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实习报告(苏沪杭)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

 

                   院系:园林与艺术学院

                   专业:园林

                   班级:园林09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罗儇  黄英

   二 ○ 一 二 年 五 月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院园林09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20##年5月13日拉开了园林专业‘杭’‘苏’‘沪’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杭州为第一站,为期4天;苏州为第二站,为期5天;上海为第三站,为期4天。主要以实地考察、实地测量、老师讲解和速写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此次是历届实习时间跨度大,任务量繁重,给带队老师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

特此由衷的对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

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笔记与相关网络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个人水平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所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

  目    录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3

一、实习时间………………………………………………………………………………..3

二、实习地点………………………………………………………………………………. 3

三、实习指导老师…………………………………………………………………………3

四、实习小组信息…………………………………………………………………………3

五、实习指导思想…………………………………………………………………………3

六、实习目的与要求………………………………………………………………………. 3

七、实习安排与行程………………………………………………………………………..3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4

一、实习课程内容…………………………………………………………………………..4

二、参观内容与实习作业…………………………………………………………………..4

        1)杭州………………………………………………………………………………….4

    2)苏州…………………………………………………………………………………..6

    3)上海………………………………………………………………………………..10

   

第三部分:心得体会…………………………………………………..12

第四部分:总  ……………………………………………………..16

第五部分:附录(风景速写于测量作业)……………………………16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年5月13日—20##年5月26日

二、 实习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苏州市、上海市

三、 实习指导老师:

   罗儇 黄英

四、 实习小组信息:

   组长:尤晓晖

   组员:刘亚庆、孟仆真、赖文龙、何亮、俞群

五、实习指导思想:

1、  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掌握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

2、  学习现代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特点,包括公园内容,功能分区,出入口位置,道路和河湖系统规划,种植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设施……,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3、  分析苏杭,上海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

六、实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地参观走访杭苏沪三市,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吸取现代园林和风景名胜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收集有关园林案例的素材和资料,丰富感性认识,并对参观的园林案例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收获实习的学习心得并认真完成各项作业。

七、实习安排与行程:

5.13号   南昌乘火车硬座赴杭州,2186次硬座(21:33—7:00)  

5.14号   西湖(曲院风荷、苏堤、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   

5.15号   西湖上岛(三月印谭)、孤山、白堤、平湖秋月、西湖东线 、清河坊

5.16号   西溪湿地、                                 

5.17号   杭州植物园、杭州花圃、杨公堤、西湖西进  下午乘车赴苏州、山塘商业街(晚)                        

5.18号   沧浪亭、网师园、 观前街         

5.19号   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狮子林                  

5.20号   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金鸡湖                                          

5.21号   留园、虎丘、山塘街(晚)                     

5.22号   苏州乐园 下午乘车去上海世纪公园、中国馆 、上海后滩公园  

5.23号   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古城公园、城隍庙                         

5.24号   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                                     

5.25号  上海后滩公园、世博馆(中国馆、沙特馆)下午自由活动

5.26号 上海辰山植物园 晚上做k287(21:00—07:00) 到南昌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1、  实习课程内容:

《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

2、 参观内容:

一、杭州——中国风景式园林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杭州西湖及附近著名的景点、景区及大型公园,了解和学习我国风景式园林的布局特点、园林建筑及其布局与植物绿化配置。

二:实习地点:

杭州风景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曲院风荷)、杭州植物园、太子湾公园、江洋畈生态公园、孤山、西湖沿线绿地改造等。                                                                  

  三:准备资料:

    西湖全景旅游图、杭州市城区详图以及各景区介绍资料与导游图等

四:实习任务:

    在参观的过程中,记录和测绘相关景点景区。

五:实习作业:

1、杭州花港观鱼和太子湾公园在设计风格上有哪些特点?

