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写作佳苑

05-26 0631

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事件回放】

20xx年4月1日早上,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在宿舍喝了一口饮水机中的水,觉得味道不对,以为水过期了。为了避免别的同学喝到,他倒掉剩余的水,并清洗了水桶。当天下午,黄洋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医生以为是肠胃炎,就给他做了抗菌的点滴治疗。没想到,黄洋的情况逐渐恶化,并出现了肝肾衰竭的症状。4月8日,黄洋陷入昏迷,生命垂危。4月9日,警方介入调查,在黄洋宿舍饮水机残余饮用水中找到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但此时,毒药已经严重损毁了黄洋的肝肾。4月16日,黄洋与世长辞。,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黄洋的室友林某,并将其带走调查。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黄洋关系不睦,心存不满,经过预谋,在3月31日中午,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到寝室,注入饮水机,最终夺去了黄洋的生命。

【观 点】

○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评论:

令人恐怖的不是有毒物质,而是人心。从19xx年清华大学、19xx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xx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

○人民日报微博在其知名栏目“你好,明天”对此事发表评论:

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一颗冷漠的心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要成才,先成人,这句话对教书育人的学校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非常重要,对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为重要。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评论说:

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

一个人的学历代表他的学习经历,而无法反映他的人格、身心状况,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学历,关注一个人的知识,结果可能就是他有知识没有文化,或者说有知识没有教养,这种情况,一次又一次地在一些校园极端案件里体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一定要对此予以重视,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只有真正重视这些教育,才能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文化,而不是有才无德,而有才无德,知识可能成为迫害他人的工具。

【深度剖析】

1.教育缺失,造成道德滑坡

投毒杀人,伤天害理,林某的行为除了令人憎恶,令人震惊,也发人深省。学习学到研究生阶段,又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用通常的尺度衡量,林某无疑是个人才。然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林某成了“才”,却没成为“人”。这个强烈的反差,又一次为教育敲响警钟。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让一个人成为“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惜的是我们不少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偏差。悠悠万事,分数唯大,只要成绩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分数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即使学生身上已显出精神苍白、道德滑坡的端倪,也熟视无睹”。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还是如此;既然智育成了“第一”甚至“唯一”,所谓健全人格,自然成了镜花水月。

而在家庭中,一些家长同样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分数才是真的”。同时还教孩子睚眦必报,孩子与同伴闹了矛盾,向家长诉说,家长不但不善言劝导,反而唆使:窝囊废,你没长手,不会打他?还有家长,把安徒生童话也列入“禁书”,理由是“丑小鸭”“美人鱼”会把孩子看傻,以后长大进入社会会被人欺负。在家长的耳提面命中,冷漠、自私已成许多孩子的通病。凡事以自私为圆心,以自利为半径,没有“好处”便弃如敝履;遇到批评,立马回应“少来这一套”。

只育“才”,不育“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植入了扭曲的价值观,只要碰到“临界点”,马上发作,极端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只育“才”,不育“人”,结果必是“人才两空”。那些品德不佳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违法犯罪,更恶更毒,危害性更大。

2.病态人格,致使心灵扭曲

追根溯源,这几起校园案件的“凶手”都是病态人格,有心理疾病,口角、不顺等只是血案的促发因素。

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诱发心理疾病,致使心灵扭曲。复旦毒杀案,让人们想起了渐被忘却的“马加爵杀人案”。据三亚市公安局一位民警透露,打牌时,有人说马加爵作弊继而发生了口角,大家就把马加爵曾经的种种“劣迹”都说了出来,甚至还提到“吃饭时,连你的老乡都不愿叫你”之类的话。这使得马加爵彻底爆发,进而酿成血案。

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医治这些心病,任由其发展,就可能出现下一个“马加爵”。

3. 环境影响,带来不良后果

著名的“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即在恶的环境,再好的种子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开出恶之花来。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竞争,校园也概莫能外:入党要争、奖学金要争、贫困生名额要争、荣誉要争、选调生要争、先进分子要争,连当个班干部也要争,学校推荐工作的名额也要争……学生们为争这些荣誉,常常弄得耳红面赤。

其实许多竞争的名目,实则无关人品,甚至无关学术,只是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升迁。所以,这种机制根本没法培养出大师级人物。相反,会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有问题的人,他们非常功利,做事不择手段,以确保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有竞争就会有输赢,有输赢就会有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就可能有反常行为……黄洋与林某之间的恩怨,可能缘于两人之间的竞争:两人成绩都很好,他很有可能是为了出被黄洋盖住“光辉”的恶气,但方法不是通过努力去超越竞争者,而是通过违法手段干掉竞争者。

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多,全社会都应进行反思:究竟这起案件反映出哪些病态的社会现象,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去解决。

【时文选粹】

从复旦投毒案看攻击型人格的养成

昨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警方初步查明,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同学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此案不仅在复旦校园内引起震动,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案情逐渐明朗之后,人们开始进行反思。有人说,学生能够轻易将剧毒化合物带出实验室,说明学校对危险物品的管理有漏洞,校方应该承担责任。有人说,因为生活琐事就投毒杀人,说明学校的教育方式有缺陷,校方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应该深刻反省。

