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规划

20xx年度“个人课题”

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高效课堂建构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立项时间: 20xx年1月17日

课题类别: 市级个人课题

课题负责人: 李春宁

单 位: 赣榆县赣马第一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138xxxxxxxx

高效课堂建构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但在建构式课堂教学观察过程中发现,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价。盲目的追求形式主义,淡化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从而产生了教学中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现象。

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创设适切的课堂环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建构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内化,互教互学,共同提升,尊重和倡导学生有不同的进步与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建构式课堂理念结合小组合作的精神贯穿于我的课堂教学,形成了特有的、适切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活力,更能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正因如此更加坚定了我对建构式课堂的认可,只要能在课堂中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贯彻起来,那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将越来越强。

理论依据:

1、建构式学习理论: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

约翰逊兄弟在其导师多伊奇的“互相依赖”理论基础上,提出共同学习的五个要素:(1)正相互依赖;(2)个人责任感;(3)面对面交互活动;(4)教授合作技巧;(5)检查小组交互活动。

3、杜威哲学理论:

(1)学习应该建立在内发动机的基础之上;(2)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联系;(3)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4)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学习应该有助于改造世界。

通过对以上几种理论的学习,形成了在建构式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知,结合实际的教学研究,使得建构式课堂教学产生了实效。

- 1 -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1、调查研究形成本课题基本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工作;

2、学习有关建构式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学习有关建构式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

3、制订个人课题研究方案,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高效课堂建构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学习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明确研究目标,确立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开题论证; (研究方法主要有: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2、学习研读书目,学习网络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相关资料;

(研读书目有:《建构式学习论》、《合作学习的回顾与展望》、《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3、总结学习认知,形成课题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方式。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根据个人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根据研究计划进行案例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

(1)问卷调查

对本校初中两个A层班两个B层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分析数学学习现状。统计表明:

① 传统合作学习只是引发部分学生兴趣,没有引起广泛参与;

② 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教师主导较多;

③ 课堂发言水平不高,学生不够积极;

④ 同学关系较紧张,合作不流畅;

⑤ 逻辑思维能力层次不一,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⑥ 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欠缺,亟需引导。

(2)、研究实施阶段

? 分组设置:

各实验班根据不同的成绩、能力、性格、家庭背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按好、中、差三个阶度把全班同学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各具特色保证取长补短,组间大致均衡,为各小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激发组员归属感和凝聚力,初步保障主动合作和深度合作。

进行角色分配,设定合作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对外发言人、监督员,分别负责组织协调、资料搜集、记录工作、对外交流、监督促进等工作。每两周各角色轮流一次。小组成员相邻而坐。每组同号学生成绩能力大致相当,便于分层教学与管理。

?学员的建构式理论学习:

- 2 -

对于实验班的学员进行建构式学习的知识点拨,利用课后小组辅导活动期间探究建构式课堂学习的方法,交流学习经验,以保证学习的实效性。

?建构式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1)定期进行个人课题理论学习、调查;

(2)实践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素养、指导合作技巧,建构高效合作学习型课堂;

(3)通过“听、评、说、上”等方式,以课例为载体,以点带面,深化课题实施,构建数学合作学习新模式和策略,研究其原则、步骤和方法。

(4)组织实施中期和实施后期的两次问卷调查,并和非实验班进行比较。

3、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论文;

教学案例《§6.2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课时)》

读书笔记《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技能研究》

调查报告《关于建构式课堂下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报告》

4、作好实验记录,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和成果,准备课题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上交20xx年市个人课题研究检查表。

2、展示研究成果,形成经验。

课题研究公开课《一元一次方程解法1》、《圆的对称性》,一同教研组总结建构式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

三、结果分析:

(一)、构建生态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注重学习实效性。

中学数学课堂实施的价值是改变学习数学的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实施中,我们针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建构“预设 ——情境探究——交流展示——评价——巩固内化”的学习模式。引发学生在大 - 3 -

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活动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中,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学习,形成了一套自有的课堂教学实施模式: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 4 -

- 5 -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对实效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评价,把握原则:

1、掌握主体学习的方法、引发、提高、维持学习的欲望。

2、不偏重学习的结果,重视学习过程的优点、意欲和态度评价。

3、重视有关学生的优点和可能性、进步的状况等,重视个人的内在评价,肯定性评价。

4、不以考试评价为主导,而是重视评定和所见所闻等记述。

5、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成功评价和肯定性评价。

(二)构建有效合作的指导策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畅

1、合作意识的培养

积极的相互依赖意识,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意识。把学习目标、成绩奖惩定在整个小组,通过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相互依赖,大大推动相互促进。

个体责任意识。实施中发现常有“搭便车”学生,不仅丧失自己学习机会,还限制他人思考,挫伤整组积极性。培养责任意识,消除“隔岸观火,漠然置之”的不良行为,互勉互助互爱,促进组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特别关注后进生,及时激励,定期表扬,培养其学习信心和责任意识。

2、合作技巧的指导

征求反馈意见,获得帮助、说明、例证、解释和重复;称赞他人,检查别人是否理解,低声讲话,和解,总结思想;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延续传递,鼓励他人实践,感谢他人,保证小组专心工作,利用幽默是小组工作顺畅,帮助小组在时间限制没完成任务;与人说话是叫他的名字,提供建议,适时打断,劝说他人,仔细聆听。

3、教师干预的指导

小组自治偏离方向时教师可作以下干预:

(1)提问问题以激励他们思考,如:你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其他可能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做得怎样?

