理式组织

教材的编排方式———(1)直线式排列(直线推进、不予重复)

(2)螺旋式排列

8、简述当代课程管理改革的趋势?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分权化管理体制。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从19xx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9、简述当代课程结构改革的特点?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曾考过)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10、简述当代课程内容改革的趋势?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和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

第六章 教学

1、教学(名解):广义的“教学”就是在一切时间下,不分地点、场合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6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2、要准确把握教学的概念,还需明确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3、为什么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1)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教育工作

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

影响也最大。

(2)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其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4)坚持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

4、(名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

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曾考过)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控制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

5、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把握的目标。

课时,即一节课,是教学的最基本单位。

6、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布卢姆)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其中比较受重视的是认知领域。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名解)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

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不是很重要)

2、教学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本质上属于一种认识过程。

(2)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相比,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简述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或教学认识的特殊性是如何体现的?(5条)(重点考题)

(1)教学认识有特殊的主体。(学生)

(2)教学认识有特殊的客体。(教材)

(3)教学认识有特殊的目的。(学生发展)

(4)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学实践)

(5)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检验方式。(考试)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填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

关于这一问题,教育史上存在着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之争。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代表人物是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能力的培养则无关紧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

4、论述 你是如何认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

其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因此,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损害个体的整体发展。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并非同步进行、一一对应。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虽然联系密切,不可分割,但知识并不就等于智能,知识掌握的量与智能发展的水平之间不是一种绝对的正比关系,两者之间不同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剪刀差”。

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

其次,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在发展智能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7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3)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不是自然而然就实现的。而是应该统一在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认

知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5、教学的教育性(德国)赫尔巴特提出并阐释了这一规律。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指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简答)为什么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呢?

(1)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必然要对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思想。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6、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简答)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1)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7、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

(简答)如何理解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

(1)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是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8、(名解)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曾考过)

(一)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有序性原则;

(五)巩固性原则;

(六)反馈性原则;

(七)最优化原则;

(八)民主性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把授受知识与

培养品德、授受知识与发展能力、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

起来,全面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2)确保授受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确保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相统一。

(4)确保认知发展与身体发展相统一。

(5)确保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怎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1)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

(2)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教师要向大多数学生提出共同要求。

(3)教师要考虑个别特点和个别差异。

(二)启发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独

立思考,积极思维,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8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发扬教学民主。

提示:其他没有提到的原则只是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内容就可

以,前两个列出来的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第八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1、(名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简述)当代教学的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2)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3)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3、教学方法分为几类(选择或填空)

(1)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欣赏教学

4、简述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

(1)必须依据教学目的。

(2)必须依据教材内容。

(3)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4)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5、教学组织形式(名解):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6、教学组织方式的分类:(除了第一个和第二个要重点掌握外,其他的都是了解)

(1)个别教学(是古代社会的基本教学形式)

个别教学是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的、甚至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上课

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重点填空)

19世纪中期,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并在19xx年的 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3)贝尔——兰喀斯特制

(4)道尔顿制 (美国)道尔顿城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

(5)文纳特卡制 华虚朋

(6)特朗普制

(7)开放课堂

(8)分组教学制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填空)

8、(重点名解)班级授课: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作为一个理解的题目。有时间的话自己看一下课本,并不需要死记硬背。

9、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是依据一定标准把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按教学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按教学方法可划分为讲授课、实验课、练习课、作业课、讨论课、自学课等。

9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也称为课堂的环节。

10、如何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但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

教师备课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准备?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法。

(4)拟订教材计划。

11、上课是学校中分量最重的教学活动,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简答)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或要上好一堂课,应力求做到哪几点?

(1)目标明确,内容科学;

(2)方法恰当,组织合理;

(3)师生互动,气氛和谐;

(4)全面发展,优质高效。

12、班级授课的当代变革趋势是实行小班化教学。

注意:第九章因为没有重点内容而被去掉了

第十章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名解):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评价也相应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

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个方面。

2、教学评价有教育和管理这两大功能。(填空)

3、教学评价的分类是由(美国)布卢姆提出的,

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类。

第十一章 德育

1、重点掌握(名解)07年考过

德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

性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即学校德育。

2、从内容范围上看,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德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格养成。(填空)

第十二章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1、(名解) 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其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养成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2、(简答)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其次,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还有区别。

一是它们活动的范畴不同。

二是活动的形式不同。

3、(简答)德育过程的特点?

注意:这几个特点的概念,也就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在03年的真题上曾经考过,其他的都不是重点,属于二类考题,很少考到。

(1)主体性;

德育过程的主体性,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及其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与弘扬。

(2)实践性;

(3)统一性;

10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4)渗透性;

(5)长期性。

4、教育者进行德育活动要遵循的要求?(06年曾考过)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的原则。

(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行的原则。

(3)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并举的原则。

(5)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

5、德育过程由相互制约的四个因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或如何来理解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的养成过程。

(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8、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行,即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这四个过程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第十三章 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

1、(名解)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用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及其

体系,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

2、(简述)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06年考过)

(1)政治经济状况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

(2)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内容的范围和侧重点。

(3)学生年龄特征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影响着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5)教育者的价值观影响着德育过程中预定内容的实现程度。

3、(简述)当代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是什么?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理想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4、德育方法———指导式方法:(1)说服教育法(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阅读指导)

(2)榜样示范法

(3)实践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形成良好意志品质。

(4)陶冶教育法(潜在性)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等。

常考的一个填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蕴涵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5)自我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

11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参与式方法

自我教育法:(名解)06年曾考过

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

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结语

1、(名解)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多次考过,非常重点)

2、(重点填空)中国最早的教育教学专门论著,是先秦时期反映儒家教育教学

经验与思想的

《学记》(同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

西方公认的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3、(重点填空)

《学记》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引申出“化民成俗,其必由

学”和“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同政治的关系。

《学记》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的是教学的启发诱

导的原则)

《学记》“学不 等”、“不陵节而施”(教学的循序渐进)

4、(重点填空)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

一门独立的

学科;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

经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

5、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时期?

