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绪论

免疫: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 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可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包括:

    1.骨髓 2.胸腺3.法氏囊

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功能: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

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胸腺    结构:皮质、髓质  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分化成熟的场所;(2)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法氏囊功能:是禽类、鸟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居住、捕获抗原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  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2.脾脏: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红髓:髓索、髓窦(T细胞区)白髓:密集的淋巴细胞(B细胞区)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过滤血液捕获抗原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及粘膜下无包膜的淋巴组织,或较为弥散地分布,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  MALT的功能: (1)参与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

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的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三、抗原

1、掌握抗原基本特性:(1)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异物性,即非己物质

3、抗原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表位/抗原决定簇

表位种类:(1)构象表位(决定簇)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

(2)顺序表位(决定簇)  ①一段顺序相连的氨基酸序列,又称线性决定簇;②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③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隐蔽性表位。

3.熟悉B、T细胞决定基的概念和特点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面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

表位大小    8-12个aa (CD8+Tc)    5-15个aa,核苷酸

            12-17个aa(CD4+ Th)     或5-7个单糖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和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抗原种类    TD-Ag                  TD-Ag + TI-Ag

5、熟悉抗原的基本分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 自身抗原

(2)、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1.外源性抗原2.内源性抗原    

(4)、其他分类方法: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2.根据抗原性质: 全抗原、半抗原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 T 细胞的辅助,所以称为 TD-Ag。TD-Ag 活化成熟的 B 细胞,诱导产生 lgG 类抗体,能引起回忆应答。同时也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TI-Ag): 在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 T 细胞辅助,所以称为 TI-Ag 。此类抗原只含有 B 细胞抗原决定基,只活化未成熟 B 细胞,诱导产生抗体仅为 IgM 类。 TI-Ag 一般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回忆应答。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

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四、免疫球蛋白

抗体(A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4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呈“Y”形。

(一)重链与轻链:重链(H链)约450个aa,轻链(L链)约214个aa。

1.根据重链的aa组成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

              γ链、α链、μ链、ε链、δ链。

Ig分为5类: IgG 、IgA、 IgM 、IgE 、IgD     

2、  根据轻链的aa组成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κ、λ两种类型。

(二)L链和H链近N端约110个aa组成或排列顺序变化很大,称可变区(V区) 。其余的氨基酸相对稳定,称恒定区( C区)

(三)绞链区:含大量脯氨酸,富有弹性,使Ig能变构,利于Ig与Ag特异结合。 绞链区对蛋白酶敏感。IgM和IgE无绞链区

2、Ig的生物学活性

(一)、V区的功能:识别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其中CDR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 IgG 、IgM参与2.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①调理作用:IgG、IgM能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②ADCC作用:IgG能通过Fc段与与NK、中性粒细胞结合,杀伤靶细胞。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IgE能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诱发Ⅰ型超敏反应。

3、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

(1)、IgG 主力部队:含量最多(75%);半衰期最长(约3周);功能最大(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通过胎盘),在抗细菌、抗肿瘤、中和毒素等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

(2)、IgM(巨球蛋白)先头部队:出现最早,激活补体和调理作用最大。(3)、IgA   地方部队:分为血清型IgA和分泌型(sIgA)2种。血清型IgA作用不大, sIgA分布于分泌液中,在局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4)IgD   目前还不清楚(5)IgE   介导I型变态反应

IgG的水解片段:一、1个IgG   →   2个Fab+1个Fc

1.抗原结合片段(Fab)功能:与Ag特异结合。2.可结晶片段(Fc) 功能:激活补体、通过胎盘、与细胞结合

二、1个IgG    →  1个F(ab')2+1个pFc'

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由单一B细胞克隆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产生的完全均一的只对某一抗原决定簇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特点:1.高度均一性  2.高度专一性3.大量产生及稳定性:由于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五、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称为补体。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补体系统:因其由近40种可溶性蛋白质和膜结合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血浆及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等蛋白组成。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许多MAC,导致靶细胞溶解。二、调理作用:C3b、C4b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三、免疫粘附作用:抗原抗体复合物-C3b/C4b-红细胞或血小板等,

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四、免疫自稳作用:1.清除免疫复合物  2.清除凋亡细胞 五、炎症介质作用:1.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以C5a的作用最强。3.趋化作用(C3a、C5a、C567)

经典激活途径:1.主要激活物质:免疫复合物,由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2.参与的成分:C1(C1q、C1r、C1s)~ C9  3.激活过程:(1)识别阶段

C1q  →  C1r、C1s  →  C1  (2)活化阶段: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C4b2b)和C5转化酶(C4b2b3b)。

替代(旁路)激活途径:1.主要激活物质: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等,凝聚的IgA和IgG4、眼镜蛇毒素等。2.参与的固有成分:C3,B、D、P、H、I等因子。3.激活过程:(1)生理情况下 C3b和C3转化酶的形成(2)C5转化酶的形成:①激活物使替代途径从准备阶段过渡到正式激活阶段,为C3b或C3Bb提供保护性微环境。②过程~~~~

(3)补体激活的放大,形成C3b正反馈环。

了解MBL途径,补体激活的调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

六、细胞因子

概念: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小分子蛋白质。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1. 介导天然免疫2. 抗细菌、抗病毒作用3.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4. 刺激造血5. 促进血管的生成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1.多效性2.高效性3.局部性4.短暂性5.复杂性

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活性:一、白细胞介素(IL):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IL 功能:(一)促进细胞免疫:主要有IL-1、IL-2、IL-12、IL-15(二)促进体液免疫:主要有IL-2、IL-4、IL-5、IL-6、IL-10、IL-13。(三)刺激造血: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或各系不同分化阶段前体血细胞生长和分化。主要有IL-3、IL-7、IL-11。(四)参与炎症反应:主要有IL-1、IL-6、IL-8和IL-16。二、干扰素(IFN):病毒等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细胞后产生的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抗肿瘤和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糖蛋白。Ⅰ型:① IFN-α(白细胞)② IFN-β(成纤维细胞)Ⅱ型:③ IFN-γ(T细胞)IFN生物学功能:①抑制病毒②抗肿瘤③免疫调节:增强NK、CTL和Mo的活性;增强MHC分子的表达 三、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能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集落刺激因子。分类 :GM-CSF、G-CSF、M-CSF、Multi-CSF即IL-3、SCF、EPO等。 四、肿瘤坏死因子(TNF):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出血性坏死。分型:①TNF-α:恶液质素,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②TNF-β:淋巴毒素(LT),

