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心得汇报。

工作交流心得汇报

在分公司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到省公司集服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学习集团客户工作方面的经验,机会非常难得,分公司领导也对此次交流学习寄予厚望,要求抓住机会,扎实学习。下面对于这一个多月的交流中得到的一些心得和收获向分公司领导作以汇报。

一.经历感受

刚到省集服,我被分配到社团室工作,主要配合负责部分商会、行业协会、中小企业类的单位。参与了一家呼叫中心语音专线直连项目,配合与客户沟通施工进度与技术方案,并最终在两套方案中与客户谈定双方投资成本最低的方案。督促工建部最终在6月1日客户要求期限前为客户开通了电路。除了参与专线项目,期间走访了江西、江苏商会、医药行业协会等几家大型聚类集团,配合推荐演示移动管家、企业建站两项信息化产品,并为江西商会办理了移动管家业务。感触最深的是省集服的客户经理在客户关系的维系方面做非常好,几乎每到一家单位,都能够和关键人像好朋友一样关系融洽。我想这也是作为集团客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自身需要学习提升的一点。

针对商会内大型私企,重点对房地产开发商展开智能小区业务的合作,参与在谈鸿安集团高档智能小区项目,对小

区安防、监控、门禁、家用电器控制以及以上功能在普通智能手机上的实现进行演示、沟通,客户对项目特别是所有功能在手机上的集成实现兴趣非常浓厚,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今后在平凉一些高档小区和驻地网同时推广的重点项目。在社团室第二个较为深刻的感受是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介信息化产品时,对于书面方案的应用非常重视,要求也比较严格。即便是一些简单的标准化产品,例如管家、TD座机,客户经理也会针对客户单位人数、组织架构、办公特点等专门书写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报送领导审核后使用。我认为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客户单位推荐产品工作中精细化、个性化的做法,对成功推介信息化产品、帮助客户理解接受产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社团室工作了三周后,为了能更进一步学习工作经验,多接触参与一些重点项目、大项目,中心领导将我调至企业1室继续学习。在企业1室的两周时间里,接触到了几个大型统谈分建项目,目前我主要参与跟进省建行、农行全省MSTP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参与招行协调部分网点专线改迁工作以及裸光纤租用的初期沟通,邮储银行全省数据专线项目。

建设银行现有全省VOIP系统由电信建设,现已使用3年,无法满足今后承载多种业务的需求,需要进行重新建设。现已与客户科技部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需求,目前正在和

华三商谈提出第方案,并由我参与华三方案的讨论和确定,项目涉及到各地市建行网点的专线和TD座机建设。省农行全省MSTP项目方案已确定,7月底前预计完成招标,该项目经过近两年的跟进已进入关键阶段,本周配合客户经理对农行进行了多次走访,了解其评标小组各位关键人对移动的态度。从目前了解情况看,一是农行为了引入竞争,同时建设主备用网络,确实有需求使用移动数据专线。二是由于省公司在农行的存款在三家运营商中数额最多,农行关键人会着重考虑到该因素,因此该项目情况较为乐观。我将继续参与跟进项目的投标工作,学习经验。通过参与跟进重点项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省集服客户经理对大项目的把控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在发现客户可能有需求的时候,就不断的与客户沟通,即使起初客户对自身的需求还不是很明确,客户经理能够多次联系厂家、设计院配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帮助客户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在项目跟进近两年的时间里,不断改进方案,逐步与集团客户各环节、各层级的关键人、联系人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最终促成项目的实施。除了在谈项目,我还负责跟进督促邮储银行全省专线业务施工进度。联系督促各地州公司集客部跟进当地邮储营业网点的专线建设,每日汇总完成情况,与省工建部核实数据,现已开始逐地州公司进行网络联调。

二.县公司集客工作的差距

1.工作过于浮躁,目标不明确。没有紧紧抓住KPI考核和信息化产品渗透、提高捆绑率两大主线,疲于应付各种琐碎的事情。

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将压力传递到基层各客户经理个人,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手段来调动起基层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简单的分配任务,没有及时督促、指导客户经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客户经理沟通能力,与客户关系维系能力不足。持续主动跟进项目,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能力不够,缺乏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