(1)古代准备时期;

(2)教育学的近代独立时期;

(3)现代发展时期。

附加内容:班级与班主任工作

1、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空间,班级是学校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组织(名解):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根

据一定的任务,

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

体。

3、(简答)班级组织的结构分为哪几种?

(1)班级组织的群体结构。

(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3)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4、(简答)班级管理包括哪几个方面?

(1)班级制度建设。

(2)班级活动组织。

(3)班级生活指导。

5、(简答)班主任的角色特征?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12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2)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者。

(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题型总结及其对策分析

这是教育学资料的最后一个环节,相信你现在已经把我上面指出的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了。在专升本的教育学考试当中,题型是比较稳定的。都是些最基本的题型———填空题(有的时候如果不出填空的话会改换成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称名解)、简答、论述。

值得说明的一点就是,也是我在反复强调的,要以课本为主,但是也要结合试卷,其实每一年的预测试卷题目都是一样的,只是出版商把年数给改了而已。为什么我在反复强调试卷上的考题的重要性呢?(特别是选择题)

那是因为如果出题者把第一大题出成填空而不是选择,而恰巧你又是只复习的课本上的内容,很幸运你不用担心;但是如果第一大题出的是选择题,如果你还是只复习课本上的内容,很确定的是你会觉得里面有一半以上的题目都没见过。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仅会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分数,而且对你去做后面的题目也是一种不好的影响。而在考试中考到的选择题目中,大部分都会在这个试卷上找到,因为重点无论怎么出都会是重点。

其实说出来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在目前来说,专升本的不太被人重视决定了它考试范围的不确定性,但是毕竟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多做准备,这份试题上有好多是别的版本的教育学上所涉及的重点问题。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强调大家要以山师规定的教材为主呢,因为它毕竟是指定教材,大部分或全部都会从指定教材上出题,之所以还要结合试卷来看,是为了让你准备得更充分。要知道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使你在考试中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都是为了让你成功的。在考试前你的前期做得越好,你在考试中就会发挥得越好。

在前言的时候我已经把针对教育学的学习方法告诉大家了,不管你用哪一种背诵方法,都要记住:要不断的去刺激你的大脑,直至完全掌握。

下面我就说一下题型的具体形式和相应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填空

这是一个考察你对基本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一个基本题型,必须严格遵循课本,没有技巧可言,你能做的就是熟练的背诵过每一个可

能出填空题的小知识点,每个一分,考试的时候会出十个。虽然细小但值得你去重视起来。多做准备。

例子: 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2、《论语》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就是这样一个类型,相信大家考了这么多年的试对于这种题型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填空题我对大家的建议是:把资料上所有的填空题和试卷上所有的填空题全部掌握,如果是那样的话,相信你会在填空这个题型上获得一个另自己满意的分数。

二、选择题

就象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如果考试的时候第一大题没有出填空题,那么他肯定就会把第一大题出成选择题,选择题只有很小一部分涉及课本,其他大多都是试卷上的内容,07年就考了选择题,不过所考题目在试卷上都能找到,所以把试卷上的选择题都完全掌握是你想拿高分必须做到的。

例子: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 备课 B上课

C 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育教育 B 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地理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第一个例题在课本上可以找到,但第二个就没有,所以我的经验是课本加试卷,你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

三、名词解释

这也算是专升本的必考题型了,不光是教育学,别的科目也会出到这一个题型,这也算是一个必考题型。

解答这一类的方法是严格遵循课本的内容,一般在名词解释这个题型中很少出现考到课本以外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内容,这一类除了熟练记忆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还是那个很经典的办法,当你把资料来回看上很多遍之后,你需要做的是把教育学上所有的名词解释罗列出来,集中背诵,效果不错。为了避免造成知识的混淆,要注意知识的沉淀,背一遍就要有一遍的效果。

四、简答题

13

山东思琪专升本考试网

解答这类题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你的卷面问题,题解答得对不对暂且不说,卷面是留给看卷老师的第一印象,这很重要,值得你去充分重视。其次,把你在考场上所能再现出的所有要点一一罗列出来,简答题只需要你把重点写出来就可以了。一个知识点会占到一到二分。需要说明的是试卷上的简答题也需要你去熟练掌握,要想获得一个让你满意的分数,必须课本和试卷两者结合。

例子:1、简述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06年考过)

2、(特别注意的是第二个题目在07年考过,但是课本上没有,但在试卷上可以找到答案)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一点需要你去灵活掌握,如果有些简答题的答案只是要点罗列,那你就如实的遵循课

本原意解答,但是如果这个题的答案就是略带一点分析,之所以说一点,是因为毕竟

不是论述,是简述。如果答案本身就是略带一点分析,那你就稍微简述一下。灵活掌握。

五、论述题

这是整个卷子中的重头戏,分值一般是10到12分,会出两个题目。预测试卷上面是8分,总之不会低于8分,分值很大,要重视。 论述题目的解答方式是要点加分析,这样做可以使解答的时候看起来比较有条理性,在解答分析题目的时候可以加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有的题目出得比较灵活,在07年的教育学试卷上就有这样一个题目———试论述一下你的教育观。

但是自由发挥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首先要把要点罗列出来,其次把要点逐个分析。相信只要做到了这些就会没问题。

1、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如何相统一。

把试卷和课本上的所有论述题目熟练掌握。另外再次强调一下卷面的重要性。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