活化的T细胞产生 五、生长因子(GF):一类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功能的细胞因子。其中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TGF-β的重要功能是对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六、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有众多成员的前炎性因子家族,多种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能产生此类因子。主要功能: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

七、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多属跨膜糖蛋白,分为膜外区、跨膜区及胞浆区三部分。

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

与T细胞有关的CD分子:CD3,CD4和CD8,CD2,CD28和CTLA-4

与B细胞有关的CD分子:CD79a/CD79b;CD19和CD21,CD40

?      粘附分子的种类(一)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均具有一个或数个Ig样结构域,成员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其配体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各种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间相互粘附和信号转导,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和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等。(二)整合素家族: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形成整体而得名。参与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吞噬与炎症形成等多种功能。配体为:细胞表面其他家族的粘附分子、 ECM。(三)选择素家族:课本72页表7—4 (四)钙粘蛋白家族:与免疫学关系密切的有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P-钙粘蛋白,分别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胎盘组织。配体:自身同型细胞的钙粘蛋白    功能: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对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及完整组织结构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了解CD分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MHC: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分子表达于白细胞上,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HLA抗原分子的结构及其分布:(1)经典MHC基因:①经典MHCⅠ类基因(Ia基因)包括A、B、C 座位, 产物为HLAⅠ分子。②经典MHCⅡ类基因:HLA-DP、DQ、DR 亚区,产物为HLAⅡ类分子  (2)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在抗原的加工和胞内运转、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①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②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  (3)非经典Ⅰ类基因:——又称Ib基因,包括HLA-E、-F、-G、-H等。①HLA-E基因:位于HLA-C、-B座位之间。HLA-E分子作用:与维持母胎界面稳定有关;逃避免疫监视(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②HLA-G基因:位于HLA-H和HLA-F座位之间。HLA-G分子生物学功能:保护胚胎;可能参与妊娠期血管生成。可能参与胸腺细胞选择的某些过程。有调控HLA-E表达的作用(一定条件)。 (4)炎症相关基因: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 ②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③MHCⅠ类相关基因家族 ④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基因家族

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一)递呈抗原(二)参与T细胞分化及中枢性免疫耐受的建立

(三)MHC限制性:TCR(T细胞抗原受体)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必需识别自身MHC分子,此即MHC限制性。

HLA多态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HLA基因结构变异;复等位基因;共显性表达.

HLA与医学 :课本84页,课件46张

HLA-I类、II类分子的比较

分子结构      HLA-I类分子      HLA-II类分子

肽结合区      α1+α2            α1+β1   

(多态区)    封闭槽             开放槽

组织分布      有核C(淋巴C)     B、Mφ、DC等APC

功能          识别内源性抗原肽   识别外源性抗原肽

(辅助受体)  CD8-α3            CD4-β2                                        

              限制CTL的识别*     限制TH的识别*

了解MHC结构、遗传特征,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的多态性。

九、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和作用

一、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一)BCR和BCR复合体  BCR是存在于B细胞表面的膜表面Ig(SmIg); BCR +(Igα、 Igβ)2  —→ BCR复合体

1. BCR(SmIg):——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类别:SmIgM+SmIgD  多数B细胞 ; SmIgG、SmIgA或SmIgE   少数B细胞。 功能:识别抗原

2.Igα和Igβ(CD79a和CD79b):以两对异二聚体与BCR结合形成复合体。胞浆外区均有一个Ig的功能区,胞浆内末端区均有ITAM。功能:当BCR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交联时,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启动B细胞活化过程的信号传导。

(二)膜辅助分子:1.CD19和CD21—协同受体复合体:CD19分布于B细胞表面,CD21仅表达于成熟B细胞上。 CD19-CD21复合体——信号转导作用;CD21结合C3b-抗原-BCR,CD21是EB病毒的受体。2.CD40—协同刺激受体:主要表达于成熟和不成熟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表面。(B细胞)CD40结合CD40L(T细胞)使B细胞充分活化。3.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B细胞的活化过程中参与和调节信号转导。

(三)其他膜表面分子:1. B7-1(CD80)和B7-2(CD86)在活化B细胞和其他APC表面,是T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配体。2.MHC分子 3.Fc受体: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结合。

B淋巴细胞的亚群:(一)B1细胞(也称CD5+B细胞):1.B1前体细胞在胚胎肝脏发生和分化后迁移到腹腔等部位。2. BCR主要为SmIgM。3.可直接识别和结合TIAg。4.产生IgM类抗体。(二)B2细胞:1.B2前体细胞起源于胚胎肝脏,但分化和发育在骨髓。2. BCR为SmIgM和SmIgD,无CD5。3.与TDAg结合发生免疫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4.产生IgG类抗体,负责机体体液免疫。B-B1和B-2B细胞的异同:课件15张

B淋巴细胞的功能:  1.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2.处理和呈递抗原;3.分泌CKs参与免疫调节;4.免疫记忆

  了解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十、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一)TCR和TCR复合体:所有T细胞表面均具有能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膜分子,称T细胞抗原受体(TCR)。TCR复合体:由4个二聚体组成的稳定的复合物

跨膜区:CD3和ζ分子含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TCR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二者发生非共价连接,形成TCR-CD3。1.TCR:组成  α链和β链(大多),γ链和δ链(少数);

分区:V区和C区(每条链) V区结合 抗原多肽-MHC分子复合体;C区连接 细胞膜,其羧基末端约有5~12个氨基酸伸入胞浆内。每一个成熟T细胞克隆内的各个细胞具有相同的TCR,可识别同一种特异性抗原。   2. CD3(两对异二聚体(γε和δε)):胞浆内末端区 有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与传导TCR结合抗原的信息有关。TCR结合抗原→酪氨酸激酶活化→ITA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CD3和ζ分子)→启动细胞内的活化过程。

