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和培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发展及特色、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改革已初见成效。

1. 师资队伍建设:

该课程的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在大学英语的60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人,占1.67%,副教授12人,占20%,讲师40人,占66.67%,助教7人,占11.67%。其中博士在读2人,占3.33%,硕士及硕士在读50人,占83.33%。近几年已先后有14位教师到国外接受短期和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培训,并已全部回国任教。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学院的目标是从20xx年开始,每年至少送3-5名教师出国培训,最后让每个老师都有出国进修的经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课程发展和课程特色:

该课程是在原杭州电子工学院外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弱小到上规模的发展过程。本课程早在20xx年已成功申请了校级精品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该课程的师资从03年的 21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学生人数从当初的年级66个班级达到现在每个年级近90个班级、两个年级近8000人的规模。教材从单纯使用上外版的《大学英语》发展到使用《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体验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等多种教材。目前为配合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部统一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浙大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配网络版)教材。我们在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下面几个课程特色:

1.“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大班采用PPT、经典影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开放、有效;小班详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由传统的“教”转为“导”、由“学”转为“用”,使学生的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能力。

3.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 外国影视文化欣赏”、“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 校园英语广播”、“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 1

动长期有序开展,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

该课程由精读和视听说两个子课程组成,分四个等级,四个学期完成,共264个学时,学生在第三个学期可以过四级。与该课程相配套的是“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 “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 “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听力调频“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有专门老师负责使该项活动,使该项活动长期有序开展,目的在于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第四学期结束后,该课程老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影视等相关的应用英语公共选修课程,重点在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即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大班由两个自然班级组成,老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小班由一个自然班组成,在普通小教室内授课。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前提问、小组讨论、背景知识介绍、语言点分析、篇章结构理解和知识能力拓展等部分组成,涵盖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要求。大班授课主要从语言输入的角度展开;小班教学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输入的语言自然进行语言输出。在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使教师由传统的“教”转为“导”,学生由传统的“学”转为“用”,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自然习得语言并提高语言使用能力。除了具有上述教学特色外,该课程还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早在20xx年就率先在全校大学英语学生中全面进行人机口语考试,这在全国同等院校中是走在前列的,目的在于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教学目标。

在测试方法上我们也在不断改进。为全面、公平地检验教学效果,获得科学的教学反馈,我们实施了教考分离制,同时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期末考试和课堂学习纪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教学过程控制,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其中课堂表现10%,平时测验10%,另外期中考试20%,口试10%,期末考试50%,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加大主观题考试的比重,主观题要求达到35%左右。

其次,在作业布置上我们加大监控力度。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和部分课文,上课的 2

时候抽查。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背诵课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英语语感。其次,要求学生自学每篇课文后的两篇课外阅读材料并完成课后题,每个单元完成后要求有作文和翻译练习,教师批改后挑选出优秀和较差的作文为例文来讲解,对翻译中的典型错误也要详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翻译水平。第三,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完成《新编大学英语》网络版上的学习内容。最后,为了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每两个单元要进行一次小测验,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研究及成果:

在教学研究方面,已成功申请了教育部高教司教改课题一项(2005)、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一项(2005)、浙江省外文学会的重点课题(2007),还有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和省教育厅科研课题若干项,曾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和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老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增强,目前已在中国翻译、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原国外外语教学)等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此外,该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教学受到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该课程教师的总体学评教历年在全校排列前三名,特别是该课程的金辉霞、唐月凤等老师,历年学评教成绩居全校前列。除此,青年教师也在不断成长和成熟,何小香、熊彩霞老师(2004)获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于静老师被评为“20xx年度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胡云、袁媛(2006)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于莹(2006)荣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教师称号;胡芸、金辉霞(2007)等老师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因此,该课程组无论在师资素质和结构、教学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5. 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

1 .继续把提高年青老师的学历结构作为最近几年的工作目标,使年青老师加快成长。

2. 突出课程特点,努力把该课程建设成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优秀课程。

3

 

第二篇:东南大学短学期英语课程调查总结

大学生军训调查总结论文

【摘要】

为了解大学生对军训的认识,以及大学生对军训的月份,训练的长度的建议,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军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意义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其基本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目的而言,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基本精神和育人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十几年来的国防教育活动也证明,军训既是德育为纲这一理念的必要成组部分,又是推动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军训是加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四)学生军训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

【方法】

本调查的主要方法就是抽样问卷调查,我们对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2份,其中男生102份,女生119份。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有以下10个方面:

(1)学生对军训的认识

(2)军训的必要性

(3)军训的合适月份

(4)军训的时间长度

(5)军训对意志力的影响

(6)军事理论课的评价

(7)是否会继续参加军训

(8)对军训的建议

(9)军训的深刻印象

(10)军训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

【调查结果---附表中有具体的数据和图表】

1.有17.5%的学生认为军训可以锻炼身体,有66.2%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纪律性,其余的学生对军训的认识并不高,并不予以重视。

2.有33.9%的学生认为军训对大学生很有必要,其中认为军训有必要的就有54.8%。还有11.3%的学生认为军训没有意义,只会浪费学习时间。

3.调查显示,57%的学生认为我们在11月份进行军训是合适的,既不太炎热也不寒冷。

4.对于军训的时间长度,41.3%的学生觉得半个月最为合适,也有23%的学生认为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做够了。

5.有87.2%的学生认为军训对意志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6.对于军事理论课的调查,55%的学生认为上课方式过于枯燥,对上课内容不太感兴趣。

7.虽然军训很辛苦,但是仍有80.2%的学生会选择军训。

8.对于军训的建议,各个调查对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以“合理安排军训时间”,“组织有效的后勤工作”,“让同学真正接触军事武器”和“创新新颖的军事理论课形式”的意见居多。

9.对于军训留下的深刻印象,62%的学生都觉得军训时要早起和每天在太阳下训练尤为印象深刻。

10.尽管军训对于90后的我们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但是仍有83.8%的同学认为军训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分析】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军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机会接触战争,所以只能通过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的学习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的国防现状和军队严谨的生活作风。通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的训练,我们还可以增加我们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对现时的形式估计过于乐观,从而忘记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而军训恰恰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去唤醒我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并从军训中增强自身的意志,时刻保持为祖国奉献自我的精神。

(二)军训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在军训前,同学们的生活作风都是处于一种随随便便的状态,早上起床不叠被子,生活用品乱放,作息时间混乱。但是在军训期间,一切都要以军队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要严格按照标准摆放生活用品,还要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训练,不容许以个人的小小原因而不参加训练。同时,教官们的严谨作风时刻影响着同学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的念头。

(三)军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同学们在军训中都深刻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的进步。不少同学都说,在军训中,正是集体的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军训。生于90后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体的观念在平时就很少得到培养,而在军训中,我们却可以与集体一起生活,感受集体的力量。

(四)军训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

军训,无疑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了半个月的军训。通过十几天的军训生活,他们学会了积极地面对困难,许过同学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们感动。军训时举办的各种活动,更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发现自已闪光之处的机会。到了军训后期,同学们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无不证明了军训对于我么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建议】在军训内容安排上,大多数院校忽视了军训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安排军训内容时,没完全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简单地把军训看成是具有短期效应的队列考核、歌咏比赛、内务评比等活动,内容与中学时期相比单一重复,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其次是在军训时间安排上许多高校的军训虽然有两三周时间,但实际的训练却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则完全是为了最后的方队表演,致使军训的效果大打折扣。现时,大学军训虽还存在不足,但是只要经过不断改进,它在培养同学的国防意识以及增强纪律性方面还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课,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