杭州花港观鱼:设计风格,以中国的自然式风格为主。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边群山之中的九溪十八涧,峰回路转,涧水潺潺;林深鸟语,一幅江南山村图,野趣醉人,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以鱼、花景观著名。园内景观由鱼乐园、牡丹亭、花港、草坪和丛林几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

太子湾公园:主要的设计风格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造园开朗飘逸的艺术处理手法,富有潇洒、自然的艺术趣味。其精到之处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状多样化的水体,园之生动灵活赖以全出,园中水体大的折弯有数十处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处。水道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轩,或平铺如泊,曲折回环,聚散有致。

2、杭州花港观鱼和太子湾公园对我启发最大的地方

造园可以在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造园开朗飘逸的艺术处理手法,富有潇洒、自然的艺术趣味。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营造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3、根据杭州之行,结合以前所讲理论知识,谈谈我国皇家园林颐和园与杭州西湖在规划布局上的异同点。

颐和园的布局:园林的围墙修筑在万寿山东、西面的两座城关之间:东自文昌阁城关起,往北经东宫门再往北折而西,沿后溪河北岸直达西宫门再折而南,止于西面的贝阙城关。昆明湖漫长的沿岸均不设围墙,园内园外联成一片,远近景观浑然一体。颐和园规划图:

杭州西湖: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杭州西湖规划图:

相同点:颐和园与杭州西湖有山有水,山水相依,以湖为中心,北面靠山,西面沿堤,颐和园的总体规划是以杭州的西湖作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像杭州西湖。

4、杭州植物园有那些内容,分类植物园区中树木种类在华中比较常见,试举20例并做植物设计说明。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西北桃源岭一带,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达二百多公顷,分展览区和实验区两部分,是一座既具公园外貌,又是科学研究基地的植物大观园。 园内荟萃了国内外植物三千馀种。展览区划分为观赏植物园、植物分类园、桂花紫薇园、药用植物园(百草园)、经济植物园、植物资源馆、竹类植物园、木兰山茶园、山水盆景园等十馀个植物专类园。实验区包括引种驯化、环境保护和果树栽培等部分。
   杭州植物园,除一年四季都适宜观赏游览外,还辟有森林浴,供夏日吊床休闲,秋天桂子飘香,可品赏桂,经济植物区还辟高尔夫球场。
   灵峰探梅,位于杭州植物园内的青芝坞。五代吴越国时建有建有灵峰禅寺,因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喜爱和题咏而出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4),寺院四周曾植梅树数百株,清宣统元年(1909),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又从来鹤亭到寺内外,补种了三百多株梅花,又在寺西建补梅庵,庵右得掬月泉。因地处山谷,灵峰梅花比别地开得早,谢得迟。因此,它和西湖孤山、西溪并称为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现在,灵峰人新造十公顷梅园,栽植了五百馀株、四十五个品种的梅花,并围绕梅、月主题,建起了瑶台,盖起了笼月楼,布置了冷梅铁骨冰肌室,恢复了洗钵池、掬月泉,分成"春序入胜?quot;、"梅林草坪"、"香雪深入"、"灵峰餐秀"四大景区。早春二月,灵峰梅开正盛,灿若云霞,随着峰回路转,形成十里香雪海。灵峰梅园的梅制品和竹筒饭,更为游人增山野。
    杭州植物园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一九五六年辟建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总面积二百三十一点七公顷。设有植物分类、经济植物、竹类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栽种植物三千余种,收集标本五万多份。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希腊的油橄榄、日本的碧桃、比利时的大王莲等,成为植物荟萃之地。玉泉,是植物园园景之一的山水园,水质清澈、晶莹如玉,故名。玉泉池内养有五色巨鲤。“玉泉鱼跃”即此。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

5、实践作业:花港观鱼:速写牡丹亭(见附录1)

                      速写魏庐水景园(见附录2)

             曲院风荷:测绘酒坊长廊(见附录3)      

                    三潭印月:测绘我心相印亭(见附录4)

                              速写自选景点(见附录5)

                              速写自选景点(见附录6)

                    湖沿线绿地:测绘平湖秋月(见附录7)                        

     

杭州西湖: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 最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                                    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 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小溪就叫花港。当时内官卢允升在花港侧畔建了一                                                            座别墅,称“卢园”。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异色鱼,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称为“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一。乾隆帝曾题                                                            诗赞道:“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唐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开元寺僧惠澄自长安获得一枝牡丹携回寺里栽种,杭州自此始有了牡丹。现在,杭州 牡丹要以花港观鱼的牡丹园最为繁盛了,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品种,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牡丹割成十几个各具形态的小区。小区里面,栽种着数百株色泽艳丽的牡丹,从高处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态妍,令人流连忘返。园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

