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作文_话题作文“文化反思”导写及优秀作文

2012新作文_话题作文“文化反思”导写及优秀作文 新高考新作文

2012-02-01 0812

2012新作文

话题作文“文化反思”导写及优秀作文

一、作文材料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少了。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最佳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观点正确,②层次清楚,③材料新鲜,④文面美观。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二.审题分析

面对这个作文题,审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材料的分析与处理

材料中罗列了多种现象,首先需要考生加以整理和归类,“周迅”“关之琳”“景冈山”是娱乐文化的代表;“马克”“比尔”是财富的代言词;“爱情”“就要发”是代表当今部分人的一种心理追求的东西。反之,“鲁迅”“卞之琳”“艾青”“马克·吐温”恰好是经典文化的突出代表;“井冈山”“九一八”可代表一种历史,“保尔”代表着一种精神。这些材料在排序上,相对比较杂乱,但反映了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追求的不是经典文化,不是对历史、对某种精神的追求和崇拜,而是与之截然不同的东西,或世俗文化,或发生偏差的价值取向。

话题作文中的材料或启发学生思维,或为命题者提出话题的由头,一般的情况下,建议学生在作文中不要照搬材料,尤其是照搬字数很多的全部材料是作文的大忌。因为可能材料中部分内容和话题联系并不紧,命题者只是从其中的某一点加以提炼而成话题,你要搬用就很难达到你想达到的效果。即使要用材料,也最好是提炼性的恰到好处的为我所用。

确立几个主旨

1、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2、评价灿烂辉煌的文学成果,如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文艺复兴等;

3、将现实和传统对比,将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对比,寻找文化的出路;

4、讨论网络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冲击;

5、针对追星族、韩流等文化现象作深层次分析;

6、卡通漫画传统文化的挑战;

7、娱乐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麽;

8、经典文化和世俗文化,网络、卡通、漫画等娱乐文化和经典文化。

第二步、命题者的分析文字及话题研究

命题者没有过多的分析,的分析恰好是审题的重点,但在这个作文题中,命题者有意识的给写腾出了空间。命题者的分析文字,往往会代表命题者的一种审题倾向或观念倾向,学生要注意在这个分析文字上做足文章,是切题的关键文字。

再看话题,材料中罗列的种种,不必全部去兼顾,材料只是提炼话题的文字,同时起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效用。“文化”的界定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这样理解后,在写作中就可以避免开口太泛太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再看“反思”,何谓“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现实或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的文化问题、文化现象或文化行为等,到底是怎样的,需要学生来做这个思考,通过思考来总结经验教训,启发自己,唤醒今人,警醒后人等,同时把这种思考诉诸文字。

第三步、对作文要求的揣摩

这个作文题的要求和考纲完全保持一致,没有特别之处。从“立意自定”来看,没有明确的立意倾向,学生在写作时,保持一点,就是观点合情合理,不要出现过于偏激的立意。比如,“我们不必追求经典文化”,“让世俗文化占领阵地”等,都是不可取更是不提倡的立意,相反,“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不要让经典文化失去市场”等都是值得推崇的;再看“文体自选”的要求,特别学要考生注意的是问题要纯,写作合乎文体的基本要素,拒绝“四不像”,不提倡如“处方”这样的特别应用文体,学生也不必要标新立异,写好自己的拿手文体就可以了;“题目自拟”这点也是需要学生留心下功夫的,很多同学喜欢把话题直接当成自己的作文题,这是很不好的一种做法。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如果把这个展示的机会拱手相让,岂不可惜?一般阅卷老师都不是特别欣赏用话题做标题,虽然有特例;对字数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作文题都这样要求??不少于800字,我们不主张恰好800字就戛然而止,但也不主张写900多字甚至1000字以上,850字左右比较合适,既达到字数,又能保证时间;对“不准抄袭”的要求,是无奈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说抄袭就是强盗行为,是所有老师所不齿的,冒这样的险,不仅不能得高分,即使老师疏漏而侥幸给你评高分,你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做好了以上三步,审题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作文构思及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变式训练的内容具体见小字体。其要求为话题作文,审题难度相对较小,可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麽样”的思路任选其一展开即可。

三、范文

快被遗忘的文化

物欲横流流尽了高雅,歌舞升平平息了斗志,阿谀奉迎迎合了庸俗。大江东去已成为千古绝唱,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已被商品大潮冲刷得一干二净,井冈山的星火早已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所淹没??

有人说,周迅离我们越来越近,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听周杰伦的人越来越多,听贝多芬的人越来越少;看《财富》的人越来越多,看《红岩》的越来越少??

