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数学组小结

2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数学组小结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伴随着夏天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的奋斗目标,在全体数学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研组的概况

“0.618”团队

0.618,一个极为迷人而神秘的数字,而且它还有着一个很动听的名字——黄金分割律.。它象征着完美,也是他们这个团队努力的方向。

初中数学组是一支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由三位资深教师和三位年轻教师组成。数学组是一个工作扎实、成绩丰饶的集体,全组教师精心钻研教育教学,努力培养“具有数学思想”的优秀学生。全体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真抓实干,在教学研究上狠下功夫,有着严谨扎实大度的工作作风。他们一贯坚持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学术交流,坚持集体研讨,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积极探索,把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的团体宣言是:我们不用代数的方法计算个人的得失,我们一定会用几何的思想教会学生描绘美好的未来蓝图!

二、常规工作:

三、主要工作

1、  参与学校第六届中青年教师特色课展示活动,认真学习“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每一节课的单位时间从45分钟减少为40分钟,同时数学课的周课时也减少了,然而初中的教学内容却在增加,相比一期课改的教材增加了“数的整除”、“概率初步”以及“向量初步”,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扎实的掌握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另外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十年一贯制的学校,初中阶段只有三年,教学内容相比上海市统编的教材要多,要深,要难,因此在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如何把这些内容保质保量的在课堂上完成时我们每一位老师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次学校布置学习“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一文,我们全组在认真学习全文的基础上着重学习了文中“清晰授课”这一部分,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有操作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节,如果能够改善这部分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会做到“事半功倍”。

对于文中提出的七条表现,我们讨论后的理解如下:

①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哪些行为将会作为作业成果,出现在今后的考试中。

(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目标明确,在上课之前制定明确与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也要求教师知道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够知道考察的重点以及学生容易犯的错误)

②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即当堂内容置于过去或未来的课时背景下。

(要求教师能够明白教学内容在整章甚至整个学期中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准确的进行教材分析)

③在上课之前,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

(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能够及时地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提问、练习、教师复述等)

④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

(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够稍慢,并且能够清晰,这一点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我为我们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更多的题目,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数学教师的语速都比较快)

⑤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授适合学生当前或略高于当前水平的内容。

(要求教师在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要进行学情分析,能够根绝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⑤用图解、举例和示范的方法来解释和澄清、强化重点。

(要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化解)

⑥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总结和回顾。

(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小结,可以选择教师小结、学生自主小结以及师生共同小结等形式,这一点也是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和改进)

在集体讨论的前提下,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针对自身的特点选择了一个侧重点撰写了感想。(详细内容见学校网站)

2、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帮助

王海生老师于20##年5月和6月先后到进才北校和建平西校进行教学展示,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在自己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试讲,提出宝贵的意见,也为公开课的成功进行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3、制定了初中部思维训练TFT三个年级六个框架,并且给出了初步的实施方案(详细内容见附件一)

中一年级  趣味数学

第一学期:开展24点比赛

第二学期: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中二年级:

第一学期:数学传统文化和数独比赛

第二学期:数学史的初步学习和探究

中三年级:

开展统计调查实习活动

4、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制定出了上海市实验学校小学验收方案数学部分的验收方案,并且给出了一份模拟试卷和一份正式验收试卷。(详细内容见附件二)

5、辅导学生学科竞赛得奖:本学期积极组织各年级的竞赛组织工作,组织赛前的预赛选拔,课外进行辅导辅导,有近120人次,荣获市,区的不同级别的奖项。

6、基本划定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为年段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监控打下基础

7、紧抓课堂教学,为创建作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组织教师们去其他兄弟学校听课及请名师来校上课、指导,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分年级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独立备课的方式,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研组再安排全体数学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等全方位的进行指导,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我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我们初中数学组任重而道远,我组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年里,决心更加团结协作,自加压力,树立主人翁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而发奋努力,为实验学校数学学科的成绩进步而努力。

附件一

初中部思维训练TFT三个年级六个框架

²  中一年级  趣味数学

第一学期:开展24点比赛

第二学期: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²  中二年级:

第一学期:数学传统文化和数独比赛

第二学期:数学史的初步学习和探究

²  中三年级:

开展统计调查实习活动

24点速算比赛

活动目的:

通过24点速算比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

活动对象:

    中一年级的所有学生

活动方式:

班级内由课代表负责选拔,每班推选名学生参加比赛。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讲解24点的比赛的相关知识以及这次比赛的相关规则1课时)

2、班级进行比赛,每个班级选拔出6人,组成参加年级的比赛2课时)

3、年级的八个队伍进行淘汰赛,评出集体优胜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2课时)

附:比赛规则

每班5名选手,全年级20名,分别通过抽签抽取第几轮和几号抢答器。

预赛四轮,每轮5名选手参加,得分最高的一名选手进入决赛,每组的初赛成绩将计入班级总分。若遇到一轮最高得分相同,则这几名选手在预赛结束后视情况进行加试。

原则上只能运用加、减、乘、除运算,只有在用这些运算无法计算的时候,才允许使用其他运算。

每轮有20题,采用抢答形式。如果抢答成功,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正确答案,得1分,否则将倒扣1分。如果在20秒内,无人抢答,则这题作为无效题,大家都不得分。

最终评出集体优胜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

逻辑推理主体活动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平时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打下基础。

活动对象:

    中一年级的所有学生

活动方式:

教师专题讲解——学生分组探究——自主探究学习——班级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

1、选择一部经典的推理影片片段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逻辑推理的大致情况(2课时)

影片: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名侦探柯南》等

2、根据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题,介绍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2课时)

例如: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发挥想象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

丰富有关思维的理论知识。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3、学生自己分组制作演示文稿,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评比。2课时)

数学传统文化和数独比赛

活动目标: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算盘的基本知识

          掌握数独的规则,能够进行数独比赛

活动对象:中一年级学生

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年级比赛展示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算盘的基本知识:(3课时)

1、算盘的简介

2、算盘的来历

3、算盘的外型结构

4、算盘的起源与普及

5、和算盘有关的传说

6、珠算常用术语

7、算盘的加法口诀表

8、算盘的减法口诀表

9、乘法「九九」口诀

第二阶段:学生珠算能力的展示(1课时)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准确的计算,能够会打算盘。

第三阶段:年级数独比赛(3课时)

1、  了解数独的相关知识和规则

2、  了解数独的历史

3、  介绍数独的一些基本的算法:

1)        基础摒除法

2)        区块摒除法

3)        余数测试法

4)        隐性唯一候选数法

5)        矩形顶点删减法

6)        三链列删减法

7)        关键数删减法

4、  课堂上进行练习

5、  年级进行比赛

数学史的初步学习和探究

活动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数学的发展史

          了解算盘的基本知识

活动对象:中二年级学生

活动方式:教师专题讲解——学生分组探究——自主探究学习——班级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教师介绍数学发展史(3课时)

中国古代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而都十分发达.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

(二)属于代数方面的材料

(三)属于几何方面的材料

(四)属于三角方面的材料

(五)中国古代的金牌得主

中国数学史的发展:

(一)中国数学的起源(上古~西汉末期)

(二)中国数学的发展繁荣时期(西汉末期~隋朝中叶)

(三)数学全盛时期(隋中叶~元后期)

(四)缓慢发展时期(元后期~清中期)

(五)中西数学合流期(公元1840~1911)

(六)建国以后的数学发展(公元1949~1976年)

第二阶段:学生自主探究勾股定理的发展史(3课时)

1)        班级自愿分组

2)        在学习《几何》第一册(下)直角三角形的内容

3)        选择研究的方向

4)        收集史料

5)        制作汇报课件

6)        班级课堂汇报

7)        整理点评

收集参考题目

勾股定理的中外执争

勾股定理在国内的发展

勾股定理在国外的发展

趣谈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三年级统计调查活动

活动目的:

锻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统计的能力,学会利用统计的初步知识解决和解释调查所得到的一些数据

活动对象:

中三的所有学生

活动方式:

教师辅导——学生分组——具体实施——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辅导学习阶段:(2课时)

教师在学生学习完统计这一章的内容以后,布置活动的内容,具体的方案,辅导如何书写调查报告:

1、先作调查研究,再写成调查报告。明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范围。所谓调查报告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书面报告。从内容上一般可分为: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科学研究的调查报告四种。

2、操作步骤
  ⒈前期准备。①找调查材料。
  ⒉统计。
  ⒊分析原因。
  ⒋谈话询问或座谈调查。
  就本次调查内容,再次开展个别和小组调查。要求:①确定调查对象和方式。②拟出调查提纲,做好调查记录。③分析调查情况,得出调查结论。
  ⒌撰写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① 拟好标题。可以设正题和副题。正题可以具体点出调查内容,如“我班作文中汉字书写错误情况的调查报告”;可以形象的揭示主题。副题可点名调查的单位、地点或所写的事情。一般来说“形象性”突出的主题,最好配上一个副题。
  ② 开宗明义。简要地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目的、组织实施的过程等,还可以将调查的结论直接放在文章开头部分。
  ③主体部分。详细而有条理地介绍调查的经过和主要内容。要求有事实,有对事实的分析,一定要将主要问题和已经得出的看法阐述清楚。
  ④结尾部分。这部分有多种写法:或者总结全文,点明结论;或者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大家参考;或者说明尚存在的问题,以有待于今后解决;或者补充交代正文中没有涉及但又值得重视的问题和情况。
  ⑤署名和日期。可以写在题目的下面,也可以写在文章后面。署名之下写日期,可写单位名称和执笔者姓名。日期在署名之下。

4、注意问题
  ①调查态度要严肃认真;调查过程要精心设计,最大可能地与调查目的相一致;调查时要求真务实,不能弄虚作假;调查方法、手段要科学合理。
  ②对调查数据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找出要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撰写报告时要合理安排结构。主体部分可用横式结构展开叙述,按照书写汉字常见的错误类型分类说明。
  ④语言表达上要力戒说空话,务求准确、实在、简明;采用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但要少描述;最好设计一些表格来说明问题。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3课时)

(1)       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题,并且落实分工

(2)       学生制订调查活动计划和设计调查问卷

(3)       小组分头调查

(4)       各小组集中汇总整理资料,并进行讨论、研究。

(5)       各小组组长向老师汇报调查进展情况,教师适时指导

(6)       统计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并且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意义的解决方法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1课时)

各小组上交统计报告,进行展示

附件二

上海市实验学校小学验收方案数学部分(修改稿)

考试时间:70分钟

【数的认识与运算】

(1)知道十进制记数法,知道符号表示的含义,例如能够把写成

(2)认识自然数、小数,了解负数的含义,会读写,能够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3)理解加与减、乘与除的运算意义;

(4)掌握自然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方法,熟练、准确地掌握基本口算,

(5)能在运算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6)知道整数的五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五则混合运算,并能加以应用。

(7)知道整除、约数、倍数以及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8)掌握能被2、3、4、5、8、9整除的数的特征,并用以判断。

(9)会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0)掌握小数点移动位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且初步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

(12)初步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3)能够利用“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以及“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两个法则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14)理解“商不变性质”及“积不变性质”,并且能够初步利用这两条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15)能够利用乘法分配律逆应用进行简便运算;

代数式的认识与运算

(1)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

(2)会求含字母式子的值;

(3)掌握等式的性质,探究并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列方程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常见的量,形成常见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它们的进率;

(6)知道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同类项的定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合并同类项;

(7)理解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运算(难度参考课本)

(8)理解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的概念

(8)能运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难度参考课本)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与计算

(1)认识常见的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解图形之间联系和区别;

(3)理解常见几何形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应用;

(4)会使用刻度尺、量角器、三角板等工具,画线段、角、垂线、平行线、三角形、长方形;

(5)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以及角的概念;

(6)掌握角的分类和角的简单运算;

(7)能够解决一些组合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或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

其他

(1)初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统计信息,并做初步的分析;

(2)会求有限个数据的平均数;

(3)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主要包括:货币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说明:对于“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由于在我们教材里没有出现过,只有二期课改教材要求,这次不作为考察内容,但是建议以后能够补充在四年级,以免出现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遗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