(二)T细胞的膜辅助分子:1.CD4和CD8——协同受体: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成熟T细胞表面。① CD4分子:(T细胞)CD4结合MHCⅡ类分子(APC),称为MHCⅡ类分子受体。具有稳定T细胞与APC结合的作用。②CD8分子: (T细胞)CD8分子结合MHCⅠ类分子(靶细胞),稳定CTL与带有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的靶细胞结合。CD4和CD8分子在TCR结合抗原后迅速发生磷酸化,故在T细胞的活化过程中有传导抗原刺激信号的重要作用。

2.CD28和CTLA-4:(1)CD28 ——静止/活化的T细胞表面 CD28与B7相互作用产生 → 协同刺激信号,使已接受抗原刺激开始活化的T细胞进入完全活化状态。(2)CTLA4  —— 在活化T细胞上表达 CTLA4结合B7 → 抑制T细胞活化

3. CD2/LFA-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AF-2)。CD2/LFA-2结合LFA-3/CD58,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的结合

(三)其他膜表面分子:1.细胞因子受体 主要是IL-1受体、IL-2受体2.CD40L——活化的CD4+T细胞,CD40L结合CD40分子能促使B细胞充分活化。3.丝裂原受体:植物血凝素和刀豆蛋白A受体4.MHC分子 5.激素和介质受体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一、根据TCR种类分类:(一)γδT细胞:约占外周血T细胞的1%~5%,在肠道粘膜组织T细胞中约占10%。大多为CD4-和CD8-。对抗原的识别和结合可不受MHC分子限制,还可能识别非多肽抗原。在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方面有一定作用。(二)αβT细胞:占外周血T细胞大多数;分为为CD4+和CD8+;αβ-T细胞识别由MHC 分子提呈的抗原性肽;并且有MHC限制性。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二、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Tm)

三、根据CD分类:CD4+T细胞  CD8+T细胞

四、根据功能分类:1.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分为3个亚群,每一亚群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谱不同,决定了其功能的不同。Th1:分泌IL-2、IFN-γ和IL-12,活化Tc、NK和Mf等细胞,主要辅助细胞免疫。Th2:分泌IL-4、5、6、10,辅助B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主要辅助体液细胞。Th3:分泌TGF-β,抑制T、B细胞活化增殖。2.细胞毒性T细胞(CTL,Tc,CD8+):Tc针对的靶细胞:——携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即: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②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自杀。3.抑制性T(Ts)细胞:可产生抗原特异性或抗原非特异性的可溶性抑制因子发挥作用,可抑制B细胞、Tc、TH和Mφ的功能。目前认为Ts仅是功能上的命名,可能包括某些具有抑制活性的CD4+和CD8+T细胞。4.NKT细胞生物学作用:(1)细胞毒作用:不受MHC分子限制,非特异性杀伤效应。(2)免疫调节作用:分泌IL-4,诱导TH2细胞分化;分泌IFN-γ,促进TH1细胞分化。NKT细胞在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感染及抗肿瘤免疫等方面均可发挥作用。

十一、抗原递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APC——可称辅佐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种类:1、专职APCAPC中既表达MHCⅡ类分子,并以多肽片段-MHC分子复合体递呈抗原,又表达CD80(B7-1)等协同刺激分子的APC。有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2、非专职APC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等。通常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三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及功能:一、单核吞噬细胞:(一)特点 1.有较强的粘附玻璃或塑料表面的特性2.有多种受体。3.分泌多种酶及分泌产物,如溶酶体酶、细胞因子、补体成分和反应氧中间产物等。(二)功能:1.吞噬和杀伤作用  2.杀伤肿瘤细胞:(1)分泌TNF-α、NO、反应氧中间产物及蛋白水解酶等(2)ADCC效应(3)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等活化巨噬细胞协同杀伤肿瘤细胞。3.抗原递呈作用:Mφ吞噬、处理—→抗原性异物复合体,移到细胞表面,形成多肽-MHCⅡ类分子—→被T细胞识别并结合—→捕获抗原并滞留在细胞表面,被B细胞识别←—Mφ  4.调节免疫应答  5.介导炎症反应:吞噬异物时,可能发生溶酶体酶外漏,   造成组织损伤;分泌炎症介质,增强局部炎症的损伤作用

二、树突状细胞(DC)特征:形态呈树突样;具有一些相对特征性表面标志;抗原提呈能力强能激活初始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功能:3.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1、IL-6、IL-12、TNF-α、IFN-α等  DC亚群:并指状D细胞(IDC)①郎格罕斯细胞(L细胞)②隐蔽细胞 ③外周血DC  DC的迁移形式 ④间质DC ⑤并指状DC

三、B细胞:重要的专职APC,可持续表达MHCⅡ类分子,受到刺激,才表达B7-1和B7-2

摄取抗原的方式:BCR途径(内吞)——浓缩Ag(Ag浓度低) 非特异性胞饮 ——仅激活TH

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加工与递呈途径:课本    了解DC的分类

十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   概念:免疫应答是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或失去活化潜能)、克隆扩增、分化及产生效应的全过程。

类型:(一)根据IR的细胞类型和效应不同:1. 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2.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粘膜免疫应答   (二)根据反应状态:1.正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的排异效应,即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异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反应,致自身免疫(病)。  2. 负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状态;异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不应答

基本过程:免疫应答是由多细胞、多因子参加并受到严格调控和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一)免疫应答的共同特点:1.特异性由TCR和BCR表面的结构决定。2.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3.遵循再次应答规律。(二)分为3个阶段:

1. 抗原识别和递呈阶段(感应阶段):对抗原的摄取、加工、递呈的一系列过程;2. 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反应阶段):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的阶段。3. 效应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阶段。

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T细胞活化的信号、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Ag  —→ APC降解、处理Ag —→ Ag肽-MHC分子复合体  Mφ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DC为APC;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 。  

