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资源工作总结

浅析线路网络资源

随着通信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在市场杠杆的作用下,各运营商的竞争就是针对资源(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竞争,以求得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换句话说,资源就是竞争。这样便使得各竞争对手分别在市场、业务、技术展开激烈的竞争,通过系列的优惠政策不断的扩大用户群占领市场;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通过增加技术人才的来提高竞争力。

在网络资源上,对于转接设备,我们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拥有先进的PSTN公用通信网络和基于ATM交换技术的宽带交换。在骨干传输领域,以及各种光纤的传输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模拟和数字连接,并且随着智能网和支撑网的建立,可以拓展新的业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传输链路(信息和信号的传输通路)的接入层方面,其接入方式主要为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接入方式。它有着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并且设备大部分设置在室外或野外,长期处于大自然的环境中,其设备除了自身的老化外,会受到外界的损坏或人为的破坏,这些不良的影响都会干扰正常的通信,甚至中断通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正越来越成为我们发展的绊脚石,越来越成为我们发展的“瓶颈”。

长期以来,电信部门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调节,以及“短、平、快”的工作理念,造成了“重经营、轻维护”“重工程、轻维护”的发展

模式,致使维护质量差、维护工作模式落伍,不能适应其发展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日益饱和,各公司都在无形之中抓起维护的“锋刃剑”。因为线路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电信部门的服务质量;同时,维护是一个服务窗口。

目前,线路设备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了线路设备质量和维护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线路资源、资源配置、利用率、流程执行等几方面问题。当然,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不能否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本人所掌握知识的不足,也会造成片面的认识,不能全面看问题,一概而论。

一、线路设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计与实际用户需求不匹配,造成供需矛盾。这虽然是机线设备和用户的集中分散效应造成的,但更与我们的没有远期目标和近利性造成的,这样造成有线无装机,装机没有线的的局面。

2、由于施工队伍技术力量低或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低劣。这种问题比较突出,突出点在20xx年前后障碍投诉上,全省上下的线路质量令人堪忧,那时各公司都在寻求维护模式的突变来应对工程质量遗留下来的工程质量问题,例如查修外包、电缆外包、以建代维等等。

3、工程改造(扩容)只是设备上的叠加,造成设备、资料乱、难维护。这样的问题也是各公司的主要问题,由于业务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交接区的划分不合理,或是交接区容量不够等因素,原线路

设备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便采用大量的小对数电缆和光缆的布放,造成大量的管孔占用,造成主干管道无孔可用,新业务难以发展;架空电缆的过多造成线路混乱、资料不准、负荷过重,安全隐患较大。

4、选用材料不合格。配线采用无屏蔽的不对称电缆,且无防潮性;户线工程采用无助燃性的塑料管几室外分线盒;管材的不合格,造成管道布放后管孔压扁不能使用等等。

5、线路设备利用率低。由于大部分公司网络的改造都是采用简单的网络叠加的方式,没有考虑市场、业务、网络的发展。基本情况为交接配线在60%左右,直接配线在40%以下。

6、在验收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验收规范,或是执行验收规范不严,造成线路设备脏乱差。这也是造成线路设备脏乱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7、没有严格执行维护规程的维护作业,维护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上,维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线路设备乱、散、差。

8、缺少对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的整治。由于公司对线路设备注重的是投资和业务发展,而忽略了对线路设备的管理,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

9、缺维护图和详实的档案资料(动态)。在各公司所具备的线路资料都是单份的竣工图纸,没有详略的维护图,至于如何维护就靠障碍牵着鼻子走。

10、全网没有统一编号。各市公司、县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对维护规程的理解进行编号,其方案各有优劣,随着新九七的使用,在对配线架、交接箱、线序的使用逐步统一,但在线路设备的标示还没进行类似的工作。

11、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无论是电缆线务员和机线员,都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这样的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对线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因为在通信的其他部门眼里,线路就是一个任何人都能干的行业,也就用不到所为的技术培训。

12、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各县市公司在线路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出现了断代的现象,老一代的线路技术人员基本在40岁以上,他们虽然没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组巡工作和日常的维护中看到原来的施工标准仍是现在的工程不能比的;新的一代忙于障碍的查修和任务的发展,哪有什么技术可言。

13、各公司普遍存在“以建养维”“以建代维”。这两种方式所表现出的线路建设来弥补维护中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和电气性能差的设备,或是以建设的形式来替代线路维护人员缺少的局面。

14、在工程中采用工程随着经营走模式,而在维护中采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维护模式。

二、线路设备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从上级领导还是线路自身维护人员,都没有切实的体会到接入网层面(包括线路和设备)的重要性,这与

我们的没有远期目标和近利性造成的。正因如此,我在工程和维护上都是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维护。而这样的工程和维护方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无法利用,而同时部分地区缺没有资源可供使用;也造成了网络设备的叠加和交接区混乱,维护和困难。