庸俗,铺天盖地地袭来;高雅,悄无声息地消失。塞满书包的是卡通,堆满床头的是言情、武侠;高高挂在书架的是《诗经》,尘封虫蛀是《巴黎圣母院》。

一种苍凉的感受袭上心头文化正离我们而去。不,是我们离文化而去。熟读唐诗三百首已不在值得骄傲,不识贝克汉姆被嘲笑为落伍。谈到流行歌星便滔滔不绝,说起那段沧桑的历史却茫然不知。文化,正在被一点一滴地遗忘,一步一步地走出我们的生活。鉴赏诗文,游览古迹成为那些学者、专家的工作;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被看成是战争年代纪念品。

可是,这又能怪谁?你看看那电视报纸每天播放的是什么?街头张贴的什么?报纸杂志每天报道的是什么?

为了建商业步行街,把烈士陵园拆了;为了整顿市容市貌把百年古屋拆了,把唐朝的城墙拆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豪华别墅。而我们还在为这些“杰作”感到自豪呢!

赵薇在国人谴责的时候说“我不太清楚那段历史。”一队青年恋人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旁边却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在轻轻的哭泣。

在竞争白热化的年代,人们似乎无暇,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揣摩那句“僧推月下门”究竟用“推”好,还是用“敲”更合适?也没有兴趣去探讨陶渊明的淡泊、老庄的无为??而更多的人是不屑。

是追名逐利让我们遗忘了那些曾经的艰苦沧桑,是利令智昏让我们抛弃了那些高雅的文化,是歌舞升平让我们失去了高雅的追求??

被遗忘的文化在悄悄的哭泣??

回来吧,高雅的文化!回来吧,远离的文化!

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某日,兴之所致,闲翻诗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姿态万千,欣欣然不可自胜。邻室却突然飘来动感的音乐。分辨之下,竟是邻室幼童学唱热辣情歌。惘然,怅然!不禁感慨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细观时下之社会,不禁更增忧虑。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剧让位于日剧韩剧。歌德康德难觅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至若淫秽暴力之魇,沆瀣一气。余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

时下,一些名曲、名句出于商业目的被大肆窜改,而不同艺术类别的鉴赏,引用,结合必须服从于一个崇高的主旨——美。席勒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以音乐,广为传唱;世界名曲被作为广告歌曲,两者同样是艺术主题的再创造,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是审美的升华,后者却是审美的毁灭。而

只有例如前者的事物,才能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才能培养性情。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是说意志懈怠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也是指骄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净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我国浩瀚的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

我们的成长更要呼唤人文品格的修养,古之圣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塑造自身的品性。正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中,多少也包含着胸怀宇内的人文关怀,而如今,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种种最为质朴的,关系人类生存的人文品格都被忽略了。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哲学的被冷落。自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这一哲学盛世早已“一日难再晨”。古典主义哲学的高潮在黑格尔之后也戛然而止。哲学家成了世上最孤独的人。而哲学成了被忽略的财富,“未经省察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倘若我们的生命旅途,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存价值、人类理想的思索,我们必将淹没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成为某些哲学家所担忧的一个符号。

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点评】这一篇作文,如同一声春雷,响彻大地;如同一位哲人,细诉真谛。

文章紧扣命题要求,从成长中的“影响”入手,开宗明义“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面对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下的文化的被侵蚀,被扭曲,感到痛心和不安。 正统文化如何被侵蚀,被扭曲?从两个方面阐明一是传统文化让位于市场的“大众文化”,二是传统文化,披上商业的外衣。能写到这点上,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可贵的是,的文笔再挖掘一层正统文化被侵蚀,被扭曲的危害所在一是“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二是“审美的毁灭”。

那么我们的成长与这些市场的“大众文化”和披上商业的外衣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又分两个方面解说一是“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二是“更要呼唤人文品格的修养”。也照应开头的“文化的修

养”、“人文的关怀”两方面。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高中生,仅能从其中一方面说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能从两个方面阐理,委实难能可贵。

这篇作文,构思缜密,视野开阔,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很有“大家”之气。

《提灯上路》点评

三槐居剑眉的个人空间

黄昏,提灯人上路了,去寻找他永恒的精神家园。

——题记

(这个题记中,黄昏的意象有什么含义么?提灯人是谁呢?寻找永恒的精神家园,什么是精神家园,为什么要去寻找?如何去寻找?这些问题都是悬而未决的。)

1

知道周迅不是错,错的是不知道鲁迅;追寻比尔的脚步没有错,错的是不该忘记了保尔的话;渴求爱情也不是错,错的是用金钱包裹了真心,丢掉了美丽的风景。

这个世界,谁装点了你的窗子你的梦?