(2)对小组已做工作进行反馈,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3)鼓励学生应用合适的合作技巧;

- 6 -

(4) 对小组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评论,例如说说某一个小组如何进行这项工作,进展如何,促进学生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4、合作过程中的问题指导

小组合作忌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新课程要求在教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问题设计要有实验性、开放性、挑战性、梯度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合作。

5、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关系处理策略

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扼杀“个性”,一味追求“共性”。在提倡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体验基础上,实施的是置个人于小组中的团队评价策略,我们侧耳聆听“对外发言人”的代表小组共同发言,也对未被小组承认的另辟蹊径甚至离径叛道的解读大声叫好,只要这解读不是完全错误的。

四、成效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得以施展,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 7 -

五、问题思考:

(一)、课题研究的特点:

一年的课题研究,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取得应有的成效,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1、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了建构式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 2、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和读书笔记进行了理论分析; 3、通过公开课、座谈等进行了理论实践;

4、通过调查分析相关对比测验,进行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考:

- 8 -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但是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这样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建构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依赖于教师的自主预习的评价怎样才能更好体现出来;

2、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优秀生源来说是否真的能达到学习优化的作用;

3、建构式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机制怎样才能脱离考试的束缚,使得评价更有激励作用。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在建构式课堂中有着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基于建构主义生态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及知识建构上都有着较好地促进作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如果将合作学习融入课程构建的体系中,那么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将会有更好的前景,这也是在课题之后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 9 -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 ,20xx年5月;

2、尹纵禹、张梅玲:《和谐、合作、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年

5月;

3、王 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

社 ,2002 ;

4、潘振华 :《组合作教学学习在初中新课程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与思考》 《福建中学数学》20xx年9月;

5、张剑波:《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国教研交流,20xx年

9月。

6、李君:《中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初探》,中学科学教师版20xx年

第10期

- 10 -

 

第二篇:创新项目个人结题总结

合肥工业大学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个人总结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指导教师:

校级创新项目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一眨眼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随着“五一”的临近,我们小组的校级创新项目也到了结题答辩的时间。回想起这一年的经历,我个人感触颇多,经历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遇到了很多纷繁复杂的困难,但我们最终还是艰难地走了过来。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创新项目,但其中的“苦涩酸甜”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好的团队,有优秀的队员,有资历深厚的导师,有热情给力的学长??这一切都是我们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我们新的起点,我们小组的各项工作也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项目终于如期完成,成功地制作出了“可视定位钥匙”模型,并且顺利地进行了多次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面对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制作出的作品,回想起队员一起携手走过的这些个日日夜夜,笑容不禁洋溢在我们的脸上,兴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记得项目刚刚申报的时候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是小组人手不够,只有我和同班同学褚昌洋,其他的人都已经成功组队。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其他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的项目就会面临因人数不达标而“流产”的处境。幸运的是经过我们俩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同学院的另外一名优秀同学,她的加入使我们小组增光添彩,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二个问题就是项目的立项。之前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提出了“汽车定位模型”的想法,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根据我们的相互谈论、资料收集以及大致的前期调研,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可执行的创意,并且也得到了导师的赞同。但我们忽视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及后期有可能遇到的专业方面的困难。

困难在所难免,但所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研创新之路本来就是一条充满挑战,布满荆棘的曲折之路,没有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付出,是不会得到成功的眷顾的。作为队长,我更应改清楚这一点。作为全队的核心,我不仅要协调好大家之间的分工,更应该积极主动,做好表率,起到带头的作用。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更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如果缺少执着的精神,哪怕一点点的畏惧和退缩都将导致整个项目进程的中断。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不仅和队员们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很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更学到了宝贵的专业知识,收获了数之不尽的实践经验。 项目在立项的时候我们就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确保其创新点能够很好的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第一,根据先前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可视定位。即在一块显示屏上同时显示出车辆与钥匙终端的相对位置,给受用者以明显直接的感受,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最大的创新。第二,通过程序精确计算出两者的相对位置距离,以便给车主更好的选择余地,更加清楚车辆的信息。第三,通过遥感通讯技术,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信息,一旦车辆被盗或是发生人为的移动,车辆的信息就会显示在手持终端上,并发出报警,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第四,我们作品采用最新的GPS定位技术,定位精度高,最小精度可达2.5米;定位距离远,最远作用距离可达数千米,而且不受地形,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了实时、精确、动态的定位要求。以上是我们作品前期的开发创新,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新功能,新技术或将被开发出来。

作品在研制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很多都是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由于所学专业方面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学长和导师。首先就是项目的整体构造,导师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建议,模仿手机的GPS定位模式和手机QQ或是手机地图的搜索模式创建一个模型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两个GPS定位模块,然后将两个模块的定位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去,从而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沿着这一方向,我们小组成员学习了通讯和电子

方面的知识,并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为项目的具体制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在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来自软件的编程和接口的调试。虽然器件的购买也比较劳神费力,但我们几经周折还是备齐了所需的所有器件。在各种器件到位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制作,各种接口都组装焊接完毕,剩下的就是软件的编写。由于能力所限,我们求助于相关专业的学长,在学长的帮助下顺利编写出了程序,并进行了烧制和运行。同时,在所配硬件的基础的进行了调试。最终成功地达到了技术要求,制作出了预期的作品。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项目,我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与大家共同携手走过的这些个日子里,我们经历过迷茫,遇到过挫折;有过气馁,也有过彷徨,但我们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项目。经过这次锻炼,我们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一种执着的精神,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xx.04.16 郭伟亮

相关推荐