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来源:m.fanwen118.com时间:2023.4.1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研究

郑新

学 号:学科专业: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日用陶瓷设计与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张兰芝

艺术学院

20xx年6月3日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Research on 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 Graphic Design

Candidate:

Supervisor:

Major: Zheng Xin Zhang Lanzhi Artistic Design

School of Arts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46 West Xinhua Road, Tangshan 063009,P.R.CHINA

河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目 次

目 次

引 言 ....................................................................................................................... 1

1 理论分析 ................................................................................................................. 3

1.1 中国设计现状分析 ....................................................................................... 3

1.1.1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反思 ..................................................................... 3

1.1.2 设计文脉传承之我见 ......................................................................... 3

1.2 新民族风格形成的可行性分析 ................................................................... 5

2 研究方案 ................................................................................................................. 6

2.1 研究条件 ....................................................................................................... 6

2.2 研究内容及论文提纲 ................................................................................... 6

2.2.1 研究内容 ............................................................................................... 7

2.2.2 论文提纲 ............................................................................................... 7

2.3 研究方法 ....................................................................................................... 7

2.4 研究目的 ....................................................................................................... 8

2.5 课题创新 ....................................................................................................... 8

3 课题进展 ............................................................................................................... 10

3.1 论文进展 ..................................................................................................... 10

3.2 作品进展 ..................................................................................................... 10

3.3 初期成果 ..................................................................................................... 10

4 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1

5 今后工作计划 ....................................................................................................... 12

参考文献 ..................................................................................................................... 13

I

引 言

引 言

随着使用场景的不同,茶具也应该有所不同。于是,就有了一般居家茶具,茶楼茶具,情侣茶具,庭院休闲茶具以及专业品茶的茶具等等。而自古至今,陶瓷茶具成为永不衰落的载体。古人习惯于在陶瓷茶具上题写、雕刻诗文,目的之一在于烘托茶具使用的人文氛围,让人陶醉在引起诗意反应的人文意境中。同样,人们亦崇尚在陶瓷茶具上绘制、雕刻诸如松、竹、梅以及花、草、瑞兽之类的图案,意在烘托“在乎山水之间,在乎诗文之间,临江溪,对青山”的自然意境。

套瓷茶具的设计是茶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喝”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喝”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总而言之,茶具的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器具,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茶具本身,是茶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千年以来在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具作为专用饮茶器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方法的改变,茶具的设计制作也不断变化完善。茶具设计属于日用陶瓷设计范畴,要遵循“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设计者要把握好对造型的功能、体量、比例、局部与整体、原料的性能、特点和形式美的把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提高,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在精神文明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日常生活用品不但要求经济实用,而且更多要求具有文化的品位、艺术的享受。对日用陶瓷的器形和花面设计,不满足于传统的造型与装饰,追求时尚、新颖、美观,较高层次的消费者还追求日用陶瓷的文化内涵。

本课题主要挖掘、探究茶具造型的魅力,尝试传统的民族茶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以中国传统茶具为元素,通过造型的再造来重构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茶具造型,从而实现传统茶具造型的再生。但由于近代茶文化曾一度衰落,我国对茶具设计

-1-

引 言

的研究亦相对落后。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茶文化随之逐渐复苏。逐渐出现了一些研究茶具设计的文献、专著。但大多局限于对古代茶具考据分析。尤其是将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相关联进行研究的依然十分薄弱。如今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攀升,茶具亦成为人们同常生活的必备器具。但如何使茶具设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如何将茶具设计同茶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更好、富有时代气息的茶具。就迫切需要我们对茶文化与茶具设计关联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将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课题极力想解决的问题。

分析研究中国陶瓷茶具产品的现状和造型创新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并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多方面考虑功能的人性化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进行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实践,进而为如何改变中国陶瓷茶具产品款式陈旧、功能单一、缺少情感因素的现状给予实践上的启示。为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活动提供一个例证。关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消费对象、不同的茶类和不同使用方式所引发的不同需求,进行使用者分类、需求分类、环境分类,做大量细致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设计和创造。