3.客户经理对信息化产品、阶段性营销活动的理解不够透彻,向客户推荐过程中没有重点,存在推荐业务过于随意的问题。

4.基础资料真实性、完整性依然有待提升。基础资料的真实性是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客户消费情况,及时有效处理预警集团客户的重要基础。省集服在集客工作中非常重视资料的准确性,严禁系统录入不真实数据,确保在每月的经营分析中,总能够准确地定位问题。对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现状:矛盾一,省公司各项指标考核项目多、任务重,每位客户经理承担近十项到十几项指标。客户经理能力、时间、人员有限。矛盾二,分公司各项具体工作、营销活动、报表,需要县区公司落实。基层执行不到位,不能保质保量

完成。矛盾三,集团客户信息化应用趋于多样化,需求更加灵活、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基层客户经理知识面不足,对行业信息化项目的理解,大型项目的把握上缺乏综合性人才。

三.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

针对以上差距和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主要是抓住重点工作,提升客户经理自身能力,对工作细节加强关注,扎实工作,避免人浮于事。

1.一手抓KPI考核,一手抓信息化产品亮点。日常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指标,提升市场份额,提升覆盖率,利用现有政策加强中高端捆绑。借鉴省集服TD座机营销经验,利用优惠幅度较大的加油卡、0.8倍赠机活动,为用户捆绑TD座机。针对集团单位,加强对关键人的工作力度,按照办理座机数量适度给予关键人返点,加强TD座机统付业务拓展。

2.从自身做起,提升沟通能力,重点督促客户经理定期、经常性的走访客户单位联系人,把客户关系维系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加强对宣传彩页、全球通杂志、集团客户拜访礼品的利用,利用日常走访、每月赠送杂志、送#5@p等机会,了解客户单位内部工作流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要求县公司客户经理定期对在客户单位中了解到的信息,及其存在的商机形成书面说明汇总到县公司集团部主任。将客户的潜在需求挖掘工作作为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设立部门内讨论制度,以周为单位定期组织部门内讨论,交流本周走访单位

发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商机。

3.加强客户经理对书面方案的应用,对不同客户提出个性化的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避免以前业务推荐缺乏针对性、无计划的推荐产品。每位客户经理在对单位进行充分走访并了解客户潜在需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向县公司集团客户部主任提出业务推介目标,明确需要向客户推介的信息化产品及能够为客户带来的利益。由县公司集团客户部主任负责有针对性地书写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并交由客户经理使用。

4.持续性推进集团基础资料整改工作,不断提高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利用每周客户预警信息契机,认真核查预警原因,对于经过上门走访,了解到确实没有异常竞争信息的预警单位,要对系统内成员信息、产品信息进行核查,逐步利用真实通信录替换、删减不真实集团成员,为今后的工作特别是数据分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我在省集服交流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交流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我参与了一些重点项目和具体工作,同时也发现自身工作方法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总结前期经验,改进自身工作,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省集服的工作中,提升自身能力,抓紧时间积累更多信息化产品、项目、客户维系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利用学习到的经验、方法,改进基层集团客户工作。

李琦

20xx年6月18日

 

第二篇:办公室主任工作交流心得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交流

朋友们,我要走了,

要离开这个办公室主任岗位了。

在这离别之际,回顾多年来的办公室工作历程,感慨良多。 我的工作单位共有下属部门20多个200来号人,在我们这小地方是个大部门,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作为这样一个单位,办公室主任岗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办公室主任在人们心中一贯与“成熟、稳重、资格老、会办事”等等词语划等号。三年前,当我以不到三十的年龄提为办公室主任岗位时,让大部分人大跌眼镜。说我关系硬的有之,说我会拍马的有之。回想此事,让我感叹不已。

(续.思维混乱,整理困难,再加上俗事太多,文章断续难免.敬请谅解)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机关单位内到哪个部门工作对个人前途有利?那我会说,去办公室吧,这是锻炼人的地方,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会碰到,与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多,机会也必然比其它地方多.如果有人问我,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会选择到什么岗位?那我会说,以我本性而言,我肯定不会选择到办公室,尤其是办公室主任角色.因为那一角色有时真的不是人能干的。