杭州太子湾公园

太子湾公园的景观构思与设计

简介: 太子湾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

及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背山面湖的密林间,有近

180亩低平的空地,据宋史载,近傍曾埋葬着庄文、

景献两太子,故名太子湾。

概述:

太子湾地处西湖西南隅,处于环湖景区的重要地段

,是沿湖唯一一片没有利用的处女地。东邻张苍水、章

太炎纪念馆,达小有天园和净慈寺;南倚九曜山和南屏

山;西接赤山埠;北临小南湖,越水杉隔离带跨南山路

与花港观鱼、苏东 坡纪念馆及苏堤相望。        

二、苏州——中国古典私家园林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苏州著名私家园林的参观实习,结合所学有关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造园手法和造园艺术。

二:实习内容

参观苏州私家园林:留园、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虎丘                                         

三:准备资料

    苏州城区地图以及各古典园林介绍资料、设计平面图和导游图等

四:实习任务

在参观的过程中,理解、测绘和记录或速写相关景点景区,按时完成相关实习作业。

五:实习作业:苏州——古典园林:

1、试以你实习参观的苏州私家园林来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你对哪些手法体会最为深刻。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如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试以你实习参观的苏州私家园林来谈谈苏州园林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是否可以原样搬用呢?

精华: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糟粕:建筑上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稀疏,有的地方则稠密,有的建筑充斥而破坏园林的自然天成之趣,如狮子林,园林空间,四周围墙及建筑封闭性太强,颇有局促之感;水池四周叠石,琐碎凌乱。

对于苏州园林原样搬用,是不可取的。处在当今世界的开放时代、新旧文化急剧碰撞的变革时代,开创中国新时代的新园林必须立足于现实情况,大力汲取其中的精华,弃其糟粕。在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那么在创造新园林的过程中就可以较为自觉地把握传统及其与创新的源流关系,明确哪些应该扬弃否定、哪些能够继承发展,从而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3、谈谈对留园各空间对比的感受

留园各空间对此,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先是极大地压缩人们的视野,过后,则使人感到豁然开朗。留园入口部分正是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入主要空间时,便顿觉豁然开朗。对于入口部分的这一段空间极易给人产生单调、沉闷之感,留园则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进园后第一个小院一狭长多变的曲廊一又一个内院一又窄又封闭的廊子一隔漏窗窥见园内景物一位于末端的最后一个小院一穿过曲折、狭长、封闭空间后到绿荫进入主空间一豁然开朗。
     建筑有些稀疏,有的稠密,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从而使人弛而不张。当然这种疏密的对比与变化,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而且还关系到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留园中部景区建筑沿园的四个周边排列,则使人处于园内可以同时环顾四个周边的建筑。东南两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两面则较稀疏。
    山石布局也是疏密有致,与建筑布局恰相反,以中区为主,西区为辅。中央假山处于中区的西北部,而园西区则体现了山林野趣。
     廊道蜿蜒曲折: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折。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此外,曲折还可以导致意境的深邃。曲折性是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之间的组合形成的。其中以建筑以及由建筑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则借廊的连接可形成极富变化的群体组合。
      但留园主要不是通过游廊来体现空间曲折变化的,而是通过借助于建筑物的直接衔接,特别是使其空间互相交错穿插,给人曲折迂回和不可穷尽之感。留园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是这样体现空间的分割与联系的:借廊的交错而变得更加曲折一自绿荫至水阁部分的空间处理由于设置了一片临空的隔扇,从而增强了空间的曲折性和变化一自曲溪楼至西楼。

4、分析冠云峰景区设计特色

冠云峰的特点是瘦、漏、透、皱,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的极品。冠云峰那玲珑婀娜的姿态所透出的美的意蕴和境界,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踌躇满志、仕途失意、忧思郁闷的天命精神相关。如果我们从它造型美中挖掘深层次内涵,它的自然形式不仅给人色彩与形态的感性认识,而且暗含了国人对生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平和、稳定、娴静、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蕴始终保持着东方艺术“以意为象”的本色。

