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年度总结材料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年度总结材料

某学院学生工作一贯围绕学风建设来开展。学风,即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良传统,凝聚着学院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学院的气质和灵魂所在,也是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

一、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学风建设上新台阶

1、建章立制,夯实基础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院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营造和倡导。但良好的学风绝不是一个会议、一场运动、一次宣传、一番教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建章立制。为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细则》、《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科研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学生德育考评实施办法》、《学生科技竞赛、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生考证、考研、考公务员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而为学院的学风建设正常有序地开展打好基础。

2、稳抓基础文明,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构建以学生党小组、团小组、党员示范岗、助理班主任、党代表为主体的建设兵团,加强课堂纪律、早锻炼考勤、晚自修等基础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建立有效透明的基础文明运行机制。构筑旷课累计记录制度、违纪预防警示线。并且定期向师生通报基础文明建设信

息,加强舆情沟通,共出刊基础文明工作简报18期,学院还对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等进行不定期集中的检查、整顿。学生早锻炼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上课出勤率90%以上,学院基本实现无旷课逃课现象,大一参加晚自修率基本保持在100%。

3、相关政策配套使用,创建优良学风

学院科学合理地运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了解学院的规章制度。学院严格管理,奖优惩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以及上课时睡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等现象,还有作业时抄袭,考试时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作弊等现象,学院根据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把学院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实行选拔学生干部、发展学生党员、评奖学金、选优、入党、毕业生就业推荐等都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导向,使各项政策成为学风建设有力的指挥棒。通过用制度这种形式把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具体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学院的管理活动全部纳入系统的科学的规范之中,并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把我们所推崇的形式、所倡导的内容常规化、制度化,做到标本兼治,最终达到创建优良学风和院风的目标。

二、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促进良好的学风

在学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地起到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既是教学过

程的主体,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而其良好学习风貌的形成又取决于教师的严谨治学和优良教风,通过教风学风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塑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真正形成积极向上又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风不是自发的产物,良好学风的建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多方面关注、培养、提倡和进行教育而逐渐形成的。

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抓教风促学风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教工大会、班主任会议、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和学生工作例会等各种形式要求全院师生高度配合学院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学院加强对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形成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负责的学风建设工作体制,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教风、学风建设工作队伍。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以专业教育评估和学位评估为契机,逐步完善学院教学水平的质量评估体系,教学基础规范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授课计划的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备课中能广泛参阅各种有关资料,把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融入课堂之中,本年度没有出现一起教学事故。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为青年教师作出了榜样。学院注重通过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引导教师树立“教授意识”、“专家意识”,自觉养成求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科学研究的含金量和实用度,带动广大教师积极打造优质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帮助。坚持以学

生为本的理念,学院安排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既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这种形式活跃了师生间的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和自觉性。

学院还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专门开设风华论坛—师德篇,邀请校党委副书记陈方猛作客学院风华论坛。学院以教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师德师风是一所学院的灵魂所在,也是创建一流学风的重要保证。教风是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通过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学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等方面。在学生工作中,要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牵引作用, 重视学习交流平台的方法指导作用,实现学术创新平台的价值驱动作用,拓展社会实践平台的成长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学院以新生始业教育、专业教育为契机, 邀请院长、教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详细解读当前专业前景、学科特色、相关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情况, 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树立正确可行的个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通过新生班级党代表、助教晚自修驻班制度从而提高低

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院以“亮牌示范,我为先锋”学生党建活动为契机,召集全体学生党员分批下班级对广大同学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全面指导和帮助,并且在校级各级媒体上亮出自己的身份,亮出各自的特长以及服务项目,从而激发广大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学院以大学生物流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提供实践、学习场所和办公用品,号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和科研立项,从而激发广大同学创新学习的意识。学院以校企产学合作为契机,依托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基地平台,全面激发学生实践意识。

三、开展“亮牌示范,我为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作用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在“党小组带团小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我院学生党支部推出“亮牌示范,我为先锋”的品牌活动。 此项目是党小组带团小组活动的进一步实践和深化,此项目通过KT版、博客、QQ群等方式公布学生党员各自的专长、服务项目及联系方式,以“党员技能菜单式点击服务”为亮点,要求学生党员凡是收到同学的咨询、求助电话或邮件,需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如党员本人解决不了,可以递交活动工作小组,将信息发送到学生党支部QQ群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向老师寻求帮助,切实有效地为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通过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使同学们形成“有困难找党员”的意识。