2、没有科学的网络规划和管理。我们的投资建设都是围绕“经营”这个主题,我们的维护管理都是围绕“绩效”这个主题。在如何解决接入层面的建设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忙于制定良好的流程和方案探讨,疏于设备资源的管理和方案实施。

3、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作为一个经营的需求为一个单项工程,无论是工程立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利于对工程监督管理、评价、资金回收。

4、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线路资源管理。无论是全网的设备标示还是设备的档案资料,我们都没有一个全网管理措施。在资源的管理上,各地区都是闭门造车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维护模式,而竣工资料可以说是我们维护和管理的最根本的基础。光缆资源的管理加强,对我们线路设备的编号和管理能否有一个借鉴的地方。

5、缺少科学的良好维护管理体制。目前,各省市公司的线路维护模式基本都不相同,但沿袭老的运维体制基本都没有改变,测量室、光电缆维护班基本各地市都保持。在20xx年,曾出现光电缆外包的形式,最后还是昙花一现。在不少县市公司,线路维护管理基本上是

一片空白,唯一做到就是维护指标控制和障碍修复。

6、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培训。目前,线路的维护人员能在初中水平就不错了,要不看看每次的技能鉴定或是运维人员考试的成绩就知道了。在接入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维护管理,还是管道、电缆、光缆等传输设备,都有着自己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特别是在面临着维修服务窗口,我们还得具备相应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我们在经营的发展模式下,都以为线路是一个任何劳工都能干的活,在这一点上就降低了我们对线路的认识,降低了线路施工的标准、维护标准,在如此的标准下,我们要提供良好网络和服务,这不自相矛盾吗?

三、切实做好线路工作的建议

1、做好长期规划,保证近期发展

由于通信线路有着机线设备的集中分散效应,以及用户发展的不均衡性,同时又受到地形的很大限制,因此为能有效的节约投资以及利于将来的维护,我们必须规划号自己的网络,既要做好长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又要满足近期的发展,切实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主要包括:

局所的规划

光电缆网的规划

交接区的规划

线路技术方案的规划

2、确保线路工程质量,层层严把质量关。

工程质量是线路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着维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的畅通,若是工程天生是一个“畸形儿”,再好的维护工作也难有起色,工程的质量是制约维护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由于各公司为满足用户的不断需求以及寻求业务增长点,造成线路工程量迅速增加,同时又由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给维护带来极大压力。那么,跳出这个误圈的首要是重抓工程质量。

那么,一个优秀工程的必须具备三要素是:

正确的设计

合格的材料

良好的工艺

设计:①满足年限,反映用户情况。

②便于维护。

③保证通信质量及网络的安全运行。

④符合有关工程的设计规范。

⑤统筹考虑旧的网络资源。

施工:①可安装性

②可靠性

③可维护性

④再使用性

⑤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

验收:①布局合理、结构完整、清洁整齐

②资料齐全完整,图纸与线路设备相符

③线路设备的电气性能符合质量要求

④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3、统一全网设备标示,保证线路资源的正确、统一、完整。 因为线路设备有着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能有效的管理好线路设备,熟知线路设备的利用率,应该做好线路设备的物理标示,必须是唯一的标示。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运用,我们应该逐步实现对我们的日常维护资料和技术维护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化。应做到:

全网统一编号方案(C3网)

完善维护资料和档案资料管理

建立机线号查询统一平台

4、建立科学的维护模式,打造精品网络。

为了使维护走向正轨,避免走弯路、走斜路,各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绩效考核办法,形成自己所的特有维护模式,其模式

虽不尽相同,但大都与维护量相结合。做好线路维护的最根本的任务是保证线路的畅通,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线路设备安全、维护指标合格。做好这两点就要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研究采适宜的维护模式。尽量做到:

日常维护和技术维护相对独立,确立安全指标与维护指标两大维护体系.

建立线路资源管理小组,提高线路资源的准确率,加强网络资源的优化。

在维护策略上,努力向预防性维护、受控性维护为主的方向发展。

5、培养有素质、有技术、有责任心的人才。

面对的新的形式、新的挑战,公司作为技术密集性的产业,时刻都在补充新的力量;而作为线路维护的主体和窗口服务的最前端,线路公司肩负的重任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工程量和维护量大,我们的技术培训和新业务学习却远远跟不上,特别是这几年,业务不断的增长,一批老同志又内退,技术人才到了断层的时候。那么,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各公司面临的严峻问题。

培养技术的人才,就是具备多业务、多技能的人才;多业务要求的是懂的窗口服务、简单的市场调查、新的业务技术等;多技能要求的是一岗多能,除了本职的工作外,还得学会电缆、杆线、测量、测绘以及简单的外勘等。在技术的培训中,应本着规程的技术进行,严