是那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经典,是那些如老酒般历久弥香的思想,是你充盈的心灵,是挂在你后花园的一轮明月。

在灯红酒绿中挥洒生命的人,请以静默向纷华,请在经典中重拾你的纯净与明朗。 (这一部分入题。对题目中出现的几个现象进行判断。这一部分“谁装点了你窗子你的梦”的提法似乎有一些模糊。后面的回答中“充盈的心灵”能够“装点”么?最后一段,向某一些人提出了静默和阅读经典的呼告。

这一部分点出了几组关键词,经典、金钱、爱情、思想、心灵。这里,我想要问的是下水文切入的角度是什么?金钱和爱情,还是物质和精神,还是经典阅读与社会发展,还是传统和时尚?我认为,关键词过多,角度过大,是导致整篇文章的论述浮泛和乏力的根源。)

2

古典的诗意,重塑了我们的精神,给予了我们生命的芬芳。

在喧嚣过后,在呼朋引伴的扰攘过后,在繁华散尽浮华散尽后,唯有古典的一轮明月,给我们这些迷于五音盲于五色的人以清澈的光华。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落木千山,楼台一笛。采撷缤纷的诗句,我们如此痴念一份古典的美丽,不外乎只有它才能安放我们日渐躁动,日趋逼仄的心。

荷兰出生的美籍房龙,以深入浅出的笔法,介绍世界文明发展史,被称为是“提灯人”。他在蒙昧中点亮了智慧之灯,轻轻放在了阅读者的手中。在不朽的古典中,这样的提灯人,何止房龙一个。

今日,沉溺在肤浅阅读中的我们,把这智慧的灯盏放在了哪里?

(这一部分深入阐述古典的诗意重塑我们精神的价值。第一句总提,第二段承上。第三和第四段,从中外两个方面,罗列古典的作品。用“美丽”的古典“安放”心灵;“提灯人”用“不朽”的经典“点亮”“智慧之灯”。第三段和第四段,不仅仅是一中一外,而且可以发现前一段指向个体的心灵,后一段指向群体的智慧。最后一段,由向某一些人的呼告改变为,向“肤浅阅读者”的诘问。

这里,可以看到,关键词已渐渐趋向单一。就是经典阅读和肤浅阅读。那么,这一部分和上文中的某一些地方不能够形成照应。比如爱情和金钱,物质和精神。如果说,因为缺乏经典的阅读会使得心灵日趋浮躁,而一味追逐金钱,最终丧失了智慧。这样的逻辑似

乎能够说得通,但还是勉强了。我觉得,在洗礼精神的道路上,经典的阅读不是必要条件,不过是其中一途。)

3

传统的存在,净化了我们的灵魂,雕刻了我们的生命。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是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制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时至今日,我们有改变吗?一面是疯狂至死的娱乐,一面是解剖人性的手术刀,一边是浑浑噩噩,自欺欺人,一面是目光如炬,冷峻如山。鲁迅文章淡出教科书,自有其时代背景,可是这个时代又是个什么时代?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的追求,对自己的未来,真的看清了吗?

我们急于抛弃昨天,我们渴望明天早日到来,唯独对今天交了白卷。连带忘记了不该忘记的东西。

那些曾经的经典,或者说永恒的经典,是使没有头脑的人变得有头脑,没有文化的人变得有文化的书,它使肤浅之徒变得稳重、呆板之人变得诙谐、迟滞之人变得睿智、短视之人变得远见、丑陋之人变得俊拔、狭隘之人变得宽容、卑微变得高贵、空虚变得充实、奢靡变得简朴、情调低俗变得品位高雅、百无聊赖变得丰富多彩。说到底,你确定我们抛弃的那一抹传统,真的是落日的余辉而不是璀璨的宝石吗?

(第一段是承上吧。二三四五,深入分析今天国民的精神状态。第二段,从郁达夫的名言论述民族失去鲁迅、鲁迅精神的严重影响。第三段直击现实,三个“一面是”,一个“一边是”,互相对举;继续写出了缺失鲁迅精神的严重危机,对鲁迅文章淡出教科书,充满了一种担忧。“这个时代又是个什么时代”对时代提出愤怒的质疑;“真的看清了吗”,对未来表达急切的忧虑两个反问句,使得语气陡然急促。第四段,承上,表达一种担忧。第五段,赞颂经典。第一句的造句有一些冗长。“它使”之前可以用句号断开。下面十一个“变得”,大力颂扬经典的力量。最后一句用淡淡的反问收束,这里提出的关键词是“传统”,而非“经典”,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为了和第一段形成照应呢?不过,我以为,还是用“经典”这个词语比较好。因为“传统”的内涵更加丰富吧,起码两者不是一回事。