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学校当然应该严格管理剧毒实验物,不过一个处心积虑害人的凶手通常是有办法躲过常规管控措施的。而且,就算他拿不到有毒化合物,他仍然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杀人。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有重知识传授而轻心理教育和人格培育的痼疾,不过要让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单一的反常事件负责,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实际上,林某做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是要更多地从他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养成中找原因。而他扭曲的性格,也可能是与他经历、处境和性格相近的一群人所共有的。

从林某的行为方式和他的亲友同学反馈的信息看,他在疏解焦虑、自我调节方面存在缺陷。林某的家人都认定他是善良的孩子,从不争强好胜,受了委屈只会告诉家人,“绝对不可能害人”。林某的同学说他与黄某并无大矛盾,是正常的室友关系。也就是说,当林某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正常,不会有出格之举时,他已经暗自下定了害人的决心。通常来说,一个人只有在内心压力或者愤懑大到无法排遣时,才会动用极端的手段。而林某在私人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要有一种执著: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恰恰印证了他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并不平静的心。

警方初步查明,林某是为了生活琐事导致的不和而加害黄某。这说明,林某既无法自我宣泄郁闷,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同处一个屋檐下,免不了互相磕碰,同学之间有些小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常情况下,矛盾双方可以通过谈心、谈判、协商来解决问题,或者找第三方来调解纠纷,血气方刚的男生甚至会先打一架,再达成某种动态平衡。即便是互不原谅,不相往来,也极少有人必得除掉对方而后快。林某仅仅因为生活矛盾就郁积难解进而杀人,这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缺陷和人格障碍。

不能自我调节心理,也不能化解人际矛盾,这种病态人格要从林某的成长经历中找根源。不管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行凶前的他已处在孤僻的状态中,无法摆脱自我纠结的圈禁,也无法从外部力量中得到救赎,直到内心发生异变。林某毒杀黄某的悲剧已经发生,不可挽回,令人忧虑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年人中,还有多少人被流放到了心理孤岛上,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父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老师重于教课无暇心理辅导,情荒义疏的社会加重了人际隔膜,虚拟空间的壮大稀释了现实交往,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青少年阳光心态和交际能力的生成。

这就给全社会提了个醒:不能仅仅给孩子以物质供养和知识哺育,心理健康和人格培育也极其重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重要。重智商开发更重情商培养,应该成为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有理念和共同行动。

 

第二篇:高考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高考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2014-05-25 0316

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事件回放】

20xx年4月1日早上,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在宿舍喝了一口饮水机中的水,觉得味道不对,以为水过期了。为了避免别的同学喝到,他倒掉剩余的水,并清洗了水桶。当天下午,黄洋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医生以为是肠胃炎,就给他做了抗菌的点滴治疗。没想到,黄洋的情况逐渐恶化,并出现了肝肾衰竭的症状。4月8日,黄洋陷入昏迷,生命垂危。4月9日,警方介入调查,在黄洋宿舍饮水机残余饮用水中找到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但此时,毒药已经严重损毁了黄洋的肝肾。4月16日,黄洋与世长辞。,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黄洋的室友林某,并将其带走调查。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黄洋关系不睦,心存不满,经过预谋,在3月31日中午,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到寝室,注入饮水机,最终夺去了黄洋的生命。

【观 点】

○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评论:

令人恐怖的不是有毒物质,而是人心。从19xx年清华大学、19xx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xx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

○人民日报微博在其知名栏目“你好,明天”对此事发表评论:

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一颗冷漠的心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要成才,先成人,这句话对教书育人的学校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非常重要,对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为重要。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评论说:

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

一个人的学历代表他的学习经历,而无法反映他的人格、身心状况,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学历,关注一个人的知识,结果可能就是他有知识没有文化,或者说有知识没有教养,这种情况,一次又一次地在一些校园极端案件里体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一定要对此予以重视,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只有真正重视这些教育,才能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文化,而不是有才无德,而有才无德,知识可能成为迫害他人的工具。

【深度剖析】

1.教育缺失,造成道德滑坡

投毒杀人,伤天害理,林某的行为除了令人憎恶,令人震惊,也发人深省。学习学到研究生阶段,又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用通常的尺度衡量,林某无疑是个人才。然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林某成了“才”,却没成为“人”。这个强烈的反差,又一次为教育敲响警钟。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让一个人成为“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惜的是我们不少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偏差。悠悠万事,分数唯大,只要成绩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分数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即使学生身上已显出精神苍白、道德滑坡的端倪,也熟视无睹”。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还是如此;既然智育成了“第一”甚至“唯一”,所谓健全人格,自然成了镜花水月。