MHC-Ⅱ类分子-Ag肽(外源性)—→CD4+T细胞   MHC-Ⅰ类分子-Ag肽(内源性)—→ CD8+T细胞

1. CD4+T细胞的双识别:①第一识别 ②第二识别 2. MHC限制性

T细胞活化的信号:(一)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

  1.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TCR双识别(APC)MHCⅡ类分子-Ag肽,使静止的初始T细胞成为活化的T细胞

2.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PC 上)众多协同刺激分子 (如B7等)→→( T细胞上)相应协同受体(CD28等)

(1)能增强细胞因子的转录;(2)能增加细胞内bcl-xl基因(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T细胞凋亡,使T细胞加强对抗原的应答活性。T细胞活化后期——表达CTLA-4分子:B7结合CTLA-4,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逐步降低子代T细胞对Ag刺激的反应,以控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范围。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在第二信号的激发下,可诱导T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促使T细胞克隆扩增,成为效应性T细胞。

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阶段:1.TH1细胞亚群可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抗原的杀伤效应。2.Tc细胞亚群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因子,直接发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一)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活化的CD4+ 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18~24小时后发生反应,局部出现红斑硬结,48~72小时达高峰,数日后消退。        

1.  活化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多途径作用于巨噬细胞。(1)快速激活Mφ,发挥吞噬杀伤效应,活化的Mφ又增强TH1细胞的效应。(2)诱生并募集Mφ

2.活化TH1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促进TH细胞、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辅助B细胞,促其产生抗体。

3.活化TH1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活化中性粒细胞,促其杀伤病原体。

(二)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 TC(CTL)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1)特异性结合阶段 效应性CTL→→ 靶细胞  直接接触:TCR——抗原肽-MHCⅠ类分子  众多协同刺激分子——相应受体

(2)       CTL的极化:TCR及辅助受体向效-靶细胞接触部位聚集,导致CTL内亚显微结构极化;保证CTL分泌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只作用于所接触的靶细胞。

(3)致死性打击阶段:

①TC细胞向靶细胞释放胞浆颗粒,内含:穿孔素→ 靶细胞膜穿孔  颗粒酶→ 进入靶细胞,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介导靶细胞凋亡  ② FasL— Fas受体 :靶细胞凋亡   TNF-α→靶细胞坏死或凋亡; CTL介导靶细胞的死亡,常表现在坏死与凋亡两种形态特征。

CTL作用特点:(1)特异性(2)受MHCⅠ类分子限制。(3)连续杀伤靶细胞。

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十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BCR:识别蛋白质抗原、脂类及小分子物质等。2.过程:TDAg → APC(B)→ MHCⅡ类分子-Ag肽 → T

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1.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1)第一活化信号   BCR——Ag(肽) 过程:(课件6) (2)影响信号转导的分子①增强第一活化信号转导:CD19 、CD21、CD81与Leu-13复合体。这些辅助分子与BCR桥联后,可加强抗原诱导下的信号转导,使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增高1000~10000倍。②抑制第一活化信号转导的辅助分子:CD32 (FcrRⅡ-B)  γ 链胞内区有ITIM,传递抑制信号。  抗原-抗体-CD32,可抑制BCR介导的信号转导,抑制B细胞增殖、分化等。(2)第二活化信号   CD40(B细胞) ——CD40L(活化T细胞) LFA-1——ICAM-1等使B细胞完全活化

抗体产生的 一般规律:一、初次应答  特点: 1.潜伏期长2.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类抗体3.抗体浓度低4.维持时间较短 二、再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短,约为初次应答的一半2.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类抗3.抗体浓度高 4.维持时间长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特点:可直接激活B细胞,不需TH细胞的辅助,即可诱导产生以IgM为主的亲和力较低的抗体。不产生免疫记忆。TI-1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1.TI-1抗原为B细胞丝裂原。2.高浓度的TI-1抗原可诱导多克隆B细胞增殖和分化;低浓度的TI-1抗原与BCR结合浓缩抗原,以够刺激量。3.在抗胞外病原体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TI-2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1.TI-2抗原均具有多个重复排列且有高度亲和力的抗原决定簇。2.TI-2抗原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是B-1细胞。3.抗原表位密度在TI-2抗原激活B细胞中似乎起决定作用。

Th对B细胞辅助作用:(1)TH细胞的激活有两种情况:初次应答 APC—MHCⅡ类分子-抗原肽——CD4+TH   再次应答 B细胞—MHCⅡ类分子-抗原肽——CD4+TH   (2)TH细胞与B细胞直接接触:表现为: CD40L—CD40、ICAM-1—LFA-1、CD2—CD58等;CD40L-CD40的结合的重要性:在B细胞活化、产生针对TD抗原的抗体、Ig类别转换、产生记忆性B细胞和生发中心的形成、B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①TH1细胞  释放IL-2、IFN-γ等辅助T细 胞增殖和表达MHC分子。②TH2细胞  释放的IL-4、5、6、10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和产生抗体。

抗体的免疫效应:主要参与清除胞外微生物、防止胞内感染的播散。(主要表现为中和病原体、中和毒素、调理吞噬作用、激活补体和介导ADCC作用等)

了解粘膜免疫应答

十四、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先天性免疫):特征1.出生时即具有2.遗传获得3.反应迅速4.作用无针对性  组成:1.屏障结构: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适应性免疫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2.针对性(特异性)强3.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限性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个和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 T细胞、rQ T细胞、B1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十五、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概念: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一般特征:1.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2.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应答。免疫缺陷与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看课本):一、抗原:性质 抗原剂量 抗原入体途径 二、机体(一)种系(二)免疫系统状态: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个体易致耐。免疫系统的抑制状态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机制:看课本

了解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十六、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概念:通过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的调节,使机体对抗原产生适度的应答,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关键。

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一)CD4+T和CD8+T细胞相互作用:在免疫细胞中T细胞是最重要的调节细胞,对免疫应答履行上调和下调功能。一般,CD4+T细胞可协调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而CD8+T细胞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PTK、PTP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PTK: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PTP :脱去磷酸化酪氨酸分子上的磷酸根,终止活化信号的转导。 对免疫细胞的激活而言,PTK和PTP分别发挥正、负调节作用

T、B、NK 抑制性受体的意义:课本166

了解 独特型网络调节、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十七、超敏反应

概念: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变应原)而产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性)。