也许有人说,你小子有多大能耐,干出了多大的成绩,开口尽说些大话.那我告诉你,我已把办公室主任的职责与权力发挥到了极至.在我们单位,除了局长,其它人员的用车.招待等事务一切由办公室决定安排;局长在决定重大事情前,必定征求我的意见;副局长在决定某些工作前,也要征询我的意见;下属单位大部分的科长在开展某项工作前,必定先与我沟通协商,才到局长那儿汇报。

从三年前大家心中的毛头小孩到现在的核心人物,转变过程中经历的甘苦,非一言能道尽。

能形成当前工作如此良好的工作局面,对我来说也颇感意外.但深入分析自己潜意识下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措施,我认为这一结果也在情理之中.我想用我的秃笔,粗略的描述一下某些本人已经在实践的并取得成效的工作理念,希望与同行探讨,也供后进参考。

(想写点东西也难,被老婆抓去拖地了.趁中饭还早,继续写点) 关于角色的定位。

俗话说"不在其政,不谋其位".没有当上办公室主任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当好这一角色是如此之难.当我担任办公室主任角色时,在本单位内中层干部中我的年龄最小,资历最嫩(我能

担任这一职务的原因下回说),周围尽是持怀疑的眼光.如何服众,是我的当务之急。

我深入地剖析自己的优势与弱势,疏理单位内部的人脉关系,分门别类,定位自己的角色.针对领导层,确定为"服务型和参谋型"角色,力求做到:领导还没有想到的,我已想到;领导已想到的,我已在做;领导给任务时,我已做好或正在做.针对中层干部,确定为"服务型和监督型"角色,力求成为其它部门开展工作的后勤部,指挥部和决策部。

现在回想起来,参谋角色真不容易当。作为参谋者,其思维层次必须等同于或高于服务对象,不然,这一角色不可能发挥出什么作用。当时也没有象现在这样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许多时候都是凭着直觉行事。但内心深处还是放着一根标尺,那就是把自己当成局长来思考一切问题、谋划一切工作。当把自己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与局长岗位要求一比较,我才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总的来说,存在着管理知识极为缺乏、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得不深、单位内部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等问题。问题找着了,努力方向也就明确了。之后,在工作之余,我刻苦钻研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广泛地与干部职工进行接触沟通,使自己对领导的处事、用人等管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为准确地把握住,并全面地掌握了单位内部的基本情

况。每次与领导探讨问题,我都能准确而迅速地把握住他的本意,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如何取得广大中层的认同,对我来说是个考验。我认为,在政府机关单位,中层干部的作用远远大于副职领导的作用。没有这些副职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肯定还要高。我把这些中层划分为三类,一是朋友型,平时关系本来就较好,这类占小部分;二是普通型,平时关系一般的,这类占大部分;三是反对型,内心对我有排拆的,这类人较少。对这三类处理原则是依靠朋友类,争取普通型,缓解反对型。相处的载体就是有关业务工作。有人会说我在拉帮结派,其实也没有那么回事。工作中,我围绕全局大的活动或重点工作,向领导借势、借权、造势,充分发挥办公室的龙头作用,整合有关部门的力量,来共同推进工作。就个人来说,我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观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做好工作为最终目标。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工作原则,逐步得到了广大中层的认可。

(好象在写个人事迹。如有人看着不爽可别骂我。嘿嘿) 关于与领导相处问题

古人云:物以类聚(或志同道合).对此我的理解是,产生"聚"或"合"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与领导相处的道理也相同.这是能否与领导得以友好持续相处的基本条件.有

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就是要对领导阿谀奉承嘛,那我告诉你,如想有所发展,你别无选择。

与领导相处久了,关系好了,这时大多数人与领导说话就随便起来了.我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一不小心,你就会在领导心中造成不良印象.我始终认为,领导就领导,不可能彻底成为朋友.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要始终保持一小段距离,维持适合的度为好。