而在家庭中,一些家长同样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分数才是真的”。同时还教孩子睚眦必报,孩子与同伴闹了矛盾,向家长诉说,家长不但不善言劝导,反而唆使:窝囊废,你没长手,不会打他?还有家长,把安徒生童话也列入“禁书”,理由是“丑小鸭”“美人鱼”会把孩子看傻,以后长大进入社会会被人欺负。在家长的耳提面命中,冷漠、自私已成许多孩子的通病。凡事以自私为圆心,以自利为半径,没有“好处”便弃如敝履;遇到批评,立马回应“少来这一套”。

只育“才”,不育“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植入了扭曲的价值观,只要碰到“临界点”,马上发作,极端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只育“才”,不育“人”,结果必是“人才两空”。那些品德不佳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违法犯罪,更恶更毒,危害性更大。

2.病态人格,致使心灵扭曲

追根溯源,这几起校园案件的“凶手”都是病态人格,有心理疾病,口角、不顺等只是血案的促发因素。

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诱发心理疾病,致使心灵扭曲。复旦毒杀案,让人们想起了渐被忘却的“马加爵杀人案”。据三亚市公安局一位民警透露,打牌时,有人说马加爵作弊继而发生了口角,大家就把马加爵曾经的种种“劣迹”都说了出来,甚至还提到“吃饭时,连你的老乡都不愿叫你”之类的话。这使得马加爵彻底爆发,进而酿成血案。

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医治这些心病,任由其发展,就可能出现下一个“马加爵”。

3. 环境影响,带来不良后果

著名的“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即在恶的环境,再好的种子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开出恶之花来。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竞争,校园也概莫能外:入党要争、奖学金要争、贫困生名额要争、荣誉要争、选调生要争、先进分子要争,连当个班干部也要争,学校推荐工作的名额也要争??学生们为争这些荣誉,常常弄得耳红面赤。

其实许多竞争的名目,实则无关人品,甚至无关学术,只是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升迁。所以,这种机制根本没法培养出大师级人物。相反,会培养

出一大批思想有问题的人,他们非常功利,做事不择手段,以确保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有竞争就会有输赢,有输赢就会有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就可能有反常行为??黄洋与林某之间的恩怨,可能缘于两人之间的竞争:两人成绩都很好,他很有可能是为了出被黄洋盖住“光辉”的恶气,但方法不是通过努力去超越竞争者,而是通过违法手段干掉竞争者。

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多,全社会都应进行反思:究竟这起案件反映出哪些病态的社会现象,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去解决。

【时文选粹】

从复旦投毒案看攻击型人格的养成

昨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警方初步查明,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同学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此案不仅在复旦校园内引起震动,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案情逐渐明朗之后,人们开始进行反思。有人说,学生能够轻易将剧毒化合物带出实验室,说明学校对危险物品的管理有漏洞,校方应该承担责任。有人说,因为生活琐事就投毒杀人,说明学校的教育方式有缺陷,校方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应该深刻反省。

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学校当然应该严格管理剧毒实验物,不过一个处心积虑害人的凶手通常是有办法躲过常规管控措施的。而且,就算他拿不到有毒化合物,他仍然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杀人。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有重知识传授而轻心理教育和人格培育的痼疾,不过要让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单一的反常事件负责,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实际上,林某做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是要更多地从他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养成中找原因。而他扭曲的性格,也可能是与他经历、处境和性格相近的一群人所共有的。

从林某的行为方式和他的亲友同学反馈的信息看,他在疏解焦虑、自我调节方面存在缺陷。林某的家人都认定他是善良的孩子,从不争强好胜,受了委屈只会告诉家人,“绝对不可能害人”。林某的同学说他与黄某并无大矛盾,是正常的室友关系。也就是说,当林某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正常,不会有出格之举时,他已经暗自下定了害人的决心。通常来说,一个人只有在内心压力或者愤懑大到无法排遣时,才会动用极端的手段。而林某在私人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要有一种执著: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恰恰印证了他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并不平静的心。

警方初步查明,林某是为了生活琐事导致的不和而加害黄某。这说明,林某既无法自我宣泄郁闷,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同处一个屋檐下,免不了互相磕碰,同学之间有些小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常情况下,矛盾双方可以通过谈心、谈判、协商来解决问题,或者找第三方来调解纠纷,血气方刚的男生甚至会先打一架,再达成某种动态平衡。即便是互不原谅,不相往来,也极少有人必得除掉对方而后快。林某仅仅因为生活矛盾就郁积难解进而杀人,这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缺陷和人格障碍。

不能自我调节心理,也不能化解人际矛盾,这种病态人格要从林某的成长经历中找根源。不管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行凶前的他已处在孤僻的状态中,无法摆脱自我纠结的圈禁,也无法从外部力量中得到救赎,直到内心发生异变。林某毒杀黄某的悲剧已经发生,不可挽回,令人忧虑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年人中,还有多少人被流放到了心理孤岛上,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父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老师重于教课无暇心理辅导,情荒义疏的社会加重了人际隔膜,虚拟空间的壮大稀释了现实交往,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青少年阳光心态和交际能力的生成。

这就给全社会提了个醒:不能仅仅给孩子以物质供养和知识哺育,心理健康和人格培育也极其重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重要。重智商开发更重情商培养,应该成为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有理念和共同行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