-2-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1 理论分析

1.1 中国设计现状分析

1.1.1 中国现代设计茶具造型设计的反思

中国是陶瓷产品的发祥地,也是闻名世界的陶瓷生产大国,外国人认识中国有时是从陶瓷开始的。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我们的祖先开创的陶瓷茶具生产工艺,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近几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攀升,对茶具和茶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升温。仅从万方数据库上共搜索到,茶文化方面1826篇,茶具方面663篇。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以图录或图集、图鉴这样的形式出现,收集各个时期茶具资料,不做 或少做研究的。

其二:主要从茶文化在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上体现,展开研究分析的。

其三:从茶文化和茶具的关联上展开研究的相当缺乏。万方数据库上只搜索到75篇文章,且大多局限于对茶文化的简单叙述及茶具造型,纹饰,材料的研究。

随着我国茶具市场的不断发展,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茶具设计纷纷出现,不断地发展和演进使陶瓷茶具的造型种类日趋繁多,形式也变幻莫测,陶瓷茶具设计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一个实用到欣赏结合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 然而,古代先民那种质朴醇厚的陶瓷茶具造型风格正在被大工业所吞噬,保留传统文化色彩的陶瓷设计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则正在盲目追求所谓现代几何,意念等风尚,使目前的陶瓷茶具设计充斥着一种本末倒置的潜在危险。

茶具,最基本的一点是作为生活用品的使用新要求,要分清特点。一般容量的茶具,并不适用于喝功夫茶。在功能上,要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上实际需要,如现金市场过滤套杯,其集茶壶、盖水杯功能于一身,显得更为实用。还要符合人机工程学,茶具在使用中,容量是否合适,是否好拿,好放,便于饮用。壶把手不能离壶太远或太近,要适当;壶嘴粗细要更适度,以倒水流畅为准。公共场所的茶具,还强垒叠的功能,强调能耐 骤冷骤热的变化。在设计造型时,依据使用要求,确定造型形体结构形式、容量大小、比例尺寸等关系,设计出不同样式的造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3-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陶瓷茶具的使用功能决定了造型的基本样式,但造型作为器物审美的组织要素,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器物以思想和文化,并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出来。在造型上,运用抽象、夸张、拟人、仿生、卡通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增加陶瓷产品的个性与吸引力。任何一套壶都是由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组成,物质功能满足的需要,精神功能满足审美要求。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达到完美的协调统一时,器物的作用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造型在陶瓷茶具的审美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茶具都是“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重要载体。陶瓷设计师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 、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形态、色彩等造型语言符号化的再现在茶具。进而茶具就超越了真实的形体,成为包含着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象征符号。

现代陶瓷茶具设计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在以追求个性化和艺术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陶瓷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应着眼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以活态的形式保留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1.1.2 造型设计传承文脉之我见

在快节奏程式化、秩序化劳动方式中生活的人们,异常渴求那种诗情画意般充满古韵之风、自然之风的陶瓷茶具。人们在陶瓷设计中应当认识到在最求现代时尚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真谛。我希望通过对现代陶瓷茶具设计的了解,寻找到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共性,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艺术自身的特殊性,探寻美的内涵。设计出一款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直是现代学术界所倡导的。那么在我国五千年古老而灿烂的文明中,如何去寻找有益于现代艺术的因素?这是需要每一个设计者去思考的问题。文化传承是一种延续和积累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一个国家个性和气质,具体可以表现为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文化传承也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国民品格等属于深层结构的东西,反映着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反映着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现代陶瓷茶具设计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在以追求个性化和艺术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陶瓷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应着眼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以活态的形式保留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4-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1.2 造型创新形成的可行性分析

功能主义设计者曾提出: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当产品的使用功能得到满足后,产品外在形态的美就会自动出现。人类的审美自产生以来就具有功利性,功能与形式有内在的统一性。一件产品在具有创新功能的同时也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美,这样的产品就会具有明确的识别性。在设计现代茶具时,如果能在不影响茶具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它另外一种相对明确的新功能,那么它就会在形态上与传统的茶具有很大区别,就有产生新的审美效果的可能,并增加使用的趣味性。

