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课程实验报告

课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科技文献检索 

系    别:     机械系       

班    级:    模具124       

学生姓名:    王春强        

时    间:    20##-10-11    

一、各种类型中外文文献检索

(一) 目的:

1.学会本校图书馆OPAC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

2.学会电子图书检索。

3.学会中文学位论文检索。

  4.学会中文期刊论文检索。

  5.学会国内重要专业人士、重要研究机构、重要文献、重要期刊等信息检索。

6.学会标准文献检索。

(二) 内容:

1.自选检索课题。

  2.分析检索课题,确定检索标识,编写提问式。

3.利用本校图书馆OPAC书目系统、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相关数据库。

4. 在相关检索提问框中输入提问式实施检索,筛选命中文献,选择检索结果输出格式并输出结果。如有必要可反复修改检索提问式优化检索结果。

  5.记录检索过程,完成检索报告并提交。

要求:

1. 本校馆藏纸本图书检索

数据库名称____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OPAC书目检索系统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题名:创业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中文献数__19条__________

   检索结果截图:

2.电子图书

选择超星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进行电子图书检索:

数据库名称______超星电子图书_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_书名:电工基础__

命中文献数___53_________

检索结果截图:

选取其中1条文献题录:

书名:电工基础

作者姓名孙克军:                           出版时间:20##年2月

总页数:303                         章(或节)数:10        参考文献数:14

3.中文学位论文

选择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文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的1种数据库进行学位论文检索:

数据库名称__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索年限___2001年至2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__全国优秀学位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中文献数___7_________

选取其中1条文献题录:

论文题目: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

作者姓名:杨小虎

导师姓名:褚耀泉; 冯珑珑; 莫厚俊

授予学位级别:全国优秀论文

作者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予学位时间:2002

论文总页数:209

4.中文期刊论文

选择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的1种数据库进行中文电子期刊检索:

数据库名称______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检索年限___2001年至20##年___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___医药卫生科技______

命中文献数_ 5412681 _________

选取其中1条文献题录:

论文题目: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姓名: 谭彬

第一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出处(出版物名称、年、卷、期、页码范围):宁夏医学杂志,20##年第12期 共1180页

5.国内重要专业人士、重要研究机构、重要文献、重要期刊等信息

利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相关信息检索:

数据库名称_______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____

检索年限____2001年至2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信息科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中文献数   2847067________

选取其中1条文献题录:

(1)该领域重要作者(收录文献总数位于前三名):

第一名:

收录文献数量:156

作者姓名:陈力丹;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二名:

收录文献数量:120

作者姓名: 吴建平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

第三名:

收录文献数量:116

作者姓名:王育民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该领域重要机构(收录文献总数位于前三名):

第一名:

收录文献数量:7335

单位名称:清华大学

第二名:

收录文献数量6623

单位名称:中华科技大学

第三名:

收录文献数量:5909

单位名称:上海交通大学

(3)该领域重要文献(文献被引频次位于前三名):

第一名:

文献题目:无线传感器网络 

作者姓名:  任丰原;黄海宁;林闯

文献来源:  软件学报

发表时间: 20##

被引频次:4021

作者单位名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研究大学

第二名:

文献题目: 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问题与进展

作者姓名:  李建中;李金宝;石胜飞

文献来源:  软件学报

发表时间: 20##

被引频次:2088

作者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第三名:

文献题目:  Ontology研究综述

作者姓名:  邓志鸿;唐世渭;张铭; 杨冬青; 陈捷

文献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表时间: 20##

被引频次:1976

作者单位名称:北京大学

(4)该领域重要中文期刊(收录文献总数位于前三名):

第一名:

收录文献数量:10685

期刊名称:计算机学报

第二名:

收录文献数量:4031

期刊名称:计算机学报

第三名:

收录文献数量:32384

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6.标准文献

选择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标准检索、标准网——标准目录高级查询等数据库中的1种数据库进行标准检索:

数据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索年限_____ 1900—20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索策略(表达式)_________中文主题词 = "模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中文献数______597______

选取其中1条文献题录:

标准名称:橡胶模具技术条件

标准编号:JB/T 5831-1991

起草单位或起草人:沈阳模具厂;机电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实施日期:1992-10-01

发布日期:1991-10-17

分类号:中国行业标准

标准文献页数:8

二、使用常用搜索引擎检索

(一) 利用百度或谷歌搜索引擎检索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课程的课件(ppt格式)。

二、请调整检索策略,利用百度要查全题一相关的课件。

三、学术论文撰写

1.自选检索课题,学术论文题目自拟。

2.主要撰写学术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总结、参考文献(不少于20条)六部分内容。

3.利用本校图书馆OPAC书目系统、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相关数据库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