1、学生党建工作细胞化,营造学生想学的氛围

“一个党员就是一个细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针对部分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状况,学院党总支结合实际,将学生党建工作细胞化,注重发挥每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细胞功能和旗帜效应,使每个细胞渗透到教室、图书馆、学生寝室等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一是要求学生党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勇做标兵和先锋。同时要求学生党员要勤于钻研,带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崇尚文明、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勇做生活中的模范。二是开展“一帮一”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每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基本模式是一个学生党员一对一地联系帮助一个后进生,一起解决学习中各个问题,在过程中落实帮扶工作,引导带领广大同学共同成长和进步。

2、学生党建工作有形化,搭建学生勤学的平台

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班级党小组“三级联动”,为学生搭建了勤学的平台,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加有形化,使学生心目中的党组织更具体、更实在、更形象。学生党员到团支部、团小组蹲点,积极倡导学生“三自教育”。“三自教育”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发挥。我院学生党支部给每个团支部安排几名联系党员,每个寝室组成一个团小组并且安排一名联系党员,这些党员主要负责和团支部、团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同学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的了解和掌握、党支部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等,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针对性和延续性,调动广大

团员入党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搭建起学生“三自教育”的有效平台。同时学生党支部还定期开展读经典著作、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讲革命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构建起“开放式—体验式—研讨式”红色教育新模式,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可视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的说服力,提高了学生“三自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学生将理想信念内化为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学生党建工作生态化,构建学生会学的格局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动态发展等共同特性。学生党建工作生态化是从生物学和科学发展观角度来审视和要求学生党建工作,是指通过优化学生党建环境、完善学生党建制度、搭建学生党建平台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内动力和自主性,实现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和谐、自由全面发展,达成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美统一。

我院党总支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如开展“知荣明耻”“认识你自己”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构建起教师表率、舆论导向、制度建设、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校园内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相互作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生态格局。

按照学校“三促三带”的要求,着眼于学院的科学发展和学生的

健康成才,学院党总支不断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平台,扎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细胞化、有形化、生态化,创造性地将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勤学好学的良好氛围,涌现出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度显著增强。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风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已得到普遍认可,而且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对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完善知识结构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定会间接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1、知行合一展风华,讲坛文化育英才

学院创建了以“风华”命名的“风华大讲堂”和“风华论坛”这一以讲坛文化为特色的学生工作项目。该项目结合当前专业发展情况和就业形势,旨在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和课外实践经验,增加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搭建学生了解社会、深化对书本知识理解的第二课堂。“风华系列讲坛”邀请了某领域的专家学者、事业有成的校友和优秀学生等不同类型的主讲人给学生开设讲座,使在校学生受益匪浅,无疑已经成为学院的一大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通过“风

华大讲堂”和“风华论坛”,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更多的专业信息、知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该项目也是学院在学校“双合作”人才培养战略的指导下,寻求校企、校地合作,培养特色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该项目可加强与校友的联络和沟通,为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寻找机遇,为促进在校学生实习和就业搭建有效平台。

2、以校企产学合作为平台,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

学院针对专业选择部分学生和用人单位,采取“学生申请、学院推荐、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三方合作关系,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实行全程的校企产学合作培养。具体做法是:由学生自愿提出申请,从二年级开始,由学校推荐经学生、企业双向选择确定校企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关系,签订三方合作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合作培养的学生,利用教学计划内的生产实习周及其后的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在企业中有计划地接受实践锻炼。这样,合作培养的学生每学期都有一定时间在企业中实习,不仅使他们提前亲身了解了企业和企业生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回到学校以后对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有针对性。根据培养计划,加上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本科生全程有30周时间在企业里实习。此外,学生在校内期间还可以通过选修或自学的方式,学习企业要求的、校内正常培养计划中没有安排的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的人才需要。

暑假,学院团委组织赴浙江省宁波市各大物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大家暑假两个月的努力,收获颇多。同时荣获我校唯一一个省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基地荣誉称号。