我们在借鉴传统陶瓷茶具造型进行新的陶瓷茶具设计时,应注意因地制宜,挑选那些能代表当时艺术成就的典型产品。在嫁接、演化等改造时。既要保证原物的欣赏性和实用性的独有风格,又要避免一味的抄袭。新增添的辅件要能起对主体的衬托作用,联接要和谐自然,线性的刚柔要与主体相呼应。

在陶瓷茶具造型设计领域,设计者纷纷探讨用各种方法设计出陶瓷茶具产品,除了借鉴传统陶瓷茶具造型进行综合设计以外,也试图采用抽象概念的方法设计一些形状奇异、重心不稳、结构复杂的陶瓷茶具造型。但是,由于国人的习俗以及工艺制作条件的制约,这类造型的陶瓷茶具产品没有实用性,不能批量投产。然而,求新图变的心理及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又要求陶瓷设计家们拿出全新的陶瓷茶具产品来。于是在多年千回万转的摸索中,陶瓷设计更在传统造型表线分割、浅浮雕、凸花装饰等方面来提高欣赏性、保持了传统的实用性。这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流行趋势。总之陶瓷茶具设计标准,应该以茶圣(神)——陆羽提出的欣赏角度和实用角度评论的两个标准,进行陶瓷茶具设计。

-5-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条件

中国的陶瓷茶具产业也在机械化大生产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个体户、小企业因经受不住市场竞争的压力而纷纷倒闭;大企业通过整合兼并逐渐壮大,不断引进机械化、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技术和配套机器。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但大多数企业在设计方面进行资金和人力投入比较少,模仿古代和抄袭近现代国内外的同类设计比较优秀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在模仿和抄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改变和创新。

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升高,特别是对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陶瓷茶具产品——因为人们每天的起居饮食都离不开这类产品。但是工业时代的物质文明是建立在同样物品的大批量重复制造基础之上,个人的独特需求所要求的特殊产品和小团体所要求的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因成本的居高不下大多被放弃,大批量生产的副作用在人造环境中充满太多的共性,缺乏手工业时代的个性,人们所使用的陶瓷茶具千篇一律。因此人们对于市场上的那些造型陈旧、装饰老套、配套性极差的以次充好又毫无创新的产品充满了不满,甚至是反感和厌恶,更不用说去喜欢这些产品并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消费人群的素质在提升,消费热点不断转移,商品人性化、高档化的需求观念已经明朗化。生活行为意识逐渐渗透到对商品功能更高层次的渴望。因此,陶瓷茶具产品由传统日常用品向时尚鉴赏实用品的转变势在必行,在陶瓷茶具产品中体现自然美感和人文情趣比单一技术性实用功能更为重要。

本课题首先明确了本论文题目的基本理念,包括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和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在陶瓷造型创新种的应用;陶瓷茶具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内容,为引起下文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日用陶瓷在生存、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造型创新设计问题,引出日用陶瓷造型创新设计对陶瓷生存、生产、发展的作用,阐述了现代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的关系,进一步论证现代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与功能的人性化设计的和谐统一。

-6-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2.2 研究内容及论文提纲

2.2.1 研究内容

本课题首先明确了本论文题目的基本理念,包括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和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在陶瓷造型创新种的应用;陶瓷茶具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内容,为引起下文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日用陶瓷在生存、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造型创新设计问题,引出日用陶瓷造型创新设计对陶瓷生存、生产、发展的作用,阐述了现代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的关系,进一步论证现代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与功能的人性化设计的和谐统一。