主要型别: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Ⅱ型(细胞毒型/溶解型)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Ⅳ型(迟发型)

I型超敏反应机制:1.致敏阶段——变应原刺激机体 → IgE→IgE-细胞。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进入致敏机体 → Ag-IgE-细胞 → 细胞内颗粒脱出。3.效应阶段——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 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参与成分:变应原  IgE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生物活性介质

常见病:1.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2)血清过敏症2.呼吸道过敏反应:(1)支气管哮喘(2)变应性鼻炎3.胃肠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

防治原则:避免接触变应原:1.找出变应原2.皮肤试验  特异性脱敏疗法:——常用于花粉症,方法:以小剂量变应原、隔一周、多次皮下注射→  IgG  产生,阻止入侵变应原与致敏细胞上的  IgE  结合。  药物治疗:① 抑制活性介质释放色苷酸二钠、儿茶酚胺、氨茶碱等。② 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等③ 改善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钙制剂等④ 中医中药。⑤ 免疫新疗法。Ⅰ型特点:快、逆、IgE、再、个

Ⅱ型超敏反应反应机制

临床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 (1)Rh溶血—母婴Rh血型不合(母Rh-/胎儿Rh+)母由于输血、流产、分娩等原因接受过Rh刺激。(2)ABO溶血—ABO血型不合(母O/胎儿A/B/AB)。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药物过敏型血细胞减少症5.受体病 —Graves病、重症肌无力(抑制型)

Ⅲ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Arthurs反应,动物实验,局部出血、水肿、坏死。2.类Arthurs反应 如IDDM患者反复注射胰岛素。(二)全身的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  2.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4.类风湿性关炎( RA )

Ⅳ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疾病: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如结核病——肺空洞、干酪样坏死;麻风患者——皮肤肉芽肿

2.接触性皮炎—局部红肿、硬结、水泡、剥脱性皮炎。3.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

十八、自身免疫性疾病

概念:因自身免疫应答而产生自身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生理自身免疫现象举例: ①血清中多种针对衰老、死亡细胞的自身抗体; ②MHC限制性; ③独特性免疫网络。

常见AID: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异常 抗核抗体(ANA) ——抗各种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是SLE诊断指标之一;其他的自身抗体(红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及自身反应性T细胞。RA(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异常—类风湿因子(RF) ——针对变性IgGFC段的抗体,IgM类,是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TH1和Mφ及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是最关键的因素。治疗—大剂量化疗和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 免疫学异常:抗AchR抗体——与N-M接头处AchR结合,对此受体起封闭和破坏作用,引起神经冲动不能传至肌肉。桥本氏甲状腺炎——免疫学异常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抗体,有诊断价值,无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因素。Graves病(甲亢)——免疫学异常   LATS ——针对甲状腺上皮细胞表面TSHR的抗体,IgG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隐蔽抗原的释放;分子模拟(交叉抗原)——有相似的抗原表位;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障碍——1.靶细胞Fas/FasL表达异常2.效应细胞(CTL、NK)表达异常;MHCⅡ类分子表达异常;TH旁路激活— 改变的自身抗原和交叉抗原提供新的载体,激活相应的新的TH克隆,取代已耐受的TH,为B提供活化信号。

了解治疗原则。

十九、免疫缺陷病

概念: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基本特点:感染:反复性、持续性、严重性、进行性:肿瘤: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伴发自身免疫病: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0致10000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遗传倾向:1/3常染色体遗传,1/5性染色体遗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课本199

HIV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2.注射途经—输血、输血制品、注射毒品、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等。3.母婴传播—经胎盘、母乳感染率达50%。目前无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的证据

AIDS免疫损伤机制:(1)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失,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严重缺陷。(2)感染与非感染细胞形成合胞体(3)程序性死亡(4)特异性CTL→破坏HIV感染细胞(5)自身免疫

AIDS的发病机制:1.HIV感染的人细胞:1)血细胞   T、B、MF、NK、巨核、DC、干、 胸腺上皮细胞。 2)神经系统  脑毛细管内皮,神经节细胞。3)皮肤  朗罕、纤母细胞。4)肠   柱、杯、嗜铬细胞。5)其它  心肌、肾小管、滑膜、枯否、肺纤母细胞。2.HIV进入细胞的机制:1)CD4分子—CD4+T细胞是HIV攻击的主要靶细胞。2)非CD4分子  3)LFA—1及其配体  4)Fc和补体受体  5)表型混合 

AIDS预防:1、教育能阻止AIDS发病率的增高2.AIDS的治疗:(1)抗病毒药物治疗 叠氮胸苷(AZT)、天花粉等(2)免疫重建治疗  IFN-a、IL-2、胸腺素、生长因子、T细胞疫苗、基因治疗等;(3)“混合疗法” 即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

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二十、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的概念:机体细胞发生恶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抗原和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分类:(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某种肿瘤细胞表面所特有的新抗原,又称TSTA。2.肿瘤相关抗原(TAA :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上有微量存在,在细胞恶变时其量明显增高,只是量的变化,而无特异性。TAA一般可被B细胞识别而产生抗体。  如胚胎抗原: AFP、 CEA ——仅表达于胚胎期组织细胞的抗原,其在个体出生后表达水平下降以至消失。某些肿瘤细胞因基因脱阻遏而高表达胚胎抗原(后者可成为相应肿瘤的标志物)。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一、体液免疫机制:1.激活补体   IgM, IgG1; 2.ADCC   IgG FcR(MΦ、N、NK);3.抗体的调理作用;4.其它   二、细胞免疫机制:(一)αβT细胞:CD8+TC/CTL(肿瘤肽-MHCⅠ-肿瘤细胞膜)→直接杀伤。 CD4+Th1 (肿瘤抗原肽-MHC-Ⅱ-APC膜)→IFN-γ、IL-2、TNF等CK,激活Mφ、NK、CTL,也有一定直接杀伤。(二)NK细胞:无肿瘤特异性和MHC限制性,在肿瘤早期起作用。(三)Mφ  有Mφ浸润的肿瘤扩散率低,预后好。 机制:1.直接杀伤活化的Mφ有肿瘤特异性,选择杀伤力极强(溶细胞酶、NO);2.APC激活T细胞;3.ADCC作用;4.释放细胞因子—TNF、IL-1、IFN、CSF(集落剌激因子)。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一)肿瘤细胞方面:1.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2.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3.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4.缺乏协同剌激分子5.肿瘤抗原的加工、递呈发生障碍6.分泌免疫抑制因子TGF、IL-10等 (二) 宿主方面:免疫功能低下、耐受、缺陷、失调。

