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娟 20xx-20xx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2014-2015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高三地理 刘海娟

回顾2015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心中有许多感慨。一直私底下暗暗使劲,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关注高考信息,坚持每天都要做一份试卷或一道地理高考题目,以此来激励自己提升业务水平,以较充足的信心带高三,不要误人子弟。尽管在高三任教期间经历了许多的煎熬和挫折,但是,自己总算挺过去了,并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学生的肯定。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细节、讲求效率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备好每节课

为了把课备的更全面,更深入,每节课我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教参上的,备课系统上的,以及网上的。综合教材,资料,练习以及高考信息来备课;充分考虑学情、研究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状态,课前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各阶段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对前面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如知识点是否讲清楚,哪些内容还需要补充,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有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我才能充满自信,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2、“讲清楚、说明白”上好每一堂课

每一次步入课堂,就都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去感染了全体同学,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高涨的情绪来参与我每一节课的教学,然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把本课的知识重点学完,并把难点剖析清楚。据《中学生心理学》了解和实践证明,中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20多分钟之后精力开始涣散,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这时就要用一些小幽默或地理小故事或开个玩笑改变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把精力又集中时,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鼓励学生自 1

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处理一些空间性强、理论性强、区域性强或综合性强的知识点时,我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地理教学难点,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复习课的每节课容量都是很大的,涉及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非常多的,从我的角度而言,我总是强调:讲清楚、说明白,注重条理、高度概括总结。并及时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和掌握。

3、及时检讨、总结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总希望在课堂上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憾,力求完美。上课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反映、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有疑惑时,我课后一定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下节课的复习中及时弥补,并通过一些经典题目加以巩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我不断地探索、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语言组织等细节,以期增加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全批全改、及时面批

坚持全批全改,通过作业、练习的批改,寻找学生的知识缺漏,经常利用课间操、下课期间、自习课等课余时间及时找学生面批,及时反馈并加以辅导。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反馈给学生改正,使得教学过程逐渐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精讲精练,定期测验,反复练习。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每课都有作业,每星期都有练习卷,并且及时进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高三复习,练习测验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只有反复操练,不断巩固知识点,使知识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2

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我坚持每天课后在黑板布置一道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附加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探讨,然后利用自习课前几分钟讲解或让学生上台为同学讲解;指导学生整理和归纳错题集,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并经常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将好的错题集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如何科学地做好个人的错题集;坚持利用每天中午时间从网上收集各地最新高考模拟题,并从中挑选出一些较有能体现高考意图的题目及时穿插到日常复习课中,或进行筛选处理后,整理成单张练习让学生课后及时练习,并抽空讲评。

5、全程辅导、点面结合

对于文科生而言,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部分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就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心理舒导,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找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地理学科薄弱的同学更是多表扬,多鼓励。

注意跟踪辅导,特别关注那些地理学习较差的学生,全程跟踪他们的全部学习过程如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完成、复习等,特别观察差生做作业的过程,及时给予辅导。结合每个学生的知识缺漏,精选辅导材料,给他们“开方”发单张练习,并独立讲评,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知识缺漏。对于优生,则不定期给他们各省市最新模拟题,并精选后组卷让他们练习,讲评提升。

二、关注信息、把握走向

及时获取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特别关注湖北黄冈等名校的教学试题,通过看题做题、研究题型,加强对高考走向的把握和理解,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经常与其他重点学校教师联系,探讨有关教学的问题。不断提高对地理新 3

课标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经常反思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和心得,不断地推动自身思想观念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每堂课、每份练习的讲解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 ,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我而言,这一年是成功的,不管是日常教学还是育人,我都力求做到尽心尽力,尽善尽美,以无愧于学校、家庭和学生。

4

 

第二篇:刘海娟 20xx-20xx学年度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20##-20##学年度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高三年级  刘海娟

一、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受中考招生政策,文、理分流不尽合理等的影响,我校高三文科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学生后进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的任务一直非常沉重。虽然如此,但全校地理老师绝大部分工作兢兢业业,大胆创新,保证了全校的高考成绩处于全县的先进行列。为了更上台阶,再造辉煌,更有效地开展我校地理高考复习迎考工作,特制订本教学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纲,严格落实课程标准。

新考纲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要做好初、高中教材的对接,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切实培养好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三、教材分析

板块一:自然地理和地图

《宇宙中的地球》重点掌握的内容有: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地图三要素,等值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特征和意义,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日期和节气等,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的范围,地方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的时间,太阳高度,日期分界线),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掌握的内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常见的天气系统),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洋流的类型、成因、名称、判读)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掌握的内容有: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及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掌握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掌握的内容有: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板块二:人文地理

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板块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重点掌握的内容:主要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板块四:区域地理

重点理解:世界地理概况,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六个国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中国区域地理。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先行区,如山东、宁夏等地的试题。老师们不仅要做,更要能从试题中捕捉新高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20##年湖南卷37题第(3)问: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该题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可得分,得高分和满分。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十年西部大开发、深圳特区30年、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进度安排

附:第二轮专题目录

目录1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与光照图

专题三:等值线图判断

专题四: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五:气候分析

专题六:陆地和海洋

专题七:地理统计图

专题八:区位分析方法

专题九:区域地理

专题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一:选修部分

专题十二:地理答题技能

目录2

专题一   数据分析

专题二   图像分析

专题三   区域分析

专题四   区位分析

专题五   时空分析

专题六   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专题七   地理计算和地理绘图

专题八   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目录3

专题一  图像系统

第1课时   等值线图

第2课时   统计图表

专题二  地球运动

第3课时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

第4课时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5课时   晨昏线与光照图

专题三  气候专题

第6课时   基本原理

第7课时   气候要素分布

第8课时   气候要素成因

专题四  地形与自然带专题

第9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貌

第10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貌

第11课时    自然带

专题五  陆地水与海洋水

第12课时    河流基础知识

第13课时    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

第14课时    河流与人类活动及河流开发治理

第15课时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

专题六  区位分析

第16课时    农业与工业区位分析

第17课时    城市、交通、旅游区位分析

专题七  区域分析

第18课时   空间定位

第19课时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第20课时   世界地理

第21课时   中国地理

专题八  资源、灾害与环境问题

第22课时   人口问题       

第23课时   资源问题

第24课时   自然灾害

第25课时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九  地理能力培养

第26课时   地理计算能力

第27课时   地理绘图能力

第28课时   地理答题指导

目录4

专题一 地图知识及其应用

专题二 等值线图

专题三 日照图

专题四 河流专题

专题五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六 区域产业活动

专题七 人口、城市与人地协调

专题八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九 世界地理

专题十 中国地理

专题十一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