2.2.2 论文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陶瓷茶具近况

1.1.2社会背景

1.1.3我国陶瓷茶具产品的世界地位

1.2陶瓷茶具造型创新研究的现状

1.2.1陶瓷茶具造型研究现在

1.2.2陶瓷茶具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1.3研究的创新点、目的和意义

1.4研究的方法

1.5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不同材质在陶瓷茶具组合的发展

2.1国内陶瓷茶具现状

2.1.1我国陶瓷茶具优势地位减弱的原因

2.1.2我国陶瓷茶具行业发展现状

2.1.3我国陶瓷茶具产品存在的问题

2.1.4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2外国陶瓷茶具现状

2.2.1国外陶瓷茶具产品现状

2.2.2国外陶瓷茶具产品发展趋势

2.2.3设计师及设计机构

-7-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第三章 陶瓷茶具与不同材质组合的使用性

3.1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出现的必然性

3.1.1形式美在陶瓷茶具造型中的体现

3.2人性化的陶瓷茶具设计

3.2.1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历程基础性的必然性

3.2.2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和在造型创新中的表达方式

第四章 材质美在陶瓷茶具中的体现

4.1陶瓷茶具造型创新的构思方法

4.2陶瓷茶具创新考虑的因素

4.2.1不同材料与陶瓷茶具组合设计考虑因素一——环境

4.2.2不同材料与陶瓷茶具组合设计考虑因素二——造型

4.2.3不同材料与陶瓷茶具组合设计考虑因素三——装饰

4.2.4不同材料与陶瓷茶具组合设计考虑因素四——组合与配套

第五章 理论应用与设计实践

5.1不同材料与陶瓷茶具组合设计理论的应用

5.1.1多样化的设计

5.1.2针对性的设计

5.1.3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多样化设计

5.2设计实践

2.3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用理论来指导创作,再通过创作所得到的经验与感悟来验证、完善、丰富理论研究。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还融入了“设计风格地域性研究”,即探寻“东方设计理念”与“西方设计思潮”之间的差别;同时还在中国、日本、韩国探索设计民族化道路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为了研究的真实与实用,笔者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还可能会应用到其它的有利于课题深入的研究方法。

2.4 研究目的

课题目的就是分析研究中国陶瓷茶具产品的现状和造型创新设计方面所存在的

-8-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问题,以及功能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并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多方面考虑功能的人性化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进行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实践,进而为如何改变中国陶瓷茶具产品款式陈旧、功能单一、缺少情感因素的现状给予实践上的启示。为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活动提供一个例证。关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消费对象、不同的茶类和不同使用方式所引发的不同需求,进行使用者分类、需求分类、环境分类,做大量细致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设计和创造。

2.5 课题创新

创新是一位设计师的灵魂,也是一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因为有了创新,研究才具有了现实意义。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陶瓷贸易额和单件产品创汇却很低,这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产品的成本高、价格低。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行业存在的陶瓷行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发展的停滞、国外先进陶瓷技术的冲击,急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理论方面,将造型创新设计理念引入到陶瓷茶具产品的设计中,以造型创新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为指导,总结分析研究了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怎样在陶瓷茶具造型创新设计中运用这些因素,为改进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关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消费对象、不同的茶类和不同使用方式所引发的不同需求,进行使用者分类、需求分类、环境分类,做大量细致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设计和创造。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进行对陶瓷茶具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实践,进而为如何改变中国陶瓷茶具产品款式陈旧、功能单一、缺少情感因素的现状给予实践上的启示。

-9-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3 课题进展

3.1 论文进展

论文的整体进展符合预期构想,相关专业书籍与文章的收集、整理已完成,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也结束。且论文的撰写已展开,文章的部分章节已基本完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突显出一些新的问题,有待在导师的指引下继续的来完成本课题的研究。预计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将于20xx年3月前后结束。

3.2 作品进展

3.3 初期成果

-10-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4 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曾经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和导师的帮助下已成功解决。以下列出的这些问题都曾经在我研究的初期使我困惑了好久,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将它们一一列出来,以供对有同样境遇的设计师们参考。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这里我充分设想将来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陶瓷茶具产品具体设计实例,为了使文章的理论不只是空谈,论述更有说服力,预期结合大量优秀实例进行论证,将问题具体化,细致化,案例的收集将是难题之一。

由于区域资源有限性,对国内的陶瓷茶具造型设计全面的深入了解不够,针对唐山陶瓷茶具产品实际特点,提出适应唐山陶瓷茶具行业造型创新设计的解决方案,将是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另一难题。