了解肿瘤免疫学检测原则,肿瘤的免疫防治。

二十一、移植免疫

移植:采用组织、细胞替代丧失功能的组织、细胞或器官的方法称为移植。

移植抗原:主要是共显性表达于移植物细胞表面MHC分子(移植成功几率与MHC分子一致性呈正比)。

免疫学基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主要是受者T细胞介导的针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免疫应答。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1.超急性排斥——Ⅲ型超敏反应,血管内凝血2.急性排斥3.慢性排斥——Th/Mφ相关的慢性炎症,血管内膜纤维化4.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R)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一、移植前组织配型(供者与受者HLA配型的规律):1.HLA-A,HLA-B相配位点越多,存活率越高。2.HLA-DR是否匹配很重要。3.受者HLA-DR的类型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很大,它诱导T 细胞应答。二、免疫抑制:1.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A(CsA)、FK506;2.抗炎—皮质激素,如考的松 三、诱导对移植物耐受:理想中,阻断信号转导,诱导凋亡等。

十一、抗原递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APC——可称辅佐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种类:1、专职APCAPC中既表达MHCⅡ类分子,并以多肽片段-MHC分子复合体递呈抗原,又表达CD80(B7-1)等协同刺激分子的APC。有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2、非专职APC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等。通常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三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及功能:一、单核吞噬细胞:(一)特点 1.有较强的粘附玻璃或塑料表面的特性2.有多种受体。3.分泌多种酶及分泌产物,如溶酶体酶、细胞因子、补体成分和反应氧中间产物等。(二)功能:1.吞噬和杀伤作用  2.杀伤肿瘤细胞:(1)分泌TNF-α、NO、反应氧中间产物及蛋白水解酶等(2)ADCC效应(3)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等活化巨噬细胞协同杀伤肿瘤细胞。3.抗原递呈作用:Mφ吞噬、处理—→抗原性异物复合体,移到细胞表面,形成多肽-MHCⅡ类分子—→被T细胞识别并结合—→捕获抗原并滞留在细胞表面,被B细胞识别←—Mφ  4.调节免疫应答  5.介导炎症反应:吞噬异物时,可能发生溶酶体酶外漏,   造成组织损伤;分泌炎症介质,增强局部炎症的损伤作用

二、树突状细胞(DC)特征:形态呈树突样;具有一些相对特征性表面标志;抗原提呈能力强能激活初始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功能:3.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1、IL-6、IL-12、TNF-α、IFN-α等  DC亚群:并指状D细胞(IDC)①郎格罕斯细胞(L细胞)②隐蔽细胞 ③外周血DC  DC的迁移形式 ④间质DC ⑤并指状DC

三、B细胞:重要的专职APC,可持续表达MHCⅡ类分子,受到刺激,才表达B7-1和B7-2

摄取抗原的方式:BCR途径(内吞)——浓缩Ag(Ag浓度低) 非特异性胞饮 ——仅激活TH

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加工与递呈途径:课本    了解DC的分类

十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   概念:免疫应答是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或失去活化潜能)、克隆扩增、分化及产生效应的全过程。

类型:(一)根据IR的细胞类型和效应不同:1. 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2.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粘膜免疫应答   (二)根据反应状态:1.正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的排异效应,即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异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反应,致自身免疫(病)。  2. 负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状态;异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不应答

基本过程:免疫应答是由多细胞、多因子参加并受到严格调控和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一)免疫应答的共同特点:1.特异性由TCR和BCR表面的结构决定。2.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3.遵循再次应答规律。(二)分为3个阶段:

1. 抗原识别和递呈阶段(感应阶段):对抗原的摄取、加工、递呈的一系列过程;2. 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反应阶段):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的阶段。3. 效应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阶段。

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T细胞活化的信号、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Ag  —→ APC降解、处理Ag —→ Ag肽-MHC分子复合体  Mφ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DC为APC;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 。  

MHC-Ⅱ类分子-Ag肽(外源性)—→CD4+T细胞   MHC-Ⅰ类分子-Ag肽(内源性)—→ CD8+T细胞

1. CD4+T细胞的双识别:①第一识别 ②第二识别 2. MHC限制性

T细胞活化的信号:(一)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

  1.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TCR双识别(APC)MHCⅡ类分子-Ag肽,使静止的初始T细胞成为活化的T细胞

2.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PC 上)众多协同刺激分子 (如B7等)→→( T细胞上)相应协同受体(CD28等)

(1)能增强细胞因子的转录;(2)能增加细胞内bcl-xl基因(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T细胞凋亡,使T细胞加强对抗原的应答活性。T细胞活化后期——表达CTLA-4分子:B7结合CTLA-4,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逐步降低子代T细胞对Ag刺激的反应,以控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范围。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在第二信号的激发下,可诱导T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促使T细胞克隆扩增,成为效应性T细胞。

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阶段:1.TH1细胞亚群可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抗原的杀伤效应。2.Tc细胞亚群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因子,直接发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一)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活化的CD4+ 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18~24小时后发生反应,局部出现红斑硬结,48~72小时达高峰,数日后消退。        

1.  活化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多途径作用于巨噬细胞。(1)快速激活Mφ,发挥吞噬杀伤效应,活化的Mφ又增强TH1细胞的效应。(2)诱生并募集Mφ

2.活化TH1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促进TH细胞、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辅助B细胞,促其产生抗体。

3.活化TH1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活化中性粒细胞,促其杀伤病原体。

(二)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 TC(CTL)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1)特异性结合阶段 效应性CTL→→ 靶细胞  直接接触:TCR——抗原肽-MHCⅠ类分子  众多协同刺激分子——相应受体