5、举例分析拙政园中园景点诗情画意的意境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2、荷风四面亭: 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3、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4、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6、举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拙政园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曲折而自由的布局,表现得尤其突出。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而拙政园运用的是恰到好处。中国古典园林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7、分析真趣亭与江南传统园林建筑的异同。

不同点:狮子林的真趣亭的富丽堂皇与北方的建筑相似,有皇家园林气势宏伟;

江南传统园林建筑结构精美,做工精细,如巧夺天工,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

相同点:都是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8、分析狮子林在造园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狮子林,其中石舫及某些建筑部分,掺揉不少西洋手法,园林空间,四周围墙及建筑封闭性太强,颇有局促之感;水池四周叠石,琐碎凌乱。

9、分析网师园中部水景所体现的中国古典造园艺术。

网师园中部的水景为主园,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

10、实践作业:留园:测绘古木交柯(见附录9)

                   速写冠云峰(见附录10)

                   速写自选景观(见附录11)

              拙政园:测绘海棠春坞(见附录12)

                      速写与谁同坐轩(见附录13)

                      速写小飞虹(见附录14)

                      网师园:测绘殿春簃(见附录15)

                      速写月到风来亭(见附录16)

                      速写自选景观(见附录17)

              沧浪亭:测绘沧浪亭(见附录18)

                      速写沧浪亭(见附录19)

                      速写6个漏窗样式(见附录20)

                      速写观鱼处长廊(见附录21)

              狮子林:速写太湖石假山(见附录22)

苏州

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网师园的造园历史可                                 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此建万                                 卷堂,名其花圃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间,光                                 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业,为奉母养亲之                                 所,始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乾隆末,园为瞿远春购得                                 ,增建亭宇,叠石种树,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                                  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                                 相忘之乐。”至今网师园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                                 与风格。同治年间,园归李鸿裔,因与宋代名园沧浪亭相近,李氏自称“苏邻”,更园名为“苏邻小筑”。1917年,张作霖购此园,改名为“逸园”。1940年,园为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并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复网师旧名。1950年何氏后人将园献给人民政府。1958年,网师园再经整修后对游人开放。

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

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全园面积仅8亩多,做到了感觉宽绰而不显

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

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称关系和对比手

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苏州中型古典

园林的代表作品。

苏州  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集贤院校理,诗人苏舜钦

购得唐末五代孙承佑之池馆,依水建亭,取明"沧浪".并作

《沧浪亭记》.园占地1?1公顷,园内景色自然,建筑朴实

简雅,为典型的"城市山林".20##年时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苏州  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                                   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                                   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                                    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建园之                                      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                                     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王献臣                                     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                                     落。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                                       “归田园居”。

苏州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更是精巧细致,无愧为吴中名园。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南对假山,下临小池,古柏苍劲,如置画中;见山楼,可览群峰,山峦如云似海;菏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观赏。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至今饮誉世间。

苏州  留园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茸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精湛丰富的空间处理】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幅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留园三绝】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

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

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

兵压境,但宋徽京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

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

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

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

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

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

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

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

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

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 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微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蜂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楠木殿

楠木殿柱子原来是上好的楠木加工而成,但

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马棚,饥饿的行军马,

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

后修葺园子时,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

面又刷上漆。

鱼化石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

“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

化石”。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

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

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

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

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

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

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

厚度也仅有15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

寸的一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距

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

真是一个谜。

苏州  园林的植物配置及叠山理水

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山迷宫甲园林。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可以说,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                         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通过婉

蜒曲折,错综复杂的洞穴相连,以增加游人兴趣,

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园东部

叠山以“趣”为胜,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

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构成石峰

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山体分上、中、

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崖壑曲折,

峰回路转,游人行至其间,如入迷宫,妙趣横生。

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

“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令人联想

翩翩。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更添山林野趣。

此假山西侧设狭长水涧,将山体分成两部分。跨

涧而造修竹阁,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手法别具匠心。园林西部和南部山体则有瀑布、旱涧道、石磴道等,与建筑、墙体和水面自然结合,配以广玉兰、银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构成一幅天然图画,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色的同时,领悟“要适林中趣,应存物外情”的禅理。

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

三、上海——中国现代城市园林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上海大都市各种类型绿地的实地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方向和设计特点。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二:实习内容