解决方法:通过对相关的书籍、资料、Internet、电子数据库、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适当的市场调研,进入该行业当中,与相关的经验认识沟通,获得有价值的资料,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工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想还会有新困难、新问题待我去解决。其实做学问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深入、文明才能发展。当然问题的解决与导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在张兰芝导师的指引下未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一定会顺利解决。我的课题研究也一定会圆满完成。

-11-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5 今后工作计划

从20xx年11月开题至今已有半年有余。课题研究也进行到论文撰写与设计创作阶段。如果没有其它特殊情况发生,按照目前的研究进度,课题将于20xx年1月前后顺利完成。在此笔者有必要把今后的工作进度再次做详尽的规划:

表1 今后工作计划

Table 1 Arrangement of dissertation research

序号

1

2

3

4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预期目标 论文撰写与设计创作 2011.6~2011.11(6个月) 使研究成果视觉化、理论化、体系化 研究结束 成果展示 毕业答辩 2011.12~2012.1(2个月) 2010.2(1个月) 2010.3(1个月) 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顺利完成 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与展览 顺利通过

-12-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王默根,王佳.平面构成创意[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0:5-36. 何洁,靳埭强,杭间.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C].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2. 杭间,何洁,靳埭强.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C].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邹加勉.平面设计八人[M].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6. 海军. 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杉浦康平.图像宇宙论:造型的诞生[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史启新.汉字解构设计[M].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1. 陈振濂. 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0.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M].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9. 寻胜兰. 新民族图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过伟敏.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学术论文集[C]. 无锡:[出版者不详],2002. 过伟敏.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学术论文集[C]. 无锡:[出版者不详],2002. 尹定邦.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 林家阳.第一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获奖作品集[C].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5:18-21. 林家阳.第二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获奖作品集[C].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5. 林家阳.第三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获奖作品集:“小天鹅杯”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竞赛[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1.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靳埭强设计奖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2004获奖作品集[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7. 赵羽. 苏风吴韵:著名平面设计师赵羽设计档案[M]. 福州:福州美术出版社,2005.4. 戈洪. 新平面[J].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6. 周旭. 中国民间美术概要[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倪伟,朱国勤,陈虹. 字体设计[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毛溪. 平面构成[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8.

-13-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毛溪. 字体设计与编排[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7. 陈原川. 广告游戏[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李中扬,柳林. 标志设计[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8. 王国伦. 现代标志设计[C].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11. 王雪青,郑美京.图形语言[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8-11. 陈芳. 设计的理念[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6. 李耀杰.李耀杰&点线面广告公司[M].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6. 周继平.谈现代设计中对中国元素的把握与应用[J].美术大观,2008.7:122. 韩高路,刘志瑾.重构·再生——传统装饰与现代构成融合的形式探索[J].美术大观,2008.7:98. 孙荟钧.浅谈艺术设计的走向——寻找民族意识觉醒[J].美术大观,2008.7:124. Scott Minick and Jiao Ping. Chinese Graphic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0 Jos P. Van Leeuwen, Harry J.P. Timmermans. Innovations in Design &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M]. New York:Springer, 2006.7.28 Rob Konings, Hugo Priemus, Peter Nijkamp. The Future of Automated Freight Transport: Concep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 Cheltenham Glo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 2006.2 Michael Beirut, William Drenttel, Steven Heller. Looking Closer 5: Critical Writings on Graphic Design[M].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2007.1.15 Thomas Hauffe. Design: A Concise History[M].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1998. Rick Best, Gerard de Valenc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 Linacre House: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2.10. John Maeda. Design By Number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1.10.1. Mark Oldach. Creativity for Graphic Designers[M]. Cincinnat: North Light Books, 2000.4.1. Philip B. Meggs, Alston W. Purvis. Meggs'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M]. Washington: Wiley, 2005.12.7. John Maeda. Creative Code: Aesthetics + Computation[M].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4.10.30.

-14-

更多类似范文
┣ 研究生论文中期报告 12600字
┣ 研究生论文中期报告模板 100字
┣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改) 1000字
┣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100字
┣ 更多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 搜索类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