模具CAD/CAE/CAM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摘要】 介绍了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的发展概况并论述了这三种模具CAD/CAE/CAM的最新开发成果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级进模; 汽车覆盖件模; 塑料注射模; CAD/CAE/CAM;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级进模CAD/ CAE/ CAM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 年代末, 70 年代便有初步应用, 但仅限于二维图形的简单冲裁级进模, 其主要功能如条料排样、凹模布置、工艺计算和NC 编程等。弯曲级进模CAD/CAM 系统出现在80 年代, 如日本日立公司和富士通公司的弯曲级进模系统等。为了能够适应复杂模具的设计, 富士通系统采用了自动设计和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在该系统中除毛坯展开、弯曲回弹计算和工步排序为自动处理外, 其余均需要设计人员的参与。应用三维几何造型技术的级进模系统始于80年代末, 如美国Auto_trol 公司的Die_Design 系统, 该系统采用三维几何模型来描述板金零件, 并将三维图形技术应用于模具结构设计, 显示出三维图形软

件在模具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进入90 年代, 国际著名商品化三维CAD/ CAM系统, 如美国的Pro/ E、UG- II、CADD5、Solidworks、MDT 等均陆续在模具界得到应用。美国PTC 公司基于Pro/ E 系统开发了板金零件造型模块Pro/ SheetMetal。UG Solution 公司在UG- II 的基础上开发了同类型的模块UG/ Sheet Metal。以上2 个系统都缺乏面向级进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的专用模块, 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很快, 有的已经初见成效。如美国Computer Design 公司开发的级进模软件

Striker Systems 是销售量较大的商业化CAD/ CAM系统, 包括板金零件造型( SS- DESIGN) 、毛坯展开( SS- UNFOLD) 、毛坯排样( SS- STRIP DESIGN) , 模具设计( SS- DIE DESIGN) 和数控加工( SS- WIRE、SS- PROFILE) 等模块。该系统支持板金零件的特征造型, 虽已具有某些自动化设计的功能, 但其设计过程仍以交互操作为主, 目前只适用于弯曲冲裁级进模的设计。本世纪初, 美国UGS 公司与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UG- II( 现为NX) 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级进模CAD/ CAM软件NX- PDW。该软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艺预定义、毛坯展开、毛坯排样、废料设计、条料排样、压力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等模块。具有特征识别与重构、全三维结构关联

等显著特色, 已在2003 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市场。与此同时,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及我国台湾、香港有关机构和公司也在开发和试用新一代级进模CAD/CAM系统。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模具制造企业虽然也采用了CAD/CAM/CAE技术,但模具的设计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和设计体系,各类设计工具更多的表现为单一学科的软件化,其相互集成也是以软件接口实现的数据集成。模具CAD/CAE/CAM技术与GT、CE(Concurrent Engineering)、CAE、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等技术密切相连,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局模具产品数据模型,在模具开发、模具设计中,提供全部的信息,使信息共享、交换处理和反馈,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并行技术和管理技术,最终将发展成为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如湖南大学以先进冲压CAE 技术为突破口, 开发出一套包括冲压工艺设计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系列化软件。其冲压仿真CAE 自动建模系统CADEM- I 能够利用模具表面数控轨迹数据作为网格生成的几何数据源, 使建模效率成倍的提高, 对于汽车覆盖件成形, 在同样精度下可使仿真模型网格单元减少近20% ~ 40% 。冲压仿真CAE 系统CADEM- II 采用先进的理论和算法, 在保证冲压件大变形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分析速度。冲压工艺分析与设计系CADEM- III 采用壳体失稳理论预测覆盖件成形中的起皱趋势, 采用基于仿真的毛坯反算技术, 实现了复杂零件的毛坯形状和尺寸的迭代反求。

研究内容:

本人研究是通过模具CAD/ CAE/ CAM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技术分析, 模具CAD/ CAE/ CAM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 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 CAM 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 模具CAD/ CAE/ CAM在近20 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 模具CAD/ CAE/ 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 为了使广大模具工作者能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 更好发挥模具CAD/ CAE/ CAM的作用, 针对模具中应用最广泛、最

具有代表意义的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 CAE/ CAM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

 总结: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愈演愈烈,短周期、高质量、长寿命的模具是模具行业和用户的追求,这必将使模具CAD/CAE/CAM技术全面深入地应用于模具行业中,同时与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多种生产模式的结合日益密切,最终使模具行业发生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 李德群,肖祥芷. 模具CAD/CAE/CAM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 模具工业,2005,7:9-12.

[2] 马颖. 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概况[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9,25(2):28-32.

[3] 刘玲,周旭东. 模具CAD/CAE/CAM的发展和展望[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4,17(3):5-8.

[4] 邱建新,李发根,李国禄. 模具工业发展趋势综述[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3-7.

 [5] 朱征,郭志全. 模具CAD/CAM的现状和发展[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16(2):1-2.

  [6] 刘强,蒋玉明,杨屹等. 虚拟制造技术与模具CAD/CAE/CAM[J]. 锻压技术,2001,6:45-49.

  [7] 李和平,肖根福.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27(2):46-49.

  [8] 肖乾. 产品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的构建[J]. 管理技术,2006,5:87-89.

  [9] 蔡长韬,许明恒,刘晨. 基于Web的数控磨床CAD/CAPP/CAM技术[J]. 机械设计,2004,21(11):26-29.

  [10] 杨宠,林汉同,刘瑞祥. 我国压铸模CAD/CAE/CAM及其一体化技术[J]. 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2001,2:20-21.

  [11] 罗英等. 汽车制造业中的CAD/CAE/CAM集成应用[J]. 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2005,22(3):55-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