3、抓好寝室学风建设,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月品牌活动

学院学风建设从寝室文化建设抓起,努力抓好最基本的六人单元,以寝室

影响寝室,进而带动班风,促进学院学风建设。每年上半年由学院团委、学生会各部门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寝室文化建设月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寝室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构建舒适、整洁,和谐的寝室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寝室学习风气是举办寝室文化建设月品牌活动的初衷。把传统的寝室建设上升到了以大学生思想德育建设为指导的一种文化的高度,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创意,宿舍内的文化氛围,学习风气等。通过寝室文化建设月活动更好的动员全院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寝室学习生活环境。

4、开展“百时奉献”志愿者活动,争做学习型星级志愿者

在第十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我院正式启动“百时奉献”志愿者活动,“百时奉献”志愿者活动是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点项目,学院将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改变以往志愿者活动临时性、无系统性的特点,从志愿者培训、建立长期服务基地等方面,提升我院志愿者服务水平,扩大志愿者服务范围,挖掘志愿者服务深度,争取做到全院90%以上同学大学期间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间达100小时以上,建立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勤于助人,校外实践学习的长效机制。

近期学院又出台了《关于评定“百时奉献”星级志愿者暂行办法》文件,我院给每位星级志愿者发以相应的工作证,并要求每位星级志愿者持证上岗服务,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同学校外实践学习的热情。

5、开办风华菁英研习营,树典型人物,以点带面促学风

为积极配合团中央“青马工程”建设,做好团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优秀特色学生培养的工作,学院开办了风华菁英研习营。皆在培养锻炼和塑造出一支“品质好,作风好,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团队,真真切切地发挥学生骨干“服务学生、尽一己之力”的作用。通过树立学生骨干典型来促进学风建设,目前我院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中团学大三主席团成员,人人是学生党员,人人获得奖学金,而且多数主席团成员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二等以上级别的奖学金占多数。通过树立这样的学生骨干典型,大大激励了很多后进的同学,从而提升全院的学风建设。

五、抓好创业创新活动,推进学风建设

经市教育局审批,我们学院成立大学生物流创业创新实践基地,这是在甬高校唯一的一个市属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学院充分依托实践基地平台,又分别成立风华物流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和风华物流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前者是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配备专门的实践场地、办公用品、器材等,目前已成立扬帆书社、风化快递公司、风华印务工作室,风华兼职中介所等四个子公司。后者是学生科技竞赛、

学生科研立项的实践场所,配备电脑和相关办公用品,皆在全面扶持我院学生创业创新活动。

1、全院动员,注重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意味着新世纪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举办学科竞赛的初衷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

学院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多层次组队参加与专业有紧密联系,与职业有密切相关的各类科技竞赛,并多次召开教工大会动员广大教职工作为学生科研团队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科技竞赛中,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这一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采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切实有效提升学风的强有力途径。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浙江省第五届电子商务竞赛,省数学建模竞赛,省物理竞赛,校ERP沙盘模拟经营对抗赛,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中我院学生都有所斩获。其中在浙江省第五届电子商务竞赛中有三组学生团队荣获省三等奖,有一组学生团队省参赛奖,省数学建模比赛中有一位同学获省三等奖,四位同学获省参赛奖,省物理竞赛中有一位同学获得了省三等奖,在市电子服务创意设计大赛中有三位同学获新

秀奖,在校第一、二届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中有两组学生团队获一等奖,两组学生团队获三等奖,在校第四届数学建模竞赛中有三组同学团队获三等奖,在校第二、三届电子商务大赛中有一组学生团队获一等奖,三组学生团队获二等奖,五组学生团队获三等奖,五组学生团队获优秀奖。同时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均有学生组队并立项。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实际,还举办不少学科竞赛,激励广大同学参与进来。

2、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形成长效机制

为鼓励我院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科技活动,学院出台《关于印发某学院学生科技竞赛、学科竞赛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这在全校二级学院中实属先例。学院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项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力度,文件出台以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种类和参与率。参加一次竞赛就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次提升。在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凝聚成了一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的队伍。他们本身在竞赛过程中、在获奖表彰中得到全班乃至全院学生的关注,会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影响力。这实际上树立了优秀学生的典范和标准,为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找到现实的典型。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风建设有了一个有力的推进器,形成了培养优良学风和创新意识的长效机制。

加强学风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意识、自我成才观念的需要。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需要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在新形势下,只要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增强全局观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认真研究学风建设的规律,探索建设优良学风的体制和机制,牢固确立尊师爱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最终一直能够达到创建优良学风和校风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