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主要有: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辰山植物园、松江方塔公园等。 

   三:准备资料

    上海市城区地图、各类宣传旅游交通图等

四:实习任务

在参观的过程中,调查和了解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趋向,记录和测绘相关设施小品。

五:实习作业:

1、试述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特点,并以上海城市景观为例,简述现代园林艺术手法

1、地域大。从园林单体到城市、市域,直到广袤的大地;2、功能多、包括观赏、游景健身、文化科普、减灾避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建设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例如上海人民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民公园以及周边一些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等组成;3、涵盖面大。园林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到各行业,覆盖全社会;4、大产业,大市场。如上海外滩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头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

2、调查人民广场市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人员组成、活动场所及设置相应的设施。

   人民广场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交通的枢纽、旅游中心,市民主要进行一些文化、旅游、商业上的活动;人员组成是老少皆有;活动的场所有图书馆、广场、上海市府大楼等,设施要有休息的平台,提供市民更多的休憩,提供市民在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上的方便。

3、分析广场中的植物造景形式;

园林艺术例来讲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目前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常常存在只重形式、忽视功能要求的误区。如不加分析地照搬大面积观赏草坪的景观形式,忽视了使用功能要求,既不利于游人活动、休息,也不利于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并且造成了管理养护的不便、增加了管理成本,不能不说是近年来城市绿地建设中一个沉痛的教训。通过近年来的设计实践,笔者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城市广场植物造景应注意从其立地条件出发,体现城市绿地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树种选择时,应以对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养护管理方便、观赏效果较好的适生乡土树种为主,并注意体现景观立意,形成一定植物特色。同时注意快长树与慢长树结合,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北方地区可适当突出乔木树种,不宜采用单纯的大面积草坪。

4、延中绿地:比较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异同点;分析绿地的边缘与外界衔接的手法;观察绿地中的植物配置的品种及形式,并作记录。

园林在其发展道路中,从大的范围来看,各国的传统园林各有特色,而且现代园林的起步也有先后之分。由于工业革命的到来,促使了现代园林的诞生。特别是全球一体化以后,各国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体现在园林中就是园林景观的趋同化。各国之间现代园林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和虽然各国的传统园林有着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但是它们还是有许许多多共性的,现在就不一一举例。仅以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异同作为思考对象,其他国家的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仅作为参考来论述其异同。

5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差异:

1.造园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是“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现代园林的造园理念是占有自然和征服自然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当代各国景观设计师在呼吁尊重自然和倡导生态景观)

2.空间布局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显得无秩序化的、无条理的、感性的自然式的山水园林景观,以模拟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现代园林总体上说是一种秩序化的、条理化的、理性化的景观。

3.服务范围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是服务于封建时期少数贵族、王公大臣及富人的;现代园林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4.园林性质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属于私家园林,现代园林属于公共园林。

5.意境营造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主要借用诗、书、画通过楹联、匾额、石刻等来提升意境,现代园林主要通过景观小品来营造意境。

6.功能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集居、游、赏为一体,现代园林失去了可居的功能。

7.文化影响差异:中国传统园林主要属本土的儒道文化和外来的佛教文化之外还有受从西域传来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的影响,由于传播比较缓慢,因此外来文化对其影响比较小;现代园林是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

8.审美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属于文人园林,要体味其中的意境美假如没有一点传统文化作底蕴,你是很难体味其中的深层意境的;现代园林属于公共园林园林审美符合大众品味。

9.地域范围差异:中国传统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现代园林没有鲜明的地域性,它是一种全球化的景观。

10.主体对象的差异:中国传统园林人居住在园林之中,建筑显得是园林的主体;现代的景观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生态景观,显得绿色植物是园林的主体。

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相同:

1.园林要素的相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有植物、水、建筑、园林小品。

2.功能的相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有可游可赏的功能。

3.产生的原因相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是一定的社会问题的放映;都是一定时代的文化、艺术、审美、技术等的产物。

4.解决的问题相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5.理念的趋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的景观。

6.用途相同: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如植物的杀菌、吸尘、净化空气的功能等。

上海

人民广场

规划目标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本规划在满足重要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