再来看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着重论述的是缺失鲁迅精神的严重影响,大力赞颂经典作品对于美好人格塑造的重大作用,两者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这里,我想问的是,鲁迅精神和阅读经典的关系是什么?这里似乎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就是鲁迅精神的缺失必然造成经典阅读的缺失或者浅表化。我觉得,这个逻辑关系不成立。这里要追问的是鲁迅精神的实质是什么?鲁迅精神和前面的古典诗词,人类文明的提灯人,究竟构成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这里的论述有一些左右摇曳扑朔迷离的感觉。

这里还有一个悬念,为什么经典作品有诸多好处,今天人们却普遍不读经典,或者不愿意深读经典?我觉得,解剖社会现象,要深入挖掘的是其中的内在心态,否则文章只能够流于表面,在水面滑行,而不能够深入大地之中,亦无法展翅飞翔天空。读到这里,发现着急了,读者也有一些着急了。

我以前写诗,经常会出现流于表面和肤浅的弊病,表面上大张旗鼓、引经据典、热闹非凡,但是没有触及灵魂的根本,缺乏一种鞭辟入里的痛快和酣畅。本文也有这样的嫌疑。)

4

在匆匆前行中埋头赶路的人,请停驻你的脚步,让你的灵魂跟上。

丰盛富裕没有什么不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错彩镂金花团锦簇之后还要有简单与雅致才有意味。

我们在追求幸福与安逸的路上,丢弃的是文化的丰厚,精神的充盈,心灵的宁静。用喧嚣填充空虚,用肤浅填充贫瘠,得到的只有苍白。

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现在,这根线是否柔韧如斯,仍旧可以串起千年古国的未来?

摒弃了低俗,才能找回高贵;摈弃了物欲,才能重拾真诚。

真正的精神家园,花也清香叶也浓绿,它自有一份满满的简单,是大巧若拙,是返璞归真。

请你做一个提灯上路的人,也许你终究会在寻找中得到干净、明澈。

(第四部分。第一段是总提。第二三段是概括列举和评判。多采取的是评判和呼告的语句。这里出现的相对的意象是埋头赶路的人和喧嚣的生活、肤浅而苍白的灵魂;错彩镂金花团锦簇和简单雅致;生活的幸福安逸和文化的丰厚、精神的充盈、心灵的宁静。这里,我要问,这两类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么?

第四段引用龙应台的名言。文化对于人、社会和民族国家的未来的关系。这里的引用似乎不是很准确。龙应台的名言“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这一句名言论述的是文化和历史对于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化和历史是泛指的,不能够仅仅理解为经典。经典只是文化的一端。

第五段对举出低俗、高贵,物欲和真诚。提出了鲜明的价值评判。第六段紧承上段,描述真正的精神家园之美好。提出简单、朴拙和真诚,对照的是虚假和上文的错彩镂金花团锦簇。

第六段,用呼告语总结全文,点明题目收束全文。“也许”,这个词语貌似留有余地和不乏辩证,但是“终究”已经是毋庸置疑的斩钉截铁了。最后收束在“干净”和“明澈”上面。

总的看一下第四部分。这一段的价值评判基本和上面一样。逻辑关系也还是和上文如出一辙,非常简单。读经典,崇尚传统,你的精神就有家园,如非则精神没有家园。这一段出现的龙应台的名言论述历史、文化对于建立和完善公民社会的价值。但是的论述似乎偏向了人的心灵。当然,也还是平面滑行。最后一段的“提灯人”和前面第二部分的“提灯人”似乎不是一回事吧?

总的评价一下这样的文章。我们能够说什么呢?表面轰轰烈烈,内在呢?内在的逻辑呢?读文章之前,我是很想读到几组关键词是如何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个人到社会的普遍化演绎,由今天到昨天和明天的连贯性论证,由心灵到灵魂的深度触及。只是,我似乎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需要一种怎样的功力和智慧?

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大论题,要小角度写。本文全面出击的写作思路,是失败之尤。

对于下水作文,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教师在写作下水作文的时候,和学生的条件是一样的吗?都是在相同的时间限制下,都是没有阅读任何相关的作品么?因为,常常是在批阅很多学生的考试作文之后,我才产生了许多相关作文的思考的,这个其实不能够算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应该可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同日而语。至少,我还没有获得。

许多冒犯之处,最后向赔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