(2)       CTL的极化:TCR及辅助受体向效-靶细胞接触部位聚集,导致CTL内亚显微结构极化;保证CTL分泌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只作用于所接触的靶细胞。

(3)致死性打击阶段:

①TC细胞向靶细胞释放胞浆颗粒,内含:穿孔素→ 靶细胞膜穿孔  颗粒酶→ 进入靶细胞,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介导靶细胞凋亡  ② FasL— Fas受体 :靶细胞凋亡   TNF-α→靶细胞坏死或凋亡; CTL介导靶细胞的死亡,常表现在坏死与凋亡两种形态特征。

CTL作用特点:(1)特异性(2)受MHCⅠ类分子限制。(3)连续杀伤靶细胞。

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十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BCR:识别蛋白质抗原、脂类及小分子物质等。2.过程:TDAg → APC(B)→ MHCⅡ类分子-Ag肽 → T

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1.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1)第一活化信号   BCR——Ag(肽) 过程:(课件6) (2)影响信号转导的分子①增强第一活化信号转导:CD19 、CD21、CD81与Leu-13复合体。这些辅助分子与BCR桥联后,可加强抗原诱导下的信号转导,使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增高1000~10000倍。②抑制第一活化信号转导的辅助分子:CD32 (FcrRⅡ-B)  γ 链胞内区有ITIM,传递抑制信号。  抗原-抗体-CD32,可抑制BCR介导的信号转导,抑制B细胞增殖、分化等。(2)第二活化信号   CD40(B细胞) ——CD40L(活化T细胞) LFA-1——ICAM-1等使B细胞完全活化

抗体产生的 一般规律:一、初次应答  特点: 1.潜伏期长2.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类抗体3.抗体浓度低4.维持时间较短 二、再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短,约为初次应答的一半2.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类抗3.抗体浓度高 4.维持时间长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特点:可直接激活B细胞,不需TH细胞的辅助,即可诱导产生以IgM为主的亲和力较低的抗体。不产生免疫记忆。TI-1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1.TI-1抗原为B细胞丝裂原。2.高浓度的TI-1抗原可诱导多克隆B细胞增殖和分化;低浓度的TI-1抗原与BCR结合浓缩抗原,以够刺激量。3.在抗胞外病原体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TI-2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1.TI-2抗原均具有多个重复排列且有高度亲和力的抗原决定簇。2.TI-2抗原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是B-1细胞。3.抗原表位密度在TI-2抗原激活B细胞中似乎起决定作用。

Th对B细胞辅助作用:(1)TH细胞的激活有两种情况:初次应答 APC—MHCⅡ类分子-抗原肽——CD4+TH   再次应答 B细胞—MHCⅡ类分子-抗原肽——CD4+TH   (2)TH细胞与B细胞直接接触:表现为: CD40L—CD40、ICAM-1—LFA-1、CD2—CD58等;CD40L-CD40的结合的重要性:在B细胞活化、产生针对TD抗原的抗体、Ig类别转换、产生记忆性B细胞和生发中心的形成、B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①TH1细胞  释放IL-2、IFN-γ等辅助T细 胞增殖和表达MHC分子。②TH2细胞  释放的IL-4、5、6、10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和产生抗体。

抗体的免疫效应:主要参与清除胞外微生物、防止胞内感染的播散。(主要表现为中和病原体、中和毒素、调理吞噬作用、激活补体和介导ADCC作用等)

了解粘膜免疫应答

十四、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先天性免疫):特征1.出生时即具有2.遗传获得3.反应迅速4.作用无针对性  组成:1.屏障结构: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适应性免疫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2.针对性(特异性)强3.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限性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个和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 T细胞、rQ T细胞、B1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十五、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概念: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一般特征:1.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2.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应答。免疫缺陷与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看课本):一、抗原:性质 抗原剂量 抗原入体途径 二、机体(一)种系(二)免疫系统状态: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个体易致耐。免疫系统的抑制状态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机制:看课本

了解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十六、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概念:通过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的调节,使机体对抗原产生适度的应答,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关键。

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一)CD4+T和CD8+T细胞相互作用:在免疫细胞中T细胞是最重要的调节细胞,对免疫应答履行上调和下调功能。一般,CD4+T细胞可协调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而CD8+T细胞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PTK、PTP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PTK: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PTP :脱去磷酸化酪氨酸分子上的磷酸根,终止活化信号的转导。 对免疫细胞的激活而言,PTK和PTP分别发挥正、负调节作用

T、B、NK 抑制性受体的意义:课本166

了解 独特型网络调节、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十七、超敏反应

概念: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变应原)而产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性)。

主要型别: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Ⅱ型(细胞毒型/溶解型)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Ⅳ型(迟发型)

I型超敏反应机制:1.致敏阶段——变应原刺激机体 → IgE→IgE-细胞。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进入致敏机体 → Ag-IgE-细胞 → 细胞内颗粒脱出。3.效应阶段——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 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参与成分:变应原  IgE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生物活性介质

常见病:1.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2)血清过敏症2.呼吸道过敏反应:(1)支气管哮喘(2)变应性鼻炎3.胃肠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

防治原则:避免接触变应原:1.找出变应原2.皮肤试验  特异性脱敏疗法:——常用于花粉症,方法:以小剂量变应原、隔一周、多次皮下注射→  IgG  产生,阻止入侵变应原与致敏细胞上的  IgE  结合。  药物治疗:① 抑制活性介质释放色苷酸二钠、儿茶酚胺、氨茶碱等。② 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等③ 改善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钙制剂等④ 中医中药。⑤ 免疫新疗法。Ⅰ型特点:快、逆、IgE、再、个

Ⅱ型超敏反应反应机制

临床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 (1)Rh溶血—母婴Rh血型不合(母Rh-/胎儿Rh+)母由于输血、流产、分娩等原因接受过Rh刺激。(2)ABO溶血—ABO血型不合(母O/胎儿A/B/AB)。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药物过敏型血细胞减少症5.受体病 —Graves病、重症肌无力(抑制型)