优化配置规划用地,提高交通设施效率,满

足各种交通需求,发挥系统性、综合性功能

效应,达到交通、环境相和谐的目的。

创新理念 

规划在面向未来的同时,顺应人民广场

地区历史文脉,尊重和保留现状形成的格局,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

体现。

在以下方面:

1、汲取国内外实践经验,以先进的理念支撑,充分体现规划的时代性、超前性和前瞻性。

2、规划与设计、建设部门紧密合作,对人民广场地区一些重要、关键的节点,研究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3、体现整体最优的目标,调控统一组织交通系统,科学合理地规划交通设施、规模和布局,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转效率。

4、以轨道交通为抓手,优化整合换乘车站,使轨道交通的布局与地面交通有机衔接。

5、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地上地下联结成一体,共同疏散地区交通。

6、强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

上海外滩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见证着上海百年沧桑巨变。这里是感受上海灵魂的地方,很有文化氛围。

20##上海世博园

2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2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

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

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

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

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

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

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

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

更广阔的领域。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黄浦江南岸,担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实现上海城市跨越浦上海世博公园江、塑造体现上海各个发展时期城市意象的功能。

世博公园首先是世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公共活动区域和标志性景观区,是能容纳高密度游人的展览型的绿地;其次是与城市绿地系统合理衔接的中心城区的大型滨水公园绿地。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和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的双重功能是相互冲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来统筹组织会期内的具体使用功能和会期后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实现。场地安全是世博会顺利进行和永久性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设计中应考虑会间组织大型活动时,在安全管理的条件下,人数控制在4万以内,安排疏散时间和通道、防灾、防人群踩踏的措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世博会间绿地率不小于50%,会后不小于70%场地中所有可用于休憩的座位总数即座位数。包括座椅设施、场地台阶(通道型台阶除外)、花坛边沿等可利用的座位,座位数在公园设计规范规定为游人数的20-30%。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

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

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

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延安中路绿地

上海延中绿地位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三区交界处的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的中心点,面积23万平方米,由19块相互呼应的绿地组合,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延中绿地由上海园林设计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设计。延中绿地主要分

为春之园、自然生态园、感觉园、地质园、干河园、芳草园等。春之园以江南毛竹为主景,配以潺潺流水,拉开了“蓝”与“绿”的帷幕;自

然生态园杉林挺拔,一条溪流向东静静流

淌汇入湖中,人们在林中散步,充满自然的

气息;在感觉园内,设计师利用人的5种生

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来分别设计,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地

质园以一座高达8米、长约120米由天然

黄石构筑的山石为主景;中央倾泻而下双

瀑,气势恢宏;干河园形似三角形,主要以象

征性手法表现在茂盛的树林中出现一条干

枯的河流缓缓流向前方,旱河蜿蜒曲折、似

有似无;芳草园以草坪为中心,在绿树的环抱之中,形成林中休闲与观赏的草坪空间。

上海卢湾区延中绿地L4地块,通过延中绿地L4的地面绿化景观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其建设为能够代表卢湾区繁华时 尚整体形象的绿地,高效利用稀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既全面丰富公共绿地的内涵,又积极开拓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使延中绿地得以成为有效的生态休闲中心和时尚社区活动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延中绿地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以生态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科学手法突出城市文化,以环境心理学知识加以人性关怀等,成功地演奏着"蓝"与"绿"的交响曲。

延中绿地占地面积23公顷,位于上海市“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结合点,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这里原是上海的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区。这些现状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拆旧建绿,既利于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现象,更利于改善上海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也可以说是七个相对独立的园子,绿地上空,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在此交汇。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延中绿地着力渲染以人为本、以“蓝”与“绿”为主题,力图在23公顷的绿地中,营造城市森林新景观,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保护水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的空间、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上海这座城市与水息息相关,黄浦江、苏州河给上海带来机遇与财富。上海离不开水,植物生长也离不开水,人类生存更离不开水,延中绿地的设计理念即以“蓝”与“绿”贯穿始终,以此警示人们,水和植物与这座大都市生死攸关,每个市民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样善待它们、珍惜它们。下面谈谈延中绿地景观设计特色。