格执行技术规范。

培养有素质、有责任心的人才,就是指我们的人才不仅仅知道是如何做,而且懂得一定要做好的道理。这是靠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实际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实现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提高,线路维护模式正逐步向预防性维护、受控性维护发展,线路设备的运维和管理工作向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中监控的方向发展。面对新的形式、新的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线路维护工作将会更上层楼。

 

第二篇:xx年资源室工作总结

20xx年省网监中心资源室工作总结

一、 全年工作业绩总结

1、 DCN的安全运行

1) DCN承载网的运行完好率99.99%,确保了IT系统的

稳定运行;

2) 完成IMS及业务平台、NO。7信令监测系统、C网RNC

扩容等接入DCN承载网的方案审核、调测

3) 配合武电、增值中心完成DCN出口的扩容改造和倒换

测试。

4) 协助计费中心进行BOSS核心网络的优化工作。

2、 承接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1) 二季度NOC成立了资源管理室,参与综资系统的上线推

广工作;

2) 承接全省长途和本地重要资源及能力指标的月度报表

的抽取上报工作;承接全省综合资源能力指标的季度分

析报告的编制上报工作;

3) 承接集团公司长途带宽型业务服务IP网络业务、基础

数据网的开通工作及工单的调度。

4) 配合网运部顺利通过集团公司10月份的资源管理达标

现场检查;

5) 参与省公司资源能力系统建设和本地资源管理达标的

专项工作,联合厂家把集团考核的能力指标做个详细解

读,新综合资源系统的取数算法调整固化

6) 负责全省数据网络备品备件的维护管理工作

7) 负责NOC固定资产的清理,参与龙禧项目的资产清查收

购;

3、 OSS的相关支撑工作

1) 配合NOC集约化的工作,完成二干传输网管系统的返

迁,实现省NOC对二干传输的监控;

2) 负责OSS专业计算机平台网络运行分析报告模版的制

定,完成xx年度的计算机月报的汇总上报。负责全省

集中告警系统自动派单率的统计分析工作;

3) 完成湖北省OSS专业xx年度OSS白皮书的修订,配合

完成集团OSS的调研和组巡工作。

二、 工作不足和原因分析

1、 资源管理的相关支撑工作滞后

目前资源管理室人员尚未到位,仅2人承接相关工作,并且以往工作背景不是专业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能力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只是被动的配合运维部工作,不能牵头独自完成专项工作,形成资源室的支撑优势和亮点,履行好部门职责。

三、 xx年工作展望:

1、 强力推进资源管理工作

1) 优化资源管理室的人员架构

充实资源管理室的人员,在支撑中心内部整合网监中心和计费中心的资源成立资源管理虚拟团队,从分公司选调技术骨干加强综资系统的支撑工作,切实履行资源室的职责。

2) 加强能力指标的数据分析

资源室要重点学习资源能力数据分析的维度、口径、重点关注点,承接全省长途、本地资源能力指标的抽取、统计分析上报的日常工作。

3) 参与能力系统建设专项工作

配合网运部强力推进综合资源管理工作,确保到20xx年x月份,不论是存量资源还是新增资源,包括光接入部分和铜缆接入部分,17个分公司全部实现正装机,资源准确率超过95%;本地资源管理达标工作上台阶。

4) 牵头开展资源数据准确性的整治。

提升资源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资源基础数据不准,必须持续开展基础数据准确性的整治。资源室要协助网运部制定资源系统数据质量提升计划,含分阶段重点项目、提升目标等,重点支撑各本地网存量资源数据的清理整改工作,同时抓好省公司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动态维护管理办法的落实工作,确保新建资源准确入库管理,在全省建立一套长效可控的资源管理机制和流程。

5)提升跨域工单的调度工作

资源管理室要利用好运维集约化的优势,在网监中心各专业维护室的协同下逐步承接省级或跨域网络资源的具体调度和管理,以及网络资源端到端调度分配,接应前端部门对资源的需求。

2、 DCN的承载网的优化

1)提出DCN骨干承载网优化的方案,对juniper平面网络进行更新;

2)在DCN上部署MPLS VPN、QOS技术,确保核心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加强OSS支撑系统的建设

1)完善全业务的专业网管系统、综合告警系统、综合服务保障系统、电子运维系统,加强OSS支撑系统的建设。提升网络侧故障自动发现处理能力,实现主动维护的工作机制,推进精确化管理,支撑集约化维护体系建立。

2)完善网络安全支撑系统,新建省NOC云备份系统,推广使用SAG安全审计网管系统、安全漏洞扫描、IPS等支撑系统。

3)完善面向业务和服务的维护支撑手段,加强ODS-O系统的建设。新建DPI系统、移动用户漫游分析系统,全面开展面向网络、业务和客户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