Ⅲ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Arthurs反应,动物实验,局部出血、水肿、坏死。2.类Arthurs反应 如IDDM患者反复注射胰岛素。(二)全身的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  2.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4.类风湿性关炎( RA )

Ⅳ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疾病: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如结核病——肺空洞、干酪样坏死;麻风患者——皮肤肉芽肿

2.接触性皮炎—局部红肿、硬结、水泡、剥脱性皮炎。3.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

十八、自身免疫性疾病

概念:因自身免疫应答而产生自身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生理自身免疫现象举例: ①血清中多种针对衰老、死亡细胞的自身抗体; ②MHC限制性; ③独特性免疫网络。

常见AID: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异常 抗核抗体(ANA) ——抗各种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是SLE诊断指标之一;其他的自身抗体(红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及自身反应性T细胞。RA(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异常—类风湿因子(RF) ——针对变性IgGFC段的抗体,IgM类,是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TH1和Mφ及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是最关键的因素。治疗—大剂量化疗和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 免疫学异常:抗AchR抗体——与N-M接头处AchR结合,对此受体起封闭和破坏作用,引起神经冲动不能传至肌肉。桥本氏甲状腺炎——免疫学异常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抗体,有诊断价值,无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因素。Graves病(甲亢)——免疫学异常   LATS ——针对甲状腺上皮细胞表面TSHR的抗体,IgG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隐蔽抗原的释放;分子模拟(交叉抗原)——有相似的抗原表位;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障碍——1.靶细胞Fas/FasL表达异常2.效应细胞(CTL、NK)表达异常;MHCⅡ类分子表达异常;TH旁路激活— 改变的自身抗原和交叉抗原提供新的载体,激活相应的新的TH克隆,取代已耐受的TH,为B提供活化信号。

了解治疗原则。

十九、免疫缺陷病

概念: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基本特点:感染:反复性、持续性、严重性、进行性:肿瘤: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伴发自身免疫病: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0致10000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遗传倾向:1/3常染色体遗传,1/5性染色体遗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课本199

HIV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2.注射途经—输血、输血制品、注射毒品、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等。3.母婴传播—经胎盘、母乳感染率达50%。目前无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的证据

AIDS免疫损伤机制:(1)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失,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严重缺陷。(2)感染与非感染细胞形成合胞体(3)程序性死亡(4)特异性CTL→破坏HIV感染细胞(5)自身免疫

AIDS的发病机制:1.HIV感染的人细胞:1)血细胞   T、B、MF、NK、巨核、DC、干、 胸腺上皮细胞。 2)神经系统  脑毛细管内皮,神经节细胞。3)皮肤  朗罕、纤母细胞。4)肠   柱、杯、嗜铬细胞。5)其它  心肌、肾小管、滑膜、枯否、肺纤母细胞。2.HIV进入细胞的机制:1)CD4分子—CD4+T细胞是HIV攻击的主要靶细胞。2)非CD4分子  3)LFA—1及其配体  4)Fc和补体受体  5)表型混合 

AIDS预防:1、教育能阻止AIDS发病率的增高2.AIDS的治疗:(1)抗病毒药物治疗 叠氮胸苷(AZT)、天花粉等(2)免疫重建治疗  IFN-a、IL-2、胸腺素、生长因子、T细胞疫苗、基因治疗等;(3)“混合疗法” 即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

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二十、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的概念:机体细胞发生恶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抗原和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分类:(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某种肿瘤细胞表面所特有的新抗原,又称TSTA。2.肿瘤相关抗原(TAA :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上有微量存在,在细胞恶变时其量明显增高,只是量的变化,而无特异性。TAA一般可被B细胞识别而产生抗体。  如胚胎抗原: AFP、 CEA ——仅表达于胚胎期组织细胞的抗原,其在个体出生后表达水平下降以至消失。某些肿瘤细胞因基因脱阻遏而高表达胚胎抗原(后者可成为相应肿瘤的标志物)。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一、体液免疫机制:1.激活补体   IgM, IgG1; 2.ADCC   IgG FcR(MΦ、N、NK);3.抗体的调理作用;4.其它   二、细胞免疫机制:(一)αβT细胞:CD8+TC/CTL(肿瘤肽-MHCⅠ-肿瘤细胞膜)→直接杀伤。 CD4+Th1 (肿瘤抗原肽-MHC-Ⅱ-APC膜)→IFN-γ、IL-2、TNF等CK,激活Mφ、NK、CTL,也有一定直接杀伤。(二)NK细胞:无肿瘤特异性和MHC限制性,在肿瘤早期起作用。(三)Mφ  有Mφ浸润的肿瘤扩散率低,预后好。 机制:1.直接杀伤活化的Mφ有肿瘤特异性,选择杀伤力极强(溶细胞酶、NO);2.APC激活T细胞;3.ADCC作用;4.释放细胞因子—TNF、IL-1、IFN、CSF(集落剌激因子)。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一)肿瘤细胞方面:1.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2.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3.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4.缺乏协同剌激分子5.肿瘤抗原的加工、递呈发生障碍6.分泌免疫抑制因子TGF、IL-10等 (二) 宿主方面:免疫功能低下、耐受、缺陷、失调。

了解肿瘤免疫学检测原则,肿瘤的免疫防治。

二十一、移植免疫

移植:采用组织、细胞替代丧失功能的组织、细胞或器官的方法称为移植。

移植抗原:主要是共显性表达于移植物细胞表面MHC分子(移植成功几率与MHC分子一致性呈正比)。

免疫学基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主要是受者T细胞介导的针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免疫应答。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1.超急性排斥——Ⅲ型超敏反应,血管内凝血2.急性排斥3.慢性排斥——Th/Mφ相关的慢性炎症,血管内膜纤维化4.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R)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一、移植前组织配型(供者与受者HLA配型的规律):1.HLA-A,HLA-B相配位点越多,存活率越高。2.HLA-DR是否匹配很重要。3.受者HLA-DR的类型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很大,它诱导T 细胞应答。二、免疫抑制:1.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A(CsA)、FK506;2.抗炎—皮质激素,如考的松 三、诱导对移植物耐受:理想中,阻断信号转导,诱导凋亡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