第三部分:   心得感受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亭塔楼阁,飞檐彩壁, 雕梁画栋,隐于山水浓荫之中。隔墙围栏饰彩云飞龙坐狮,拱桥曲廊隔园地林木幽池为万千气象。其造景的艺术手法和观赏效果主要有框景、借景和障景。框景手法假藉造型各异的门窗为风景画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造出一幅幅变幻的风景画引人入胜。借景手法巧借园外远景和以园内景物互为背景,扩大三迭景深,使远山近水尽收 眼底。障景手法使景物相互掩映,免一览无余,造曲径通幽、园中有园、步移景异之效 果,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诗意。高低错落、曲幻掩映、奇景迭出、补朔迷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无园不有题额楹联。诗行词句绘自然之风光,表诗人之情怀,其书法亦常为中国艺术之精华。诗情文采使园林韵致倍增,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使中国古典园林更具魅力。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和建筑园路无不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因而成为中国风景名胜的中心。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基于以儒道佛思想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观念对造园者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历代帝王与道士方丈寻仙山玉宇以求升天得道,于是产生了堆山理水的基本构想,造成象征蓬莱仙阁的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布局。老庄返朴归真、任其自然、虚静恬淡的意向是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标准,因而有了仿天下名山大川或田园风光之杰作。出世的佛道追 求禅栖道隐的志趣为中国古典园林平添几分超凡脱俗之清越。中国文学艺术的诗情画意 更为中国古典山水园林所融合。无怪乎中国山水园林与山水诗、山水画意趣相通,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中国古典园林也因之而成为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中东方园林的 代表作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其他中国古建筑一样,中国古典园林多为平面铺展的土木建筑,是多组小园递进环抱,相互呼应成趣的群体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皇家园林气势宏伟,山水萦回,花木繁茂,建筑华丽厚重,多为帝王皇室的行宫、游宫和寝宫。建造于清代的几座大型皇家园林占地都在数百公顷左右,其中首推颐和园和承德 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多为写意小景,小巧玲珑,幽静隐逸,是旧时达官贵人可居、可憩、可游的去处。多达一百五十余座的苏州园林是典型的私家园林。佛寺道观隐于深山幽谷之中。正如俗谚道:天下名山僧占多。

山水地形,古人云:“无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苏州园林中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人们叠石造山,掘池理水,移天缩地,纳自然于小园之中;想假山浅流为大山名川,可谓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成水中有山,山中有水之势, 花草树木、亭塔楼阁便有了依托之地。

植物配植特别注重两点。一是植物的物质特性;二是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花草树木有斑斓之色彩,馨香之气息,多姿之形态,风拂树叶雨打芭蕉之声,阳光月光下的树木婆娑之影。这一切诉诸感官,给人予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之美。中国园林植物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其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认作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松竹梅傲雪霜,深为人们喜爱,因而被当作正直、高洁、孤傲不羁的象征。编篱种菊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象征着简朴淡泊的生活之道。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比喻不趋炎附势的高洁之士。清雅淡逸的兰花具有君子风范,尤为文人韵士所吟诵。拟人化了的花草树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蕴深化了植物美。这是中国园林植物的独特之处。因此,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兼顾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征寓意美的艺术组合

一 植物造景

我们以前也参观过很多地方,说老实话,这次的旅行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园林在城市之中的重要性。我们来到了上海,出了上海南站,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片绿葱葱的草坪,我除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么好的草坪以外就从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所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草坪管理很好。而且在植物造景上也是独具一格,群落很有层次感,不管是乔木、灌木,还是叠石与铺装,都令人感觉很清爽。在苏州,这里的确是园林的故乡啊,这里风靡全世界的古典园林真的令我流连忘返,这里不仅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很深的意义,而且在植物配置植物造景上也是颇有见解。在杭州,我们除感受到了浓浓的神话传说气息以外,也观赏到了杭州在园林方面的造诣,他们在植物造景上从不吝啬,到处可见植物配置的小品,很令人佩服。

二 设计理念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我也总结出了几点在上海苏杭这里园林设计的设计理念:

1设计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在这里很多地方你不会感到不舒服,它的设计让你觉得很透彻很具体,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2设计符合各景区设计要求,为景区更添色彩。