领导不可能喜欢身边的人都是应声虫,有时当他的观点或工作措施不是很合理或适当时,我们也不应完全抛弃原则来迎合领导,不然,又会显得你毫无主见.这时自己的观点必须亮明,但领导执意那样,你只能照办。

我认为,在现有体制下,要做一个优秀的办公室人员,除了上续的“奴性”特质外,还应具备“无我”品质。作为辅助性质的办公室人,既是前锋人员,又是幕后人员。怎么理解?就是事事要了解在前,思考在前,当工作做好了,功劳当然是领导的,这是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与领导争功,这是办公室人的大忌。能否耐得清贫和寂寞,对办公室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多年,由于个性的保守及办公室部门的性质,我的工作能力等情况并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这也是我当上办公室主任职位而让大部分人跌破眼镜的根本原因。

关于与同事相处问题

与领导相处比较,我觉得与同事相处更难。在领导面前,你只要做到言听计从,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由于办公室的特殊性,全局大的活动大都由办公室牵头,办公室往往成了领导角色,如何使相关同事言听计从、如臂使指,确实让我颇费心思。我显然不可能把工作中出现的所有矛盾都向局长反应,不然,作为综合协调者连这一点作用都不能发挥,在领导心中必定造成不称职的印象。因此,我重点抓住了事前策划这一环节,来确保与同事的有效合作,共同推进工作。在每次大的活动或重点工作部署前,我都进行详细地研究,细致合理地分配任务,尽力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会议中借领导的口,把各项任务给予分派布臵。在实施过程中,我则以监督者的角色,针对每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随时进行询问督促,控制工作进程。

在机关单位,资历真的很重要,许多时候论资排辈也是这种游戏环境中体现公平的方式之一。虽然我的资历在单位里面较嫩,但并不表示我对前辈都需要点头哈腰。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做到自信、自尊、自爱、自重。因此在与同事相处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相互尊重、不卑不亢原则。大部分的同事还是理解我这一角色处事的难处,对于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个别人不老不嫩的同志由于其自身个性、部门利益等因素参杂,有时

也表里不一,当前接受了任务,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抱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自己沟通协调无效的情况下,我先向分管领导反映,通过分管领导施加压力,再次无效那只好向局长汇报了。

关于理想与现实

我的性格其实是一个较为保守型的,处事低调,不够张扬,这与办公室人员应该具有的八面玲珑素质十分不相称。以我的本性,应该到专业技术类型的或研究型的岗位最适合我。我也十分不喜欢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争权夺利之类的工作环境,但机缘使然,让我别无选择地到了办公室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能进入状态。

我的内心有一种不服输的秉性,有一种完美情结存在。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做则已,既然做了就要最好的。我总认为,要想在单位里面使别人重视你尊重你,就必须要有资本,后台硬是其中之一。我没有什么后台,那就选择使别人离不开我的方法。着力做好工作,使自己成为这一行的专家,这就是我的方法。

我总认为,当改变不了环境时,我们必须先适应环境。当有了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时,我们再来改变环境。有些朋友对我上述的工作方式可能不以为然,与他的清高思想严重相抵触。其实,一个人的理想崇高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有把自己的理

想通过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发挥出来的能力。

许多朋友总是埋怨社会的不公正,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得过且过能够应付就行。这样一种工作作风和态度,机遇怎么可能会落到你的头上?

工作与生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处事方式仍有相同之处。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当出现大雾天气,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如蜗牛行走;当走到陌生的环境中做客时,我们总是自觉地做到慬言慬行。为何会如此?因为大雾迷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对前进的方向难以作出明确判断;因为朋友陌生,我们对其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无法准确把握。情况不明,必然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势必难以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

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办公室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深厚地行业理论知识,不能全面了解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很难相信他能有效地服务全局;如果不能对本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秉性有深入地了解,很难相信他能有效调和与其它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融入工作大环境。当我走进办公室之后,我总是不断在内心扪问自己,按目前的工作状态,三年后我的学识会提高吗?我的工作能力会提升吗?认准目标,紧抓不舍。我始终坚信,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回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