3设计符合人类行为心理,令人清新舒爽。

4设计环保健康,体现人类文明更进一步。

5设计体现了现代的科技技术,更加体现人类文明。

6设计结合历史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三 历史文化

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苏杭,它们都拥有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建筑或风景。对于上海而言,在上海外滩,它东临黄浦江,西面就是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而对于苏州园林,我们就不用说了,它是古代中华民族的优美文化的艺术品,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在造诣上的博大精深。而杭州却是古代商业贸易中心,这里的文化建筑更是体现了历史的波涛澎湃。

四 建筑风格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在上海的建筑风格,有历史的见证也有时代的发展。而在苏州和杭州,这里的建筑也是如此,它们代表了中华人民在建筑上面的而独特造诣,也向世界证明中国民族永垂不朽。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本规划在满足重要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

优化配置规划用地,提高交通设施效率,满

足各种交通需求,发挥系统性、综合性功能

效应,达到交通、环境相和谐的目的。

创新理念 

规划在面向未来的同时,顺应人民广场

地区历史文脉,尊重和保留现状形成的格局,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

体现。

在以下方面:

1、汲取国内外实践经验,以先进的理念支撑,充分体现规划的时代性、超前性和前瞻性。

2、规划与设计、建设部门紧密合作,对人民广场地区一些重要、关键的节点,研究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3、体现整体最优的目标,调控统一组织交通系统,科学合理地规划交通设施、规模和布局,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转效率。

4、以轨道交通为抓手,优化整合换乘车站,使轨道交通的布局与地面交通有机衔接。

5、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地上地下联结成一体,共同疏散地区交通。

6、强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

上海外滩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见证着上海百年沧桑巨变。这里是感受上海灵魂的地方,很有文化氛围。

20##上海世博园

2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2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

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

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

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

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

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

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

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

更广阔的领域。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黄浦江南岸,担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实现上海城市跨越浦上海世博公园江、塑造体现上海各个发展时期城市意象的功能。

世博公园首先是世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公共活动区域和标志性景观区,是能容纳高密度游人的展览型的绿地;其次是与城市绿地系统合理衔接的中心城区的大型滨水公园绿地。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和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的双重功能是相互冲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来统筹组织会期内的具体使用功能和会期后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实现。场地安全是世博会顺利进行和永久性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设计中应考虑会间组织大型活动时,在安全管理的条件下,人数控制在4万以内,安排疏散时间和通道、防灾、防人群踩踏的措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世博会间绿地率不小于50%,会后不小于70%场地中所有可用于休憩的座位总数即座位数。包括座椅设施、场地台阶(通道型台阶除外)、花坛边沿等可利用的座位,座位数在公园设计规范规定为游人数的20-30%。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

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

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

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延安中路绿地

上海延中绿地位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三区交界处的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的中心点,面积23万平方米,由19块相互呼应的绿地组合,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延中绿地由上海园林设计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设计。延中绿地主要分

为春之园、自然生态园、感觉园、地质园、干河园、芳草园等。春之园以江南毛竹为主景,配以潺潺流水,拉开了“蓝”与“绿”的帷幕;自

然生态园杉林挺拔,一条溪流向东静静流

淌汇入湖中,人们在林中散步,充满自然的

气息;在感觉园内,设计师利用人的5种生

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来分别设计,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地

质园以一座高达8米、长约120米由天然

黄石构筑的山石为主景;中央倾泻而下双

瀑,气势恢宏;干河园形似三角形,主要以象

征性手法表现在茂盛的树林中出现一条干

枯的河流缓缓流向前方,旱河蜿蜒曲折、似

有似无;芳草园以草坪为中心,在绿树的环抱之中,形成林中休闲与观赏的草坪空间。

上海卢湾区延中绿地L4地块,通过延中绿地L4的地面绿化景观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其建设为能够代表卢湾区繁华时 尚整体形象的绿地,高效利用稀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既全面丰富公共绿地的内涵,又积极开拓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使延中绿地得以成为有效的生态休闲中心和时尚社区活动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延中绿地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以生态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科学手法突出城市文化,以环境心理学知识加以人性关怀等,成功地演奏着"蓝"与"绿"的交响曲。

第四部分总结

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此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和视觉的知识,对建筑的结构、园林的造型和传统元素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平时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与现实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积极自觉地去参加各种实习考察活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在学习中,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第五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